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

南昌城外中軍大帳,趙德昭坐在主位,陳佑的位置依然是斜着擺放。

帳內包括潘美、寧強、盧仲彥等在內,全都是這次攻宋軍隊的將領,就連吳越王錢弘俶和宋王子戴和裕也在——而且兩人還是在最前面的兩個位置。

陳佑見到戴和裕之後,直言如果戴和裕想要王位,必須立下足夠大的功勞,否則憑一個叛亂藩王次子的身份,不被論罪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偏偏戴和裕覺得陳佑這話特別真誠、特別爲他着想,於是一面感謝陳佑的提醒,一面拍着胸膛保證一定會同城內裡應外合打開南昌城門。

南昌原先不是雄城,可畢竟是宋國國都。戴和裕遷都之後,王宮都沒怎麼修建,首先盯着的就是城牆、護城河。

南昌地理條件本來就很好,“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這句話不是誇張而是事實。地理條件優越,加上戴和裕的精心經營,原先不是雄城,現在也成了雄城。

陳佑來之前,盧仲彥試探這攻城,陳佑來了之後,又令其餘將領試探攻城,可惜全都以失敗告終。

沒辦法,不可能把幾萬兵馬堆在南昌城下,便把人撒出去攻佔要地。

前線是打着長期圍困的想法,可朝廷中樞不贊成,這不,官家敕令到了,要求淮南道行營都部署趙德昭儘快拿下南昌城。

這敕令實際是政事堂和樞密院簽發的,只不過以官家對朝政的掌控力度,能以敕令形式發出來的命令,肯定是得到了他的認可。

“長史,可以開始了。”

聽見趙德昭的話,陳佑點頭,看向人羣之中的鞠興達:“鞠興達,城內目前是什麼情況,能知道麼?”

渾身上下都瀰漫着疲憊氣息的鞠興達一個激靈,連忙回答:“回稟節使,城內巡查嚴密,只能偶爾傳出一二話語,難有具體消息。”

這話一出,一干將校臉上都露出嫌棄的神色。

不同於陳佑手底下那些人發展下線十分謹慎,要經過多方考察,鞠興達負責淮南江南一帶諜報工作後,爲了儘快出成績,手下人馬擴充迅速、良莠不齊。拿錢不幹活都是小事,還有人不去正經打探消息而是瞎編亂造,更有甚者是別人家的探子。

這些將軍校尉領兵打仗,不怕你說沒消息,就怕你給出錯誤的消息。

在先後三個人因爲錯誤的消息兵敗之後,這些將領不待見鞠興達也說得過去。不過鞠興達也學乖了,得到任何一個消息,他都會多方驗證,以免再次出錯。就好像南昌城裡的消息,他不是沒收到,只不過沒有其它來源印證,他不敢說。

陳佑有些失望,他手底下在南昌城裡只有幾個底層的細作,別說接觸不到重要消息,就是偶然得到什麼消息,在城內如此戒備之下也別想把消息傳出來。

至於戴和裕,他根本沒在守城將領中看到他熟悉的人,陳佑猜測可能是戴延康得知他投周之後把同他親近的將領官員全都投入獄中了。

心中帶着些遺憾,陳佑開口:“看來是尋不到捷徑了,那就議一議強攻南昌城,可有希望?”

“南昌城內兵馬充足,若是糧草不缺,物資完備,一兩個月內難以建功。”說話的是潘美,“除非朝廷增兵,不計代價之下或可早日破城。”

“南昌城現在陸上僅餘三處城門,且城門處皆修築甕城,外又有護城壕溝,若城內一心守城,強攻難度太大。”

......

一干將校的發言核心就一句話:想要強攻,就要做好傷亡慘重的準備。

突然,王輝高聲道:“我等何不強徵庶民蟻附攻城,如此可減少正兵傷亡!”

這話一出,軍帳內瞬間安靜下來,針落可聞。

強徵庶民攻城,不是沒人想到過,但想到的都沒說出來,無它,此舉有幹天和。不論是提出這個建議還是實施這個方法,名聲只會比屠城稍微好一點。

陳佑沒有任何猶豫,反應過來後立刻就否定了這個提議:“此地黎庶皆爲大周子民,不可擾民生息。”

“大都督,陳長史,若只是壕溝的話,末將倒是有一計!”

站起來的是錢弘俶手下的一個將軍。

“顧將軍且說來聽聽。”

“我等有諸多投石器械,末將以爲可編筐填土,用投石機投進壕溝,如此無須手下兵馬冒着箭雨滾石背土填溝。”

“可以一試。”陳佑略一思忖便定了下來。

若是這個法子可行,就可以避過一個容易造成巨大傷亡的障礙。

“大帥!卑職認爲沒必要只盯着陸上城門,西南角不是有一座連接贛江的水門麼,或可用火船燒燬城門搶入城中!”

陳佑微微頷首,但寧強卻提出反對意見:“城門門板乃是硬木,又久浸江水,火勢恐難驟起。待城門燒燬,怕是城內軍兵已經聚集。況且水門除去木門,尚有鐵柵欄阻攔上下,便是燒了木門,一時半會也難以進入。”

陳佑皺眉思忖,突然問道:“能否潛入水中破壞鐵柵欄?”

“具體情況得派人去看過才能知曉,不過即便可以,難度也很大。”

“此事你安排着,把情況摸清楚。”陳佑對寧強說完這句,目光轉向錢弘俶:“顧將軍既是大王部下,投土填壕之事便交由大王如何?”

“陳長史放心就是。”二十五六的錢弘俶頗有朝氣,抱拳朗聲應下。

陳佑微微頷首又吩咐道:“南昌壕溝寬廣,尋常的填壕車和壕橋皆有所不及,投土填壕只是補充,還是要做出足夠長的壕橋纔是。哪一軍先成功,我保其功勞不下於破城擒王!”

“是!”諸將盡皆高呼。

這功勞可比破城先登來得輕鬆,也就流流汗,不用流血。

“另有一事也許注意,切不可叫宋國援軍抵達南昌周邊,具體負責區域等下再來安排。”陳佑繼續道,“我已經上疏請求增派兵馬,只是可用之兵尚在蜀地、河南,一時半會到不了。且三湘之地降將復叛,有多少兵馬能用於此地尚不可知。”

衆皆肅容點頭,一個個都叫喊着讓都督和長史放心。

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
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