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

好一會兒,閻諍臣終於有了決斷,他放下酒杯,朝石祥景看了一眼。

石祥景立刻明白,當即拍拍手叫停歌姬樂師:“都下去吧。”

歌姬樂師躬身退下,堂中諸人皆正襟危坐看向主位上的閻諍臣,知曉到了談正事的時候了。

閻諍臣掃視一圈,將諸人表情皆看在眼中,略一猶疑,還是堅定說出自己的決定:“明日我要宴請少尹陳佑。”

此言一出,一片譁然。

當即就有那等急性子地開口:“閻公要向那陳佑俯首不成!”

這話說得有些不客氣,閻諍臣冷哼一聲,看向那人的目光十分冰冷,叫那人禁不住打了個寒顫,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面前的是誰。

不等他告饒,閻諍臣移開目光,語氣生硬道:“陳少尹此來是爲了遷都做準備,同我等本沒有衝突。”

這時候沒人提稅改的問題,大家都不傻,閻諍臣這麼說,顯然是用在遷都上的配合來交換稅改的放鬆。

接下來場中諸人又紛紛表態,一致支持閻諍臣代表大家去同陳佑商談,保證服從大局云云。

回到陳佑這邊,整個下午,除了司錄申雲海來向陳佑介紹河南府諸事外,沒有一個屬官到陳佑書廳來。

毫無疑問,這表示劉明對河南府,尤其是府衙的掌控力度。

不過,陳佑這一次來可是帶着任務來的,劉明如果讓陳佑一個人都指揮不動,那就是在打趙元昌的臉。

果然,在散衙之後的接風宴上,劉明讓士曹參軍事夏元德輔佐陳佑早日修整好洛陽皇宮,又讓倉曹參軍事劉乂輔佐陳佑整頓府內稅收。

這兩人都是滿口應下,表示一定聽從陳少尹的吩咐。

對此,陳佑也就聽一聽,並不當真。

回到府中,還沒坐穩,管家陳行文就送來一份請帖,下貼的是史館相閻俊臣的長兄。

請帖擺在書桌上,陳佑淺啜着醒酒湯,等待汪弘洋、韓向陽開口。

好一會兒,汪弘洋道:“詹事初來,不妨去看一看這些人作何打算。”

韓向陽也附和道:“平遠兄所言甚是,如今太子衛率府未成,魏司功等人也都未到,不若先待之以靜,等候時機。”

魏仁浦以及書院一干師生已經一同出發,因着人多,從水路到江陵再轉至洛陽。

還有一個出乎陳佑意料的消息,成都鍾氏族長鍾青昌親自帶着一支商隊,不遠千里朝洛陽而來。這商隊裡,人比貨多,鍾家各地的店主、賬房、夥計被帶出來不少。

鍾氏的商路一直侷限於蜀地,尤其是利州和西川,就連夔州都比較少涉及,更別說關中地區了。

都無需多猜,鍾青昌這一次是來爲陳佑助拳的。

或者說,這是一次投資,鍾氏用眼下供陳佑差遣,換來日後在整個周國的發展。

至於說陳佑以後能不能給鍾氏帶來足夠的回報,鍾青昌也不知道,畢竟投資是有風險的。

陳佑放下湯碗,點了點桌上的請帖。

說開了,其實就是先別想着鬧事,安安靜靜配合蔣樹練兵,等手上有人有兵之後,再談其它。

當然,若是劉明在此之前被調走,那就再好不過了。

考慮一陣,陳佑開口了:“平遠你幫我寫一封回帖,就說我明日會準時赴宴。”

收到請帖寫回帖是應有之意,汪弘洋點頭應下。

“伯昀你在城中尋訪一番,看看是否有參與過皇宮整修的老工匠。”說完,陳佑皺了一下眉,似是想到了什麼,補充道:“順便再找一張洛陽城的地圖,將城內各處水源標出來。”

前者還能理解,畢竟多次改朝換代,洛陽皇宮也整修過,或許就有當初參與過的工匠在城中生活。但後者,韓向陽卻不太明白是爲了甚。

不明白歸不明白,主家吩咐了,幕僚就得辦好,當即答應下來:“詹事放心。”

又談了一些瑣事,陳佑便將兩人打發離開,差人叫劉河、丁驍來,他自己卻在考慮城內排水排污的事情。

自大業年間隋帝重築洛陽城起,到現在洛陽立城已經三百多載,不說別的,城內水質近乎滷水,苦鹹難以下嚥。

城內居民排泄多入地下,數百年地下水滲透,水質不變差纔怪。

陳佑就是動了改造城市排水排污的念頭,這才讓韓向陽收集洛陽城內水源地圖。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也只是突然想到這一茬,左右現在無甚大事,便讓韓向陽順便做着。

不過既然動了心思,陳佑還是想努力一下,說不得洛陽改造成功以後能成爲一個標杆,也算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只可惜當初汴梁改造外城不是他負責,從頭規劃一座新城可比改造舊城簡單多了。

搖頭嘆了一聲,他收斂思緒,一邊等劉丁二人,一邊仔細考慮此事的可行性。

沒讓他多等,劉河丁驍先後走進書房,行禮之後分了左右坐下。

自從丁驍入了陳佑帳下,同劉河就一直是競爭關係。

好不容易一個專司護衛,一個同張昭一起負責情報,兩人的競爭才停歇。

沒想到沒過多久,劉河又被吩咐在錦官府重新發展一個情報網。

這一次,劉河因爲有着陳佑作爲府尹的便利,勝了丁驍一局,兩人相見之後,沒少在言語上佔便宜。

丁驍自然是不服氣,等陳佑讓他將汴梁事宜全部交割給張昭,兩人重又回到同一起跑線上,他就憋足了勁等着再一次比試。

陳佑對自己手下兩人的競爭心知肚明,知道這兩人算是良性競爭,也就沒說什麼,甚至還有些樂見其成的意味。

比如這一次,他就把兩個人都叫過來,將請帖攤開在桌面上,指着參宴的名單道:“名單上的這些人,以及河南府衙、十八縣衙諸官的信息,我要在一個月內拿到。”

將請帖拿到手中,兩人一同退了出去。

兩個人都沒問這件事誰來主導,毫無疑問,這又是一次比賽。

洛陽離開封近,開封的情報網能輻射到這邊,丁驍雖然將手中人事都交了出去,但從張昭那裡拿一些情報卻是可以做到的,有了這些情報,或許能尋找到合適的突破口。

而劉河呢,同張昭不熟,沒有丁驍的便利,可架不住人家手裡有人,至少一開始的人力資源比丁驍強太多。

兩人可以說是各有優勢,究竟誰能率先完成任務,陳佑也不清楚。

而且這事不着急,他也不擔心兩個人調查會出現重複勞動降低效率,只需要在拿到結果之後獎勵勝者、勉勵敗者即可。

次日上午,夏元德、劉乂分別派人送上各類資料,口稱請陳少尹指點。

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
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