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

bookmark

“什長韓信,伍長朱皁是你殺的?”

軍法官去疾將事情經過的爰書草草看了一遍,擡起頭問被五花大綁,送到軍中法庭的高個青年。

去疾乃南郡安陸縣湖陽亭人,十多年前,他因匿名投書案被亭長黑夫緝捕,卻因爲他的舉報,順藤摸瓜破了一樁震驚全郡的盜墓案,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第二次伐楚,去疾在黑夫身邊任書佐,滅楚後,積功做了獄吏,後來在衡山郡鄂縣爲獄掾。眼下黑夫在武昌營召集大軍,就調了豫章郡獄曹樂和去疾過來,擔任軍法官。樂爲“軍正”,秩六百石,管軍隊,去疾爲“軍正丞”,秩四百石,專門負責屯田、輜重兵。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去疾數月來,要應付各種各樣的案件,私鬥、逃亡、瀆職,一些小事,就直接交給屬下處理了,今日的案子,若非死了人,他也不會親自出面。

有趣的人,眼前名叫“韓信”的什長,是自己跑來稟報的,面對去疾的詢問,他不卑不亢地回答:

“稟上吏,伍長朱皁,是韓信依軍法所殺。”

去疾皺眉:“依軍法?但他的同鄉說,你是因爲朱皁昨日當衆辱你,心中懷憤,故今日尋藉口殺之。”

昨天的事,去疾略有耳聞,伍長朱皁當衆揭了什長韓信的短,說起他曾鑽人胯下的醜事,引得全營鬨笑,韓信當時卻什麼都沒說,只是靜靜地扒完飯,恍若未聞。

各營之人遂議論,說這韓信果然是膽小鬼,人人皆可欺之。

軍中最瞧不起的,便是慫包孬種了,朱皁洋洋得意,他本就看這個空降來的無爵之人不順眼,這回揭露了他的本來面目,看韓信還敢不敢對他們吆五喝六。

誰料,到了第二天,這“膽小鬼”,就在林場的一根木樁上,手持斧斤,把朱皁腦袋砍了!

韓信一點沒有殺人後的慌亂:“我殺之,是因朱皁違反軍法,並非他當衆辱我。”

“犯了哪條軍法?”去疾不以爲然,在他印象裡,這些小什長伍長,字都不識,也知道軍法?

“戰誅之法!”

韓信直接將原文背了出來:“什長得誅十人,伯長得誅什長,千人之將得誅百人之長,萬人之將得誅千人之將,左右將軍得誅萬人之將,大將軍無不得誅!戰陣之上,有亂行者誅,有敢高言亂令者誅,有敢不從令者誅!”

一字不差,過去是沒有學習的渠道,來到軍營這段時間,韓信可一天都沒閒着。

去疾詫異地將韓信重新打量:“你接着說。”

韓信道:“朱皁輕我,箕坐無禮,最重要的是,他不服我命令,還出言不遜,說我若有膽量,就殺了他,否則就也鑽一鑽他胯下。”

“我三次相勸,他卻依舊謾罵不休,韓信無奈,便援引戰誅之法,斬之。此來並非自首,而是帶回首級,向軍正丞稟明經過!”

去疾搖頭:“雖有此法,但你殺朱皁是在大營附近的林場,而非戰陣,縱然朱皁不從號令,你大可將他拘了,稟明軍法官處置……”

“林場,便是韓信的戰陣,事急不得不從權!”

韓信垂首道:“聚卒爲軍,有空名而無實,外不足以禦敵,內不足以守國,此軍之所以不給,將之所以奪威也。什長雖小,亦是軍吏,若失了威信,便無法約束兵卒,兵卒不從吾令,散漫無禮,使得徭役、刑徒乘機作亂逃跑,出了事,這罪責,誰能承擔?對這種害羣之馬,韓信不得不即刻誅之!以震懾衆人。”

去疾似乎被說服了,點頭道:“你才上任兩日,是如何說服其他人,助你拿下朱皁的?”

韓信道:“朱皁自大,自詡爲昌南侯同鄉,常欺辱衡山郡兵,旁人深恨之,當時,他既不敢冒死殺我,那就只能被我所斬。”

去疾明白了,但韓信卻讓他更加驚異,做事條理清晰,該殺人時絕不遲疑,這還是那個鑽人胯下的膽小鬼麼?

他在案几上記了幾筆,看向韓信。

“最後一個問題。”

“軍中不少什長,縱然屬下有不服號令者,頂多層層上報,由軍法官抓住此人,打幾鞭子而已,你倒好,直接殺了!真是膽大。既然如此,爲何在家鄉,卻因膽怯而鑽人胯下?莫非這是不實之言?”

韓信咬咬牙:“韓信的確曾在家鄉受胯下之辱,但當時,他辱的是我一人,與之私鬥則犯律。而現在,朱皁辱的,卻是是軍法軍紀,殺之無罪!”

“於私可退,於公,不可退也!”

“好,好一個於公不可退。”

去疾肅然,讓韓信先退下,他召同什數人上堂,詢問經過,與韓信所言一樣,便與左右商議一番後,下令鬆綁。

“朱皁不服號令,韓信依軍律殺之以正軍威,無罪,你可以走了!”

……

與民事不同,秦軍的軍事法庭極其高效,給這起案子定調後,左右有些遲疑地問去疾:

“軍正丞,就這樣放了?那小什長雖然說了一堆漂亮話,但依我看,他還是因私怨殺人!”

秦律把有無犯罪意識,作爲量刑定罪的主要依據,在屬下看來,只要證明韓信有報私怨之嫌,便能再次緝捕!

去疾瞥了一眼屬下,說道:“大將軍無所不誅,什長得誅十人,這是軍法上所寫,字字在錄。朱皁不從軍令,韓信殺之,合理合法,那便無罪。”

“但他殺的,可是南郡人啊……”屬下面有不平,他與朱皁是同縣老鄉。

“南郡人犯法便殺不得?得供着?這話是誰說的?”

去疾大怒,拍案而起,雖然他也是安陸舊部之一,但對那些打着“南郡子弟”名號,違規亂紀之輩,卻深惡痛絕。

“傳我之令,將朱皁頭顱懸在轅門上示衆,這件事,也正好給營中衆人提個醒。”

去疾掃視來自南郡的書佐小吏們,冷笑道:

“軍中與縣鄉鄰里,還是有差別的!那朱皁還自詡爲南郡子弟,君侯鄉黨,欺辱外郡兵民?呸!這種老鼠屎,死了也好!省得敗壞君侯名聲!“

衆人頓時訥訥,不敢再言。

去疾則將這件事寫入記錄的爰書裡存檔,嘴裡還嘀咕道:

“一個小什長,居然熟讀軍律,還口出盡是兵法,這搜粟都尉不知從哪找來的手下,不簡單啊……”

WWW⊕TTκan⊕co

……

“蕭君。”

半個時辰後,韓信跪在蕭何面前,向他請罪。

“韓信爲蕭君招惹事非了。”

蕭何放下手裡的糧食簿冊,擡頭道:“我還來不及派人去爲你說情,你便自己脫身了,哪來的事非?”

蕭何比了比手,示意韓信起來,目光投到他還微微顫抖的手上。

“第一次殺人?”

韓信也注意到自己手上的戰慄,索性捏成拳頭,這樣就看不到手指抖動了,他笑道:“是頭一次。”

尤記得動手前,被按在木樁上的朱皁依舊罵聲不絕於耳,真是個蠢得不可救藥的愚夫啊,前一刻還以爲韓信是個膽小鬼,不敢殺他,出言不遜,說:“你有膽量,;來殺了我啊?”等韓信當真舉起斧鉞時,他卻害怕了,出言威脅,說:“我是南郡人,是昌南侯鄉黨,父兄曾是他舊部,你敢殺我試試!”

韓信沒有理會,利斧揮下,沉重而精確,一擊致命!血濺了旁人一臉。

但這之後,不知是斧鈍還是手滑,他連斬了四次,纔將頭顱與軀體分開,完事後,心裡撲通亂跳。

唉,還是手生。

將這事隱下,韓信把去疾審問他的經過說了一遍。

蕭何靜靜聽着,發問道:“韓信,你之所以殺人,真的是因公麼?”

韓信聰明,但在信任的人面前,卻極爲老實,他搖頭道:“也有私心,此僚當衆辱我,若不殺他,我便無法在軍中立足。”

他已有過一次受辱後無容身之地,只能倉皇離鄉的經歷,不想再來一次。

但與淮陰不同之處在於,這次韓信是個吏,手中有權,背靠蕭何,可以號令衆人。

正好,那朱皁蠢笨,居然自己撞到刀口上,既然他不從號令,自己送上藉口,這就怪不得韓信了。

他看錯了韓信,慈不掌兵,一個懦弱的人,怎可能揮師東征西討,點兵多多益善?

殺一人而三軍震,則殺之!就這麼簡單。

蕭何誇了韓信:“你應變得不錯,看來是將軍法吃透了。”

韓信苦笑:“蕭君謬讚了,韓信並無過人武藝,有的只是好記性,身處軍中,軍法,是我唯一能利用的武器,豈敢不日夜打磨?”

蕭何拊掌:“說得好,不過,你過去的事,已人盡皆知,我會派人查查,是誰嘴碎說出去的,定嚴懲不貸。”

將這件事傳出去的人,只可能是蕭何的隨員,見過韓信在淮陰時的窘相。

“蕭君,不必了。”

韓信卻謝絕了蕭何的好意,說道:”這件事,讓人知道也正好。”

蕭何詫異:“人皆樂道其善而隱其惡,這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你就不氣惱?”

“加以遮掩,難道就能裝作事沒發生過?”

韓信有他自己的想法,低聲道:“韓信不會忘記那胯下之辱,更不會忘記自己是何人,因爲別人不會忘記,我越是遮掩,彼輩便越會津津樂道。”

這是韓信多年來的經驗。

他擡起頭:“不如就讓人盡皆知罷,也讓韓信記住這件事,蕭君不是告訴過我一句話麼?知恥,而近乎勇也!”

蕭何頷首道:“果然,韓信雖爲布衣,其志與衆異也。”

他沉吟後道:“木場的活先放下吧,讓你去那邊,大材小用了,從今天起,你便是屯長,做我親衛!”

韓信拜謝蕭何,但又面露難色。

“可是蕭君,我沒有爵位,做什長尚可,無尺寸功爵卻被提拔做屯長,難免惹來非議。”

蕭何笑道:“放心罷,朝廷已下詔令,此番南征,軍中不更以下者,皆賞一級爵,我已將你放進第一批名單裡,很快便能落實。”

“這麼說,我也是公士了?”韓信有些自嘲,這爵位來得也太輕鬆了。

“不是公士,是上造。”

蕭何將一份文書遞給他,看着韓信驚喜的目光,露出了惜才的笑:

“我已替你納粟千石,你只需要在上邊寫上名,按下手印!”

……

“家主對韓信真是看重啊。”

韓信再三拜謝,感恩戴德地告辭後,常年侍候在蕭何身邊的老家傭走了出來,他服侍了蕭家兩代人了,看着蕭何一步步從小吏做到六百石。

老家傭也知道,家主慧眼識人,但自從沛縣劉季後,就從未見他對一個人如此重視。

蕭何看向他:“你覺得,韓信曾受胯下之辱的事,是怎麼傳出去的?”

老家傭笑道:“在淮陰時,滿船的人都知道韓信的窘迫,衆人見家主厚待韓信,心生嫉恨,遂揚其短。”

“會是誰呢?”蕭何顯得很困惑的樣子。

家傭想了想:“應是個嘴碎的小隨從,或許,就是老僕我!”

蕭何點頭:“沒錯,誰都有可能,查無可查,此事到此爲止。”

“老僕會守口如瓶,將這件事,帶到棺材裡!”

家傭退下後,蕭何回想整件事,覺得十分滿意。

他就是想看看,韓信到底是石頭,還是塊玉。

若只是塊石頭,即便廢了也不可惜。

“若他是真玉,豈會怕刀削雕琢?”

事情按照預想的發展,韓信在輿情譏諷下,再度進退維谷,卻靠自己的智謀,對軍法的運用,完全扭轉了局面。

而韓信方纔的自述,更讓蕭何刮目相看,他沒看錯,韓信果然是一位人才!

假以時日,還可能成爲大才!

要施惠,就得施到底!那一千石粟,便是蕭何對韓信的第二筆投資。

不容易啊,這塊璞玉,經過打磨,總算露出來一個角來了。

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還得再磨磨。

來到武昌營後,被一羣南郡軍吏包圍,蕭何深感勢單力薄,唯一有交情的曹參遠在膠東,兒子蕭祿,同鄉周昌等人皆爲中人之輩,不足大任。蕭何需要能得昌南侯重用的朋友,讓他嶄露頭角,以此固身。

蕭何會尋找最合適的時機,將韓信推薦給昌南侯……

但不是現在。

看着案几上的地圖,蕭何思索道:“算算時間,昌南侯,也應該經由靈渠,抵達桂林了罷……”

老蕭雖然會看人,卻無法料事如神,黑夫沒去桂林,一個突發事件,讓他調轉方向,去了長沙郡最南端的陽山關!

第876章 武城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658章 陽山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678章 風暴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772章 招魂第19章 較勁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11章 自食其果第627章 極盛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523章 挖坑第958章 定一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536章 要有光第445章 背水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575章 南巡第609章 貨殖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07章 南征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91章 輪到誰了?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183章 勸降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40章 一飯第945章 癡兒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381章 孤雁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445章 背水第864章 亡秦者第959章 河東第70章 若敖之鬼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669章 君道第3章 爵位難得第32章 伯兄第498章 方術士第78章 大行於世第3章 爵位難得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459章 大丈夫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628章 爛攤子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981章 籍田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513章 法今王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26章 大朝會第429章 父親第155章 樑崩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305章 番陽令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564章 儈子手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658章 陽山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974章 假王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642章 法吏第703章 拾骨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312章 水深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848章 深海第27章 最後一天
第876章 武城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658章 陽山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678章 風暴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772章 招魂第19章 較勁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11章 自食其果第627章 極盛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523章 挖坑第958章 定一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536章 要有光第445章 背水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575章 南巡第609章 貨殖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07章 南征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91章 輪到誰了?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183章 勸降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40章 一飯第945章 癡兒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381章 孤雁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445章 背水第864章 亡秦者第959章 河東第70章 若敖之鬼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669章 君道第3章 爵位難得第32章 伯兄第498章 方術士第78章 大行於世第3章 爵位難得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459章 大丈夫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628章 爛攤子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981章 籍田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513章 法今王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26章 大朝會第429章 父親第155章 樑崩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305章 番陽令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564章 儈子手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658章 陽山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974章 假王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642章 法吏第703章 拾骨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312章 水深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848章 深海第27章 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