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

bookmark

十二月初,咸陽城已十分陰寒,遠方的戰爭似未影響這裡,宮室中依然笙歌陣陣,歌舞昇平。

只是丞相官署中,兩位先皇親自任命的宰輔大臣相對而坐,憂心忡忡。

馮去疾纔剛剛攜帶韓、魏兩僞王之頭顱回到咸陽,卻未能親自見到二世,據說皇帝將兩個頭顱餵了飼養的虎豹,又讓郎中令趙高傳話道:

“逆賊黑夫狗頭何時送來?”

二世惱怒於黑夫都打到漢中了,王、馮卻毫無戰果,遂不見馮去疾,馮去疾只好轉而來找李斯,想請他代爲轉呈奏疏……

“棄燕趙魏齊楚之壤,只守昭襄王時秦之故地?”

右丞相李斯看完奏疏後擡起頭:“馮君,這便是你的建策?”

左丞相馮去疾道:“通古啊,我在宛城爲督軍,負責轉運後方糧秣、兵卒,通武侯赴江漢力敵黑夫,而山東乘機變亂,六國遺士相立,叛秦,自置爲侯王者不知凡幾,大梁以東幾已喪盡,河北也一片亂象,黑逆更乘機派兵襲擊潁川,燒我糧秣。”

“但即便如此,因爲是通武侯掌兵,故軍中將卒信心滿滿,在丹水大敗韓信,連斬韓魏兩僞王后,不少人更持速勝論:通武侯很快就能掃平黑逆,再滅六國。”

“可回咸陽的路上,我卻聽說了不少無知黔首的看法,他們見關東今日失一郡,明日又失一郡,竟以爲大秦即將敗亡。”

李斯嘆息,是這樣沒錯,因爲違背了剛繼位時的諾言,賦斂愈重、戍徭無已,官府現在很不得人心,民間對這場戰爭持悲觀態度,於是二世皇帝嚴禁任何人談論戰事,違者以誹謗罪論處,法令誅罰日益刻深……

但黔首們嘴巴是閉上了,但心裡卻越發覺得,前線怕是又敗了。

馮去疾道:“但依我看,如今之勢,秦既不能速勝,也不會淪亡,而要進入一場持久之戰了,總而言之,秦已攻之不足,但守則有餘。”

“先前之所以一直失地,是因爲秦軍分散在各郡,守土有責,反而自困於府邑,面對羣盜舉事,難相自救。與其讓郡縣陷入羣盜包圍各個擊破,不若放棄難以守備之地,讓郡兵退到太行、成皋以西。”

“以河北之卒守井陘,中原之卒守成皋,河北、中原局勢稍緩。通武侯便可集中兵力,將黑逆阻於南陽、漢中,甚至能恢復巴蜀,之後再塞險要之地,據西土以自守,如此,則可保社稷安穩。”

李斯沉吟後打破:“這是你的提議,還是通武侯的提議?”

馮去疾道:“雖並無通武侯署名,他也未曾吐露,但觀其佈置,早在這樣打算了。”

“依我看,關中巴蜀富庶而南方貧窮,北方戶口衆多而南方地廣人稀,只要拖下去,內修政而外連橫,離間復辟的六國,則大秦必能再度一統!”

李斯頷首:“你這是老成謀國之言,經過秋天的大戰,經過巴蜀之叛,明眼人都清楚,想要短時間內平定叛亂,是不可能了,只是……”

他將奏疏合上,語重心長地說道:“這話吾等私下說說尚可,但絕不能寫成文書奉於陛下,身爲朝廷大員公然主張棄土,恐怕是會被御史們抨擊成‘譽敵以恐衆’,甚至被認爲是通敵啊!”

“你看王賁就聰明,他只做,不說。”

馮去疾笑道:“但總得有人說實話啊。”

“你有所不知。”

李斯開始給馮去疾講述近半年來都城的局勢。

“陛下繼位之初,便抓捕過一批黑黨,要麼是黑夫在北地郡的舊部,要麼是其親朋好友,於是北地郡尉章邯潛逃,柱下史張蒼亦不知所蹤,近來又有傳聞,黑夫長子也躲在關西,這定是有人在暗中藏匿庇護!陛下甚怒,認爲是羣臣督責不力,遂將廷尉撤職。”

“而蜀郡之叛後,陛下更加疑神疑鬼,上個月,驚聞黑賊進入漢中,襲取西城,更是大驚,覺得各地郡守、縣令也靠不住,其屬意怏怏皆不服,恐爲變,便開始置換長吏,讓他公子時的親信們身居高位。”

“在咸陽也有大動作,先把蒙恬、蒙毅兄弟重新下獄,又將羣公子也軟禁在家,不得隨意走動,鼓動民間相互告發,希望揪出暗通黑賊者。至於那些上奏闡述戰局不利的人,都遭陛下遷怒,身陷牢獄……”

“於是羣臣百姓人人自危,已無人敢諫,反倒是幾個獄吏乘機獻言,說他們有辦法數月掃平黑賊、六國,得了賞識。現被任命爲都尉,帶着關中善射之士及驪山刑徒訓練,開春便要去漢中,去巴蜀收復失地了。”

馮去疾的兒子馮劫就被困在巴郡,但他卻也知道,收復之事急不來,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戰線,讓內部人心安定下來,聞言大驚:

“朝中局勢至此,通古身爲百官之首,爲何不勸阻陛下?”

李斯也很無奈:“我數欲請間諫,卻都沒見到陛下。”

“陛下自從先皇葬禮後,便不坐朝廷見大臣,只居禁中,或去甘泉宮,作角抵優俳之觀。而使趙高爲郎中令,常侍中用事,就算丞相、御史大夫有事,也必先見趙高轉呈。”

馮去疾駭然:“趙高賤人也,竟掌大權至此?他這樣做,不是隔絕陛下與大臣麼,好從中擅權麼?”

他思索道:“通古,這趙高無識於理,貪慾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求欲無窮,長此以往,恐成大禍啊,不可不防。”

李斯搖頭道:“趙高是陛下之師,陛下對他的信任,遠勝於你我二人,此事只能緩圖。”

他將奏疏還給馮去疾:

“眼下黑賊已入漢中,距離咸陽不過隔着道山嶺,烽燧旦夕可至,陛下方驚,這時候誰提出棄土,在他眼裡,誰就是叛賊,就是與黑夫相通。”

“這樣,這封奏疏,你先收回去,等過些時日,前線局勢稍好些,我再同你一齊入覲不遲……”

等馮去疾告辭後,李斯送他出門,雖是大冷天,卻見李斯府邸外,排隊拜見的人,又排得老長,搓手跺腳,見李斯出來,紛紛下拜。

當年李斯因買通內侍打聽秦始皇言辭之事,一度被貶,門庭冷落的情形,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李斯視若無睹,只與馮去疾拜別,又回到了府中——門外求見的人,依然要排着隊,一個個來。

門合上後,李斯喃喃道:

“去疾啊去疾,難怪先皇如此信賴你,一度還讓你居吾之上。如今看來,馮氏一門,皆忠懇之人也,不論是馮毋擇還是你,皆謀國而忘身。”

而他李斯則有所不同,謀身,永遠在謀國之前!

等吃完極爲講究的夕食,李斯的次子來了,將一封信交給了他。

“父親,漢中有門客密報,是關於馮劫的!”

……

而此時,馮去疾回到府邸,剛進門,就得面對老妻的追問。

他只好解釋道:“王賁將軍也已派人去漢中擊賊,關中也會在開春時發大軍十萬入漢中,定能重新打通米倉道,爲劫兒解圍!”

馮夫人依然哭哭啼啼,爲兒子的命途擔憂:“他不會打仗就不要打,上次伐匈奴就這樣,怎麼老是讓人給圍住了呢?”

好容易才安撫完老妻,讓她喝了點粥,長女也哭着回家來了。

馮去疾的長女,嫁給了公子高,她回家來抱怨,說公子高被牢牢監視,難以出門。

“不是親兄弟麼?爲何陛下像防賊一樣防着他。”

“正因是親兄弟,且公子高是皇次子,扶蘇之後最有資格繼位的人,先皇甚至一度欲立他爲儲君,所以纔要防啊……”

馮去疾心中如是說,這件事他管不着,也不敢管,只希望形勢緩和後,二世皇帝能看在骨肉親情,和馮氏這些年立的功勞上,放過公子高。

他好說歹說,打發了長女回去,眼看月上梢頭,便讓人掌燈,欲熬夜再修改下那份奏疏,外面卻又響起了劇烈的叩門聲!

家宰慌忙來報:“主君,是宮中派人來了,請主君相見……”

馮去疾詫異:“莫非是陛下回心轉意,欲連夜召見我?”

他連忙穿戴好官服,佩上印綬,匆匆出門,卻見門口盡是明晃晃的火把,郎衛武士甲冑黑幢幢的,將馮府團團圍住。

事情,好像沒那麼簡單……

趙高的弟弟,中郎將趙成扶劍上前,朝馮去疾拱手:

“馮相,剛獲知消息,君之子,裨將馮劫以屬卒兩萬投降黑賊,併發檄文誹謗陛下,陛下震怒!今馮氏恐有通黑之嫌,還請馮相,隨吾等走一趟罷!”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546章 青島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627章 極盛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605章 你爹第899章 體面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620章 黃石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946章 粉飾第282章 勝利者第162章 李信第747章 熒惑高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256章 王翦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43章 紅氅第1020章 我來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587章 鷹之子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461章 糖氏第124章 攻權第886章 影子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762章 忠信第171章 破楚策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54章 狼之子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949章 養狙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155章 樑崩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966章 焦土第196章 卸甲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954章 東出第210章 武庫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607章 南征第918章 重瞳子第146章 沸鼎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575章 南巡第520章 存韓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621章 天罰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812章 鼎烹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399章 喜事第935章 夥頤第397章 駿馬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1020章 我來第651章 常識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355章 宰之第171章 破楚策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08章 不朽者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05章 番陽令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78章 大行於世
第546章 青島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627章 極盛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605章 你爹第899章 體面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620章 黃石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946章 粉飾第282章 勝利者第162章 李信第747章 熒惑高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256章 王翦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43章 紅氅第1020章 我來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587章 鷹之子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461章 糖氏第124章 攻權第886章 影子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762章 忠信第171章 破楚策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54章 狼之子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949章 養狙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155章 樑崩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966章 焦土第196章 卸甲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954章 東出第210章 武庫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607章 南征第918章 重瞳子第146章 沸鼎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575章 南巡第520章 存韓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621章 天罰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812章 鼎烹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399章 喜事第935章 夥頤第397章 駿馬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1020章 我來第651章 常識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355章 宰之第171章 破楚策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08章 不朽者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05章 番陽令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78章 大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