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

南昌城外中軍大帳,趙德昭坐在主位,陳佑的位置依然是斜着擺放。

帳內包括潘美、寧強、盧仲彥等在內,全都是這次攻宋軍隊的將領,就連吳越王錢弘俶和宋王子戴和裕也在——而且兩人還是在最前面的兩個位置。

陳佑見到戴和裕之後,直言如果戴和裕想要王位,必須立下足夠大的功勞,否則憑一個叛亂藩王次子的身份,不被論罪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偏偏戴和裕覺得陳佑這話特別真誠、特別爲他着想,於是一面感謝陳佑的提醒,一面拍着胸膛保證一定會同城內裡應外合打開南昌城門。

南昌原先不是雄城,可畢竟是宋國國都。戴和裕遷都之後,王宮都沒怎麼修建,首先盯着的就是城牆、護城河。

南昌地理條件本來就很好,“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這句話不是誇張而是事實。地理條件優越,加上戴和裕的精心經營,原先不是雄城,現在也成了雄城。

陳佑來之前,盧仲彥試探這攻城,陳佑來了之後,又令其餘將領試探攻城,可惜全都以失敗告終。

沒辦法,不可能把幾萬兵馬堆在南昌城下,便把人撒出去攻佔要地。

前線是打着長期圍困的想法,可朝廷中樞不贊成,這不,官家敕令到了,要求淮南道行營都部署趙德昭儘快拿下南昌城。

這敕令實際是政事堂和樞密院簽發的,只不過以官家對朝政的掌控力度,能以敕令形式發出來的命令,肯定是得到了他的認可。

“長史,可以開始了。”

聽見趙德昭的話,陳佑點頭,看向人羣之中的鞠興達:“鞠興達,城內目前是什麼情況,能知道麼?”

渾身上下都瀰漫着疲憊氣息的鞠興達一個激靈,連忙回答:“回稟節使,城內巡查嚴密,只能偶爾傳出一二話語,難有具體消息。”

這話一出,一干將校臉上都露出嫌棄的神色。

不同於陳佑手底下那些人發展下線十分謹慎,要經過多方考察,鞠興達負責淮南江南一帶諜報工作後,爲了儘快出成績,手下人馬擴充迅速、良莠不齊。拿錢不幹活都是小事,還有人不去正經打探消息而是瞎編亂造,更有甚者是別人家的探子。

這些將軍校尉領兵打仗,不怕你說沒消息,就怕你給出錯誤的消息。

在先後三個人因爲錯誤的消息兵敗之後,這些將領不待見鞠興達也說得過去。不過鞠興達也學乖了,得到任何一個消息,他都會多方驗證,以免再次出錯。就好像南昌城裡的消息,他不是沒收到,只不過沒有其它來源印證,他不敢說。

陳佑有些失望,他手底下在南昌城裡只有幾個底層的細作,別說接觸不到重要消息,就是偶然得到什麼消息,在城內如此戒備之下也別想把消息傳出來。

至於戴和裕,他根本沒在守城將領中看到他熟悉的人,陳佑猜測可能是戴延康得知他投周之後把同他親近的將領官員全都投入獄中了。

心中帶着些遺憾,陳佑開口:“看來是尋不到捷徑了,那就議一議強攻南昌城,可有希望?”

“南昌城內兵馬充足,若是糧草不缺,物資完備,一兩個月內難以建功。”說話的是潘美,“除非朝廷增兵,不計代價之下或可早日破城。”

“南昌城現在陸上僅餘三處城門,且城門處皆修築甕城,外又有護城壕溝,若城內一心守城,強攻難度太大。”

......

一干將校的發言核心就一句話:想要強攻,就要做好傷亡慘重的準備。

突然,王輝高聲道:“我等何不強徵庶民蟻附攻城,如此可減少正兵傷亡!”

這話一出,軍帳內瞬間安靜下來,針落可聞。

強徵庶民攻城,不是沒人想到過,但想到的都沒說出來,無它,此舉有幹天和。不論是提出這個建議還是實施這個方法,名聲只會比屠城稍微好一點。

陳佑沒有任何猶豫,反應過來後立刻就否定了這個提議:“此地黎庶皆爲大周子民,不可擾民生息。”

“大都督,陳長史,若只是壕溝的話,末將倒是有一計!”

站起來的是錢弘俶手下的一個將軍。

“顧將軍且說來聽聽。”

“我等有諸多投石器械,末將以爲可編筐填土,用投石機投進壕溝,如此無須手下兵馬冒着箭雨滾石背土填溝。”

“可以一試。”陳佑略一思忖便定了下來。

若是這個法子可行,就可以避過一個容易造成巨大傷亡的障礙。

“大帥!卑職認爲沒必要只盯着陸上城門,西南角不是有一座連接贛江的水門麼,或可用火船燒燬城門搶入城中!”

陳佑微微頷首,但寧強卻提出反對意見:“城門門板乃是硬木,又久浸江水,火勢恐難驟起。待城門燒燬,怕是城內軍兵已經聚集。況且水門除去木門,尚有鐵柵欄阻攔上下,便是燒了木門,一時半會也難以進入。”

陳佑皺眉思忖,突然問道:“能否潛入水中破壞鐵柵欄?”

“具體情況得派人去看過才能知曉,不過即便可以,難度也很大。”

“此事你安排着,把情況摸清楚。”陳佑對寧強說完這句,目光轉向錢弘俶:“顧將軍既是大王部下,投土填壕之事便交由大王如何?”

“陳長史放心就是。”二十五六的錢弘俶頗有朝氣,抱拳朗聲應下。

陳佑微微頷首又吩咐道:“南昌壕溝寬廣,尋常的填壕車和壕橋皆有所不及,投土填壕只是補充,還是要做出足夠長的壕橋纔是。哪一軍先成功,我保其功勞不下於破城擒王!”

“是!”諸將盡皆高呼。

這功勞可比破城先登來得輕鬆,也就流流汗,不用流血。

“另有一事也許注意,切不可叫宋國援軍抵達南昌周邊,具體負責區域等下再來安排。”陳佑繼續道,“我已經上疏請求增派兵馬,只是可用之兵尚在蜀地、河南,一時半會到不了。且三湘之地降將復叛,有多少兵馬能用於此地尚不可知。”

衆皆肅容點頭,一個個都叫喊着讓都督和長史放心。

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
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