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

bookmark

會稽郡府坐落於吳縣城中,分前後兩座大殿,前殿東西長十七丈五尺,南北寬十五丈七尺,高四丈;後殿東西長十五丈,南北寬十丈二尺七寸。週一裡二百四十一步,由大殿、倉房及廂房構成的宮室形成了一組十分雄偉的建築羣,屋樑上還有蟠、蛇等蟲獸雕塑。

“真是氣派。”

尉陽入城至此,昂首而望,笑道:“沒想到吳縣官寺,竟如宮室盛矣哉,我既爲會稽郡尉,以後就要在此處居住了?真是奢侈。”

昨日,會稽郡守嚴慶既已在胥門殞命,城內大亂,尉陽乘機率軍攻城,在廖平、徐舒的協助下,很快控制城內局勢。

稍後,他又自領“會稽假尉”,功曹徐舒則爲“會稽郡假守”,廖平仍爲郡丞,新的三人領導班子就此成立,只等待武忠侯正式任命。

作爲本地人,小吏薄生這會正忙不迭地給這位年輕的都尉介紹道:“此地本爲吳、越宮室,後春申君遷於江東,遂重新修繕,以爲宮室。”

尉陽看了一眼這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我聽人說,你做過春申君食客?”

薄生應諾:“做過幾年。”他其實只當了一年,故意添了點。

尉陽在殿內隨意坐下,指點薄生:“既如此,將當年春申君封於此地,如何治理吳地的事,說來聽聽。”

薄生道:“下吏聽說,當年春申君爲楚相,封地原本是淮北十二縣,後來才請求轉封於江東。”

尉陽道:“淮北不比江東更富庶麼?爲何要舍富裕之地,而取貧遠之所呢?”

薄生笑道:“小人最初也這麼以爲,頗爲不解,後來纔有門客中的前輩告訴我,此乃虞卿之策。”

“虞卿?是做過趙國相邦的虞信麼?”

薄生道:“正是虞信,他晚年曾爲春申君門客,諫言道,於安思危,危則慮安,封地不是越富裕,離國都越近越好。昔日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後不免殺之。秦宣太后封三貴於關中,太后死,而秦昭王奪之。眼看楚王年歲日高,爲了子孫能長久擁有封地,莫如遠楚。”

“於是春申君言之於楚王曰,淮北與齊國、魏國接壤,乃邊境要地,應當直接設郡,於是獻上淮北十二縣,請改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於吳墟,以爲都邑。”

尉陽仍不以爲然:“但黃歇封過來不過數年,便身死於棘門,慘遭李園毒手了,可見遠封不見得能避禍。”

見他直呼春申君名諱,並無尊敬之意,薄生有些尷尬:“話雖如此,但只那數年時間,春申君還是在吳地,做了不少事情的。”

“比如吳縣以東的海鹽縣(浙江平湖縣),此縣東北有條淺河。雨水多了,就氾濫成災,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春申君遂令吾等勘測地勢,徵召楚人、越人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通吳淞江口,一瀉而入於海,從此海鹽縣便不怕旱澇。當地人感激春申君的恩德,便將這條河稱作黃歇江,又作黃浦江、春申江。”

“吳縣以北的無錫縣,也鑿了些溝渠,開闢了大片良田,多虧了這些舉措,三十多年來,吳地稻米連歲豐收,遠比越地富庶。”

“還有都尉來此路上,檢視過的吳兩倉,亦是春申君所造,名均輸倉,週一裡,儲藏稻米數十萬石,豐年的糧食購入儲藏,如今剩餘的陳年穀米,可供全城百姓食用兩年!”

尉陽拊掌:“這倒是一件德政,我大軍糧秣不愁了,看來春申君在治理地方上,還是有些本事的。”

他隨即上下打量薄生道:“我看你熟悉本地掌故,說起水利、溝渠、稻穀、均輸都頭頭是道,如今徐君爲郡守,郡功曹空缺,便由你擔任,協助理政吧!”

郡功曹可是四百石的官,而且頗有實權,薄生一愣,頓時大喜,連連道謝。

這時候,安頓好城內秩序後,徐舒也來了,一併獻上了戶口圖籍:

“吳縣戶九千,皆在此處,還請都尉過目。”

“郡守看行了,何必呈給我。”

尉陽隨意看了看,卻發現徐舒示意讓薄生退下,似是有話要單獨對自己說。

他合上圖籍:“徐君面露憂色,莫非是擔心楚盜,還有尚未投降的郡尉郡卒?”

徐舒卻搖頭道:“我不擔心楚盜,也不擔心未降之卒,我最擔憂的,是吳芮啊!”

……

一個激靈,尉陽赫然起身,走到門邊,示意親信守好,勿要讓任何人靠近,纔再度合上門,走近徐舒,低聲道:

“徐君,莫非你得知了什麼消息?吳芮都尉他……”

徐舒卻道:“吳芮並無異樣。”

尉陽鬆了口氣:“那豈能無故懷疑?”

“都尉有所不知。”

徐舒道:“我本是彭澤人,與那吳芮家所在的餘干縣,隔着並不遠。”

“吳芮家過去也是會稽郡人,據說還是吳王夫差之後,後來輾轉去了餘干,通過聯姻,竟當上了一部落酋首。”

“二十六年時,他家乘着秦滅楚,投靠了君侯,還飲雞血結拜爲兄弟,從此得了官府承認,在豫章坐大,名爲餘干令,實爲一地封君,麾下越兵上千。”

“四五年前,朝廷開始南征百越,吳芮憑藉自己部下多越人的優勢,積極參與,擁兵三千,通過勸降東甌、梅氏,又助君侯取閩越,立功後奉命鎮守閩中。閩甌君長,都對他言聽計從,其手下的越兵,已有萬人之衆。”

徐舒越說越憂心:“如今吳芮更得了機會,助都尉北攻會稽。要知道,會稽郡南北有異,北面的吳地,在春申君經營下,漸染楚風,不少越人也改說楚言,其勢力,已與不通夏言的越人持平。”

“浙江以南則不然,雖然楚懷王時已滅越國,但南邊仍由勾踐的子孫,諸越君統治。彼輩不通王化,縱然被王翦降服,取消封君之號,仍相聚于山林,以山險爲依託,不納租賦,實爲蠻夷君長,部衆少則數百,多則上千。”

“今會稽以南,實爲吳芮所得,如此一來,他已聚齊了幹越、東甌、閩越、于越四股越人勢力,更與揚越梅氏有姻親,打着北伐軍的大旗,竟成了諸越盟主,其勢力方圓千里,人口數十萬,不亞於勾踐之國!”

“越人本就彪悍,三千越甲可吞吳,吳芮整合所有越人,可坐擁兩三萬之衆,我光是想想,都覺得害怕啊……”

尉陽沉吟道:“徐君多慮了,吳叔父乃武忠侯義弟,南征閩越,立有大功,遂鎮守閩中,此番北上會稽,一路披荊斬棘,不辭辛勞,遂克浙南諸縣。其子吳臣亦爲君侯手足之臣,在舉兵時頗有功勳,他們豈會背叛仲父?”

徐舒冷笑:“這世上本就沒一直穩固的關係,放十多年前,誰能想到,君侯會在始皇帝死後,起兵反抗朝廷呢?”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此事,我認爲君侯大意了。君侯想要速取江東,卻忽略了吳芮勢力大漲,才平百越,又樹一百越,若吳芮生出異心來,背叛武忠侯,江東將爲其所得,不可不防啊!”

徐舒朝尉陽再拜:“我會將方纔說的每一句話,書於帛上,送去給君侯過目定奪,將吳芮調往其他戰場!方能一勞永逸。”

“但吳縣與江陵相隔兩千裡,這一去一回,最快也得三個月,在此之前,都尉要與之制衡,切勿再讓吳芮繼續坐大!”

仔細想想,若吳芮真生出異心來,尉陽好像還真拿他沒什麼辦法,遂避席道:

“仲父之前與我通信,說取會稽,必得徐君之助才行,奪取此郡後,以徐君爲首,我爲副,一同鎮守江東,若非徐君提醒,小子幾乎釀成大患。”

“但我舟師船舶雖多,兵卒卻不過五千,還要分兵扼守大江,提防江西楚盜過來,真是捉襟見肘啊,如何制衡吳芮及越兵,還望徐君教我!”

徐舒捋須道:“吳縣不戰而降,這很好,都尉可以藉口會稽南部越人不安,讓吳芮留在浙江以南,勿要讓他進入富庶的吳地,如此,則其軍糧秣,將爲吾等所控。”

“而後,再收編郡兵,並以抵禦越盜爲名,招募一批吳地良家子弟,擴軍至萬人。”

他笑道:“先前嚴慶中了我的計策,使楚越相攻殺,已讓這兩方相互間視爲仇讎,都尉只需要告訴吳地楚人,若不從北伐軍,則將爲越寇所屠,在他們中間煽動恐慌,楚人必服!只要穩住個把月,等武忠侯派豫章兵奪取鄣郡後,與吾等互爲犄角,會稽就能稍安全些。”

尉陽皺眉:“楚越對立相攻,這對會稽長治久安不利啊。”

徐舒卻嘆道:“都尉,這亂世裡,只有救急之策,長治久安?還是等天下大勢抵定後再談吧!”

“也只能如此了。”

尉陽頷首,先前徐舒說會稽郡守“腹背受敵”,他雖輕取吳縣,又何嘗不是如此?不但要提防楚盜,還得小心“自己人”,想要爲仲父守住江東,絕非易事啊。

“對了,徐君。”

尉陽想起一事來,看向徐舒:“奉武忠侯之令,吾等樓船舟師,除了奪取會稽,封鎖大江外,還有一事要做。”

徐舒瞭然:“莫非是派人聯絡膠東?”

尉陽十分關切:“正是,徐君在會稽,與膠東常有舟船往來,可曾收到那邊的消息?”

“收到過。”

徐舒道:“半月前,有個膠東過來的商賈說,四月,秦始皇使者帶兵至膠東,欲繩君侯舊部黨羽……”

“然後呢?君侯舊部曹參、陳平如何了?”

徐舒摸着手裡新得的郡守官印,嘆道:

“陳平、曹參已亡!”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231章 帆影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657章 吃瓜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36章 可願爲吏?第610章 商社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54章 三鼓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379章 黑白第1021章 趙無恤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167章 短兵第551章 朕安第527章 執轡者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602章 殺人第977章 中山狼第574章 坑術士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04章 六百石第949章 養狙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66章 解夢第574章 坑術士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991章 鍾離眛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2章 伯兄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61章 糖氏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260章 商功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94章 諾!第786章 萬人敵第119章 絕地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59章 天狗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555章 勿害我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567章 平原津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220章 上巳節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132章 不更第174章 表演第823章 煮酒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680章 玩蛇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16章 要小心……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1021章 趙無恤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987章 出關(下)第972章 呂澤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837章 有錢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686章 不知足第607章 南征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769章 三楚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58章 陽山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
第231章 帆影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657章 吃瓜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36章 可願爲吏?第610章 商社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54章 三鼓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379章 黑白第1021章 趙無恤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167章 短兵第551章 朕安第527章 執轡者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602章 殺人第977章 中山狼第574章 坑術士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04章 六百石第949章 養狙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66章 解夢第574章 坑術士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991章 鍾離眛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2章 伯兄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61章 糖氏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260章 商功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94章 諾!第786章 萬人敵第119章 絕地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59章 天狗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555章 勿害我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567章 平原津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220章 上巳節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132章 不更第174章 表演第823章 煮酒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680章 玩蛇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16章 要小心……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1021章 趙無恤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987章 出關(下)第972章 呂澤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837章 有錢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686章 不知足第607章 南征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769章 三楚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58章 陽山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