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

南平城,原南平大司徒府邸如今成了趙元昌中軍大營所在。

府內樹有雙旌雙節、六纛,亦有麾旗招搖、甲兵林立,好一派森嚴氣象。

正廳之內,趙元昌正同王樸等一衆節度府屬官商議軍政。

這段時間,趙元昌在南平三州也收攏了幾位賢才,節度府內總算有了大致的框架。

再說形勢,南平境內漸漸平靖,只是江南戰事不停。馬青坐鎮公安抵禦沈軍,趙元昌又接連給他送去兩軍,而楊光義收攏整頓的南平殘兵也都是優先補充到馬青手下諸軍。

北邊的荊門軍在得知南平城破、南平王被擒之後很快就降了,非但避免了傷亡,更爲趙元昌帶來一支生力軍。

至於西邊,峽州方面李繼勳一路推進,堪堪在長陽縣堵住蜀軍;歸州廣節軍則是龜縮巴東縣城同蜀軍對峙。好在李繼勳在長陽立足之後,又支使一軍前往巴東助陣。

在此期間,歸州、荊州田畝也統計完成。只是畢竟戰亂,戶口現在也只能統計好各縣城的,要想清查鄉村,只能等到戰事結束,由朝廷安排的政事官來幹了。

廳內此時正談到到底是該先全力攻沈還是該先打退蜀軍,持不同意見的兩派各有道理,一時之間爭執不下。

端坐主位的趙元昌捏了捏眉心,正要開口,門外突然跑來一個傳令兵:“啓稟大帥!京中遣欽差來了!預計申時末可抵達北門!”

現在乃是辰正,南平城派出的探馬斥候自不可能跑那麼遠。這消息其實是欽差儀仗安排人來通知的,爲的就是讓迎接欽差的官員做好準備。

“我知道了。”趙元昌揮手讓傳令兵離開,然後對堂中衆人道:“此事暫且擱。文伯,你安排一下迎接欽差的事情。”

王樸當即拱手應下。

待衆人散去,堂中只剩下趙元昌和王樸二人之後,趙元昌這才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文伯,你以爲這次官家會下何旨意?”

卻沒想到王樸沉吟一陣道:“回稟殿下,如今欽差將至,京中尚無消息傳來。這次結果,雖不至於差,但想來也不似我等之前估算的那麼好。”

聽了這話,趙元昌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不由眉頭緊皺:“莫非二哥動手了?”

涉及到另一個皇子,王樸很謹慎地閉口不言。

趙元昌來回踱步皺着眉思考了一陣,最終長嘆一聲:“罷了,索性結果如何今日便知,不想這麼多了!”

之後南平城內便開始準備迎接欽差到來。

先是奉聖軍一校尉快馬迎向欽差儀仗,覈實欽差身份以及宣旨的對象。

等校尉帶了消息回來,得知此次宣旨的是候任江陵知府和一內常侍,宣旨對象是以趙元昌爲首的一衆文武后,南平城就忙碌起來。

首先是自北門外一里過北門到中軍大營這一條路,都要黃土鋪路、清水淨街。同時這一條路上兩旁建築都要清掃乾淨,掛上紅綾。

之後城門外又紮起綵棚,擺上香案。

同時還提前安排僕人將原荊州州衙以及一座原來的南平重臣的府邸仔細打掃,以供欽差食宿。當然,今晚的宴席也囑咐城中酒樓仔細備下,歌舞禮樂更不可少。

這麼隆重其實接的不是欽差,而是欽差帶來的“皇恩”,所謂“欽命全權大臣”,在宣旨之前代表的是皇帝。

申初,城中保勝軍來到北城門外,自一里之外,五步一人排列於路兩旁。

過不多久,就有一騎自遠方奔來,言欽差儀仗離此還有十餘里。

此時,趙元昌並南平城內文武官員以及尚無職事的故南平降官來到北城門外等候。

同時,另有一軍自北門至中軍大營一路排開,將圍觀居民擋在路外。

申正,又一騎奔來說欽差已至五里外。

接下來,每隔一里,就有一騎前來通報。城門口漸漸安靜下來,氣氛變得肅穆起來。

終於,前方鼓樂大作,只見到一簇一簇的旗幡招搖、麾幢飄移,又有團扇、華蓋,槊、戟林立。

很快這一列儀仗抵達城門口,見到趙元昌一衆人後默契地散到兩旁,一輛四馬拉着馬車緩緩行到五十餘步外停住。

此時鼓樂聲息,所有儀衛站定不言,原本熱鬧非凡北門外瞬間安靜下來,只能聽到旗幡在風中招展的聲音。

少頃,一方面長髯、一面白無須之人先後掀開簾子站到車輻上。

那方面長髯之人身着紫色公服,頭戴黑色襆頭,腰束革帶,帶後垂有一金魚,腳蹬烏皮靴。服制同此時趙元昌相同。這就是候任江陵知府呂施彥了,他手中持着一卷飾以玉軸的七色卷軸。

而那面白無鬚之人則是身着緋色公服,綴銀魚,其餘前者同制。這人乃是內常侍李樓,他手中持着一杆節髦。

見這二人出來,趙元昌深吸一口氣,向前走了三步,雙手抱拳舉過頭頂,朗聲道:“臣,秦州刺史、奉聖軍節度使,趙元昌恭迎天使駕臨!恭請聖安!”然後深深鞠躬。

他身後衆人也跟着施禮。

兩人站在原地受了此禮,之後呂施彥朗聲道:“聖躬安!”

緊接着,呂施彥展開手中的卷軸,朗聲道:“秦州刺史、奉聖軍節度使趙元昌接旨!”

“臣接旨!”

“維景瑞三年歲次丁未四月乙巳朔十七日辛丑,皇帝使銀青光祿大夫、權知江陵府事呂施彥,副使內常侍李樓持節冊命曰:

古者帝王受命以臨萬國,子弟封建用尊五等,其所由來尚矣!秦州刺史、奉聖軍節度使元昌儀表碩望、忠肅令名、仁孝友愛,且兼勇毅果決、運籌帷幄,頗具大藩之容。宜胙茲茅土、光彼磐石、永固鴻業、式繼維寧,可封爲秦王,食邑萬戶,食實封。”

秦王!

趙元昌腦子裡“轟”地一聲炸開,竟然是封王!難道是二哥得了儲位?

腦中思緒紛亂,只覺得喉中一陣腥甜,只是此時容不得他想太多,當即艱難地應道:“臣,接旨!”

呂、李二人卻沒注意到他的不正常,呂施彥收起聖旨上前幾步道:“恭喜秦王殿下!”

李樓也笑眯眯地道:“這次官家冊封三位皇子爲王,以殿下‘秦王’最貴呢!”

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
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