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七年,九月底,距離新年已是很近,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秋風蕭瑟,吹得人頭疼。

南陽郡宛縣南邊十餘里,有一個鄉,叫“南筮聚”,原本是一個聚市,後來慢慢居民變多,就設了個鄉邑,實則連牆垣都沒有。

鄉中男丁多被通武侯徵了丁,運送宛城的糧食去樊城了,鄉里只剩下些老弱婦孺,以及部分留守的鄉吏。

所以當一羣手持兵戈的“叛軍”打上門時,南筮聚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便淪陷了。

這支軍隊正是由吳廣所率,他帶着手下人直撲鄉寺,逼迫倉吏打開鄉倉,卻見裡面堆滿了這個月從地裡收上來的田租——還沒來得及處理的穀子。

吳廣讓人隨意在街上抓了個沒來得及躲的瘦削老農,卻見他在如此寒冷的深秋,依然穿着件有破洞的夏衣,粗褐爲布,也不知多久沒洗了,看上去髒兮兮硬邦邦的,此刻站在吳廣面前,瑟瑟發抖。

“老丈,你沒冬衣?”吳廣隨意地問道。

吳廣滿口陳郡陽夏口音,這南陽老農聽了兩三遍才聽明白,他連忙彎下腰,幾乎要揖到地上:

“上吏,本是有的,但都給我家二子穿着去服役了……”

吳廣頷首:“二子?不是不讓在一戶裡連徵兩人麼?”

老農道:“宛城來的吏說前方吃緊,需要人運糧,只要年紀夠得,幾乎都徵過去了,若家裡沒有壯丁,就依次抽中男,只要六尺以上者,皆要去服役,光我們鄉,就徵了好幾百人。”

至於何時歸來,也沒個定數,徵卒的官吏只說什麼“通武侯愛士卒如父兄,不日將掃平叛軍,汝等何必流涕”讓他們不要擔心。

但怎可能不擔心!眼下叛軍都打到南陽腹地來了,通武侯,別不是敗了吧?

聽完老農的敘述後,吳廣心中瞭然,難怪韓信將軍說,有數萬人從宛至樊,不斷爲王賁軍運糧,原來多是南陽本地人。

這其中的滋味,他豈能不明白?幾個月前,原本在陽夏過着普通黔首生活的吳廣,不也是被一張徵令,被迫入伍服役的麼?若非他和陳勝半路揭竿而起,恐怕早填了溝壑,也不知家鄉怎樣了。

還有,陳勝兄弟怎麼樣了?

“以他的本領,恐怕已做上都尉,得了富貴,獨領一方了吧?”

總之,吳廣可以想象南筮聚人被徵的情形,中人之家還有親眷來送行,大包小包往他們手裡塞錢、糧,還有冬衣,窮苦人家的,就只能將全家唯一的厚實衣服披上,穿着紮腳的草鞋上路。

想到這,他嘆了口氣,左右看看,讓人將本鄉嗇夫身上的皮裘扒了下來,給這老農披上。

老農怕遭報復,連連擺手拒絕未果,穿上皮裘後,暖和倒是暖和,只感覺渾身不自在,這裡撓撓那裡抓抓。

或許是吳廣不似一般軍吏般高高在上,這老農也開始吐露起來:

“這位將軍,官府說汝等是叛軍賊人,來了要屠城的,但我看將軍和善,不似惡人啊。”

吳廣笑了:“官府的話,還能信麼?”

“是不能信。”

老農一下子變得憤怒起來:“夏末時,官府派人來鄉里告知,說始皇帝不在了,新皇帝繼位,要大赦天下,減免租賦,可沒想到,自打入秋後,便不斷徵卒,徭役比往年更重。”

“上半月我與家中老婦去交租,的確減了一半,但還不等吾等高興,下半月,鄉里又讓衆里正,將減的那些糧食補交,完全與往年一樣,這不是騙人麼?”

老農義憤填膺,吳廣卻是知道的,恰逢他們跟着韓都尉轉戰後方,先後截斷了潁川、三川入南陽的糧道,前線糧食吃緊,宛城的朝廷官員,不得已在南陽本地徵糧。

雖然事出有因,但在南陽人看來,這已是赤裸裸的詐騙了,官府信譽,恐已完全掃地。

他笑道:“在爲我們南方,是真的減租,武忠侯愛民如子,不讓士卒拿百姓一針一線,我聽說,就算不徵徭,南郡人也自發讓子弟挑着扁擔,去前線爲大軍送糧食。”

“有這種事?”老農眼中難掩懷疑。

時間緊,吳廣也未再多言,讓人從鄉倉裡取一袋穀子出來,交給老農說道:“老丈,你回家去罷!”

老農連忙擺手,還想把身上的皮裘也脫下來:“不敢,不敢,我收了汝等的糧,恐會被官吏捉了。”

吳廣嗤之以鼻,指着被吊死在鄉寺的嗇夫道:“眼下南陽大亂,官吏自身難保,有閒心管這些事。”

“過不了多久,武忠侯就能打下南陽,到那時候,汝家二子也能歸來,就不必擔驚受怕了。”

老農千恩萬謝,離開時嘴裡卻低聲嘟囔道:

“誰來無所謂,租子多少也無所謂了。”

“再別打仗就行,我家老大老二,能平安回來便好!”

看那老農離去的身影,吳廣嘆了口氣,回過頭,大手一揮。

“二三子,將鄉倉的糧食能搬的都搬走,搬不完的,就堆到街上去,告訴鄉中百姓,這是他們被官府食言徵走的糧,誰家想要,就自己來拿好了!”

……

兵法雲: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

這是韓信在南陽郡的策略,只要是打下的縣、鄉,雖然他們原則上不滋擾民衆,不向庶民黔首掠糧,但官府的倉稟裡,不能留一粒糧食,就算白送百姓無人敢收,也得一把火燒了!

吳廣運着糧秣回營時,遠征軍的正副兩位將領,正望着高大的宛城興嘆。

“父親與我說過。”

利倉仰望着城門緊閉的南陽郡首府宛城,說道:“十五年前,他隨武忠侯服徭役,帶着幾十個刑徒去淮陽,因爲王賁正在圍攻那,東門叔父、季叔父、共叔父等皆在左右。”

“當衆人走到宛城時,正好聽到王賁破淮陽的消息,接着便是一道調令,讓南郡戍卒去魏地,聽王賁調遣,水淹大梁,攻滅魏國,武忠侯便是在那場戰爭裡扶搖而上的……”

“當時誰能想到呢?今日不過是一屯長的武忠侯,竟與昔日將軍王賁分爲兩軍統帥,對決於江漢,而十五年前還是無知孩童的吾等,也躍進千里,轉戰四郡,震動中原!”

一旁的韓信聞言,大笑道:“這說明,王賁老了!”

而他們,正值當打之年!

韓信是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他制定的“先西取魯陽,避南陽軍鋒芒”的策略,被證明再正確不過,南陽尉急於剿滅後方“叛軍”,竟直愣愣地朝潁川殺去,追得另一個韓信倉皇東竄,跑到了召陵。

九月初,乘着南陽軍打錯人的當口,韓信已帶着一萬五千人奇襲魯陽關,又截獲了大量糧秣,帶了一部分,又將大部分連帶關城一起燒了。

旋即迅速南下,進入郡兵北上“平叛”後空虛的南陽郡,日行六十里,出現在宛城近郊,前鋒數百騎差點衝入城門,頓時引發了宛城震動!

負責監軍的左丞相馮去疾本就爲後方兩條糧道斷絕的亂相焦頭爛額,令南陽守、尉務必解決潁川之敵,宛城守卒只剩下五千。

誰料那邊才發回捷報,敵軍卻又好似從天而降,突然兵臨城下,頓時嚇了他一大跳,立刻派人去給王賁報急。

軍無輜重則亡,且宛城一旦有失,大軍將完全失去後方。這也使得王賁幾乎要突破漢水防線,卻不得不撤兵,功敗垂成……

而另一邊,韓信與利倉也知道宛城的重要,它是王賁軍糧食的集散地,也是著名的冶鐵中心,更是戶口兩萬的大城。

但正因如此,想以萬五千人攻取此城,無異於癡人說夢,在城下耀武揚威,破壞了城外一些道路橋樑後,韓信與利倉琢磨着,也差不多是時候跑路了……

利倉頷首:“是該走了,吾等在南邊的斥候回報,近日往北來的王賁軍斥候多了好幾倍,王賁恐將回師。”

不止王賁,上了韓信鬼當,去潁川狠狠鎮壓了韓人暴動的南陽守、尉也正急匆匆地撤回來,預計南北兩軍的前鋒,三日後將至宛城,到時候他們將被包圍,想走都走不了了。

但等分散在宛城附近奪糧的各支部隊紛紛歸來後,衆人整裝待發,但讓利倉震驚的是,韓信卻下了一個讓他匪夷所思的軍令。

“向西行軍!”

“且慢!”

利倉大駭:“韓將軍,吾等不是該向東,回汝南去麼?”

“沒錯。”韓信頷首:“擊舞陰,過方城夏道,再回到汝南,的確是最便捷的路。”

“但利都尉,你是否想過,汝等能想到,王賁豈能想不到?”

“韓將軍的意思是?”

韓信道:“若我所料不差,王賁回師南陽,定已派人去東邊攔截,吾等向東,卻正中其下懷!”

“故不如,反其道而行,去西邊!”

利倉忍不住抹了把汗:“韓都尉,南陽的西邊,就是武關道啊,敵軍重兵把守。”

“那正好。”

韓信卻笑道:“吾等已亂潁川,焚魯陽,斷了南陽兩條糧道,但仍不圓滿,馮去疾定會請關中送更多的糧食來,這便去西邊,打從關中來的兵糧個措手不及,再燒幾十萬石!”

穿插敵後,牽着敵人鼻子走,一連串勝利和奇蹟後,韓信的自信心,已登峰造極,那些看似兇險的奇謀,他是越來越敢用了,內心深處,更視天下將帥爲無物!

利倉卻是憂心忡忡,因爲他知道此舉有多麼兇險。

“縱然僥倖截斷武關道,吾等這點兵力,難不成,還能破了武關,打進關中去不成?”

“吾等可去丹陽(河南淅川),然後……”

韓信卻早已想好了退路,指着西邊,彷彿已看到了自己的下一個獵物:

“入漢中!”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958章 定一第689章 象箸第89章 善惡對錯第604章 海東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685章 圖騰第187章 共敖第621章 天罰第890章 楊喜第670章 獨斷第861章 武關第68章 鬼吹燈第946章 粉飾第290章 燈下黑第123章 任俠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74章 表演第644章 武昌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861章 武關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1021章 趙無恤第59章 天狗第789章 望夫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259章 章邯第185章 軍賊第338章 叛徒!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747章 熒惑高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858章 三呼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593章 海圖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00章 善攻者第645章 銅鐵第255章 行矣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357章 家門閥閱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194章 諾!第39章 回家(上)第248章 言志第126章 死傷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305章 番陽令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651章 常識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170章 橘與枳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917章 萬人敵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93章 案發現場第285章 秦王(中)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305章 番陽令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867章 當立第136章 擺闊第685章 圖騰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235章 潺陵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648章 蠱禍第604章 海東第58章 赴任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72章 亂世銅爐
第958章 定一第689章 象箸第89章 善惡對錯第604章 海東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685章 圖騰第187章 共敖第621章 天罰第890章 楊喜第670章 獨斷第861章 武關第68章 鬼吹燈第946章 粉飾第290章 燈下黑第123章 任俠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74章 表演第644章 武昌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861章 武關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1021章 趙無恤第59章 天狗第789章 望夫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259章 章邯第185章 軍賊第338章 叛徒!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747章 熒惑高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858章 三呼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593章 海圖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00章 善攻者第645章 銅鐵第255章 行矣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357章 家門閥閱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194章 諾!第39章 回家(上)第248章 言志第126章 死傷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305章 番陽令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651章 常識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170章 橘與枳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917章 萬人敵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93章 案發現場第285章 秦王(中)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305章 番陽令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867章 當立第136章 擺闊第685章 圖騰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235章 潺陵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648章 蠱禍第604章 海東第58章 赴任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72章 亂世銅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