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

臥房牀底,主簿白茅也顧不得塵土沾身,蜷縮在地面上。

他本出身貧寒,好不容易得了陳佑的機緣學習算術,最終高中算科第一,得了這一縣主簿的職事。

別看主簿不過是九品小官,但在尋常小民眼中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不說主簿,就是一個縣衙佐吏,在尋常縣鄉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如若不是陳佑,白茅絕然不會有這等際遇,他對此心懷感激。因此,在書院的時候認真學習,科舉高中爲官之後更是小心謹慎以免給陳山長帶來禍端。

他在咸陽縣,從來是隻聽只看,不多發言,做事也只做咸陽令准許他做的那一小部分,除了沒什麼威望權勢,又被本地官民孤立之外,倒也沒人下絆子害他。

只可惜他這一番作爲讓咸陽諸人不以其爲害的同時,也叫陳佑有些失望。上次請李仁信過來算是給他借勢翻身的機會,哪成想他依然老老實實,既看不到破開一切的勇氣,也看不到靜心謀劃的智慧。自此以後陳佑也就不再指望他能有什麼出息了,甚少關注他。

然而,哪怕白茅再怎麼令陳佑失望,他和咸陽縣這些人都不是一路人。而有時候,不是一路人,這一個理由就足夠讓人下死手了。

於是,今天賊人入城的時候,他偏生多了不少要處理的公文。

起先縣衙之中還有衙役僕下,隨着賊人破城,這些人也都不見了。白茅自來了咸陽縣,沒人理會纔是常態,今天也沒覺得不對勁。等他反應過來,卻是聽到不遠處的呼喊慘叫聲。

然而還是遲了,倉促之下只能來到這後院躲藏。

好歹縣令每日午後都會來這臥房小憩,此處時時有人打掃,倒不虞因塵土而露了行跡。

“一間一間都給我仔細搜,咱們只找此縣主簿,旁人若是主動出來就不需去管,若是被我等抓到,不免要受些苦破些財了!”

遽然,院內傳來這一聲呼喊。

聽到院中人言只找縣主簿,白茅第一反應不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是心道果然,這些人是爲山長而來!

自己死了沒關係,書院同學師長自會扶養自己的父母子嗣,但若是連累了山長,不知會斷了多少貧家子弟的希望。

想到此處,白茅更是努力縮成一團,千萬不能叫人發現。

好一會兒,臥房木門被粗暴推開,雜亂的腳步聲在白茅耳邊迴響,他不由放輕呼吸,希望不會引起賊人的注意。

院內那個聲音重又響起:“你們看好門窗。”

隨即幾聲迴應:“三爺放心!”

一陣腳步聲後,傳來櫃子打開的聲音,賊人在一處一處搜尋。

也不知過了多久,腳步聲越來越近,很快,一雙穿着粗布鞋的腳出現在白茅眼前,緊接着是掀起被子的聲音。

白茅精神緊繃到了極限,屏住呼吸靜靜等待。

驀然,那雙腳退後一步。

不等白茅反應過來,一個戴着斗笠的人臉出現在他眼前!

兩人就這麼對視着,白茅一時間只感覺心臟被什麼東西攥住,身體和念頭都僵硬着,難有動作。

看到白茅,彭三嘴角扯出一絲笑容,然後張嘴。

“看來不在縣衙,去他家裡找找。”

說完這話,彭三起身,帶着幾個親信離開了臥房。

蜷縮在牀底的白茅瞪大眼睛,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麼情況。

好一會兒,外面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他終於不再僵硬,舒展身體,就這麼躺在牀底,大口喘着粗氣,渾身汗水直冒。

心跳減緩,白茅也不想在牀底久待,便爬了出來。

只是半個身子才露出來,就發現地面上有一個紙團。

他躲在牀底,這一片地面一直盯着,似乎沒見過這紙團。不過咸陽令畢竟讀過書,臥房之中有紙團也不奇怪,沒準是他太緊張看錯了呢?

正迷惑間,他突然想到了那個看到自己的人。

當即呼吸一滯,連忙爬出牀底,拾起紙團展開來。

只是一看,他就面色變幻不已。

咬咬牙,立刻收了紙張,走到門口探頭看了看,見院內沒有動靜,迅速從側門離開。

出了縣衙,白茅靠在一處牆角,一時不知該往何處去。

賊人要去家中搜索,家裡肯定不能回了。他這次被人算計拖在縣衙中,很顯然上到縣令下到書史,哪怕不曾主動參與,也是冷眼旁觀,一個都信不得。

城內亂成這般模樣,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放了多少賊人入城。

哪怕以白茅隱忍的性子,想到城內無辜庶民因此遭劫,便壓抑不住心頭怒火。

好在他還知曉該以什麼爲重,猶豫一陣,順着牆根朝東城門處行去,他要去找山長。

另一邊,彭三在白茅家中自然是什麼都找不到,“一氣之下”直接將白茅的房子一把火燒了,帶着幾個親信快步朝城外走去,路上竟然也砍了兩個潑皮。

這次攻入咸陽城的賊盜還不到兩百人,之所以短時間內有此聲勢,得虧了一干潑皮趁亂揩油。

除了這些潑皮,城內早有準備的幾家本地大族也藉此機會除去對頭。而縣中官吏早就接到知會,此時一個個縮在家中不理會城中亂象。

站在城外山坡,看城內數股煙火升騰,彭三冷哼一聲,低聲自語:“既然都要尋死,那就別怪我了。”

華山隱士陳摶出山了!

前去請陳摶的五鬆讓人前來報信,清虛處士已經往京兆和華州邊境而來,不日就會抵達長安。

陳佑不敢耽擱,首先令石守信帶他那一軍去邊境迎接護送,之後又招來府縣官員,商議該如何接待陳摶。

不等他們商議出一個章程,陳佑身邊的親衛葛福善匆忙走進堂內,附在陳佑耳邊低聲道:“咸陽白主簿有急事求見使君,正在府中等着。”

陳佑眉頭一皺,正要將此事暫且壓下,就聽葛福善繼續道:“白主簿看起來甚是狼狽,許是遇了禍患。”

聽到這裡,陳佑這才輕輕頷首:“你先回去安頓。”

葛福善輕聲應下,快步離去。

陳佑看着堂內好奇的衆人,笑道:“左右這清虛處士還有幾天才能到,不急在這一時,諸君且回去好好考慮考慮。”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