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

史肇慶又勉勵了一番衆將,這才讓大家散去。

只是那田姓都指揮使回到自己住處之後,立刻寫了一封信交予親信送往汴京,囑咐他一定要親手交到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竇少華手中。

而史肇慶這邊,回到書房之後,他就請來了自己的幕友鄧友興。

關上門之後,史肇慶沉吟一陣,然後開口將今日堂上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待他說完之後,鄧友興只是略一思考,也不急着說自己的想法,而是開口道:“未知相公可曾想過,如今這天下大勢,仿若漢末。”

“哦?”聽聞此言,史肇慶不由端正坐好,做出一副恭聽的神情:“此言何解?鬆峰且仔細說來。”

“相公可有地圖?”

“鬆峰稍待。”史肇慶答應一聲,起身到書架上翻找。

不一會兒,一張粗略的地圖就鋪在了書桌上,四周皆以筆架、硯臺等壓着。

這地圖不是行軍地圖,故而只有一些粗略的標記,大概能看出哪歸哪。

兩人站在桌前,鄧友興指着那地圖道:“相公也曾讀過史書,想來也知那袁曹官渡之戰。”

“不錯。”

“相公請看,官渡之戰前,那魏武居於中原,可似如今這周國?而這蜀國,便仿若那益州劉璋。南漢便如那交州士燮,沈、宋、吳越,盡佔劉表、孫策之地。再看北面,如今北燕就是同魏武相爭的袁本初,定難軍便似西涼,契丹就如匈奴。”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指着漢中一片道:“而此處,就是那張魯所在。”

聽到此處,史肇慶神情嚴肅地盯着地圖,抿着嘴不說話。

鄧友興便知他也在糾結,便繼續開口道:“漢中形勝,便是以那張魯不思進取之心,亦能雄踞漢中近三十年。”

這一句話,讓史肇慶面色一動。

只是他仍然皺眉道:“只是如今我麾下皆是周兵。”

一聽這話,鄧友興心中暗喜:史肇慶心動了!

也不怪他如此,他現在乃是史肇慶幕友,雖能參與各項大事,但仍爲一介白身。一旦史肇慶自立,那就不同了,怎麼也能成爲其下的文臣之首!

當下忍着激動仔細分析道:“相公且聽我言,如今周帝意圖削弱節鎮,各地藩鎮多有怨言。只是懾於中樞威嚴,故不敢言。但有振臂一呼者,焉知不若此次蜀中之亂?”

見史肇慶面色有些鬆動,他接着道:“再說那等軍兵,聚於廳堂,伏以刀斧手,便有不從,除了便是。且相公初立,文武官員皆是空缺,以高官厚祿爲餌,何愁無人相從?”

頓了一下,接着道:“如今京兆空虛,成、階無人,相公可盡取之,入蜀關隘也握在手中。北踞秦嶺,南守米倉、巴山,如此進可攻、退可守。且那蜀國未免傾覆之禍,贈與兵甲糧草,相公兵精糧足、又踞山川之險,何憂之有?”

史肇慶猛然深吸一口氣後緩緩吐出,臉色緩和下來,卻又皺着眉頭道:“然我乃周臣,豈能判周自立?”

這就是決心自立了,現在只是想找個藉口,面子上好看罷了。

鄧友興心中明白,故而鄭重道:“相公,如今相公雖貴爲樞相,名貴而權輕。不提那吳晉陽,便是劉承澤、馬青這等原先居於相公之下者,現在也是手握重兵於邊鎮。然則相公屈於中樞文臣之下,周於相公何其薄也!”

“可是.......”

鄧友興繼續加把火:“且這周國,亦是篡晉而立。如今相公非是篡周,只是自謀生路,又有何不可?”

到得這裡,史肇慶終於長出一口氣,喟然嘆道:“鬆峰所言,甚是有理。也罷,鬆峰便隨我去見那範舍人。”

成了!

鄧友興心中一喜,鄭重拜下:“臣謹遵王命。”

聽到他這麼喊,史肇慶先是一愣,隨即哈哈笑着扶起他,滿是誠懇道:“若非鬆峰,某便要自誤了!今後還需鬆峰爲丞,悉心輔佐纔是。”

“喏!”鄧友興強忍激動,大聲應下。

好一派君臣相得之景。

景瑞三年九月十六日,周樞密副使、輔國大將軍、開國池公史肇慶誅殺周都指揮使田重等人,取成、階、鳳、金等州諸縣,據漢中自立爲興元節度使。

同日,蜀國自金牛道送兵甲、糧草入漢中。

二十日,蜀、漢中聯手攻後蜀叛臣保寧節度使之地。

汴京皇宮,簡賢講武殿內,趙鴻運捏着手中的情報文書久久不語。

林盛保心中忐忑不安地跪拜在地面上。

他負責情報,但是這次竟然沒能就史肇慶自立之事提前作出反應,着實失職。

還是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竇少華遞上來一封信,言史肇慶有異心。

武德司這才慌忙查證,可惜得到確切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史肇慶奪下四州諸縣之後了。

故而他送來情報之後,便主動跪在地上請罪。

“朕待他不薄啊!”趙鴻運突然說出這麼一句。

然後他看向林盛保:“護軍,你說他爲何要反?”

林盛保一個激靈,連忙答道:“官家,史肇慶這賊子狼子野心,矇混於官家!”

“矇混於我。”趙鴻運重複一遍,看向林盛保的目光中帶了些寒光,“那武德司爲何不察啊?”

雖然趙鴻運語氣和緩,但林盛保卻是趴在地上瑟瑟發抖,不停道:“臣有罪!臣有罪!”

趙鴻運盯着他看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道:“朕這位子坐得不安穩啊!三個兒子在爭,文臣武將也在看,你說,我該不該盯緊一點?”

此時殿內就只有趙鴻運和林盛保二人,乍然聽了此話,林盛保感覺彷彿冬天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愣了好一會兒,才帶着哭音道:“官家!官家!盛保是忠心的!盛保就是官家的眼睛,就是官家的耳朵!來之前武德司已經安排了聯絡漢中的事情了!各地節度、刺史也都加緊監察!”

聽到他這麼說,又見他驚慌的樣子,趙鴻運面色緩和下來,雙眼微闔靜靜思考。

林盛保伏在地面等待着生死宣判。

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
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