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

收到詔令之後,陳佑令盧仲彥鎮壓舒州、蘄州,讓魏仁浦、樑關山暫理兩州民政。

蘄州也就算了,宋國放棄蘄州的時候已經把蘄州兵馬撤回江水南岸,但舒州還留下不少殘兵。這些殘兵陳佑全都交給邢路來整頓,司法白軒朗監督。

邢路當日趁着周同慶兵敗的時候糾集舊部伏擊,原本只是一場賭博,沒想到竟叫他賭贏了,頓時一朝翻身,立下反正之功。

順帶一提,之前被他擒下的謝靈義竟然沒死,盧仲彥抵達掛車鎮後很快就查清楚了兩人之間的恩怨。他自是看不起邢路這種前一刻還滿口忠心耿耿,下一刻搖身一變就舉義反正的行爲。只不過再怎麼說都是爲周國立下功勞,現在天下尚未一統,殺降臣降將的事情不能做。

俗話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左右那些個殘兵敗將翻不起什麼風浪,便交由邢路來負責,等他出現錯漏,便可尋機懲處。雖然讓邢路來整頓殘兵,但卻建議陳佑安排謝靈義來協助他,有謝靈義在旁邊盯着,想找邢路的錯處容易得很。

陳佑對此不置可否,但是卻下令叫盧仲彥挑選降卒之中可用者補充進保信軍,顯然是想把這些降卒的筋骨抽掉。這樣一來,即便邢路起了別的想法,手底下一堆兵油子也做不出什麼來。

除此之外,陳佑比較關心的是戰利品。

他手下的保信軍,按照制度只能用廬州稅賦供養。至於新納的蘄州黃州,屬於都督府卻不屬於保信軍,估計等朝中關於餘小林案的爭論結束,敗者就會被打發過來做知州刺史。

這兩州的稅收,雖說有一部分會劃撥到揚州大都督府,但這些錢糧是要分給都督府轄下所有兵馬,保信軍能得到的也不多。

如此一來,這次進攻兩州的收穫全看能得到多少戰利品了。但問題在於,停戰之前的戰利品歸保信軍是沒問題的,停戰之後的州縣庫存都得封存留待新官接手,陳佑爲了不留隱患,也不敢瞞報。

你這個臣子做得一些不規矩的事情,趙官家可能現在不在意,但以後想要對付你的時候,現在的不規矩就會要了你的命。日後的史書上面會留下這麼一句話:年月日,敕令誅某,先是,某擅匿錢糧私行賞罰,事發,坐誅。

爲了自己不至於落到這般後果,陳佑也只能通過奏疏死皮賴臉地磨,多提困難,多提成績,希望趙元昌能夠多撥一些錢糧給保信軍。

陳佑這邊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往前推進,朝中關於餘小林案的爭論越來越激烈。

法司派來調查詳情的一干人所調查出來的事實同冉益謙上報的沒有出入,但看到相同的事實,提出的觀點卻不相同。

法司的官員有自己的立場,如果發現了冉益謙未曾上報的事實,自然能統一意見一起上報。但現在沒發現這類事情,那就各說各話了,所說出來的觀點也都代表自己身後站着的某一位甚至幾位相公。

派來調查的官員沒有統一意見,朝堂上袞袞諸公自然就理直氣壯吵得更歡。

到這個時候,哪怕原本不想在此事之上糾纏的江夏青王樸等人,也不得不授意門生故吏發出自己的聲音。實在是在趙元昌的放縱之下,這次案件怎麼判,已經能夠影響到尚書刺史一級的官員,一旦確定判決,至少有數位起居八座的高官要去職。

現在雙方的觀點在於,是要求嚴守國法,還是要仁愛治民,李明卿陳佑這邊是要嚴守國法,江夏青那邊不得不提出要仁愛治民。

шшш ▪тт κan ▪¢O

趙元昌一直沒有就此事發話,雙方在朝堂之上空對空地吵不出什麼結果,只能從外面尋求對方破綻。比如某縣令行酷法,致使縣中惡霸橫行,百姓苦不堪言;比如某法曹參軍事行法多“體恤私情”,寬縱惡徒多次作奸犯科卻仍爲當地豪俠。

短短一兩個月,就有近十人被貶官甚至判處徒刑、死刑。

現在還沒上升到刺史、卿一級,但也不遠了,據陳佑所知,胡承約已經派人去調查親近江夏青的刺史。

眼看一場朝爭越來越激烈,陳佑不敢再摻和,老老實實處理好都督府諸事。

這次攻取舒州、蘄州只不過是一個序幕,第一階段的任務完成之後,陳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想法子讓宋國認爲周軍滿足於江北之地。

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利用細作賄賂策反宋國朝臣,還得在都督府轄下做出守成有餘進攻不足的假象。

另外還要協調潘美、寧強、曹新榮等人,讓宋國習慣周軍各種軍事調動。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麻痹宋國,以期一舉平定江南。

七月十一,法司官員離開廬州回京,他們離開數個時辰之後,魏王、陳佑回到合肥。

十二日,揚州巡江使寧強至合肥拜見魏王。

午餐是陪着魏王吃的,吃完之後,魏王自去歇息,陳佑帶着寧強在城中轉悠。

一路無話,一直來到城牆之上,扶着女牆眺望遠處巢湖,陳佑半是感慨半是讚歎道:“當時在錦官府,倒是沒想到行仁你會有此境遇。”

寧強落後陳佑半步,神情嚴肅:“不敢忘記節使提點教誨。”

陳佑輕輕一笑,沒有迴應,直接就問道:“你信中說有疑惑想要請教,說來聽聽。”

寧強抿嘴,看着陳佑的背影怔了怔,深吸一口氣上前半步同陳佑並肩而戰,看向遠處隱約可見的碧波,緩緩吐出,沉聲道:“我想問節使,民所欲者,是節使所欲者嗎?”

靜了一陣,陳佑緩緩道:“庶民所欲者,天下太平,衣暖食足,老有養,幼有教,此亦無所欲者。”

寧強接着問:“這民,是什麼民?”

陳佑眉頭一挑,扭頭看向寧強。

寧強好不退縮地同陳佑對視。

好一會兒,陳佑纔回答:“服王化,納稅賦,這就是民。”

寧強目光愈加銳利:“餘家女受龔家子辱而亡,龔氏操縱司法構陷苦主,何以龔家爲巢縣賢良?”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