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

那一支箭彷彿是發令槍,只聽一陣箭羽破空之聲在江面上響起,不時傳來一聲慘叫。

同一時間,突然有人叫了一聲:“把燈籠滅掉!”

聽了這一聲喊,又聽着耳邊不時響起的慘叫聲,江面上巡視的這些人才如夢初醒般將手中燈籠按進水中熄滅燭火。

正好今夜天光晦暗,星月隱沒,再沒了指引方位的燭光,慘叫聲一下就消失了。

一時間只聽到南邊傳來的呼喊聲與划槳聲。

“快!快朝岸邊劃!”老瓢子將燈籠按在水中熄滅之後,壓着嗓子讓手下幾個新兵趕快動起來。

北岸營地,章鵬正端坐軍帳中挑燈夜讀,突然聽見外面一陣呼喊:“敵襲!敵襲!”

刷的一聲站起身來,匆忙之下還碰倒了懸掛着毛筆的筆架。

將手中書卷放下,親衛正好掀開帳門進來:“都指,江上有敵軍!”

“某已知!”他簡短答應一聲,走到擺放盔甲兵器之處,那親衛連忙走上來協助其披甲戴盔。

不過須臾,全副武裝的章鵬便提着長刀出了營帳。

只見面前的營地一片忙碌,各營軍士呼喊着號子將直徑一尺多接近兩尺的石塊搬上投石機兜囊。

待他們放好之後,另一端百多人抓緊繩子,喊到“三”之後一齊用力,將手中繩索猛然一拉。只聽“呼”地一聲,橫杆猛然翹起,撞到綁在立柱上的繩索之後,兜囊中的石塊迅速飛出。

兜囊中不止是一塊巨石,還有不少不到一尺大的石塊,這些石塊飛躍了兩百餘步,在江心處形成一個打擊面

一名奮力划槳的漢中軍士兵剛聽見一陣呼嘯聲,尚未反應過來,就被石塊擊中腦袋。甚至沒能發出一聲慘叫,鮮血和腦漿就濺射到同一木筏上的戰友身上。

無頭屍體直挺挺地倒下,木筏一時也有不穩地跡象。只是還不等他們行動起來重新平衡木筏,就有一塊巨石直通通地砸中木筏。

只聽咔嚓一聲,從中間斷裂。

“啊!”

“救命!”

“拉我!拉我!”

然而在周軍投石攻擊之下,其餘木筏上的軍士也不好過,再加上這黑燈瞎火的,大家都急切地想划到岸邊,擺脫石雨,自然沒人管他們。

當然,像他們一樣被直接擊中的那都是比較少的倒黴蛋。只是石塊不斷,無處躲避的漢中軍無法不亂。

再有那些倒黴落水的掙扎着想上木筏、巨石落水掀起的波浪,很快就有數不清的木筏側翻,帶着木筏上的軍士一齊落水,這又導致更大的混亂。

站在岸上雖看不清,但江面上不間斷的呼嘯聲、軍士們驚恐的叫喊聲還是源源不斷傳到耳邊。

史肇慶立在渡口,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黑漆漆地江面。

此時營地內燈火通明,只是大多數營地都空了,只留少量人留守,絕大部分軍士都列隊岸邊,等待下水。

站在史肇慶身後的袁宏偉也能聽到江面上的動靜,心中不免有些焦慮。

此次強渡,每兩個軍分到一段江岸,先後渡江。袁宏偉手下兩個軍分在一起,也就是說,其中一個軍必須第一批渡江,此時江中慘叫的軍士中必然有他的手下!

對軍閥來說,手底下的軍士就是命根子。

先前攻打德陽城被消耗,那是沒辦法,他先叛的蜀,不聽史肇慶的吩咐,漢中蜀國不說聯手滅了他,只要其中一方坐視,那等着他的,就只有覆滅這一個結局。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面對的是周軍,他袁宏偉同周國可沒有恩怨,恰恰史肇慶是叛國之人!

想到這裡,本就有異心的袁宏偉深深看了史肇慶的背影一眼,緊接着又將目光轉向他身邊的親兵隊正,心中估算一番,只得按下心思。

北岸,章鵬同樣站在渡口處眺望江面,他已經派人通知身後的巴西城,想來此時陳佑已經得知漢中軍來襲的消息。

之前放出去巡視的周軍軍士大多數都已上岸,少部分沒上來的,估計是凶多吉少了。

上了岸的軍士們一路小跑着把舟船拉到上游,然後將乾草木柴抱上舟船,點燃之後猛地向前一推。這一推自然不可能就此把小船推到江心去,只是爲了讓他們遠離岸邊,能漂地久一點罷了。

若是漢中軍足夠快,而這船也漂地足夠慢,沒準還能給漢中軍登岸造成困擾。

反正爲了不給漢中軍留下只船片板,這些舟船本就是要焚燬的。至於運兵而來的大船,早就在一營軍士的護送下返回下游了。

大約過了半盞茶時間,木塔上的軍士終於藉着燒起來的火光看到了漢中軍的先頭部隊:“敵軍即將靠岸!敵軍即將靠岸!”

聽到這一聲呼喊,章鵬深吸一口氣,大聲命令道:“各營立刻焚燬投石車,撤回城內!”

說罷,他當先離開渡口。

立刻岸邊就響起一陣陣呼喊:“都指有令:焚燬投石車!撤回城內!”“都指有令:焚燬投石車!撤回城內!”

正幹得熱火朝天的蔡生聽到這喊聲,將最後一塊石頭放入兜囊,大聲道:“弟兄們!幹完這一砲咱就撤!”

“好!”衆軍士答應一聲。

緊接着就喊道:“一!二!三!拉!”

“嘣!”

橫杆撞上繩索,石塊迅速飛出。

蔡生立刻抓起自己脫下放在一旁的皮甲,一邊往身上套,一邊喊道:“趕緊的!利索點!”

手下人連忙行動起來,將木柴乾草堆到投石車底下,一把火點燃。

而剩下的一些石塊,則被扔入江中,總之是一點有用的東西都不給漢中軍留下。

等忙完這一切,就有在岸邊警戒的軍士大聲喊道:“小乙哥!已經能看到敵人了!”

蔡生扭頭看向另一架投石車,見其也燒起來了,這才道:“走!我們撤!”

底下幾個都頭也大聲道:“走了、走了!都跟上!”

一營五百人,就這麼亂糟糟地往回跑。

而在不遠處,章鵬立馬路邊,目不轉睛地看着岸邊燃燒的投石車。

見各營都開始後撤,他仔細數了數燃燒起來的投石車,見數目能對上,這才鬆了口氣,調轉馬頭喝道:“回城!”

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換
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