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80章 結

bookmark

“什麼?放歸?”

韓信此言一出,賬內衆人,從去疾、趙衍,再到負責參謀軍務的羽翼之士們,都有驚訝莫名,這是在他們設想裡,未曾出現過的選項。

這世上只有嫌俘虜斬首不夠多,哪有打完仗放回去的啊?就算是春秋時釋放貴族,也要作爲交換或者詐取贖金罷?

“將軍不可,縱敵生患啊!”

更有都尉駱甲心疼地說道:“俘虜好歹是戰功,放了不就什麼都沒了?如何與衆士卒交待?”

最開始就是軍法官出身的去疾站出來批駁這說法:

“砍下的頭顱,事後也是集中掩埋或燒燬,燒燬後,士卒的首功就不算了?”

“同理,新的《軍爵律》有言,俘虜被擒獲後,將由軍法官統一審理,判決,根據其罪行不同,處死、爲隸臣、或釋放。”

“那些最後釋放的俘虜,就不算擒獲他們的士卒軍功了?豈有此種道理,駱都尉,切勿傳謠!”

一番話說得駱甲訥訥不敢言,去疾才走近韓信後低聲道:“韓將軍莫非是想效仿攝政去年在武關故意釋放俘虜,使彼輩吃了閉門羹,只能加入北伐的故事?但趙卒不比關中降卒,縱是放歸,彼輩也不會心存感激,更不可能爲我軍所用,恐怕不好效仿啊……”

的確,趙人跟王賁軍降卒不同,那叫兄弟鬩牆,眼下帳內坐着幾個人,便是當日降將。

而秦與趙,則是世代結仇的鄰居打架。

“不指望彼輩爲我所用,只希望他們的歸去,能消弭趙人死戰之心。”

韓信說道:“御史府中藏武安君之事,我嘗觀之。”

那是一篇講述秦昭王既息民繕兵後,卻又一意孤行打邯鄲之戰,結果還輸了的文章。

因爲涉及到不少秦昭王黑點,自然不被一貫報喜不報憂的秦國官方史官採信,這還是黑夫入主咸陽後,御史府從策士文章裡收錄的。

長平之戰後,緊接着便是邯鄲之戰,秦軍休息幾個月後兵臨邯鄲,卻驚訝地發現,趙國人的精神氣與長平時,截然不同了……

“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禮以下死士。至於平原君之屬,皆令妻妾補縫於行伍之間。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

究其原因,還是長平一戰的慘相,讓所有趙人都生出了必死之心:降是死,戰亦是死,死國可乎?

陰差陽錯間,一個長平時鬆散懈怠的國家,竟在死亡威脅下,捏成了一個拳頭。

邯鄲變成了一根硬骨頭,衆志成城,秦軍連續換將啃了幾年都沒拿下來。最後拖到了楚魏來救,接下來就是秦國曆史上最莫名其妙的大敗仗——幾年前白起麾下無敵天下的秦軍,卻被聯軍打得抱頭鼠竄,一路敗退,丟了幾百裡地,甚至還有在鄭安平帶領下,成建制投降的……

韓信喜歡兵法,着迷於琢磨白起當年的用兵之術,這次大敗給了他很深的印象。

他肅然道:“眼下我雖涉大河,定河東,一舉而下長平,誅魯勾踐,虜趙四萬之衆,趙國軍力去其半。然而我軍連續作戰,也已衆勞卒罷。”

“若眼下對趙卒一味屠殺,趙人驚懼,視我爲食人之虎狼,必死戰也。到那時,吾等面對的便不是幾萬趙卒,趙王及其將相君侯,而是百萬趙人!”

若用黑夫的話說,就是自陷於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非得將可以爭取的人往對方陣營裡推,何必呢……

“若不甄別一味屠殺,實是在幫李左車啊,舉倦罷之兵,頓之太原、邯鄲堅城之下,我恐怕要重蹈當年邯鄲之戰的覆轍,久力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了。”

“攝政說過,此戰是定一之戰,而非復仇之戰,西河軍殺魏人情有可原,但眼下被俘趙人並未參與西河屠殺,與其阬而殺之,不如用攝政的辦法……”

時間久了,大家都漸漸明白,黑夫最喜歡打什麼仗。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者之善也。”

“上兵伐謀,攻心爲上。”

既然是對黑夫理論的創造性運用,不只是去疾,羽翼營的參謀們也有些被說服了。

唯獨都尉趙衍憂心忡忡:“就怕這些趙卒回去後,重新被整編起來,與我軍爲敵啊。

“沒時間的。”

韓信卻笑道:“彼輩的將尉軍吏早就被甄別開來,扣住這些人不放,打散其建制,趙卒縱有四萬,也是一盤散沙,就算是我,要將彼輩重新組織訓練再戰,也要數月之久,但趙國,還能活那麼久?”

以時乘其振懼而滅之,趙國的喪鐘,已由韓信親自敲響,沒幾聲了!

“更何況,汝等可知驚弓之鳥乎?”

韓信講完這個從陸賈處聽來的故事後道:“趙卒既然被釋放過一次,下次再戰,知我軍不殺俘,便再無戰心,一觸即潰。靠這四萬只驚鳥,更足以讓所有趙人都失去死戰之心……”

願意拼死作戰的人越少,韓信的滅趙倒計時,就會轉得越快。

更何況,這些趙人,並不是放往一個方向。

“一批押送到高都,然後往南,讓彼輩去往太行陘。”

“一批東過丹水,使之入白陘……”

這些趙卒像是驚慌失措的羣鳥,往熟悉的方向飛——越過太行,回家去,而歸鄉最近的路,只有兩條。

“我軍發兵各五千,乘其後,使諜混在其中,看看能否一舉奪取天井關、孟門塞兩處險隘。”

太行陘、白陘,分別是太行山第二、第三陘,是上黨通往河內郡的通道,是時候奪在手中了。

據韓信所知,河內郡趙軍不過萬餘,卻得防守太行三陘,又得照顧漫長的大河北岸,提防東門豹部強渡。最要命的是,河內人可是當年幫秦打贏長平之戰的關鍵,被視爲“新秦民”,是秦大大的良民。

眼下趙魏弱勢,河內就多了很多想要投秦的勢力,已被酈食其串通過一遍,就連司馬卯本人,也在兩可之間……

用降卒帶去“趙軍大敗”的消息,再奪取兩陘,給司馬卯點壓力,迫使河內投降,或者配合東門豹攻取此郡,讓三河徹底連成一片。

“最後一批,往北,出長平關,縱其去往長子。”

韓信會以主力緊隨其後,以潰散的趙卒爲前鋒,即便李左車想來上黨拼死一搏,首先要面對的也是毫無秩序,讓人頭痛的己方潰卒,韓信巴不得他來摻這趟渾水。

就算李左車不來,佔領上黨後,韓信也完全佔據了優勢,北可圍攻太原,南可取河內爲後方,東可直接攻破壺關,進逼邯鄲……

至於飢腸轆轆,衣食無着的降卒會對地方造成何種破壞,他們一路奔波又會死去多少?這不關韓信的事。

他關心的是彼輩逃亡的過程,能給自己省多少事,創造多少戰機,最後,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回到趙國本土,也足夠讓整個邯鄲人心大亂了。

比起恐懼,僥倖之心在戰爭裡更爲致命!

韓信的計劃總算得到了羽翼營的贊同,他們會負責具體操作,這時候都尉趙衍卻道:

“將軍雖是好計,但這麼大的事,恐怕要回信去咸陽,請示一下攝政爲妙。”

“沒時間了!”

韓信卻斷然搖頭:“攝政拜將時,曾親操鉞持首,授我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復操斧持柄,授將其刃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

“戰機稍縱即逝,而軍糧日益空虛,往返咸陽一趟,形勢將發生鉅變,韓信只能當機立斷!”

越是如此,作爲韓信一手提拔的親信,趙衍越是憂心忡忡。

在趙衍心裡,他提議殺俘,除了消除後患,讓大軍可以輕鬆上路,完成奪取上黨的計劃外,還可以讓韓信自污!

他當時未敢說出來,但心裡卻暗暗嘀咕道:“當年攝政不也是靠着在膠東殺作亂的齊人,纔得到秦始皇帝徹底信賴的麼?”

在趙衍看來,韓信少年得志,又在河北獨自掌軍,麾下八九萬人,連勝兩場,都快有封徹侯之功了,往後恐怕功高難賞啊。即便攝政再信任他,朝中也該有小人誹謗了,不如通過殺俘,以示自己絕無在河北擁兵自重,收買人心的打算……

可眼下,韓信倒是挑了一條最容易讓趙軍鬥志瓦解,能以最小代價滅亡趙國的法子。

但也最容易被詬病成“收買人心”。

見韓信心意已決,趙衍暗暗嘆了口氣,告退了。

“韓將軍啊韓將軍,你還真是一點都不爲自己考慮啊……”

……

計劃定下了,去疾卻望着眼前丹水谷地,有些悵然若失,據說這裡埋葬了四十萬條性命,雖然現在刨出來的好像沒那麼多。

“當年武安君是否也該這麼做?”他忽然說道。

韓信一愣,旋即笑道:“那是四十萬。”

“而這是四萬。”

“我的選擇,比武安君容易十倍……”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個優秀的統帥,不會考慮如何憐憫敵人,減少殺傷。

他只需要考慮如何以最小代價,贏得戰爭勝利!

所以本質上,韓信和白起沒什麼不同,不管平日裡的身份、性情如何,可一旦到了戰場上,他們便都是名爲“兵家”的冷血動物,爲了勝利,不擇手段,不同的只是所處的形勢的手段而已。

士兵只需要在修羅場(旁白,不用較真)裡走一遭,但將軍……

將軍得自己化身修羅!張口閉口,關係萬人生死;猶豫,就會敗北!

唯有如此,才能百戰不殆,才能被冠以戰神、兵仙之名。

而有時候,假意的仁慈,也是一種克敵制勝的戰術。

這是韓信從黑夫身上學到的東西……

“而且那時候是兩國相兼,可如今,看似兩國,卻大不相同,就像是……”

韓信詞窮了,想了半天后,想起家中妻子揉麪時的場景,便打了個比方。

“就像麪糰已經和了水,被揉在一起。”

“縱然分開了,再合攏,也比還是乾麪時容易得多。”

“而武安君,可是往這面盆裡,加了不少水……”

去疾若有所思,補充道:“不……是加了血纔對,這天下,是武安君和諸多將軍,靠斬殺上百萬人流出的血,再由秦始皇帝大手一揮,和成的面啊……”

秦始皇捋袖子揉麪,畫面好像有些違和,但好在,現在揉麪人,換成了黑夫這糙漢子,就顯得搭配多了……

是得給白起表功立廟,但不可否認的是,和那如海血水一起的,還有死結。

五十年前,白起在消滅了趙國武裝力量,爲秦滅趙打下基礎的同時,也在長平打了四十五萬個死結……

它們密密麻麻,一個個結累積在一起,五十年過去了,縱軀體化成了骨,仍不能消解,秦朝十餘年統治,亦難以觸動。

去疾感慨道:“今日釋四萬趙卒,不敢說是將死結一口氣解開。”

“但它至少是個好的開始!天下定一,諸夏放下仇怨的好開端!”

韓信大笑:“沒錯,昔日武安君打上的結。”

“今日,便由我這個兵家後學來解開了……”

“不然。”

去疾卻用不容置疑的口氣,糾正有些得意的韓信道:

“韓將軍雖善兵,但歸根結底,真正解開這死結的人,是攝政,是攝政的睿智仁慈,心懷天下!”

“吾等的任何進取勝利,都是在大秦攝政夏公英明引領下,方能達成,這一點,還望韓將軍牢記!”

……

PS:第二章在晚上,會很晚。

第198章 官大夫第47章 秦之律令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3章 爵位難得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645章 銅鐵第607章 南征第621章 天罰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284章 秦王(上)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37章 有錢第583章 甌越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614章 賭徒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974章 假王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09章 南昌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132章 不更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22章 故人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106章 重租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44章 這麼大!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285章 秦王(中)第658章 陽山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348章 項目組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698章 雁南飛第864章 亡秦者第613章 胡亥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205章 入郢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536章 要有光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974章 假王第561章 亂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70章 橘與枳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31章 盆滿鉢滿第607章 南征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43章 滑稽第255章 行矣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461章 糖氏第373章 羊圈第644章 武昌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61章 匿名信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1005章 嘗麥第601章 衛滿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762章 忠信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482章 私學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771章 狗咬狗第384章 北地第70章 若敖之鬼第601章 衛滿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800章 善攻者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572章 君臣第286章 秦王(下)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09章 鴻門第783章 子胥鴟夷
第198章 官大夫第47章 秦之律令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3章 爵位難得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645章 銅鐵第607章 南征第621章 天罰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284章 秦王(上)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37章 有錢第583章 甌越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614章 賭徒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974章 假王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09章 南昌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132章 不更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22章 故人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106章 重租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44章 這麼大!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285章 秦王(中)第658章 陽山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348章 項目組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698章 雁南飛第864章 亡秦者第613章 胡亥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205章 入郢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536章 要有光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974章 假王第561章 亂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70章 橘與枳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31章 盆滿鉢滿第607章 南征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43章 滑稽第255章 行矣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461章 糖氏第373章 羊圈第644章 武昌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61章 匿名信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1005章 嘗麥第601章 衛滿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762章 忠信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482章 私學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771章 狗咬狗第384章 北地第70章 若敖之鬼第601章 衛滿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800章 善攻者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572章 君臣第286章 秦王(下)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09章 鴻門第783章 子胥鴟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