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

朱慶堯的死彷彿是一個信號,先是巴寧泰留守東京、馬青回京主持院事,緊接着王樸罷太子少傅,其弟王格放爲蜀地某縣令。

這算是趙元昌表明態度不希望文武二相關係太好,之前留守的幾個月中,王、巴二人關係太過和睦,是以有此一遭。

好在不管是李明卿還是王樸巴寧泰,都在敘功的時候得了封賞,每人一個縣公,至少能說是有打有撫。

最讓人驚訝的是周敬思,罷相,遙領池州刺史。

接替他的是劉承澤。只不過劉承澤也是有功有過,雖然接任史館大學士成爲次相,可他一直保留的興元節度被免去。

之後參知政事宋敏貞入樞密院爲副使,溫仁福入政事堂爲集賢相。

回京的冉益謙以刑部侍郎掌部事,而接替溫仁福主持吏部的則是趙普——他以吏部尚書參知政事。

依然是那座酒樓,陳佑趙普相對而坐。

陳佑還是河南尹,趙普卻已經成了參政。

正如當初溫仁福高陳佑一級,如今的趙普也在陳佑上頭。

現下志得意滿的趙普覺得兩人的盟友關係應該變一變了。

當然不是說斷了關係,可是一個參政和一個府尹,怎麼也不可能完全平等吧,總得有一個主從。這爲主的嘛,必然得是他這個參政。

你說陳佑有沒有不甘,心裡是不是不爽?這是肯定的,然而沒辦法,現實如此,該低頭就得低頭。

哪怕他心中不以爲然,可眼下還得表示認同趙普佔據主導地位。

兩人在表面上有了共識,這才能夠繼續往下談。

趙普想的是把陳佑的派系收入囊中,而且最好是在他成爲宰相之前,陳佑都不會加參知政事。

後者不太好把握,就只能先做好前者。

沉吟一陣,他開口道:“北邊軍州缺人,估摸着會從中原調人過去,兩邊都有不少空位。將明若是有合適的人選,可以推薦給我。”

嗯,推薦了總得見面談幾句吧。只要陳佑在人前人後明確表示追隨趙普,趙普就有辦法把陳佑手下的人才收爲己有。

其中曲折,趙普明白,陳佑也明白。

稍稍沉吟,陳佑笑道:“既然如此,就勞煩大參了。”

“你我之間,說甚客氣話!”

趙普故作不悅,陳佑連連舉杯告饒,兩人說笑一陣,便各自散去。

看似賓主盡歡,坐在回家的車上,陳佑靠着車壁,闔目思索。

他原先以爲和趙普之間的矛盾只會在兩人成爲上下級的時候出現,沒想到趙普如此心急。

其實仔細想想,趙普也有不得不心急的理由。

因爲經歷的不同,趙普兜囊中可以拿出來用的人才遠不如陳佑那麼多,如果兩人繼續維持平等合作的盟友關係,恐怕用不了多久明面上身份較低的陳佑就會佔據主導地位。

想到此處,陳佑嘆了口氣,要想擺脫這等尷尬的境地,只能主動去求官了。

陳佑一時半會還沒找到一個好的契機,官員調動卻是越發頻繁。

趙普原先還想着朝空位上塞幾個人,可是目前還真沒有他插手的餘地。

京中三品以上職事在短短兩個月內換了有一半,幾乎所有跟舒侯有過接觸並且沒有堅定表達出支持皇太子即位的官員都被外放出京。

便是舒侯沒怎麼拉攏的禁軍之中,也有一部分趙元昌感覺態度存疑的將領被調離關鍵位置。

上元節燈會,趙元昌召集一干文武於端門觀燈,在場官員皆有賞賜。

這樣歡樂輕鬆的場景,所有人都認爲政局會穩定下來,沒想到次日工部侍郎瞿以震就因爲屯田事下獄。

其後肅政司劉熙古等奏請調查工部官員貪腐之事,這一次法司效率十分高,不到五天,工部過半官員皆被覈實下獄,另有數人外放邊窮之地。

在趙元昌動手之後,舒侯毫無還手之力。

直到這時,纔有人明白過來,什麼聖體有恙、什麼猶豫不決,全都是假象,就是爲了區分出哪些人不是真心擁護官家及太子。

而能打探到一些更深層次內幕消息的陳佑等人卻猜測聖體有恙怕是真的,太后想讓舒侯即位應該也不假,否則沒必要如此急切的清理有二心者。

二月初十,太后思念先帝成疾,故而醉心佛法爲先帝、爲官家、爲天下萬民祈福,今後不再隨意接見內外命婦、臣子。

十二日,舒侯元盛被勒令歸家閉門思過。

不僅如此,一些想要趁機在官家心中留下印象的中低層官員接連上疏請求遣散舒侯和息侯的門客,官家準了。

富令荀沒有想到,他所有的謀劃都如浮雲,風一吹就煙消雲散。甚至於他曾想過的一死以報知遇之恩都做不到——舒侯不想死,富令荀這個被遣散的門客若是自盡會給舒侯帶來麻煩。

人生,總是有種種不如意。

“這人生際遇,實在是難以預料。”

宋相公府上,宋敏貞一臉感慨地說出這句話。

他兩隻手分別捏着一支筷子的尾部,敲了敲面前的杯盞,唏噓道:“誰能想到當初我只是想叫子孫後代能過得好一點呢?”

陳佑呵呵笑道:“現在方正相公儘可以自己照料自家子孫,不必尋我等了。”

“那不一樣。”宋敏貞搖搖頭,重新握好筷子,點了點自己,又點了點陳佑,“我已經老了,將明你們卻還年輕。”

陳佑只是笑,沒有接過話頭。

宋敏貞搖搖頭:“不扯遠了,單說現在,你同趙則平有些不對付吧?”

陳佑點頭,沒有避諱:“趙則平想叫我依附於他,我不願意。”

“所以你就來找我了?”

陳佑赧然,解釋道:“佑是想着同相公畢竟有一番香火情……”

“其實你該直接去尋官家。”宋敏貞提點道,“有什麼情誼能比得上知遇簡拔的恩情?想當初我不過是荊南一村夫罷了,若非官家,豈有如今的宋相公?官家不是無情人,咱們記着這番情,官家也會記着這番情。”

說到這裡,宋敏貞似乎是怕自己這番話會誤導陳佑,緊跟着解釋道:“當然不是叫你直楞楞地去找官家討官,只是有些事直接去跟官家說,比通過別人說更好。”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