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

“總不能叫我做逃兵吧!”

陳孚有些不樂意。

李明卿嗤笑一聲:“有你老子在,哪個敢胡言?”

“要真是這樣,我不如直接回洛陽算了。”陳孚沒有退讓。

李明卿用有些渾濁地雙眼盯着外孫,好一會兒擺擺手,示意跳過這個話題:“你不要急着回營,下午有錢鈔署會商換鈔事宜,你跟我一塊過去。”

這就是權力繼承的奧妙所在。

自小就能旁觀各種政務運行,再有長輩講解提示,但凡肯用心學,不說有多大成就,做個循吏易如反掌。若是還有親長故舊提攜,超越父輩要拼運氣拼能力,維持家門不墜卻輕輕鬆鬆。

也就是科舉,爲陳孚這類人設下了門檻,同時給普通人提供了一個能相對單純地比拼能力的機會。

所以,當大傢伙發現目前豪富權貴子弟學習理工科更有優勢,便開始支持科舉設立理工類科目,以期降低門檻,增加平民學子同權貴子弟競爭的難度——如果不能推廣教育的話。

陳孚跟他大哥不一樣,沒考慮過這些,而是抓住每一次機會學習提高。

這次也一樣,正巧他早就想知道,錢鈔署到底是以怎樣的形式在運行。

每次戰事的換鈔,正是錢鈔署最主要的任務。

未正,陳孚跟着李明卿來到府衙大堂。

屋內已經有不少人在等着了。

主位空着是留給李明卿的,在他下面,分別是觀軍容使許竹林、轉運副使李善文,以及後勤案主簿、錢鈔署丞等。

除了這些官員,還有幾家大商行負責人,比如豐收、永豐、隆興、安民等。

建興改制以來,放開官員近親屬經商限制,光祿寺成立了數個商行,開始羞羞答答地涉足商業活動。

四五年過去了,光祿寺名下的商行已經有幾個發展成爲周國有數的大商行。

典型的比如安民、聖周,幾乎每次戰事發鈔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

而太府寺也申請成立了飛錢商行,憑藉着和錢鈔署的關係,通過多次戰事發鈔的運作,迅速成長爲涉足錢鈔、典當、信用擔保等多個領域的龐然大物。

陳孚記得算學院的教員多次用這些商行做例子,他還聽說上舍有專研算學的學長試圖找到一套計算商行發展的公式——據說已經有一個研究出結果之後親自試驗然後把家底都賠光了。

回到眼下,屋內衆人看到跟在李明卿身後的陳孚,都在猜測這個少年的來歷。

有那等認識的,在悄悄向身旁人科普,過不多時,屋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陳孚的身份。

官員們什麼反應,商人們卻動起心思來。

尤其是隆興、飛鴿、利民等商行,他們本就是從陳氏工坊分出來的,現在依然是陳家產業,討好未來的主人是很正常的。

只是他們這次沒機會了。

李明卿隨意把陳孚打發去角落,在主位上坐下之後立刻叫錢鈔署主簿介紹情況,然後不等衆人討論,他直接定下本次發鈔的基調:各家商行分片承包,同一個師最多隻能有兩家商行競爭。

而負責御龍第一師的兩家,分別是太府名下的飛錢商行和光祿寺名下的安民商行。

不知道李明卿是出於什麼考慮,這一次大幅度壓縮民間商行的份額,即便陳家名下的商行也不例外。

哪怕坐在角落的陳孚,也能感覺到一干商人明顯不樂意,只是爭取幾次之後無奈放棄。

而關於發鈔,依然走得老路子。

錢鈔署製作定額紙鈔,通過朝廷撥款移交給後勤案。

後勤案用這批紙鈔代替面值相等的輜重錢糧,撥給隴西轉運使司。

隴西轉運使司使用紙鈔從各大商行購買軍用物資,供各處兵馬消耗;同時將士們的薪俸也有一部分會以紙鈔形式發放。

根據約定,戰爭進行中,將士們可以用紙鈔從各大商行購買物件。

而戰中戰後,各大商行必須使用紙鈔才能從軍隊手裡購買戰利品,除非某個士兵或者將校願意把自己分得的戰利品委託給該商行出售,則該商行無需支付紙鈔,只需要在扣除一定份額的委託費後把剩下的收益交還給該人。

單個士兵收到的紙鈔可以向錢鈔署兌換銅錢布帛米糧等,也可以直接找商行有紙鈔換銅錢等物;而軍隊這個整體售賣戰利品收到的紙鈔則會上繳國庫。

如此,就完成了一次紙鈔的發行與回收,期間一旦發現僞造紙鈔,皆以謀叛論處。

不過,因爲陳佑強令錢鈔署日常發鈔必須與署內金銀銅布等存量價值維持在一定限度內,導致錢鈔署日常發鈔數額極少,戰爭時期是僅有的能夠超發的機會。

而因爲軍費中紙鈔佔比很小,通常情況下戰利品總價都比當次發行的紙鈔更多,因此各大商行傾向於存紙鈔。

從個人手中購買戰利品時大都推薦委託銷售,一個是能省下紙鈔,一個是能賺一筆委託費。

雖然大商行自帶信用,但遇到大宗委託時還得找一個第三方做擔保,這也正是飛錢商行發展起來的契機之一。

在京兆府衙的這次會商中,隴西轉運使司頒佈了本次發鈔的程序、額度、監管措施等,重申了以往發鈔時的規定。

隨後就是轉運使司同各商行簽署契約,約定運司用紙鈔從商行購買物資,且運司收繳的戰利品必須優先出售給簽約商行,且只收紙鈔。

這些都十分枯燥,對陳孚來說不過是以往紙面上的過程在現實中展現出來。

而難以落在紙上的,是各家商行對於自家所能搶購到的戰利品的價值估算,以此來決定到底出售多少物資給轉運使司。

如果商行們算出來的總額大於錢鈔署的計劃數額,他們要爭取增加額度;如果小於計劃,更得分配一個合適的額度,各家出點血割點肉,免得下次發鈔不帶他們玩。

李明卿定下大概方向就去處理其它事務,陳孚則留下來跟在錢鈔署主簿身後學習。

只是戰時發鈔事宜十分複雜,半天時間只開了個頭,陳孚就不得不中斷學習回到御龍第一師的營地。

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
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