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

陣陣高呼響起,潘美看着眼前的混亂的戰場,神色中帶着急切。

戴延康同接應的宋軍合流後,潘美的先頭部隊便被攔住,等後方步軍趕上,戴延康已經不知去了何方。

巷戰就是如此無奈,待步軍接手戰場,潘美便下令馬軍脫離戰鬥,分成小隊沿四周街巷搜索宋軍部隊,看能不能發現戴延康。

此時天色未亮,但城內卻是燈火通明,軍隊手持火把也就罷了,主要是城內各處起火——也不知這火到底是何人所點。

到處都是喊殺聲慘叫聲和嚎哭聲,潘美跨坐在馬背上,能看到不時有軍漢或是主動或是被動地衝進街邊民居,然後引發尖叫甚至慘叫。

但是他沒有去管,身爲周軍將領,要想早些結束城內亂象,那就要儘快擒住戴延康。

“發現戴延康了!”

突然一聲讓潘美猛然轉過頭去,正是他派出去一名騎手!

南門附近,戴延康身邊站着魏彥昌,兩人看着手下軍兵同周軍糾纏,臉色嚴肅無比。

“官家放心,張寒仍在城頭抵抗,周軍騰不出太多精力來。”

事到如今,魏彥昌也只能這麼安慰戴延康。

戴延康當年鎮守武昌那麼多年,手下也有些忠心耿耿的文官武將。

可惜這時候文官起不到什麼作用,而武將,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戰鬥,忠心將領死的死降的降,那些依然忠誠的全都在城內——若不在城內就早早領兵勤王了,總會有些動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各處州縣除了些盜匪亂兵,一個個都平靜得很。

現在,戴延康看到依然忠於他的兵將一個個倒下,不由得開始懷疑,就算他逃出了南昌城,還能東山再起嗎?

西楚霸王孤身渡江,還能再拉起八千子弟兵嗎?

宋軍還在戰鬥,然而宋國主已經失去了鬥志。

他突然長嘆一聲:“明邦,停手吧!”

“臣定護得官家......官家!”說到一半,魏彥昌反應過來,瞪大眼睛看向戴延康,花白的鬍子也因爲太過激動而顫抖起來。

“咱們都老了。”戴延康的音量有些低,差點就被四周的喊殺聲掩蓋下去。

魏彥昌看着戴延康,神情複雜,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他和虞鴻雁不同,儘管子孫後代早早安排好了後路沒想要爲宋國殉葬,但他本人是願意爲戴延康死戰到底的。可是沒想到,戴延康竟然失去了死戰到底的決心。

好一會兒,他終於吐出這麼一句話:“我聽官家的。”

戴延康臉上帶着緬懷的神色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稍稍提高音量:“停手吧!”

魏彥昌沒有說話,他靜靜地看着戴延康。

不得不說,戴延康如今的表現讓他有一種理想破滅的感覺,或許以後他再也不想見到這個他曾經願意爲其付出生命的主公。

幾聲呼喊之後,兩軍停止廝殺。

皇甫楠留守後方,石守信走到兩軍之間朗聲道:“吾乃侍衛親軍定山軍都指揮使石守信!”

戴延康從身邊親衛手裡接過一柄長刀,持在手中排開身前軍漢來到離石守信二十餘步遠的地方。

此時身在後方的皇甫楠立刻命令神箭手準備射殺戴延康——若是能得其投降當然是上佳,但如果其不願降,還是儘快殺死爲妙。

“吾乃宋國戴延康。”戴延康臉上重新恢復神采,“石將軍,這次是你們周國勝了!我戴延康服輸!”

聽到這話,兩軍將士全都放鬆下來,石守信也暗自鬆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語氣也客氣起來:“吾皇早已期待同宋國主一晤,還望國主早做準備,由我等護送入京。”

戴延康沒有回答,而是問道:“不知貴國可願放過我治下軍民,少做殺戮?”

“國主放心,戰前魏王曾發教,令我等不可殺降。”說到這裡,石守信提高聲音對那些宋兵道:“但凡放下兵器者,皆可活命!”

話音剛落,便有不少宋兵四處看看後放下了手中兵器。

戴延康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嘆了一聲:“如此我就放心了。”

他回頭看了看神色複雜的魏彥昌,又擡頭朝仍在廝殺的城頭看去,然後突然高聲道:“是延康愧對臣民!”

言罷,據刀自剄。

此時此刻,潘美將將拍馬趕到,只看到鮮血自戴延康脖頸間噴涌而出,隨着戴延康的倒下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

“官家!”魏彥昌沒想到會是這種結局,叫了一聲衝到戴延康屍體前。

可惜戴延康死意甚堅,那自剄一刀用力不小,整個脖子只剩下一半還連着。此時雖意識尚存,面龐卻因爲痛苦而扭曲,無法對魏彥昌說些什麼。

“官家!”

當戴延康徹底沒了動靜,癱坐在地的魏彥昌伏屍痛哭,悲切不已。

潘美來到石守信身邊,看着戴延康的屍體,有些失落:“自殺了?”

“攔之不及。”石守信苦笑一聲,然後指着一干迷茫的宋兵吩咐道:“但凡放下兵器投降者皆不殺!”

周軍頓時高呼“降者不殺”,陣陣聲浪使得越來越多的宋兵放下手中武器。

反應過來的潘美無奈搖頭,重新上馬離去,他除了安排人手把戴延康已死的消息傳到各部,還要去搜查王宮,順帶看看能不能把宋國三王子擒住。

“宋國主已死,爾等速速投降!”

這麼一句話在短時間內傳遍全城,虞府中,站在前院的虞鴻雁聽到這話,心中涌起復雜的情緒。

此時虞府已經被數十週兵圍住,主要目的是防止亂兵把虞鴻雁這個宋國丞相殺了,其次也爲了不讓虞鴻雁出府搗亂。

“爹。”

正當虞鴻雁傷春悲秋時,虞三從他的小院裡出來了,眉目間帶着些自得:“這次是我贏了!”

虞鴻雁收拾好心情看向幼子,沒有理會幼子的得意話語,出聲問道:“宗明被你安排到哪裡去了?”

虞三笑道:“小乙他去東城了,兒子聽說這次周軍就是從東城入的城,想來就是小乙的功勞。”

虞鴻雁先是皺眉,隨即舒展開來,沒有多說什麼,袖子一甩,負手走進客廳坐下,靜靜等到周軍將領的到來。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