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

“陳師放心,我能扛得住。”

見趙德昭滿臉認真,陳佑點點頭,隨手拿起一份文書開始講解。

今天註定事多,陳佑纔講解完一份,就有人通報傳旨的使者來了。來的是中官,傳的是中旨,其中話語無非是勉勵將士,許願封官。

當然也有實惠,跟着使者一起來的有一船貢酒和壓勝錢。貢酒的話,估計每人一口差不多勉強夠,壓勝錢就正好是按照出徵人數來的,每人一枚。

除此之外,還要求魏王趙德昭多多犒勞出征將士,尤其要多關心死傷立功之人。

領旨的時候,趙德昭激動之下,順勢就把要分發酒肉的消息說了出去,引得好一陣歡呼。

再就是未時許江陵傳來消息,盧子龍遇刺重傷,周軍在衡州潰敗,僅有少數兵馬護着昏迷不醒的盧子龍退到長沙府。信使出發的時候,武安節度使竇少華在湘潭攔住了叛軍。

好在竇少華派人傳話的時候,同時也說了沈涌後勁不足,順利的話過不了正月就能平定湘地,這才讓陳佑等人稍稍安心。

不過也就這樣了,該做的準備還得做,就像這邊兵馬分屬數人,陳佑只能勉強以趙德昭的名義調動一樣,趙元昌不可能把湘地兵馬全交在竇少華一人手上。爲求迅速,很可能會從這裡緊急抽調將領過去。

一陣吵吵嚷嚷後,諸將散去,陳佑也從趙德昭那裡告辭回到自己的屋子。

汪弘洋魏仁浦等人早就等在屋內,見陳佑進門,紛紛起身招呼。

“坐!”陳佑一邊朝主位走去,一邊擡起雙手虛壓,讓衆人都坐下。

一陣輕微的拖拉椅子的聲音後,幾名幕僚重新坐好,陳佑也坐到了主位上。

在討論正事之前,汪弘洋笑着對陳佑道:“大帥教了個好學生。”

聽聞這話,有人茫然,有人跟着笑,也有人若有所思。

陳佑卻是懂了汪弘洋的意思,他輕聲道:“若是能繼承我的道,自然是越優異越好。”

說到學生,他不由出聲詢問今年書院學生情況。畢竟汪弘洋當了那麼長時間的祭酒,書院裡面有不少好友寫信交流,有些細節正好就是陳佑所不清楚的。

如此又耗費了一些時間,才終於開始商討正事。

所謂正事,無非就是軍營中的各項數據,比如今天哪支部隊攻城、死亡多少、受傷多少、損失多少軍械、消耗多少藥物等等,再比如今天消耗了多少糧草、剩下的還夠用多少天、補給安排之類的,都是些瑣事。

然而重要的就是這些瑣事,王府、都督府、節度府的一衆僚屬每個人都要負責一項,實時監控記錄。

陳佑每隔一天會在早上召集三府僚屬彙總情況,而他自己節度府的親信,則是每天晚上聚集到一起總結一番。

順帶一提,行軍作戰,掌握天氣也很重要,是以陳佑軍中除了經驗豐富善於觀天的老兵,還有當地有名的老農以及經過考驗的僧道。他們每天都會給出自己的預測結果,只不過現如今預測天氣是一門經驗科學,相比較而言,還是一直生活在當地的老農準確率稍微高一些。

不論正確與否,他們預測的依據、結論、現實情況都會被記錄成兩份,一份留在營中研究,一份送回洛陽書院——書院中有對天氣感興趣的教員。

這種種信息聚集在一塊,就是陳佑每天決策的基礎。只不過大多數時候,這些信息的作用僅僅是告訴陳佑:今日無事,明天可以重複今天的事情。正如今天晚上這次商討一般。

諸幕僚散去之後,汪弘洋沒有離開,一直坐在那裡等着。

待木門重新關上,陳佑方纔開口:“平遠是有什麼事麼?”

汪弘洋點頭:“今天看魏王已有收攏人心之機巧,想來大帥一直在教魏王御下之術。”

“談不上什麼御下之術,只不過是一些處理政務的經驗罷了。”

陳佑這話說得理直氣壯,他的確沒教什麼御下之術,只不過日常講解點評會說一下面對不同情況相對而言比較好的處理方式。如果有心人收集整理一番,或許就能總結成一本《節度使陳佑教你怎麼駕馭下屬》的書,怎麼着也能騙幾個人。

可惜這樣誠懇的回答汪弘洋卻不相信,他點點頭沒在糾結這個,直接問道:“不知主翁以爲,什麼樣的天子對主翁推行自己的道最有幫助?”

毫無疑問,肯定是對他言聽計從的天子最好。

陳佑手指敲擊着椅子扶手沒有馬上回答。

但是這一小會的猶豫,讓汪弘洋明白了他的想法。

一個人的發展,除了自身的努力,還要看運氣。比如陳佑從前就是運氣不好,被上級連累落了個閒職;再比如趙元盛的謀主富令荀,因爲趙元盛的緣故,一直蹉跎至今。

汪弘洋算是運氣比較好的,楊邠退下去之前把他推薦給了陳佑,他也憑藉自己的能力獲得了陳佑的認可,這才能一展抱負。

如今汪弘洋的未來和陳佑關係密切,是以,他不希望陳佑走錯路。

“官家正值春秋鼎盛,若要立太子,必然不希望太子太過鋒芒畢露。”汪弘洋壓低聲音,“且主翁若要在太子繼位之後主政推行變革,還是要一個沒什麼主見的太子纔好。”

對有心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官員來說,沒能力且不折騰的皇帝纔是好皇帝,對陳佑這等有心變革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見陳佑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汪弘洋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在下以爲,主翁教導魏王,還當以詩書禮樂爲主,唵臢庶務不當詳說。”

陳佑嘆了口氣,敲擊扶手的手指停下來:“平遠所言是爲我着想,可是有些事情不得不爲。”

他看着汪弘洋,出聲問道:“若官家無有主見,則易動搖;篤信詩書禮樂,則不欲變革。如此,不若使其知吾之道,若願從,則事半功倍;若不願從,則我拋棄幻想。”

這話可以說是掏心窩子了,“拋棄幻想”,是什麼幻想?

陳佑沒解釋,汪弘洋也不敢問,但他知道,他的話陳佑都聽進去了,當即起身一禮:“吾願助主翁佈道天下。”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