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兵成

bookmark

和縣令、縣丞一同,向郡裡進言在江陵等城市推廣公廁之餘,黑夫也沒有落下自己的本職工作:練兵。

安陸城南郊,金鼓連響不絕,黑夫等人站在城垣上看下去,只見寬闊的場地上,上千來自不同鄉、亭的兵卒們,分爲幾個部分,或習隊列,或習旗鼓,依照金鼓之音,或進或止,或擊或退,看上去有模有樣……

看着這一幕,負責爲黑夫傳令的季嬰感慨道:“不由想起三年前與縣尉一起在更卒裡訓練的場景,而今,縣尉卻已訓練指揮千人了,真像做夢一般!”

“誰都是從新兵過來的。”

黑夫露出了笑:“我亦不能例外,都是一步步學來的,當更卒時學着做什長,做屯長時學習做百將,做百將時學習做五百主……”

穿越者亦是要不斷學習的,黑夫經歷過一年多軍旅生涯,他十分虛心地從楊熊、李由處學了練兵治兵之法,如今便派上用場了。

《孫子兵法》講戰略戰術較多,在訓練上,還是《吳子》比較細緻,黑夫有幸從李由處借到這本書,花了半載時間閱讀抄錄,如今已爛熟於心。

在《吳子》的《治兵》一章裡,專門說了進軍、作戰、訓練、編伍、指揮等問題。

士卒在戰鬥中往往死於沒有技能,敗於不熟悉戰法。所以用兵之法,訓練爲先。一個人學會戰鬥的本領了,可以教會十人。十個人學會了,可以教會百人。百人學會了,可以教會千人。千人學會了,可以教會萬人。萬人學會了,可以教會全軍。

將其運用到秦軍編制中,便是:“伍長教成,合之什長。什長教成,合之屯長。屯長教成,合之率長”。

在敲定徵兵人選時,黑夫便優先選擇了那些在郡、縣服過役的人,再加上當過更卒徭役的年輕人,這些人都算作預備役,至少是熟悉前後左右進退的。

七月上旬,他們在各自的亭、裡處,也完成了基本的編制,每個裡出五到十人,編成什伍,以伍老或里正爲什長伍長。每兩個亭編爲一屯,以亭長擔任屯長。

這也符合兵法裡“鄉里相比,什伍相保”的原則,吏能知兵,兵卒亦相互信任熟悉,容易抱團。

七月中旬,這些人集合到縣城後,分營駐紮,黑夫又將他們編成更大的編制:曲。

……

“溳水鄉、雲夢鄉的五百人,爲後曲,由尉史利鹹統領!”

“縣城、北郊鄉的五百人,爲前曲,由北郊鄉遊徼東門豹統領!”

東門豹本就是不更,又是一鄉武吏之首,這半年來在縣城和北郊鄉頗有威信,以他爲五百主是合乎規矩的。

而利鹹也因爲上一次擒拿鄖滿、利平的功勞,被郡裡從簪嫋升爲不更,亦有做五百主的資格。

這項命令頒佈後,衆人都恭賀二人,利鹹笑着接受大家祝賀,有信心做好這職位。可東門豹卻在事後,憂心惙惙地來找黑夫,二話不說就下拜道:

“我是個粗人,打起仗來只知道悶頭往前衝,練兵、帶兵根本不懂,害怕做不好五百主,讓縣尉失望……”

這傢伙倒是有自知之明,東門豹衝鋒陷陣是行家,練兵的能耐的確不知有多少。

但黑夫心中自有打算。

“難道你願永遠都做一個小小百將?聽小陶或者利鹹指揮?你今是不更爵,還頗得縣城、北郊鄉衆人敬佩,若如此,不但兵卒爲你抱不平,我想你也不甘心吧。”

“或者,讓你做我的短兵百將?短兵不可離將吏半步,若讓你一直呆在我身旁,眼睜睜看着別人衝鋒陷陣,你亦不能安心,你的長處,也要被埋沒了。”

這麼一說,東門豹也發現,這兩個職位,自己都做不來,這時候,黑夫又拍着他肩膀道:

“阿豹,你武藝超羣,作戰勇敢,秦律雖規定,大夫以上不得陷陣斬首,但五百主遇到戰事緊要,亦是要身先士卒的。你只管看着我的旗幟,聽我號令即可,我讓你待命時,半步不可移,我讓你衝時,便揮旗爲我前驅!”

東門豹雖然之前沒什麼進取的志向,但自從被黑夫以封侯之志刺激後,也開始重新拾起武藝,並扭扭捏捏地向他求問一些練兵治兵的事,眼下只是信心不足,並非沒有改變的能力,被黑夫一鼓勵,腦子一熱,欣然應諾!

黑夫將兩個五百人分作前曲和後曲,東門豹帶領的是前鋒,而利鹹則作爲預備隊用,這樣的話,二人不同的性格可以充分發揮。

爲了讓東門豹安心,黑夫還讓自己的短兵百主小陶帶着一百名充當親衛的縣卒,協助其訓練。

這法子着實有效,縣卒們是常備軍,訓練有素,皆知金鼓、通旗幟、曉進退。帶着來自各亭、裡的兵卒訓練,不過五日,就重新熟悉了隊列陣法。

這時代軍隊的陣法變化,還是“圓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這些,黑夫做更卒和在軍中時,早就練得快吐了。

這之後,便是較爲複雜的金鼓旗幟,好在所有人都有過一到兩次的服役經歷,已有基礎。只花了十天,他們對步、趨、騖、將、帥、伯之鼓皆已熟悉,低旗則急趨,連飆則奮擊,看上去有點軍隊的架勢了……

“吳子言,每變皆習,乃授其兵。”

直到七月底,黑夫纔打開了縣武庫,將兵器分發給衆人。

兵法裡說:“教戰之令,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

黑夫讓各屯長按照兵卒各自的身體素質,給他們分發兵器,但五兵比例必須合理,以應對不同的戰術需要,於是在五百人中,持戈、持戟、持矛、持劍盾和持弓弩者,各爲百人——弓弩兵需要大量訓練,所以已在靶場由小陶訓練一個月了。

《吳子》又言:“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爲謀主。”於是黑夫也完成了最終的徵召,在前、後兩曲之外,補全了自己的中軍。

中軍人數雖然不多,但種類卻很複雜,季嬰作爲傳令官,率十人溝通前中後三個部分。溳水鄉廄典虞朔爲騎吏,率十騎爲哨探。

如果說前後兩曲是雙手,那麼傳令兵和斥候騎從,便是黑夫的喉舌、眼睛。

曾經和黑夫一起當做更卒的士伍“牡”,是個高大的漢子,黑夫讓他和幾個同樣高大強壯的兵卒幫自己持旌旗,又十人負責鼓車,這算“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

曾經和黑夫打過交道的縣工師適,被徵召從軍,黑夫讓他帶着百名商賈、工匠管理軍械、糧草、被褥等輜重。會醫術的卜乘帶着十個人作爲醫護急救之士,這算是“弱者給廝養”。

此外,黑夫身邊,還有獄吏樂作爲軍法吏,來自朝陽裡的公士去疾爲書佐,這也算“智者爲謀主”。

如此,衆人持兵刃又練習了五天,黑夫詔令各部軍吏,決定進行了第一次千人合練!

……

八月初五這天,正值秋收前夕,受到黑夫的邀請,縣令、縣丞及城內諸吏都來城南牆垣上觀看。

縣城附近的公田已一片金黃,再過幾天就可以收穫了,而在微瀾的護城河外,被水稻田包圍的城郊空地上,千餘兵卒站成兩部分,單膝跪坐地上,靜待命令下達。

城頭上,小陶所率的一百短兵親衛亦換上了新裝,一屯劍盾兵揹着蒙皮的盾牌,將隨身利劍擦拭得熠熠生輝;一屯弓弩兵亦揹負弩機,彷彿隨時可以射向敵人。更有牡等十名壯者持旗幟站於黑夫左右,大旗隨風飄揚,十人卻站立紋絲不動。

眼看時辰差不多了,黑夫便親自在城頭敲響了大鼓!

隨着第一次鼓點敲響,兵卒們開始重新列隊,向左右散開,呈現作戰隊列。

第二通鼓後,兵卒們前排執劍盾、後排持矛戟,聽東門豹和利鹹的號令,聞鼓則進、重鼓則擊、金之則止、重金則退,一時間劍盾如山,戈矛如林,蔚爲壯觀。而且從城頭看去,整體亦井然有序。

三鼓、四鼓已過,兵卒們額頭上隱隱有汗水,卻依舊飛快地重新集合起來。隨着黑夫第五通重鼓敲響,他們開始排成軍隊列,依次從城下整整齊齊地走過,還偏頭朝城頭大聲呼喊了起來:

“秦必勝!”

千人之呼,直震雲霄,讓人頭皮發麻。

秦軍必勝!這也是黑夫這一個月來,每日都在給他們灌輸的念頭。

縣令雍何等人見狀,均讚不絕口:“一鼓整兵,二鼓習陳,三鼓趨食,四鼓嚴辯,五鼓就行。聞鼓聲合,然後舉旗。縣尉所練之兵,其秩序之井然,已經趕上郡兵了……”

這一個月裡,黑夫的辛苦衆人看在眼裡,他連縣城附近的家都沒回過幾次,整日都住在兵營,每隔一天還要巡營,與兵卒們詳談,並關照他們的衣食。

軍吏都是他的親信舊部,猶如臂使,兵卒們都是本縣子弟,知根知底。這幾年間,黑夫的種種事蹟讓他們如雷貫耳,而黑夫本人就是因爲軍功一躍龍門的典型例子,那些有心功爵的兵卒視他爲楷模,被黑夫安排季嬰一鼓動,受了“秦軍必勝”這一宣傳影響,對戰爭的熱情都很高。

不過黑夫嘴上卻只是謙遜地說道:“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如此而已。”

雍何頷首:“我聽說,郡尉讓各縣兵卒在八月底前,在鄢城集結,縣尉還能再練上十餘日……”

“沒那麼多時間。”

黑夫笑道:“我打算讓兵卒們每天合練一次,到八月初十時,我打算讓他們解散……”

“解散!?”

縣令雍何大驚:“大軍啓程在即,解散作甚?”

黑夫道:”我巡視時與兵卒攀談,發現他們眼下最擔心的事有二,其一是離家月餘,北上參戰後,恐怕要一年半載方能迴歸,有些不捨,且冬衣、夏衣也未備齊。其二則是秋收在即,家裡少了他們,秋收就要耽擱上許多。”

“故而,我決定在八月初十,讓全軍化整爲零,由各屯長、什長、伍長帶着衆人回鄉參加秋收,爲期七日,待到八月十八日舂時,重新在此集結!”

雍何與縣丞面面相覷,雖然兵事上由黑夫說了算,但他們依然有疑慮:“縣尉……若是兵卒們一去不返,該如何是好?”

黑夫露出了笑:“殺。”

“軍法以什伍互保,鄉里爲比,一人不返,則什長、伍長與之同罪,一什遲到,則屯長死。逃跑者,全家淪爲刑徒隸臣妾,全裡以之爲恥!此事我會提前告知衆人:我可以愛彼輩如赤子,但他們也務必畏我之斧鉞!”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我如此做,是要讓兵卒知道,我信任他們,讓他們能與家人告別,也望他們勿要負我,如若負我,這樣的兵卒,帶去戰場上有何用?到了關鍵時刻,也會成爲害羣之馬,不如殺之……”

黑夫扶劍看着兵卒們,赫然間有了一種爲將者的風采:

“郡尉讓我練精兵,只有千人一心,聞戰而喜,方爲精兵!方能行矣!”

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390章 溫暖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312章 水深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99章 蜂王第220章 上巳節第519章 一夫第623章 往事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214章 郡守騰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972章 呂澤第1021章 趙無恤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9章 人贓俱獲第935章 夥頤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1010章 玉碎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919章 魚龍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946章 粉飾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869章 山海第255章 行矣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964章 越兵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480章 三傑第309章 南昌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2章 七何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648章 蠱禍第569章 蒿里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133章 劉季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120章 屯長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96章 招安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85章 圍堵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248章 言志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953章 奇蹟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424章 初雪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1021章 趙無恤第645章 銅鐵第337章 梟子第139章 張蒼第261章 堅壁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509章 天人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762章 忠信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348章 項目組第748章 灌水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646章 刀劍
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390章 溫暖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312章 水深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99章 蜂王第220章 上巳節第519章 一夫第623章 往事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214章 郡守騰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972章 呂澤第1021章 趙無恤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9章 人贓俱獲第935章 夥頤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1010章 玉碎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919章 魚龍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946章 粉飾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869章 山海第255章 行矣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964章 越兵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480章 三傑第309章 南昌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2章 七何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648章 蠱禍第569章 蒿里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133章 劉季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120章 屯長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96章 招安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85章 圍堵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248章 言志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953章 奇蹟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424章 初雪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1021章 趙無恤第645章 銅鐵第337章 梟子第139章 張蒼第261章 堅壁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509章 天人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762章 忠信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348章 項目組第748章 灌水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646章 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