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

“嗯。”

陳佑看着前方,目光微垂,喉嚨裡發出這一聲後再無其它反應。

崔翰突然驚醒,連忙收斂,叉手肅容道:“此人原只是醴泉縣一潑皮,後來被醴泉縣內九嵏山匪首所納,據他所言,九嵏山匪首匪號狗爺,這狗爺同另外三人都是被一個叫三爺的盜匪召集到一起,做下襲擊警察營的事情。”

說到這裡,崔翰下意識地停頓,似乎是等陳佑問出諸如“其他三人是誰”這樣的話。

只是陳佑這次並沒有接話,他也立刻反應過來,繼續接着道:“其餘三人身份他並不知曉,只不過聽口音不是醴泉縣人。”

陳佑這才點頭:“既然知道一處,那就從醴泉開始。你回去準備準備,過幾天出兵九嵏山。”

回去準備,準備的是如何掩飾真正的目標。警察營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但兵曹卻經常有。

崔翰心中瞭然,這是想讓自己去找兵曹幫忙。只不過,他自負謀略過人,無需兵曹也能完成任務。

想到此處,崔翰拱手一揖:“使君放心。”

他告退之後,陳佑輕輕搖頭。

這崔翰才華有,謀略勇氣都不缺,而且在京兆這一片也以輕財好施而聞名,各個縣都有他的故交熟人。唯有一點,此人行止輕浮,常常不經意間就得罪了人,是以其故人雖多,好友卻少。

陳佑很欣賞他,但卻擔心他的這個性子惹來禍患,故而想要磋磨一番。

如果磋磨無用,那就只能推薦給趙元昌了。

似崔翰這種容易得罪人的性子,陳佑這般人用起來不方便,但皇帝用着卻正好。

江都府大儀鎮內一處宅子,白崇文的幕僚陸書生並一個二十多歲的健壯男子坐在屋內靜靜等待。

這男子名爲李成,乃是白崇文妻侄,現如今是白崇文手下一軍都指揮使。

雖然聯絡周國的事情一直是陸書生主導,但這等關乎身家性命的大事自然不可能全然託付給一個外人,李成本身能力不錯,又屬於妻族後輩,便作爲白家人蔘與進來。

要問爲什麼白崇文不讓自己兒子來負責,只能說虎父未必有虎子,白崇文自己也很糟心。要是繼續當一個半獨立的方鎮,說不得他日後的基業就得交給這個侄子來繼承,至於兒子能活成什麼樣,就看這個侄子是不是念舊情的人了。

有鑑於此,再加上江都府一系文武同宋國朝廷不怎麼和諧,他纔不得不選擇向周國靠近。

其實若不是宋帝對他多有提防時時壓制,以他現在的實力,說不得也能做一做那一國之主,只能說人生際遇,時也命也!

兩人也不知道在這等了多久,陸書生有些焦躁不安,但李成依舊是微微闔目端坐如故,這陸書生見狀,哪怕心中焦急,也不敢去打擾他。

終於,門外傳來說話聲,緊接着是越來越近的腳步聲。

陸書生聽了,如聞仙音,連忙站起身來看向門口。

很快,腳步聲消失,吱呀一聲,髒兮兮的木門被推開,帶起一陣風,叫這屋內稍稍清涼一些。

一身着布衣短衫的男子跨步進入房間,見了李成二人,當先叉手一禮:“某乃鞠興達......”

他話未說完,李成睜開眼轉頭看向他,打斷他的話語道:“不用說那些無用的話了,我是大王妻侄李成,奉大王之令來同周人商談,你是何人?”

鞠興達面色不變,看了眼李成,再次行禮:“原來是李將軍,鞠某忝爲大周樞密院主事,奉皇命前來商討寧王歸周之事。”

“鞠主事請坐。”李成點點頭,伸手示意鞠興達坐下。

樞密院主事,怎麼也算一個天子近臣了,來同他談勉強也算對等,只不過似乎不算重視?

李成心裡有些不爽快。

這屋子裡更應該不爽快的是自鞠興達開門之後就一直被無視的陸先生,不過一個是幕主親戚,一個是中樞官員,任何一個他都不敢得罪。見鞠興達落座,他乾笑着關上門,也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鞠興達坐下之後,不待兩人詢問,率先開口道:“鞠某來之前,官家曾囑咐我問寧王一件事。”

他看着李成的,緩緩道:“未知寧王欲建何功?”

李成沒有退縮,同鞠興達對視良久纔回答:“大王欲建封王之功。”

話到這裡已經算是交底了。

白崇文想要投周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早就已經試探過了,該談的條件已經談好,這一次商談,談的內容是白崇文該怎麼配合周國這一次伐宋。

鞠興達得到這個回答,心中大定。

其實哪怕白崇文什麼都不幹,只是等着周軍抵達其勢力範圍就下令開城易幟,也能保住王爵不失,現在這麼說就是願意主動出擊掙得戰功了。

不管是不是鞠興達的功勞,但他來這一趟帶回去這個消息,功勞就得算在他頭上。

心道穩了,表現出來的神態愈加沉穩,鞠興達點頭道:“官家知寧王處境艱難,不欲寧王負擔過重,是以此次只需寧王穩住江陽至六合一線,阻攔宋軍渡河北上便可。”

聽到只有這個要求,李成臉上閃現一抹驚詫的神色,隨即被遮掩下去,頷首道:“鞠主事放心就是,大王定不會叫官家失望。”

這話說完,他略一沉吟,最終還是決定把姑父交待的話說出來:“且大王欲以江北之地獻與官家,還望鞠主事回去之後美言幾句。”

鞠興達自己就是外間房主事,他很清楚吳越國的情況。盡得江北之地,周和吳越就會接壤,以吳越國的情況,到時候直接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獲得了吳越之地的周國,相當於在宋國腹部插了一把刀子。也不對,以吳越的體量,差不多是一把錘子,硬生生錘在宋國腹部,到了那時,宋國滅就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鞠興達深吸一口氣,鄭重道:“還請李將軍轉告寧王,官家已經備好金冊,只待淮南平靖。”

話已說盡,鞠興達也不多留,直接就起身告辭。

李成將其送到門外,待鞠興達身影消失不見,他臉色變得沉鬱。

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
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