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

哪些算得上是肘腋之患,魏仁浦爲說,陳佑也沒問,無非就是本地大族罷了。

兩條路,一條安穩,只要一年之後皇后皇子能安然歸京,陳佑的功勞就會記在趙元昌心裡;第二條路肯定不會安穩,只是不知道最後會有驚無險還是一敗塗地。

這個問題,陳佑早已考慮清楚了,聽到魏仁浦的話,稍稍猶豫了一瞬,堅定開口道:“還是穩一些比較好。”

魏仁浦點頭,穩妥一些總沒有壞處。

“六曹之中還有一個士曹空着,我準備讓何璨補這個缺。”陳佑一邊吃菜喝酒,一邊說着自己的安排,“這一次典租農具先不鋪開,選兩個縣試行,道濟你到各縣轉一轉,看哪兩個縣比較合適。”

“好。”

“這事我準備交給士曹負責,也算是一個考驗吧。”陳佑端着酒盞,目光悠遠,“不過道濟你身爲司功,掌官吏考課,此事多盯着點,如果何家太過分的話,拼着府內不穩我也得讓他們吐出來。”

魏仁浦卻有些猶豫:“使君前次在信中言這何家乃是錦官府最盛的家族,讓何璨負責此事,豈不是又能借機壯大?”

“我欲扶持鍾家。”陳佑眼簾微垂,“過一段時間我會讓鍾安裕參與倉曹事務,道濟你多關注些,到時候助他一臂之力。”【1】

魏仁浦隱約記得錦官府鍾家似乎是個商人世家,不明白陳佑爲何要選擇這一家。不過既然陳佑吩咐了,他也只好將疑惑藏在心裡,點頭應下。

“另有兩件事你要先準備着。”

“請使君明示。”

陳佑抿了抿脣,夾了一口菜,嚥下去之後才道:“我意欲開試選舉,先是各縣考試,縣試中排名靠前的再參加府衙組織的考試,選舉人才充府縣缺額。此事我已上奏,下午我把奏章副本給你,你對照着擬一個章程出來。”

“官家會同意此事嗎?”魏仁浦有些疑慮,“且府裡也沒有那麼多缺額可以拿出來。”

陳佑輕笑道:“府試頭名者將得某舉薦至官家案頭,今年沒有科舉,想來官家不會不同意。至於缺額不多,這次選舉在精不在多,量缺取人便是。”

魏仁浦不再說話,在心裡記下此事。

陳佑接着道:“第二件事,你儘快掌握功曹,再準備一個考課官吏的章程出來。選舉結束之後功曹會增員,到時候你要帶人負責考課闔府官吏。”

說到這裡,陳佑突然笑道:“能有多少通過府試的士子得到職缺,就看你功曹能拿下去多少人了。”

魏仁浦也笑起來,他已經知道該怎麼嚴查了。

“不過這兩件事都不着急,你慢慢準備着就是了。”陳佑拿起一隻筷子敲了一下酒盞,“我要建立一座書院,正好功曹也要負責學校,你便兼書院祭酒,現下先把書院事情解決掉。”

陳佑將書院的一些情況說給魏仁浦聽,末了才道:“書院選址、建築之類的事宜,你都負責一下,府衙經學博士張採石當一個司業,暫且輔佐你。”

“使君放心。”

又談了一些閒散的事情,這一頓飯就吃的差不多了,陳佑早就安排好了魏仁浦的住處,此時吩咐僕役帶魏仁浦前去。

前腳魏仁浦離開,後腳南桑就端着一碗醒酒湯來了。

陳佑接過醒酒湯喝了一口,擡頭看到南桑欲言又止的神態,不由問道:“怎麼,有心事?”

南桑雙手絞着衣襬,臉色漲得通紅,嘴脣張了幾次都沒說出話來。

好在陳佑雖然入鄉隨俗,嗯,雖然是主動的入鄉隨俗,但也沒到把女子當成玩物的地步。

相伴一年多,不說感情吧,至少已經有些習慣了。故而見南桑這樣,他也不惱,慢騰騰喝完醒酒湯,接過巾帕擦嘴淨手。

這才站起身來攬住南桑:“說吧,有什麼事?”

剛問完,陳佑突然一挑眉:“莫不是你家裡人有事?”

南桑家人在江陵,自從陳佑買下南桑之後,也沒聯繫過,能找到錦官來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沒有。

只不過南桑搖搖頭,擡頭看了一眼陳佑,見陳佑溫和的神色,終於咬牙道:“妾,妾有喜了。”

“啊?”陳佑愣住了,一時沒反應過來。

好在南桑此時低着頭不敢說話,沒看到陳佑的表情,否則聽說過大家族嫡庶之爭的她非得嚇個半死不可。

陳佑反應過來之後,不由皺眉,對陳家這樣人丁單薄的家族來說,先有庶長子,教育得不好的話,很可能會鬧出兄弟鬩於牆的事情來。

低頭看了一眼南桑,他又長出一口氣,不管如何,這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孩子,再說了,也不一定就是男孩,沒準是女孩呢!

這麼想着,陳佑將南桑抱住,拍了拍背,柔聲道:“安心養胎便是。”

“嗯。”仿若蚊蠅的一聲從南桑口中傳出。

眼看到了月底,府兵比試規程已經張貼到軍營之中,五個指揮現在是天天操練。爲了這兩千多人馬被練廢掉,陳佑不得不讓倉曹臨時增加府兵的補給。

據陳佑所知,有些人嫌府衙給的補給不足,暗地裡同本地大戶聯絡上,得到大戶的錢糧支持。

對此,陳佑也只是暫且記下,等以後再算賬。

因爲這幾天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根據大夫診斷,皇后盧金嬋應該就在這幾天生產。

收生婆子、御醫、熱水、補藥,全天候備在行宮中,錦官府乃至周邊專習小方科的大夫也都被請來,安頓在宮牆邊上的院子裡。

盧金嬋肚子裡還沒出生的孩子,事關錦官府數十人的仕途甚至生死,無論怎樣重視都不爲過。

不過陳佑雖然關心,但也沒有跑進行宮去,甚至將行宮內多餘的宦官宮人都暫時挪出行宮,以免驚擾到盧金嬋。

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剩下的,聽天由命罷!

二月二十九,這一天陳佑沒有到府衙處理政務,而是陪着南桑在府邸庭院散步。

對於自己在這世上的第一個孩子,陳佑還是蠻重視的,哪怕南桑現在還沒有顯懷。

轉了一會兒,龐中和突然急匆匆地跑來庭院:“使君!”

陳佑眉頭一挑:“生了?”

“不是。”只見龐中和神情嚴肅:“是利州!”

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
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