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

想到這裡,陳佑突然靈光一閃,隱約能猜到胡承約想要說什麼了。

果然,只聽胡承約道:“《左傳》有言: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如今殿下所處之境,威與孝只可擇其一。”

說來說去,還是早先王樸所說的那一套:侍父以孝。

早在王樸任奉聖軍掌書記時就時刻提醒趙元昌,之後陳佑等人被其點醒,考慮問題之時也將“父子之情”放在第一位。

故而他毫不猶豫道:“自然是選擇‘孝’。”

對於他的選擇,陳佑毫不意外,只是看着胡承約,聽他怎麼說。

聽了趙元昌的話,胡承約點頭道:“殿下能看透便好,既然不要這‘威’了,不若拋的徹底一點。”

趙元昌不由雙手支在桌上,上身前傾盯着胡承約:“還請德儉細細說來。”

只見胡承約沉吟一陣,緩緩開口道:“前次首相出缺,殿下曾欲保扶蘇相公,臣同司馬皆曰不可。如今果因蘇相公出事。”

提到這一茬,趙元昌臉色也有些難看。

他也知道蘇逢吉此人慣於斂財受賄,只是沒想到會在自己監國期間惹出麻煩。

胡承約繼續道:“臣以爲,如今當拋出蘇相公。”

他還沒說完,趙元昌立刻就呵斥道:“怎可如此!蘇相公助我甚多,怎可輕易棄之!”

聽了此話,胡承約臉色嚴肅地站起來鞠躬道:“臣非是要殿下行那不義之事,只是,非如此,不得破局!”

話都說到這裡了,陳佑也能想到胡承約的目的了。

仔細考慮一番,發覺有可行性,此時見趙元昌還有些猶豫,當即也起身附和道:“大帥,屬下以爲胡參軍所言有理。至於蘇相公,說句大不敬的話,待大帥秉國,再行撫慰不遲。”

說完,陳、胡二人閉口不言,等着趙元昌決斷。

好在趙元昌也算是果決之人,沒讓兩人等太久便開口道:“也罷,此次就當是給蘇史館一個教訓。”

這就是同意了,而且聽他話語間的稱呼,對蘇逢吉也有些不滿。

說來也是,本來都提醒過一次,結果還鬧出這件事,換誰都要生氣。

陳佑同胡承約對視一眼,示意他開口,自己重新坐回位子上。

胡承約也不坐下了,就這麼站着道:“拋出蘇相公只是第一步,只能止損,而不能反擊。故而,第二步便是攀扯對方,比如戶部田尚書。”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道:“殿下同御史相爭,必輸無疑。橫豎都是敗,不若將事情鬧大。”

他的意思很明顯了,蘇逢吉和田茂都是負責糧草轉運的。這兩個人出了問題,必然會導致趙鴻運發怒,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元昌。

然而他控制不住汴京局勢,本來就失分了,與其自己一個人獨失十分,不如自己失十五分而荊王失十分。

以趙鴻運之能,不至於看不出這場亂子演變至今有荊王的影子。

所以必須鬧大,鬧到不好收場,這樣才能把荊王拖下水。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趙元昌也不是傻子,只不過關心則亂,如今胡承約說開了,他稍稍一想便能明白其中道理。

想通之後,不由拍手讚道:“德儉好方法!”

胡承約矜持一笑道:“以殿下之能也能想到,只不過殿下身處其中,難免有失考量。”

趙元昌哈哈一笑:“德儉不必過謙!既已定計,便依此而行!”

說到這裡,他沉吟一聲,補充道:“蘇、田之事明日我自會安排人出面,將明、德儉就不必站出來了。”

這就是想撇清,至少在明面上撇清關係,要保持一個爲了大局勉力維持的孝子形象。

對此陳、胡二人自無不可之理,皆是點頭應下。

與此同時,在荊王府,富令荀匆匆忙忙趕到趙元盛的書房。

一進門,趙元盛就開口問道:“事情可辦好了?”

他關上門,這才行禮道:“回稟府君,都辦妥了。”

聽到他的話,趙元盛露出暢快的笑容:“如此甚好!明日我那大哥恐怕是要丟盡臉皮了。”

富令荀卻正色道:“府君切不可大意,秦王定不會坐以待斃,尚需小心應對纔是。”

趙元盛點頭道:“向原所言甚是,是某孟浪了。”

說着,站起身來道:“明早還要早起朝參,向原早些歇息吧。”

次日寅正,陳佑起身洗漱用餐,換上朝服。

這朝服亦是緋色,只是多了一些公服所沒有的配件。

比如頭上的二樑進賢冠,又如銀劍、玉佩、緋羅袍、緋羅裙等,樣式複雜。非是五日一行的起居朝會,基本上沒人穿朝服去,都是穿的簡便的公服,反正皇帝又不在。

此時天剛矇矇亮,也能視物,便沒有帶燈籠。

陳佑翻身上馬,由丁驍牽着緩緩朝明德門行去。

到得明德門外,此處已經有不少人了,紫、緋、綠、青涇渭分明。

陳佑這段時間也參加過不少次朝會,遠遠地翻身下馬,朝緋衣人羣走去。

而丁驍等人則到車馬僕下聚集處等着。

這半個多月來,京中不少人也都認識了陳佑這位秦王司馬、年輕的四品高官。

一路打着招呼,陳佑走到自己的位置便閉口不言,畢竟周圍還有糾風御史巡查紀律。

過沒多久,幾乎所有官員都到齊了,留守京中的荊王、劉相公、史相公才抵達明德樓前,站到隊伍之前。

不多時,明德樓側門打開,一衆文武官員在三人的帶領下進入皇宮大內。

一行人先是到待漏院歇着,不是人人都能有坐處,但都能得到一杯熱茶。只不過喝的人很少就是了。

過了一會兒,有宦官來通知此次起居朝會在崇德殿舉行,荊王等三人這才帶着一衆官員前往崇德殿。

陳佑乃是身爲秦王司馬,勉強可以算是站在崇德殿中部靠前了。在前面是將作監少監,後面是司天監少監。

本來他前面應該是王府長史,後面也應該有其他王府司馬的,可是現在大周總共就三個親王,他還是唯一一個王府官,只好孤零零地站在這裡。

至於胡承約,還要在老後面,也不知道有沒有進殿。

雖這麼多人,但一旁有御史糾察風紀,整個崇德殿內除了衣袂腳步聲,再無其它聲音。

終於,隨着一聲鞭響,身着親王朝服的趙元昌出現在殿內。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