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bookmark

“你爲何又來了?”

御史府石室,張蒼的胖臉從書堆裡擡起來,有些不耐煩地看着不速之客黑夫。

黑夫苦笑:“子瓠這是嫌棄我麼?”

“豈敢。”

張蒼撐着案几起身,嘟囔道:“只是黑夫做議郎時也就算了,那是閒差。如今身爲中郎戶令,宿衛禁中,除了休沐,當寸步不離王前,卻還有時間來藏室,故而怪之。”

黑夫無奈地說道:“今日是奉了陛下之命,讓我來找書。”

“陛下讓你來取書?”

張蒼有些詫異:“這不是謁者的事麼?”

“並非取了送入內廷,而是讓我自己看。”這就是黑夫不安之處了。

他說道:“我哪知道那書在哪,只能來找子瓠幫忙。”

張蒼來了興趣:“陛下讓你看什麼書?”

“《秦記》裡的蜀侯卷。”

秦記就是秦國史書的名字,此書是藏在隔壁的“明堂室”裡的,有了張蒼幫忙,黑夫很快就找到了那捲陳舊的竹簡。

他在採光良好的案几上坐下,展卷後,略過了對蜀蠶叢魚鳧、杜宇氏開明氏的記載,直接跳到秦滅蜀之戰。

“惠文王九年,以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從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巴蜀遂歸於秦……”

“十年,惠文王封蜀王之子通國爲蜀侯,以陳壯爲蜀相。後六年,蜀侯通國與陳壯反,惠文王令庶長甘茂、張儀、司馬錯復伐蜀,陳壯恐,殺蜀侯來降,遂誅陳壯,絕滅開明氏……”

對這段歷史,黑夫只是粗略聽聞,不知細節,但皇帝特地令他來翻閱,定有深意。

“十七年,惠文王封秦公子惲爲蜀侯,以蜀地戎伯尚強,乃移秦民萬家實之。二十七年,張若城成都。”

“原來成都是這麼來的……”黑夫雖然喜甜,卻也嗜辣,很喜歡成都、重慶。

他繼續往下看:“昭襄王十四年,蜀侯惲祭山川,獻饋於王,王與近臣,近臣即斃。王疑蜀侯惲欲反,大怒,使惲自殺,並誅其臣二十七人……”

讀到這裡黑夫一驚,明白秦始皇讓自己來讀這段歷史的用意了。

果然,再往下讀,又是一次叛亂。

“昭襄王十五年,王復封公子綰爲蜀侯。至三十年,又聞蜀侯綰欲反,王復誅之。遂廢蜀侯國,置蜀郡,使張若爲郡守……後孝文王又以李冰爲蜀郡守……”

讀完之後,他久久無言,只是長嘆了一聲,捂住了臉。

好傢伙,被皇帝甩乾貨打臉了啊!

張蒼當然知道竹簡上的內容,見黑夫舉止有異,便低聲道:“你究竟與陛下說了什麼?”

“無他。”

黑夫又露出了笑,這件事,是皇帝給他的小教訓,自己必須三緘其口,但仔細想想,能得到秦始皇指教,還是挺榮幸的。

秦始皇要表達的意思很明顯,黑夫獻上的“一國兩制”之策並不新鮮。而“以邊侯鎮戎伯蠻夷之地”的進言,惠文王、昭襄王早就在蜀地實踐過了,結果卻不太好。

不管是開明氏的蜀侯,還是秦國的兩位公子,都沒有好下場,反倒是隔壁的巴郡。沒有封子弟鎮守,直接設郡,因爲對巴人推行的民族政策合理,從未出過什麼大亂子。

“此有叛侯而無叛郡也……”

黑夫笑容有些苦澀,他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年輕人,要對國家大計進言獻策,還是再多學學吧!

他也總算明白,爲何皇帝和法家,會堅持全面郡縣,絕不姑且分封了……

這件事,已成定局,憑他三言兩語是無法改變了。

……

果然,到了次日,還是黑夫輪值於四海歸一殿的時候,皇帝召集羣臣,在朝會上宣佈了對封建、郡縣的決策。

“三代之時,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親親尊尊,雖萬人稱頌,然則,此私天下也!”

“秦則不同,以法爲教,以吏爲師,賞不私其親,宗室無功勞不得屬籍,公子王孫二世爲庶民,黔首士伍以耕戰之功可列於朝堂,此公天下也!”

立於殿內,黑夫喉頭動了動,總覺得這話不太對勁,但想到自己的經歷,卻也沒毛病。

他雖然靠了抱李由大腿才發達,但歸根結底,能讓他升上來的,還是秦國相對公平的軍功爵制度。

在這兩段擲地有聲的宣言後,皇帝令謁者宣讀了最終的裁決:

“今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封建、郡縣之論,廷尉議是!”

“故朕不封子弟,分天下以爲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勝負已分,殿尾巴的博士們陷入了一片寂靜,他們對新的王朝失望透頂。

左丞相王綰則輕嘆一聲後,率先下拜稱頌,表示服從皇帝的決意!

李斯也與羣臣一同下拜,但低頭之際,嘴角卻露出了無人察覺的笑意。

這不僅是他和王綰未來的右丞相位之爭,也不單是一場封建郡縣之爭,也是法儒之爭。

這幾個月來,儒家博士們的上躥下跳,終於被一棍子打醒了,皇帝最信任的,依然是法家之政。

而他李斯,永遠簡在帝心!

……

四海歸於殿內,諸郎羣臣叩拜,稱頌皇帝的決策,秦始皇的耳中,卻恍然響起了過去二十年來,一直縈繞耳邊的話語。

“秦王政,你還記得……歷代先君,一統天下的志向麼?”

“朕記得,朕已實現這一志向。”

他雙手捧起和氏璧雕琢而成的玉璽,並重重蓋在了詔書之上!

“更宏大的志向,曠古絕倫的偉業,將在朕手中實現!”

如果說天下是一輛馬車,那麼皇帝便是御者,振長策而御宇內!

他揮動鞭子,要將天下帶離這個延續了上千年的“分封-分裂”道路,將九州生靈,帶到一條全新的通途上!

詩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儒生稱讚周政,但在秦始皇看來,那不過是那是陳腐守舊之道。

而秦道,是法后王之道,是推陳出新之道,是不論君子小人,皆能各盡其才之道!

亦是萬世一系之道!

縱然有黑夫那天的進言,讓他有了一絲小小猶豫,但秦皇心堅似鐵,他不允許反覆,亦絕不走回頭路!

他的目光永遠向前,越過一個個頭戴高冠、武冠的頭顱,看向了殿門外,看向了遠方。

秦始皇彷彿看到了手戴鐐銬的六國俘虜,趟着渭水渾濁的波浪,在咸陽北阪的黃土上,修築新的巍峨宮殿。

他看到函谷關東開,十二萬戶六國豪貴、百姓正拖家帶口,紛沓西來。

他看到天下之兵被一一收繳,以鄰爲壑的關梁河防一個個被隳垮,大河不再爲患,昔日險阻遂成坦途。

他也看到了自己治下,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

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五嶺,北據河爲塞,並陰山至遼東。而在厲門、九嶷之南,還有一片未知的茂林海濱等待秦人去探索。

他還看到章臺街兩側,各官署的小吏正將他的詔書副本封好,交到郵傳手裡,舟行車走,發到各地,交付給三十六個郡、上千個縣的守、令、丞手中,接着又繼續往下傳遞,由鄉嗇夫、裡典大聲向目不識丁的百姓們宣讀。

隨之而來的,將是三千萬黔首的齊聲高呼。

“陛下萬年!”

“秦萬年!”

……

秦始皇車輦出殿遠去後,今夜不必輪值的黑夫,依然在原地站了許久。

“皇帝以爲,他能斬斷封建-分裂的死結,帶着天下走上一條新的道路。殊不知,中國兩千年的治亂輪迴,現在纔剛剛開始!”

可以苛責麼?恐怕不能。

黑夫陷入了沉思:“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古人還是穿越者,都只能從已知的歷史裡尋找答案。”

“後人看到秦的速滅和漢推行郡國並行的好處,會思考秦行分封,是否能走上不同的道路。但秦始皇、李斯,他們看到的,卻是周推行分封導致的大亂世,以及秦國冊封蜀侯引發的蜀中三叛啊!”

不過話說回來,皇帝今日所做的決策,在大方向上,是沒有錯的

雖然很容易車速太快折了腰,雖然他的固執會加劇矛盾的尖銳。但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這位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此刻做出的抉擇,即便不盡善盡美,難道就不值得被尊敬麼?

黑夫發現,自己竟不由自主地爲帝國的未來擔憂……

雖然個人的性命榮辱纔是最重要的,但身處體制之內,不可能做到漠不關心,聽之任之。

這時候,他也走下了階梯,順着宮廷的中軸道,來到了章臺宮門外,郎衛也是有假期的,黑夫已經入宮宿衛十天,總算迎來了一次難得的休沐。

不曾想,宮門之外,卻有一個人攔下了他,拱手道:

“中郎戶令!三年未見,方纔在殿上時,都不認識我了?”

看着眼前這個公乘打扮,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黑夫一愣,旋即一喜。

“原來是巴兄!”

正是在南郡夷道巴人叛亂時,與他攜手平定叛亂的巴忠,巴寡婦清之子!

不過,這位礦老闆的兒子,怎麼跑咸陽來了?

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56章 魏亡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89章 善惡對錯第424章 初雪第445章 背水第47章 秦之律令第569章 蒿里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46章 粉飾第564章 儈子手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124章 攻權第377章 戍卒叫第210章 武庫第1002章 積木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909章 鴻門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960章 強渡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482章 私學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582章 任將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591章 輔助第986章 出關(上)第269章 墨攻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162章 李信第44章 這麼大!第583章 甌越第945章 癡兒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186章 材士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477章 落子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463章 大生產第621章 天罰第426章 軍將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338章 叛徒!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18章 大梁第595章 牽星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398章 匈奴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89章 象箸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85章 圖騰第572章 君臣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469章 海大魚第377章 戍卒叫第638章 搜粟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526章 停下!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917章 萬人敵第977章 中山狼第982章 去留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633章 甜棗第899章 體面第961章 猗氏第593章 海圖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909章 鴻門第511章 稷下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
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56章 魏亡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89章 善惡對錯第424章 初雪第445章 背水第47章 秦之律令第569章 蒿里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46章 粉飾第564章 儈子手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124章 攻權第377章 戍卒叫第210章 武庫第1002章 積木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909章 鴻門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960章 強渡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482章 私學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582章 任將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591章 輔助第986章 出關(上)第269章 墨攻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162章 李信第44章 這麼大!第583章 甌越第945章 癡兒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186章 材士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477章 落子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463章 大生產第621章 天罰第426章 軍將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338章 叛徒!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18章 大梁第595章 牽星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398章 匈奴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89章 象箸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85章 圖騰第572章 君臣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469章 海大魚第377章 戍卒叫第638章 搜粟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526章 停下!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917章 萬人敵第977章 中山狼第982章 去留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633章 甜棗第899章 體面第961章 猗氏第593章 海圖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909章 鴻門第511章 稷下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