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

事涉部、寺貪腐,這個案子已經不是小小的開封縣能查下去的了。

開封縣令將卷宗遞交到開封府,開封知府荊王拿到卷宗之後,立刻移文刑部,督促刑部追查此案線索。

只不過荊王畢竟只是知開封府,同刑部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刑部硬生生將此事壓了兩天。同時也將此事上奏政事堂,等待監國秦王和昭文相的指示。

趙元昌和劉明還是同樣的意思:以穩爲主。

於是一面讓刑部慢慢查、仔細查,不要驚動涉案官吏,一面將此事原委和處理意見報知聖駕。

只是很快又出現新的情況:有嫌疑的將作監一主簿自縊身亡!

剛一得到這個消息,首相劉明當即命令刑部將涉及此案的人員全部控制住,要求刑部立刻“查出”主犯,迅速結案。

劉明這道符文是通過政事堂傳達到刑部的,只要是關注這方面消息的人都能得知。於是第二天就有御史上奏,彈劾首相劉明徇私枉法、包庇罪犯。

對於這等奏章,趙元昌一概打包送至趙鴻運駐蹕之所,同時撫慰劉明視事如故。

而此時,北疆戰事也進入到最緊張的時刻。

趙鴻運並沒有前往泰州,而是着吳巒死守泰州,自己帶着大軍進攻忻州。同時命令駐守汾州的劉承澤自石州攻憲州,準備切斷太原府同北燕的聯繫。

而且佔據忻州也可以從側翼威脅坐擁雁門關的代州,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趙鴻運這邊可以說是十分順遂,忻州城幾乎是一鼓而下。

然而劉承澤那邊卻出問題了: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帶兵自綏州出,進攻石州。

同時北燕的太原留守劉知遠也沒有坐以待斃,瞅準時機襲擊劉承澤軍側翼。

腹背受敵的劉承澤不得不倉皇撤退,先是帶着殘兵退至石州,之後又不得不放棄石州退守汾州。

幸好此時朔方節度使馮暉趁定難軍空虛,試圖奪取宥州,迫使李彝殷回撤。

而劉承澤亦調用隰州兵馬來援,總算在丟了北部兩縣之後穩住了石州城。

再說到趙鴻運這邊,失去了憲州的策應,身處忻州的趙鴻運可以說是孤軍深入了。北有朔、代,西有嵐、憲,南有太原,三面皆是敵軍。

若是一大將也就罷了,此地正可作爲一個楔子釘入北燕腹部。然而趙鴻運身爲皇帝,卻不能將自己置入如此險境,故而果斷撤離忻州移師定州,只是留下些許兵馬佔着忻州東部幾縣。

到現在,西線戰事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非但沒有達成戰役目標,反而損兵折將,丟失國土。

中線還好,至少殲滅了忻州兵馬,臨走之時又裹挾了不少財物糧草。真要算起來,勉強算是個收支平衡罷了。

至於點起戰火的泰州城,此時還被北燕大軍圍着,是戰是和,數天內就能見分曉。

就在這種情況下,趙鴻運收到了汴京送來的文書。

先是武德司的情報,詳細介紹了趙鴻運離京這段時間汴京的種種事項,其中就包括由一起普通命案引發的將作監盜售貪腐案。

緊接着他就看到了趙元昌、劉明對這件事的解釋。

其中,趙元昌特別提到爲了保證此事不影響北伐之戰,劉明直接命令刑部結案。但仍有人盯着不放,甚至把火燒到劉明身上。

看到這裡,趙鴻運直接就將奏章甩了出去,直嚇得兩個身邊服侍的宦官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護軍!”

“小的在。”一旁立侍的林盛保立刻答應一聲。

趙鴻運卻是餘怒未消:“你給我查,這事是秦王辦事不力,還是有人在後面推波助瀾!”

毫無疑問,辦事不力的是秦王,那麼推波助瀾的十有八九便是荊王了。

至於爲何叫林盛保去查,因爲林盛保乃是武德使。

自後唐出現武德司之後,武德司一直是皇家的特務機構,負責執掌宮禁、周廬宿衛、刺探情報等事務,以武德使爲主官。

順便提一句,這武德司歷史上在太平興國六年改名成了皇城司,職責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

林盛保應下此事,猶豫了一下,狀似無意地輕聲道:“官家,聽說這事若非開封府力主徹查,盜售工件的內情還爆不出來呢。是不是再查一查少府、兵器等監?”

聽了這話,趙鴻運頓了一下,然後皺眉道:“沒必要再查了,等此戰結束再議。”

林盛保不再多言,只是點頭答應着。

趙鴻運重又拿起筆,想了想,又對林盛保道:“你去把楊卿等人叫來。”

“喏。”林盛保將甩出的奏章拾起放到桌上,便恭敬地退了出去。

目光轉回汴京城,午後,陳佑提着兩樣小吃朝小甜水巷走去。

他這自然是要到張二家去。

這半個月來,陳佑幾乎是隔兩天便來一次,每次來都給張二帶一些吃食,有時也幫忙抓一副藥。

不過他做的也就這些,鬥米恩升米仇,凡事過猶不及,再多就不好了。

你要問陳佑爲什麼會這麼做,那當然是見到張二一家生活不易、母子感情甚好而心生感動,想要日行一善罷了。

當然,以上都是藉口。雖有一些上述因素在內,但陳佑看重的還是張二哥哥那個開封府小吏的身份。

荊王趙元盛經營開封府也有兩年多了,不說水潑不進,但陳佑想要接觸開封府的人還是有些難度。

他本來還想慢慢等機會,誰承想正好就碰到了這麼個機會!

雖則他目前還沒見到張二的那個哥哥,但從張二及張大娘的口中也可以知道,張大郎對陳佑也是十分感激的。這就是情感基礎了。

至於張大郎最後能不能起到作用,能起多大作用,陳佑不知道,但他知道一件事:小人物雖成事不足,但敗事有餘。

再說了,即便張大郎是個有原則的人,不肯幫忙。陳佑也只不過損失了一些時間,加上不足掛齒的一些錢財罷了。

來到張家門外,陳佑高聲喊道:“二郎,還不出來?”

“是陳家大哥!”張二在屋內喊了一聲,隨即跑了出來。

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
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