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秦王(上)

bookmark

在衆校尉領命前往各自所站的位置後,李由卻單獨喊住了黑夫,問他將要見到大王車駕,緊不緊張。

“下吏激動莫名,昨夜一晚未眠!”

雖然黑夫昨晚其實睡得挺香的,但還是做出一副要見到大人物的興奮來。

他的回答很合李由心意,便大笑道:“然也,王之車駕,縱然我時常得見,但每次都還有震懾期盼之感,何況你呢?那我再問你,可知,王車輿上必不可少的是何物?”

“下吏不敢揣測妄想天子之駕。”黑夫又裝出誠惶誠恐的模樣,打死不猜,李由便直接公佈了正確答案。

“大王的車駕雖然寬敞,卻一無嬪妃宮人侍候,二無珍寶美器把玩,永遠都會有的,一是天下山川輿圖,二是各郡縣的奏疏……”

李由解釋道:“大王每到一處,縱然是小城小邑,亦會時刻查看輿圖,詢問城邑、戶口、山川、河流,必要將治下土地都映於心中。此外,他縱然出行在外,也每日要批閱百斤竹簡!絕不會讓政務旁落!”

“不好享受的工作狂?那在關中建如此多的宮室幹嘛,果然只是爲了收藏麼……”

黑夫心裡這麼想,嘴上卻佩服地說道:“大王勤政,秦國方能掃除諸侯!”

閒聊但差不多了,李由擡頭看了看時間,日上三竿,便揮揮手道:“去安陸兵所在的路段罷,大王車駕經過時,務必讓衆人齊齊跪拜,隨後便跟我入城中,雖然大王不一定還記得你,但見了我,或許就又想起梓材之言,或會召你相見!”

……

淮陽已經被秦軍失而復得數月,作爲軍糧週轉中心,所以城郊像是一座大兵營,三十萬民夫泰半被留在這裡。得知秦王要來,他們立刻就再度被髮動起來,整修了城門至宛丘的路面,黑夫他們這數萬秦卒便沿着城門一直往西,排開整整十里!

兵卒站在路沿,身後則是一羣羣已經被軍事化管理,還算站得規整的十五萬秦國民夫,再往後,纔是態度叵測的本地居民,他們也被強行拉拽出來,觀看秦王駕到和楚王正式投降的儀式……

黑夫一邊警惕地維持着自己負責這百步區域的戒備,一邊還要回答手下們沒完沒了的發問,尤其是季嬰的……

“率長,大王到底長什麼樣?”

“我又沒見過,你問我,我問誰?”黑夫沒好氣地回答。

“李都尉不是大王之婿麼,他肯定見過大王,就沒和率長描述一番?”季嬰等人不死心。

“李都尉言大王英明睿智,如神人。”李由的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對自己的秦王丈人,那是敬若神明。

“神人……”

季嬰、東門豹等人卻覺得這個比喻很有道理。

“那可是大王啊,當然是神人了。”

“我聽說大王不老不死。”站在他們旁邊的共敖也湊了過來。

“我聽說大王高三丈。”擎旗的牡比着自己:“比我高一倍!”

“何止三丈,我聽說大王頭頂星辰,走到哪裡,哪裡有風調雨順!”東門豹說的更誇張,眼中滿是景仰。

看得出來,黑夫的手下們纔是真正的激動,瞧那樣子,昨夜可能真沒睡好,想想也是,後世國家領導人來到基層,也能讓有機會與他們握手的老百姓高興壞,何況是古代被神化的君王呢。

衆人可以對管自己縣官甚至郡守不敬,但對於高不可攀的秦王,卻是發自內心地盲目尊崇。

崇拜的不止是他的權力,還有這二十年來所做的種種事,有的諸侯,在位許多年也未必讓底層的百姓知道自己,但秦王不同,從他親政之後,一次次戰爭,都調動着秦人全民參與,在秦吏宣揚下,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王:

他揮一揮手,就能讓六國灰飛煙滅,他動一動嘴,六十萬人就要南北奔波……

“一會就知道了。”

黑夫無奈地笑了笑,指着西面道:“快去各自戒備的區域站好,我已聽到鼓樂之聲了!”

……

黑夫沒有聽錯,遠處的確有笙蕭鼓樂之聲,隨風入耳。

首先進入他們視野的,是秦王車駕的先導部隊,先有六輛威武的“斧車”經過,其後是五十名持棨戟開道和五十名旗幟招展的儀仗人員,戟上有赤黑繒作成的套子,旗幟則五顏六色,上面紋飾各種獸類,都有不同的含義,隨風飄飄。

然後便是高大的鼓吹車,竟有兩層!上層樹一建鼓,羽葆飄揚,有二鼓吏持槌擊鼓,下層坐了四個樂手,兩兩相對,吹奏笙簫。

六輛鼓吹車,三十六人,鼓手奮力擊鼓如狂舞,吹手則用盡全力吹奏,臉頰脹成一個大球,肺腑似乎隨時可能炸裂,他們如此用力,就是要用最響亮的聲音告訴所有人:

王駕已到!

儀仗隊後,接踵而至的是英武整齊的“郎中令軍”。

郎中令軍,這是守衛王左右的精銳部隊,裡面的成員都是關中的官吏良家子,李信、李由、蒙恬等人都出自其中。

先是統一穿着黑甲,頭戴沉重兜胄的步行武士,身高几乎是統一的八尺,五百人按照”五兵“的順序依次走過,盾牌背在身後,短劍挎於腰間,戈矛高高舉起,弓弩箭羽整齊,銅戟的枝椏像是一片經過的森林。

步卒之後,則是騎士,這些人被稱之爲“武騎士”,據李由說,年齡皆在四十歲以下,身高七尺五寸以上,身體健壯,騎術精湛,箭技高超,能夠“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衆。”

只見兩百騎分爲前後兩支,前者戴着飄灑紅櫻的兜鍪(móu),穿着銅皮合甲,披着絳色的戰袍,長達九尺的長矛向前斜指。

後者面戴猙獰的銅面具,頭戴純白色禽毛冠,腰佩長劍,連馬都裝備有皮製的馬鎧,人馬全副武裝,在塵土的遮蔽下愈發神秘。

他們馬兒個高,人也裝備精良,經過時顯得龍馬精神,黑夫的部下們觀之便不覺嗟嘆,只感覺不愧是保衛秦王的精銳啊,看上去當真可以以一敵五,尤其是作爲斥候的虞廄吏,羨慕得眼睛都快掉出來了。

至此,秦王的車駕已經陸續過去了幾百米,黑夫在感慨王者出行不愧要擺足威風之餘“必千乘萬騎而行”,也在感嘆秦王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啊!

就在他想感嘆到底什麼時候纔是個頭時,卻又有幾輛鼓車經過,上面的官吏大聲喝道:

“大王法駕將至,拜!”

……

“拜!”

下意識地,衆兵卒單膝跪地,身後的秦國民夫兩腿跪倒,十里範圍,沿途的十多萬人像是被風吹過的麥田,齊齊伏倒!

這時候,戰車組成的王駕護翼隊伍也駛過眼前,黑夫聽說,秦王已經在用天子法駕了,雖然沒有當皇帝后車駕八十一那麼誇張,但也有三十六乘。

先是六乘輕車,硃紅色的輪輿,不巾不蓋,建矛戟幢麾,上有持弩衛士警惕地看着四周,上面還插着五彩幡旗。

之後,則六乘先導車,有尚書、御史乘坐,爲王之先導,亦有戈矛弩箙(fú),皁色車蓋,色赤內裡,車輿也塗成硃色。

終於,在先導車之後,黑夫總算瞧見了秦王真正的乘輿法駕……

那是由六匹純白色的馬拉着的龐大馬車,看似不甚華貴,可處處都有講究,首先它比一般的車大一倍,輪皆朱班重牙,文虎伏軾,龍首銜軛,羽蓋華蚤,並建大旂(qí),後面還緊緊跟着五輛副車。

黃屋左纛,黑夫看得真切,是秦王車駕沒錯!

“來了?”

黑夫點了點頭。

“來了!”

黑夫身邊的季嬰、東門豹等人原本還在低聲詢問。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便統統屏住了呼吸,神情十分忐忑不安,他們既想挺直了身子,看看秦王的模樣,又有些不敢,最終還是忍不住好奇心,偏起頭打量來車。

今日並非普通出行,而是犒勞三軍將士之旅,所以秦王沒有乘坐嚴絲合縫,卻較爲安全的“金根車”,而是敞篷能讓所有人看到他的乘輿……

不過黑夫他們最先看到的,是爲秦王駕車的人,體魄高大雄壯,佩劍置弩,束帶着冠,留着短鬚,威武沈穩,正是中車府官屬!

而御者身後,在車輿中端坐着的,當然就是秦王本人!

但見其正襟危坐於車中,身上穿着繪有日月星辰十二章的王服,衣裳玄上纁(xūn)下,手裡竟如李由所說,依舊拿着竹簡。

秦王頭上戴着沉重的冠冕,廣七寸,長尺二寸,細旒遮住了他的容貌,所以黑夫只能看到頷下長長的髭(zī)須隨風微微飄逸,而秦王眼睛微閉,似是在休息,在養神……

在經過最靠前的安陸兵時,秦王終於睜開了眼。

珠旒之後,是一對明亮銳利的眼!

雖然只是輕輕一撇,面上也沒有過多的表情,卻足以讓那些和王四目相對的兵卒嚇個半死。

膽大包天的東門豹,常出驚人之語的利鹹,方纔還滿嘴騷話的季嬰,統統猛地垂下了頭,因爲他們下意識地覺得,與王對視是大不敬!

黑夫亦挪開了眼睛,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手下中,甚至有人整個人趴到了地上,以首稽地,呼吸王駕經過揚起的塵土,將此視爲殊榮。

“王!”

也不知是誰帶的頭,這一片的秦卒發出了低沉而厚重的頌聲。

“王!大王!”

從百步到千步,從千步到十里,宛丘至淮陽的沿途,十數萬人像是傳聲一般,從西到東,都開始呼喊起同樣的話。

“大王!”

“大王!”

先是秦卒在喊,而後兩邊的秦國民夫也在喊,最後,連外圍見識了車駕威風凜凜,早已面如死灰的本地楚人,也受不了這氣氛和壓力,跪倒在地,跟着呼喊起來。

有關中話,有南郡話,有中原話,甚至還有巴蜀和燕趙方言,雜糅在一起,要表達的東西卻是一致的。

也只有這個男人,才能讓這麼多人這麼多聲音,如同出於一口吧。

秦王的眼睛又閉上了,沒有微笑,沒有皺眉,只是輕輕捋着鬍鬚,無一絲波動,他似乎是在享受,又彷彿是早就習慣甚至厭倦了山呼之聲……

黑夫也跟着喊了幾聲,再擡頭時,眼前已經只剩下了秦王車駕的背影,還有那高高的冠冕,紋絲不動地戴在頭頂。

和普通秦卒、民夫滿眼的崇敬,瘋狂的吶喊不同,就在方纔,從秦王身上,黑夫似乎看到了很多東西。

有法駕乘輿,黃屋左纛(dào)所代表的榮耀。秦王是至高無上的王,也即將是這片土地上獨一無二的皇帝。整個過程中,他雖無一言,卻能夠讓千人萬人爲其歡呼,爲其瘋狂,爲其稽首效死。

天下權柄,就攢在那隻握着竹簡的手中,如此威風,也難怪日後劉邦見了此情景,要感慨一句“大丈夫當如是!”

但在榮耀之餘,湊近之後,黑夫也見到了秦王身上的一絲脆弱:他權勢再大,也是個人,一個凡人。其身上堆砌了太多的神化,一些秦兵堅信秦王是不老不死的,但黑夫知道,秦始皇最後並沒有長生不老。

項羽也看到了這點吧,看到了日益衰老的皇帝,看到了他九五之尊下凡人的身軀,能萬人敵的自己只要一步躍上去,就能將其打倒……

難怪,他會張狂地脫口而出那句“彼可取而代之!”

不過比起這兩位的想法,作爲後世來者,黑夫還知道關於秦王,關於始皇帝的更多:

他會活得很精彩,以其權勢做許許多多前代難以想象,後世也無法重複的事,南取百越,北卻匈奴。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他會死的很無助,在最後一次出行中,從端坐的車輿上痛苦倒下,屍體被置於臭魚鮑肆中,旨意遺詔被人肆意玩弄修改,子孫幾乎被屠戮殆盡,數年後,建立的帝國也分崩離析。

除此之外,黑夫還看到了其他。

他看到了出行途中,秦王的手不釋卷。

他感受到了,靠一個人的精力,治理這麼一個龐大國家,是多麼沉重的一個工作。黑夫現在做一個千夫長還算輕鬆,但讓他管一個縣或者一萬軍隊,就十分吃力了。

他瞧見了,秦王冠冕的高度和重量。

廣七寸,長尺二寸?

“不,不。”

“其榮耀高千丈。”

“其重量亦萬鈞!”

劉邦看到了榮耀之高,但這個小亭長,當時肯定不知其重幾何。

項羽看到了將這冠冕搶過來的可能性,卻沐猴而冠,不知該如何去戴。

於是此時此刻,黑夫心裡冒出來的,並不是那兩位的話,而是自己的想法。

在秦王法駕漸漸遠去後,黑夫不知是感慨眼中的秦王還是嗟嘆歷史,起身暗道:

“欲戴王冠,先承其重!”

第158章 受金第659章 自討第614章 賭徒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748章 灌水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1015章 統一哈第509章 天人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0章 真金白銀第443章 紅氅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614章 賭徒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204章 郡命第680章 玩蛇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130章 軍醫第602章 殺人第981章 籍田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66章 監守自盜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119章 絕地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391章 良弓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67章 踏月而行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71章 破楚策第1015章 統一哈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146章 沸鼎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243章 利鹹第162章 李信第155章 樑崩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27章 最後一天第488章 農家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623章 往事第171章 破楚策第643章 長街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379章 黑白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185章 軍賊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906章 新秦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9章 較勁第789章 望夫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644章 武昌第604章 海東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966章 焦土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40章 回家(下)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269章 墨攻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458章 好男兒第424章 初雪第678章 風暴第786章 萬人敵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629章 辦不到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994章 了斷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183章 勸降
第158章 受金第659章 自討第614章 賭徒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748章 灌水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1015章 統一哈第509章 天人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0章 真金白銀第443章 紅氅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614章 賭徒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204章 郡命第680章 玩蛇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130章 軍醫第602章 殺人第981章 籍田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66章 監守自盜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119章 絕地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391章 良弓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67章 踏月而行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71章 破楚策第1015章 統一哈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146章 沸鼎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243章 利鹹第162章 李信第155章 樑崩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27章 最後一天第488章 農家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623章 往事第171章 破楚策第643章 長街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379章 黑白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185章 軍賊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906章 新秦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9章 較勁第789章 望夫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644章 武昌第604章 海東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966章 焦土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40章 回家(下)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269章 墨攻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458章 好男兒第424章 初雪第678章 風暴第786章 萬人敵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629章 辦不到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994章 了斷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183章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