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

正如之前所說,陳佑目前的打算就是挑起內鬥,然後作壁上觀。

粗俗一點地說,那就是隻管挖坑不管填。

所以當萬年令李柯上門拜訪的時候,陳佑只是寬慰他一番,什麼實質性的舉動都沒有,叫李柯失望無比。

送走李柯之後,陳佑在自己的新書房裡面轉了一圈。

這個書房不大,長寬皆不過兩丈,坐北朝南,南面開門,東面開窗,西北各立着一排書架。

此時只有靠着北牆的書架上擺着一些常見書冊,書架前方是一套香樟木的桌椅,桌上筆墨紙硯、香薰燭臺等一應俱全。靠門處則是四把兩兩相對的椅子,以及兩張木幾。

整理完書架上寥寥無幾的書冊,陳佑站在書架之前,右手扶着椅背,扭頭透過窗戶看向屋外,臉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這裡,將是他未來幾年呆的時間最多的地方。

從離開洛陽城的那一刻起,他就做好了數年不得回京的準備。

他很清楚,一開始趙元昌只是出於皇帝的本能想要削減陳佑的實力,好讓他能在控制之內。所以,他沒有做出什麼反對的舉動,而是好好配合。反正只要留在中樞,政事堂中遲早有他的位置。

但後來及第四十多人,陳佑的書院就佔了十二個,這讓趙元昌再也無法忍受。於是御史就開始彈劾了,於是趙元昌就沒再把彈劾奏章留中了,於是陳佑就被貶出京了。

但陳佑也很委屈啊!

其他那些人在明法、明算等科水平不及書院師生,難道還怪書院教得太好了?天底下沒這麼個道理吧!

然而,就因爲這個理由,陳佑來了京兆府。

好在他之前配合的態度起了作用,趙元昌只是把那些及第的學生打發出京,而沒有直接論罪下獄。若是像明初南北榜案那般直接把及第考生砍了,那才真的是冤都沒地方去喊。

事實上,趙元昌依然信重陳佑,但身爲帝王,他絕不會放任陳佑在朝堂上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

不同於目前普遍的利益勾結,師生關係要親密許多,不然日後也不會出現什麼座師、房師了。也因此,陳佑出京之前就有心理準備:至少得等個兩三年,以後書院及第比例沒那麼高,已經及第爲官的學生同他之間也沒有太多緊密的聯繫,那時候趙元昌纔有可能將他調回中樞。

當然了,陳佑要回中樞,估計李明卿就得出京。

女婿相當於半子,尤其是陳佑沒有親族,同岳丈李明卿更加親近,不論是爲了避嫌還是其它,都不可能讓翁婿兩人同朝爲相。

就像當初牛李黨爭的李黨領袖李德裕,當年他父親李吉甫入朝爲相,他不過八九品,卻也一直不得入京,而“累闢諸府從事”。

不管怎樣,這一次陳佑恍若初醒。皇帝畢竟是皇帝,哪怕關係再好,他也是皇帝。伴君如伴虎,可不是說着玩的。

可他並不準備就此放棄,他想要做的事情,一個人是做不了的,必須有無數的同志一齊努力,纔有可能完成一二。

要想得到志同而道合的同志,他必須將自己知識、思想傳播出去,讓別人去學習卻理解,纔有可能會認同。

光是這樣還不行,還得讓這些人進入官場,成爲他的助力。而這,恰恰是皇帝所不願意看到的。

陳佑扶着椅背的手不知何時緊緊捏住,他心裡並不平靜。

平穩的腳步聲傳來,陳佑收回思緒,坐到椅子上。

剛坐下,劉河邁步走進書房,叉手行禮。

看劉河面色,陳佑猜測可能不是什麼好消息:“發生何事?”

劉河雙手抱拳停在頭頂,彎腰垂首道:“不敢瞞使君,僕未能完成使君吩咐,還請使君降罪。”

陳佑這才恍然。

還是在進城之後,他吩咐劉河安排人在薛盛、王猛虎面前挑撥幾句,甚至不需要明言,只要讓他二人心中起疑就好。

只不過聽劉河這麼說,顯然是沒成功。

不過陳佑也只是多管齊下以求萬全,沒能成功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當即道:“此事非是要緊,未完成就未完成吧,坐下說話。”

“多謝使君!”劉河坐到一旁的椅子上。

陳佑略一沉吟,開口問道:“是因何而敗?”

“因此前沒料到使君將來京兆,是以這諸曹參軍事以及縣衙諸官家中就沒想安插眼線。如今驟然要行事,一時之間實在是無法完成。”【1】

這還真怪不了劉河,這就是一個情報工作重點方向的問題。在陳佑沒來京兆府之前,頂天了在府衙或者高啓府上安插一二細作,往下到諸曹參軍事何縣衙諸官,實在沒這個必要。

平常打探消息,主要靠拉關係閒聊套話之類的。

但這時候竟然連在薛、王面前說話的僕役女使都沒辦法拉上關係,只能說運氣不好。

“這事就算了。”陳佑輕輕搖頭,把這事拋在腦後,“你去查一下,京兆府內有沒有山賊盜匪之類的,想法子送安嶽文一場功勞。”

“是。”劉河應下,這個任務可不能再失敗了。

“過兩天我要去藍田縣走一走,明天晚上之前把藍田縣的具體情況都送過來。”陳佑食指敲擊着桌面。

不僅僅是長安城內,整個京兆府,都將是他和高啓鬥法的場地,去藍田,就是爲了尋找新的進攻機會。

如果時間允許,他準備把京兆府十數個縣都走一遍,像之前在錦官府、河南府做的那樣。

在同一天,嘉定四年春闈進士科及第的呂雲帆也上任了。

呂雲帆是眉州人士,孟蜀之時兩次應試不第。後來陳佑在錦官府開試,他聽說之後又從眉州趕往錦官,路上被山賊劫了去,好在這夥山賊對讀書人還算優待,他幫山賊理清賬目、選定前路之後,好說歹說總算被禮送出寨。

然而等他趕到錦官府的時候,報名早已截止,都快考試了,無奈之下只好應聘進入澤潤書院。書院北遷時他也一同跟來,成了經學院的教授。今年的這場科舉,他是進士科第二名,得授正八品下徵事郎。

然後,就來藍田縣做縣丞了。

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
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