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

單江離開後,獨自一人坐在書廳裡的陳佑暗自盤算着目前的處境。

他現在的職事是江南三道安撫使,能做的事情在敕命上就一句話:監察三道官吏。

如果真的只是監察,沒有其它權力——比如說他的評價可以導致一個人升遷貶黜——那他就相當於被閒置了。

不能插手軍政民政,還遠離京城,魏王傅的職事丟了,魏王也要離開江南迴到洛陽。

雖然爵位升到的侯爵,加官也從檢校工部尚書變成了檢校禮部尚書,可這個都沒什麼用,就像吳巒、鄭志康他們變成平章軍國重事一般,差不多就是明升暗貶。

當今之世,什麼官階勳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職事。

陳佑手指有一搭沒一搭地敲着桌子,昨晚還沒想到,今天見到單江之後再仔細想想,趙元昌一邊不給他實權,一邊又要他去暗害戴和裕,這分明是想要找個由頭把他按下去啊!

他突然感覺到一股涼意順着脊背涌了上來,皇帝要對付他!

只是不知道,趙元昌是單純的想要敲打一下,還是想直接把他按死。

敲擊着桌面的手指停了下來,幾個深呼吸之後,他重新平靜下來,目光閃爍間變得堅定起來。

這下不用去找什麼兩全的法子了,肯定不能照着趙元昌的想法來。但是他也不能宣揚出去,一旦宣揚開來那就是撕破臉了,逼着趙元昌直接下死手。

就好像嘉靖時的海瑞一般,你讓皇帝丟盡了臉,他就會讓你丟命。也就是海瑞命好,遇到首輔保他,而且皇帝也死得及時,這才保得一命。

仔細思量之後,也就只能拖了。

雖然陳佑不是軍頭、勢力網絡遠未成形,但皇帝也不能無端地懲罰他。尤其是剛剛立下大功,明升暗貶就是極限了,否則會讓人寒心。

除了這事,陳佑再次感覺到皇帝是靠不住的,人的一生,終究要靠自己的奮鬥。當然了,有時候還得考慮社會環境,理想可以遠大,行動不能太超前。

那個被擒住的樸重輝,陳佑沒有親自見,直接讓人送到許竹林那裡。

因爲事先知道梅鬆在派人聯絡宋國降兵降將,所以這個蠱惑人心的賊人沒有交給梅鬆。

許竹林現在在和州,等趙德昭乘船抵達和州後,他會跟着一塊回京。

也就是說,不論這個樸重輝能不能查到東西,他都會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稟報給趙元昌。

陳佑定然是希望能查到什麼的,最好是能查到梅鬆。即便他不知道這個樸重輝究竟是不是梅鬆派去聯絡降將的人,但不妨礙他把這兩件事聯繫到一起。如果不是爲了鼓動降將復叛以坑害他陳佑,你梅鬆作甚要偷偷摸摸的勾連降將?

不管怎樣,二月十五,一切交接結束,陳佑親自帶隊護送趙德昭前往揚州。

白崇文從寧郡王變成了邗王,依然是郡王,可“邗”這個爵名來源於地處揚州左近的古國,這其中寓意,自然比“寧”要好得多。

新鮮出爐的邗王這次也得陪着魏王入京,至於老巢江都府,被改名揚州,由他的兒子、被立爲邗王世子的白軒朗守揚州別駕、權知州事。

這樣才讓白崇文放心入京。

送走趙德昭,陳佑順帶經過廬州把家小帶上一併回洪州——江南三道安撫使的官廨就在洪州。

三月初七,清明,帝遣使贈江南三道安撫使陳佑先考開府儀同三司,敕其先妣爲夷陵郡太夫人,令中使祀之。

只是陳佑卻高興不起來,因爲這使者過來是爲了催促他儘快動手。

陳佑早就打定主意不去做,既然拖不下去,那就直接表示拒絕吧。

於是他寫了一份奏疏遞給趙元昌,其中說戴和裕不適合在洪州做刺史,應該把他調入京中雲雲。

總之字裡行間雖未提及趙元昌的秘密口諭,但每一個字都在表示他陳佑不願意動手,你趙官家若真的不想再看到戴和裕存活在這世上,請把他調到別處,自有旁人願意下手。

這份奏疏遞上去之後,陳佑沒有閒着,立刻開始遣散幕僚,通過種種把他們安排到不起眼的地方去,身邊僅留下韓陶朱和範昌祐等寥寥幾人。

之後發展果如陳佑所料。

根據細作的消息,原本武德司內部已經在調查梅鬆,結果在陳佑的奏疏送到宮中之後,調查放緩,下令讓梅鬆來洪州坐鎮,名義上是爲了應對南漢。

緊接着,發敕讓陳佑招降清源軍和南漢。

注意看,只是招降,不是平定,這就意味着陳佑這次任務不會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持。

人一國之主當得好好的,既然沒有大兵壓境,憑什麼要投降?

果然,清源軍倒還好,節度使留從效的親兄留從願親自來洪州面見陳佑以示臣服,然後過境洪州入朝洛陽。

而南漢則根本沒理會陳佑,漢帝劉晟這次趁着周宋之戰和沈涌之亂得了不少好處,原先對周國的敬畏之心盡消,反而認爲周國雖得了中原之地,可也不過如此。懷着這樣的想法,陳佑派過去的使者根本就沒見到劉晟,甚至還沒進興王府就被強送出境。

如此來來回回,直接就進入了五月。

讓陳佑辦一件事,結果拖了快半年,趙元昌終於動手了。

先是接着南漢之事下詔申飭陳佑,緊接着李明卿因爲一個小過錯在小朝會上被斥責、罰俸。

這都是皇帝本人開的頭,像是李繼勳等人立刻就跟進,希望趁機把李明卿趕出中樞。

五月底,撫州軍校尉殺防禦使叛亂,撫州刺史在叛亂的一開始就帶着親信逃出了州城臨川,臨川令從賊。

安撫使司書廳,陳佑面色沉鬱坐在桌後,,韓陶朱臉色難看地回覆他了解到的消息:“剛剛派人去查了,那個書吏昨天剛死,白聰正帶着人在追查。目前已知接觸過這份公文的只有這一個書吏,範助之正在查其他可能接觸的人。”

陳佑面色之所以這麼難看,卻是剛剛發現梅鬆那邊朝安撫使司遞了好幾份撫州可能會生亂的情報,但這些公文卻被一個書吏偷偷攔下。直到昨日撫州叛亂的消息傳來,才突然在官廨中發現這些公文。

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
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