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

電光驟然劃破黑暗,過了片刻,一連串的悶雷在空中迴盪。

陳佑起身關窗,星星點點的雨滴落在他手上。

“下雨了。”

他坐回到椅子上。

書房裡有兩個人,一個是陳佑,另一個是盧仲彥。

聽到陳佑的話,盧仲彥沒有別的反應,而是繼續之前的話題:“既然你這麼說了,我自然是相信的。我來之前,大姊說這是官家即位以來第一次科舉考試,一定不能出事。”

щшш⊙ тt kǎn⊙ ¢Ο

“只能說不會影響到考試。”陳佑雙手交錯抹掉手上的雨點,語氣平淡,“考試公平麼,這件事怕是不少人都不適應。”

盧仲彥沉默一陣,然後開口詢問:“少保認爲邠州李成璟可以到禮部嗎?”

陳佑眉頭一挑,稍作思考回答道:“我去說服王平章。”

頓了頓,他繼續道:“當然你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我身上,司徒德普上次跟我說他最多會拖到三月,還有一個月時間,你多走動走動。”

“嗯。”盧仲彥點頭,“如果王平章不同意,你告訴他,我可以去蜀地。”

聽到這話,陳佑稍稍一頓,抿了抿嘴脣,點頭應下。

待盧仲彥離開後,陳佑起身開窗,細濛濛的雨絲落在他臉上,一陣涼意浸潤面龐。

盧家這個選擇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若真如此,或許可以嘗試把潘美調入京中。

過了驚蟄,治安寺與河南縣抓人的速度瞬間下降,恢復到驚蟄之前的水平,兩三天才能抓到一個。

而且抓到殿前司和治安寺的人後,基本上全都送到大理寺候審,沒有經過審訊。也就是說不會通過這些人找出幕後主使,只是單純地爲了保證考試公平公正。

雖然對王樸和陳佑的這種行爲有所不滿,可沒人會在這時候反擊——因爲他們並沒有發現送到大理寺的犯人比被抓走的少了幾個。

在這期間,因爲多名下屬涉嫌舞弊,一位陳姓警監被寧強免職。於此同時,寧強沒有從治安寺現有人員中提拔新的警監,而是利用自己直屬於皇帝的身份直接求見趙德昭,調了一名在淮南道任職的舊部過來。

因爲這事,治安寺兩位少卿被王樸叫過去談話,其中負責警務的郭麒更是被好一頓訓斥。

至於寧強,王樸完全沒有同他交流的慾望,最起碼在對陳佑動手之前是這樣。

有了一名警監的協助,再加上這次寧強替換自己人竟使得王相公明面上什麼都做不了,治安寺內逐漸有一些聰明人倒向寧強。

時間一點一點的往前走,進入二月,突然有了變化。

二月初二,一天時間內,六名準備參加本次科舉的考生因爲尋釁之類的原因被河南縣或治安寺逮捕。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天趙普就找到陳佑詢問原因,也有部分中低層的官員上疏彈劾河南尹胡承約與治安卿寧強。

同時,不少聽到風聲的考生開始四處串聯,意圖以民議逼迫官府退讓。當然,更多的考生想的卻是被抓了六個人就意味着少了六個人競爭,只要自己小心謹慎不惹事,少點競爭對手不好麼?

當然好!因此不少收到消息的考生根本沒有理會串聯的人,一個個做出一副閉門苦讀的姿態。

而被無辜牽連的胡承約則是十分氣憤,聽說此事後,他當即找來知河南縣事申雲海,要求他立刻放人,並且奏請罷免主持抓人的縣丞張昭。

若只是放人便也罷了,申雲海現在沒有後臺,不管誰是上司,他都十分恭順。可偏偏要彈劾張昭,他也只得硬頂着不從。

張昭任河南丞以來只管衙役警務且在政務上十分配合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張昭是陳佑手下的人。

彈劾張昭,意味着與陳佑敵對;拒絕彈劾,意味着與胡承約敵對。

權衡之下,申雲海選擇對抗胡承約。

河南是赤縣,縣令也好、知縣也罷,任免都需要中樞商討,更準確地說需要皇帝同意。

哪怕胡承約是河南尹,他最多也就在平日針對申雲海,沒什麼可以直接用出來的手段。

初三這一天這紛亂中過去,這天又有八人被抓,另有一人反應迅速得以逃脫。

逃走的這個人正好是治安寺負責抓捕的,寧強立刻召集所有知道抓捕行動的下屬,要求徹查是誰泄密。

現在誰也不知道這個泄密者究竟能不能找到,不過除了治安寺裡的人,沒有其他人會關心這件事。

初四,這天沒有兩府議事。

趙德昭剛繼位的時候,兩府議事一天至少一次,到了現在,只有在起居朝會之前纔會舉行兩府議事。

但是河南尹、參知政事胡承約直接上疏要求罷免知河南縣事申雲海。

難得一個參政親自下場彈劾一個縣令,哪怕是赤縣知縣,惹得參政不顧體面親自動手,也足以叫申雲海聲名大噪。

胡承約彈劾的緣由就是申雲海不尊上官、妄自抓捕科舉考生,且態度強硬不肯悔改。

他的這次行動看起來或許有些魯莽,但也有精細之處,那就是他提都沒提原本想要攆走的張昭。這樣一來,至少表面上沒有同陳佑對上。

彈章第一時間送到了王樸手上。

按常理來說,胡承約可以直接遞奏章給官家,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從政事堂走一遭。

王樸一面讓人去打探此事,一面派人去叫申雲海。

只是不等申雲海過來,同在政事堂的溫仁福就敲響了王樸書廳的門。

另一邊,陳佑安排好庶務之後,也派人前往政事堂,通知王樸他即將過來商討政務。

左右無事,得到回覆後便立刻趕往政事堂。

好巧不巧,他到時,申雲海也剛好抵達。

陳佑當年在河南府時,申雲海是錄事參軍事,雖是先相公劉明的親信,可也能說一句是陳佑的舊屬。

因此見面之後,申雲海恭敬行禮:“見過相公。”

“原來是升霞,這麼早你來政事堂有何事?”

“好叫相公知曉,雲海來此是平章相召。”

能以平章代稱的,也就只有平章事王樸。

陳佑聞言笑道:“巧了,我也是來尋王平章,恐怕你還要再等一陣了!”

“無妨無妨,相公先請。”

陳佑點點頭,正要邁步,突然想起張昭在河南府同申雲海齟齬較少,也算是合作愉快,當即溫和笑道:“有空可以來府上坐坐。”

言罷,也不等申雲海迴應,便邁步朝王樸書廳走去。

站在原地的申雲海面色變幻,隨即出了口氣,本來嚴肅臉色稍稍放鬆。

陳佑之前派人通知過,他一進政事堂的院子,便有小吏跑去通知王樸。

待他來到書廳前,書廳門已然打開。

進門之後,王樸第一句話就是:“將明也是爲了申雲海來的麼?”

這話叫陳佑有些茫然,下意識反問:“此話怎講?”

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
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