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破楚策

bookmark

“昌平君做了十年丞相,如今卻被外放,成了區區一郡守,反要爲吾等晚輩籌糧運秣,蒙將軍,你說,他心中是否有不平?”

天色已黑,送昌平君出營後,站在大營轅門之下,李信忽然對身邊的副手,裨將蒙恬如此感慨。

蒙恬年紀比李信略小几歲,戴鶡冠,冠上有帶繫結頷下,帶尾飄於胸前,頷上留了兩撇鬍須,聞李信此言,只是笑了笑道:

“這倒不一定是貶斥,昌平君奉王命,乘王駕東巡,平新鄭之亂,降淮陽大城,居功至偉。大王欲一戰滅楚,讓最信任的昌平君在此駐鎮也無可厚非,只要打好這一仗,立下滅國之功,昌平君未嘗沒有機會重返朝堂,再爲秦相。”

蒙恬言下之意,是他們這次與昌平君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勝則同賞,敗則同罰,還望李信勿要過多猜疑。

“也對。”

李信心知蒙恬之父蒙武與昌平君是舊交,便點了點頭:“你我畢竟年輕,還需要有長者居中坐鎮。”

容不得李信不多想,因爲這場戰爭,從秦王任將開始,就透露着一些不尋常。

且不說有滅國之功的王翦、王賁父子突然被雪藏,就連昔日跟隨王翦破國的宿將如辛勝、楊端和、羌瘣等,大王竟無一任用。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因爲王翦堅持必須六十萬人方可伐楚,意思是戰爭要拖到明年,這讓急性子的秦王頗爲不喜。於是他索性讓宿將們各自鎮守原地,轉而大膽啓用了一大批出身郎衛的青壯將領,如李信、蒙恬、李由等,令其負責伐楚之事。

“大王這是有意讓王老將軍及其舊部引退,開始讓新人上位了啊……”

李信、蒙恬都明白這點,二人年紀雖然不大,可也經歷了數年軍旅。李信更是屢獲大功,論功勳,論資歷,都已經有了獨當一面的資本。蒙恬則是秦國名將蒙驁之孫,家傳兵學,是繼李信之後,秦王最欣賞的少壯派將軍。

二人都知道這場出征,對於秦國,對於自己的重要性,尤其是李信,前輩王翦的戰功赫赫擺在面前,帶給他巨大壓力的同時,還有幾分躍躍欲試。

回到大帳後,李信令屬下將膏油燈統統點亮,他與蒙恬要連夜商議接下來的軍務。

案几上的地圖有兩張,一張是“駐軍圖”,是用紅、黑、田青三種顏色繪成的守備地圖。其範圍相當於秦國的碭郡,以及新設的陳郡淮陽、上蔡地區。上面用黑底套紅勾框,着重表示李信麾下幾支軍隊的駐地及其指揮中心,還有後方的糧倉及運糧路線。

李信眼睛在地圖上掃視,找到了敖倉的位置。

兵法雲,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作爲打過不少仗的將軍,李信當然明白,要想打贏這場滅國之戰,首要的一點是保證二十萬人的糧食供應。

“滎陽敖倉,便是此番伐楚的輸糧起點。”

敖倉是六七月間,在滎陽新修的大糧倉,可積糧數十萬石,那裡瀕臨大河,又是鴻溝的起點,所以交通方便,不論是來自關中的粟麥,還是來自河內、河東、三川的糧秣,都可以先集中到敖倉,再沿着鴻溝,運送到淮陽來……

所以李信纔會選擇淮陽作爲大軍徵楚的大本營,這裡是鴻溝糧食運輸的終點。

Wшw☢ttκΛ n☢¢ ○ 他可用的人手二十萬,其中十萬是負責運糧的民夫刑徒,基本上就近徵發。另外十萬纔是作戰部隊,這麼多人,當然不可能一窩蜂擠在淮陽,李信還分配了幾支偏師,駐紮在上蔡、陽城、睢陽等地,所以在淮陽的作戰部隊,僅有五萬。

“這五萬大軍的糧秣,便由昌平君居中調度,上蔡三萬、陽城五千,糧秣由潁川郡襄城縣輸送,睢陽一萬五千人,糧秣由陳留輸送。”

方纔李信、蒙恬與昌平君討論的,便是輸糧的問題。這樣一來,三軍的後方補給線便清晰明瞭了,而且都有水路之便,可以極大增加效率,減輕損耗。

在確保糧食補給後,大軍才能進一步考慮如何前進。

李信讓人將第二張“地形圖”也掛起來,此圖的主區爲秦楚邊界的淮北地區,上南下北,方位與後世相反。圖上用粗細均勻的曲線,繪有淮北地區河流30多條,芒碭山等山脈採用閉合曲線內加暈線表示,脈絡分明,道路繪成細線,各處縣、鄉城郭則用方框表示。

“淮北平坦,幾乎無險可守,但亦不可孤軍深入,因爲楚軍集中在幾處城郭,可阻斷我軍補給。”

蒙恬也點了點地圖:“據探子回報,項縣、平輿、城父,這三城,便是楚軍的第一道防線。”

這三城與秦軍的三軍鄰近,雙方已經對峙月餘了。

蒙恬的手指向後移動:“新蔡、鉅陽,這則是楚軍的第二道防線。”

不比先前的三處邊境縣邑,這兩座都是大城,一旦兩城不守,楚國的都城壽春與秦軍之間,就只剩下一條淮河了。

“第一場硬仗,必然是在項縣。”

蒙恬盯着鴻溝的終點,只要奪取項縣,秦軍就能控制整條鴻溝,將補給線延長數百里。

“吾等如此認爲,項燕素有善兵之名,又何嘗不是如此認爲?”

李信卻笑了笑,據探子回報,項縣已經懸掛上了楚國司馬項燕的旗號,楚軍亦在此雲集,因爲項燕也清楚,秦軍主力必就食於淮陽,項縣首當其衝,一旦項縣不保,秦軍就能順着潁水威脅鉅陽,若是如此,楚國就將陷入被動。

“淮陽大軍,留五千守城,其餘盡數南下,威逼項縣。再令陽城李由部,十月初一兵發頓城,先下此邑,做出配合淮陽,合圍項縣之勢。”

蒙恬面露疑惑:“項縣楚軍也有三五萬,與我軍相當,恐怕不好攻取,將軍是要強攻?”

李信卻搖頭道:“誰說我要坐鎮淮陽,率軍攻項?此事,當由蒙恬將軍來做。”

蒙恬恍然:“那將軍是要去……”

李信的手指離開了淮陽和項縣這條難以突破的界線,到了上蔡處。

兵者,以正合,以奇勝。

“我的帥旗在淮陽大軍中,但數日後,我便會帶着車騎,打着蒙將軍的旗號,出現在上蔡!此乃機密,敢泄者死!”

李信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先虛張聲勢,讓楚軍以爲我軍要攻取項城,於是調集大軍守備。然而,我卻以偏師出上蔡,先破平輿,再截潁水,斷楚軍退路!”

李信的目的昭然若揭,他不是要攻城略地,一條條防線地去突破,那是笨辦法。他是要故意讓楚軍集中起來,而後伺機與楚軍主力決戰,只要殲滅項燕所屬帥的楚軍大部,淮北何愁不得?楚國何愁不滅?

這便是李信的破楚之策!

……

淮陽西南百餘里外的陽城,隨着衆士卒的家書被送走,他們的惴惴不安似乎也一起送了出去,再加上李由頻頻讓庖廚加餐勞軍,南郡兵們開始放下擔憂,士氣有所恢復。

得了個“家書百將”新綽號的黑夫,除了得到士卒一份感謝外,也更得李由重視。

時間進入九月下旬後,黑夫明顯感覺到,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首先是軍中的騎兵常備調出去,進入楚境刺探敵情的同時,也追殺那些同樣來查探秦軍虛實的楚國斥候,騎兵斥候之間的戰鬥已經頻頻打響。

而陽城作爲淮陽通往上蔡的必經之路,近些天來兵卒調動也十分頻繁,甚至還有打着蒙恬將軍旗號的車騎大軍路過,陽城郊外的道路一時間塵土飛揚,遠遠看着那些來自北方的秦軍精銳車騎,均士氣高昂,兵容盛大,作爲雜牌軍,南郡兵都有些自慚形穢之感。

黑夫也得到了任務,加緊對陽城周邊的巡視,因爲每逢大軍調動,就是敵國間諜活動最頻繁的時刻。

這一天,在騎馬帶着一個屯的人繞陽城巡視時,黑夫便發現,路旁有三個形跡可疑的人,正對着陽城城頭指指點點……

黑夫立刻打馬過去,帶兵將這三人圍了,卻見是一個身穿短衣的濃須中年人,還有兩個手持尺、矩的年輕人,均是布衣打扮,正望着陽城,激動地討論着什麼。

“汝等何人?來此何事?”

中年人被秦兵圍了,也不慌亂,他取出了懷中的東西,遞給黑夫,用一口關中秦腔說道:“吾等隨大軍前往上蔡,途徑此地,此乃通行符節。”

黑夫看了看桑木符傳,居然是裨將蒙恬親自署名蓋印的通行符傳,允許三人在沿途城邑停留,只要不出入軍營,任何地方隨他們走動。

這是極高的待遇了,但這三人一副布衣打扮,並非將吏,莫非是將軍幕府的幕僚?到了裨將這個級別,便可以帶一些幕僚門客,隨軍參贊了。

黑夫心中有疑,又仔細一瞧符傳上對三人身份的描述,他更是大奇。

“汝等是……墨者?”

“然。”中年人朝着黑夫拱手,自我介紹道:“秦墨!”

第185章 軍賊第535章 智臣第543章 田官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959章 河東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30章 第一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82章 去留第684章 奴隸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836章 鼠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726章 而立第448章 騎戰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291章 欲刺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23章 軍訓開始第351章 蒙恬第945章 癡兒第344章 麟之趾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62章 七何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301章 加個人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667章 文明第366章 解夢第319章 柱下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003章 移席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58章 赴任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622章 故人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70章 若敖之鬼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429章 父親第669章 君道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44章 這麼大!第125章 先登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583章 甌越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980章 結第478章 法教第945章 癡兒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291章 欲刺第312章 水深第88章 罪與罰第521章 聰明人第685章 圖騰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22章 積粟第187章 共敖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65章 惡名第949章 養狙第231章 帆影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553章 袒右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578章 邊釁第1031章 扶桑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601章 衛滿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869章 山海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120章 屯長第347章 法術勢第670章 獨斷第793章 君夫人第82章 盲山第119章 絕地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50章 復生第60章 將陽
第185章 軍賊第535章 智臣第543章 田官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959章 河東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30章 第一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82章 去留第684章 奴隸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836章 鼠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726章 而立第448章 騎戰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291章 欲刺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23章 軍訓開始第351章 蒙恬第945章 癡兒第344章 麟之趾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62章 七何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301章 加個人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667章 文明第366章 解夢第319章 柱下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003章 移席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58章 赴任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622章 故人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70章 若敖之鬼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429章 父親第669章 君道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44章 這麼大!第125章 先登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583章 甌越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980章 結第478章 法教第945章 癡兒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291章 欲刺第312章 水深第88章 罪與罰第521章 聰明人第685章 圖騰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22章 積粟第187章 共敖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65章 惡名第949章 養狙第231章 帆影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553章 袒右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578章 邊釁第1031章 扶桑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601章 衛滿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869章 山海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120章 屯長第347章 法術勢第670章 獨斷第793章 君夫人第82章 盲山第119章 絕地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50章 復生第60章 將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