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

bookmark

是夜,黑夫與張蒼二人就這樣坐在咸陽宮陛階下,背後是空蕩蕩的君榻和高懸的天子劍,面前是打哈欠的北伐軍親衛短兵。

足足花了一個時辰功夫,黑夫向張蒼描述了一種名爲“考試”的取士方式。

“過去,有爵者欲爲秦吏,亦是要先試方能上任。”

黑夫和某位不知還在不在海東的劉亭長做吏時,都考過試,叫做“試爲吏”,但都十分簡單,無非是答對一些法律問對,作爲捉賊的武吏,還要熟練表演使用兵刃。

“今後是得在馬上平天下,但一旦九州廓清,卻不能像過去一般,馬上治天下。我手下的一些武賁軍吏,行軍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要他們戴上法冠,做治民官,面對堆滿案牘的文書?”

那就只能呵呵噠了!

黑夫也很無奈:“我雖時常勉勵舊部,讓彼輩有錢有閒了,花點功夫學識字,可那些軍漢橫豎學了近十年,大多數人,不過就能將自己的名歪歪扭扭寫清楚罷了。”

不管是始皇帝還是黑夫的南方政權,其實都面臨這一問題,行伍出身的官吏去治理地方,沒少鬧出笑話來。

秦吏雖好,學室也能產出一批識字通律的弟子,可全天下的資源都投入到東征西討和大修奇觀上了,分到教育頭上的真是寥寥無幾。咸陽學室,就算每年有數百人學成,但扔到廣袤的九州大地上,也完全不夠用啊。而且這些人去了地方,連當地語言都不通,只能兩眼一抹黑,依靠當地權貴治縣。

倒是黑夫在膠東搞的地方學室獨樹一幟,並組織弟子考試,讓當地士人有了參政的機會。

“軍功爵乃秦之本也,會繼續維持,暫且不論,吾等今日只論讀書人,佔了這天下芸芸衆生不到百二的識字之士……”

在孔子開私學三百年後,天下識字者從百分之零點幾的貴族、巫祝,慢慢升到了百分之二左右,並且大半人還是能讀不能寫。其中以秦地、齊魯更高一些,某些地方可能達到百分之三,楚、燕等地最低,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

識字,是文官最基本的門檻。

雖然讀書種子比例太低,甚至做不到每年取士,所以在黑夫設想中,剛開始時,考試只能作爲軍功爵、學室吏子(官辦教育)制度的輔助,三年一次。

“考什麼?”張蒼蠢蠢欲動,想提出“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

但黑夫卻自有主張,他伸出三個指頭:

“其一,用隸書寫詞義通達的短文。”

“其二,法律答問。”

“其三,數術!”

聽到數術,本來聽到沒有禮儀文學身行,略微失望的張蒼,眼睛頓時就亮了。

“沒錯。”黑夫笑道:

“你那《九章算術》裡,那些常用的題,比如算一畝地多大,修一堵牆要多少磚瓦,一個裡每年收多少糧食。”

簡而言之就是語文、法律、數學,最基礎的三項,這將是在縣上做“斗食”以上小公務員的標準,算是給了關東士人一個端飯碗的機會,門檻已經低得不能再低了,只相當於告訴天下人:

“只要識字識數知法的,願意爲官府做事的,統統都發口糧!”

先將一切潛在的人才納入秦吏體系,總比他們走投無路,將聰明才智用在如何亂天下上強。

這只是第一次考試取士,往後,考試難度會越來越大,標準會越來越高,甚至加入“史”這一項,從底層開始影響讀書人三觀。

而接下來,如何在官員內部實行良性的賞罰升遷,讓州部上有才者一步步進入朝堂,靠考試還是按照績效,亦或是兩者結合?黑夫還得再考慮考慮……

但這新大廈第一塊基石,算是安下去了。

考試是文明社會最公平的手段,全世界人民折騰了幾千年,沒有哪個國家能找出完全替代的方式。

黑夫不能,沒有人能。

考試不可能完全公平,徇私舞弊,積弊難改,最初的理想隨着時間變化,也會出許多問題。

但相比於比都不比直接內定,讓所有人在一個賽道上先跑一趟,按照名次決出優劣,選出文官,哪個更加公平不言自明。

雖然,黔首出身的你,和經過官辦學室系統教育的吏子,甚至是那些父輩是功勳貴族,從小接受良好培養的對手,站的不可能是一條起跑線。

最簡單的事,莫過於嘟囔着這個制度有弊病,那個制度不完美,然後幹躺着延續“先賢”舊制,什麼都不做出改變。

作爲極力推崇“法后王”的荀學弟子,張蒼顯然是求變的。

“吾師荀卿曾劃定‘王制’,王者之制也。”

“黑夫……君侯的這設想,已近王制矣……”

“也就與你才能言說。”

黑夫眼裡有些疲倦:

“我在認真給這天下開藥方,他們呢,關心的卻是我何時坐上這位子……”

“他們關心得沒錯。”

張蒼笑了:“我接下來說的話,你恐怕要不愛聽了。”

他起身朝黑夫拱手,肅然道:“從古至今,攝政之人,除了周公有好下場外,其餘皆不得善終!”

“伊尹爲太甲所殺。”

“共伯和被周史官從典籍中抹去,只剩下隻言片語。”

“魯隱公爲其弟魯桓公所弒。”

“你年富力強,就算如共伯和一般攝政,空置天子之位,十四年沒問題,甚至三十年內,都可以維持這制度。”

“但之後呢?”

“要麼歸政於新君,寄希望於遇上秦惠文王一般,殺其人用其政的明主。”

“要麼。”張蒼擡起頭:“君自取之!”

“君爲體,法爲綱,禮爲用,方爲真正的王者之政,長治久安之法。”

他胖碩的身軀,拜在黑夫身前。

“這是張蒼,身爲荀學弟子的見解。”

“這是張蒼,身爲朋友的肺腑之言。”

“亦是張蒼,身爲臣下的忠懇諫言!”

“不做周公,便爲六卿、田常。”黑夫摸着下巴,這真是一個死循環的悖論啊,良久後才道:

“先走一步,看一步罷。”

“畢竟我現在急切踐位,換來的恐怕只是人心失望,分崩離析。”

黑夫伸出手:“眼下,我雖未取太阿而佩,也未曾踐阼,但這天子纔有的權勢,已如那把原本無形的太阿之劍一般,被握在我手中了!”

“所以我現在不是該糾結這位子坐與不坐,而是如何用這天子之權,去做我過去想做,卻未能做到的事!”

“除了取天下之士,聚於一堂,你還想要做什麼?”

“很多,很多。”

黑夫的眼中,流露出了他包藏許多年的野心。

“首先是驅逐胡蠻,廓清關中。”

“恢復國力,贍養士卒,有功者賞。”

“其後東出函谷,掃滅六國殘餘,再並天下!”

“待天下安定後,與民休息,男樂其疇,女修其業!”

“還有真正地,統一天下,六合同貫,九州同風,這是始皇帝的夢想,也是他未竟的事業。”

“我想在我手中,最終完成它!”

還有更多的事……

“比如這。”

黑夫讓親衛將一把巨大的鑰匙取來,遞給了張蒼。

“這是何物?”張蒼接手,只覺得沉甸甸的,嬉皮笑臉:“莫非是你送我的新府邸?”

“是個大府邸沒錯。”

黑夫笑道:“阿房宮的鑰匙,歸你了!”

……

不管歷史上阿房宮建沒建成,反正在這個位面,它是完工了。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這是誇張,但三十里是有的,且極盡奢華典雅。

“此乃何意。”

張蒼只覺得手裡的鑰匙格外燙手,立刻正經起來:“我雖好色,卻也沒有急色到欲淫亂宮室的程度,黑夫你看錯人了,拿回去,拿回去……”

黑夫哈哈大笑:“子瓠多想了,宮室中的女眷已出,等關中廓清後,我會讓她們在北伐軍單身士卒中,挑選夫婿。”

張蒼愕然:“如此說來,阿房宮已經空置……”

黑夫道:“沒錯,你我都知道,始皇帝修阿房宮是爲了誰,可惜,它等不來西王母了……”

“從今以後,也不再會有某位皇帝,或者秦王會駕臨那裡,它被攝政府收爲公有,另作他用。”

“作何用?”

黑夫道:“古人云,隆宮室以彰顯王者之尊,但我以爲,最有資格住進那赫赫宮室裡的,不是皇帝,不是虛無縹緲的西王母,當然,更不是我這攝政。”

“而是‘知識’!”

黑夫攬着張蒼,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

“你不是曾告訴我,那些遠到而來的大夏人曾告訴過你,在遙遠西方,有一個希臘人的邦國,名曰托勒密,其王在都城,建了一個天下最大的藏書閣麼?”

張蒼頷首:“去過託國都城的大夏人說,託國之王下令,搜查每一艘進入港口的船隻,只要發現圖書,不論國籍,馬上歸入藏書閣,以此收集整個希臘諸邦之書,那藏書閣,也巨大無比,猶如城池,藏書數十萬卷……”

大秦的御史府藏室雖然也收集了三代及六國之書,卻尚未達到那種規模,所以張蒼還蠻羨慕的。

“你大不必豔羨了。”

黑夫有些得意:“從現在起,整個阿房宮,便是華夏的學城、藏室,比希臘人的圖書館,大十數倍,百倍!”

張蒼這下是真的驚呆了,任他如何癡心妄想,也想不到黑夫手一揮,將秦始皇耗費無數民力財物,耗時數年才修建起來的阿房宮,一揮手讓他去裝書!

那些凝結了先賢無數心血,但在朝廷眼裡,不值一文,隨手焚燬刪除的書……

他喃喃道:“可如今天下之書,只夠放滿幾座宮殿,佔其一角啊。”

“膽子大一些。”黑夫鼓動張蒼:“我想的,可不是隻裝今代人之書。”

“我想讓阿房宮,裝百代人之書!上到殷商的甲骨、宗周的金文,下到春秋簡牘,以及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的印刷紙卷,挾書律將被廢除,經、史、詩、書、律、小說,只要官府審覈通過的,都可流傳於世!”

“我還想讓它,裝舉世之書!博小九州、中九州之物!”

“波斯的石板碑文。”

“希臘人的羊皮紙、雕像。”

“托勒密的莎草紙,以及那片土地上的古老遺物。”

“甚至是身毒人的神話。”

張蒼已經張大了嘴,他在黑夫眼中,看到了只在秦始皇眼裡出現過的,磅礴野心!

“一切人類智慧結晶,將薈萃於阿房,供學者鑽研,翻譯,瞭解,也供後人瞻仰!”

說到這,黑夫話語已有些嘶啞,以及低沉剋制:”再度統一後,將是數十年與民休息,我是肯定做不到這些了,但我相信,後世的繼業者們,能做到!”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咸陽宮,灑在這位黑臉的設計師身上,這世上,唯獨他,有與始皇帝一般的雄心壯志,甚至理解始皇帝。

但黑夫更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麼:

“人無法長生不死,國力亦有窮盡之時,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

“但我相信有朝一日,阿房宮,將不再是重徭與暴政的代名詞,而是知識的殿堂。”

“它會成爲這時代,天地間一切文明的軸心!”

……

七月初十日的夜晚,在咸陽宮大殿裡發生了什麼,無人知曉。

就連站崗的黑夫親衛短兵,也只知道武忠侯和最新走馬上任的“少府”張蒼,兩個老男人在殿中共處良久,一夜未眠,天亮方出,都疲倦得直打哈欠,張蒼的眼睛還紅紅的,好似剛哭過……

“那一天,我是看不到了,你不同,子瓠,你若是少吃些糖,或許還能看到那一天……”

畢竟是活了百多歲的人瑞,作爲歷史的見證者,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對了。”

到分別時,黑夫這纔想起一事:“子瓠,汝匆匆從北地趕來,說是有要事欲告知於我,是何事?”

“卻將這事忘了!”張蒼這才從黑夫描繪的未來願景裡緩過神來,一拍大腿,嚴肅地說道:“是關於匈奴!”

“這次侵犯長城的匈奴,不僅數量龐大,雜有月氏、東胡之騎,且與過去不同……”

張蒼眼中滿是警告:“彼輩,偷學了你的法子,裝備了馬鞍、馬鐙,騎射更精,新秦中的百姓難敵也!”

“冒頓學的倒是挺快……”

黑夫一驚,但仔細想想,距離北逐匈奴,已過去了七八年,匈奴人在賀蘭山吃了大虧,被李信打得人仰馬翻,冒頓也逃過了黑夫的追殺,收拾殘部跑到漠北舔舐傷口後,偷師學藝在意料之中。

這也是匈奴能擊滅東胡的原因之一?

黑夫讓張蒼下去歇息,稍後將此事在軍事會議上詳細說明。

張蒼往咸陽宮階梯下走,只能聽到黑夫回過頭嘟囔着一句話……

“開掛一時爽,一時爽……”

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133章 劉季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621章 天罰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634章 封侯!第598章 險惡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57章 吃瓜第590章 縱橫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28章 爭首第640章 一飯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579章 兩戰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140章 八卦第67章 踏月而行第392章 牛羊課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0章 回家(下)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527章 執轡者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27章 執轡者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481章 祭酒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397章 駿馬第613章 胡亥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909章 鴻門第625章 碣石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91章 輪到誰了?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102章 諜影第305章 番陽令第97章 足跡學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237章 五月五第118章 大梁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565章 惡名第120章 屯長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639章 韓信第622章 故人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326章 大朝會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7章 失期當斬?第505章 笑話第1007章 贏家第117章 大時代第886章 影子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604章 海東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16章 要小心……第89章 善惡對錯第383章 豳風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942章 故事第689章 象箸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498章 方術士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558章 螳臂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60章 大夫爵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
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133章 劉季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621章 天罰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634章 封侯!第598章 險惡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57章 吃瓜第590章 縱橫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28章 爭首第640章 一飯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579章 兩戰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140章 八卦第67章 踏月而行第392章 牛羊課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0章 回家(下)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527章 執轡者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27章 執轡者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481章 祭酒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397章 駿馬第613章 胡亥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909章 鴻門第625章 碣石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91章 輪到誰了?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102章 諜影第305章 番陽令第97章 足跡學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237章 五月五第118章 大梁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565章 惡名第120章 屯長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639章 韓信第622章 故人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326章 大朝會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7章 失期當斬?第505章 笑話第1007章 贏家第117章 大時代第886章 影子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604章 海東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16章 要小心……第89章 善惡對錯第383章 豳風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942章 故事第689章 象箸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498章 方術士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558章 螳臂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60章 大夫爵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