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司馬奧逃了

昨天那場未遂的比試,徹底掀翻了司馬奧在徐州刺史部的統治地位。當時司馬奧一言不發的離開了校場,隨後躲在家裡不見人。

很多人都認爲司馬奧完了,當初他在徐州仗着裴盾護佑作威作福,如今被裴盾棄用絕不會有好下場,肯定有很多人在等着報復他。只是所有人都沒料到當天夜裡司馬奧竟然不辭而別,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

衛朔接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中午,當時他正在客棧裡與鹽商商討合作事宜,張二郎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

“衛大哥,不好啦,那個,那,那個司馬奧不見了。”

“慌慌張張的成什麼樣子?慢慢說,到底誰不見了?”

“司馬奧啊,就昨天比試輸給我們的那個傢伙!沒想到竟然半夜逃走了。”

衛朔聞言一怔隨即若有所思,司馬奧在徐州的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傢伙絕對是野心極大之輩,不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只是連衛朔都沒想到,司馬奧竟然有此破釜沉舟之決心。

“對了,衛大哥,忘了告訴你,刺史大人請你過府一敘。”

鹽商們一聽趕緊起身告辭,畢竟誰也不敢拒絕來自徐州老大的邀請。衛朔連連向諸位鹽商表達歉意,“諸位實在是不好意,刺史大人相招,衛某不敢不去,今日我們暫且談到這裡。”

“衛大人你先忙,有空我們再聊。”衆鹽商紛紛起身告辭。

“衛大哥,剛剛你跟鹽商談什麼呢?”

衛朔笑道:“也沒談什麼,無非就是想從咱們手裡多弄點精鹽。”

張二郎咧着大嘴傻笑道:“哈哈哈,沒想到咱嶗山如今成了香餑餑。”

……

“哎呀,衛大人你可來了,刺史大人讓您趕緊進去。”

當衛朔來到刺史府時,看到一個小吏正在門口一臉焦急地原地轉圈,他一出現小吏就大呼小叫地跑了過來,扯住了衛朔的衣袖。

小吏這麼一大驚小怪卻嚇了衛朔一大跳,還以爲發生了什麼大事,忙問道:“別急,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衛大人你還不知道嗎?司馬長史昨兒不見了,刺史大人急得頭髮都快白了。麻煩衛大人您走快點,刺史大人正在大廳等你呢。”

小吏引着衛朔直入刺史府客廳,前幾日還很有名士風範的裴盾,如今卻一副如喪考批的樣子。衛朔不禁納悶,不就是司馬奧逃了嘛,裴盾至於頹廢成這樣嗎?

“大人,衛大人來了!”

“衛朔來了!”裴盾一聽衛朔來了,整個人彷彿活了一樣,屁股上像安了個彈簧,一蹦三尺高,一把拉住了衛朔道:“哎呀,衛大人你可來了!這一次衛大人無論如何也得幫幫我,司馬奧這一逃,徐州危矣!徐州危矣!”

衛朔眉頭一皺,忙打斷道:“裴大人,您把話說清楚,怎麼就徐州危矣了?”

裴盾忍不住長嘆一聲,一臉懊悔道:“剛剛得到消息,司馬奧北上投奔匈奴人去了。他當了多年徐州長史,深知徐州虛實。若他以徐州說胡人,我怕……”

“哦,原來裴大人擔心司馬奧引胡人來報復徐州啊!”

衛朔恍然大悟,他沉思了一下,覺得還真有這個可能。如今胡人勢大且貪婪,若真掌握了徐州虛實,還真有可能一口吞下徐州,但衛朔絕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裴盾憂慮的點點頭說:“確實如此,司馬奧主掌徐州政務、軍務多年,最近更是借募兵之際撤換了大批心腹將領。一旦他引外援入徐州,恐怕徐州上下都會望風而降。”

聽了平裴盾的話,衛朔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真不知裴盾這刺史是怎麼當,居然將大權隨意付之一人。也再次感受到九品中正制度的確不宜爲朝廷的人才選拔制度,他心底暗暗下定決心,若將來有機會定要讓科舉制度提前問世。

“那裴大人作何打算?”

“我想聘請衛大人暫時入我幕府擔任兵曹從事一職。”

“什麼?!這怎麼可能?裴大人你在開玩笑嗎?我是青州長廣郡的鹽田使,怎麼能到徐州任職?”衛朔滿臉不可思議,無論如何他也沒想到裴盾會聘他入刺史府。

“不不不,本官沒有開玩笑,眼下徐州局勢危急,迫切需要一名懂軍事的人才來幫助我。而衛大人麾下的護衛隊乃虎賁之士,在剛剛過去的比試中大出風頭,據說都是根據衛大人制定的方法訓練出來的。”

“這恰恰說明衛大人是個精通軍事的人才,至於說你是青州的鹽田使,反正青州已亂了套,所以這點也不是問題。其實別看兵曹從事是六百石高官,但卻屬於刺史府下屬的佐官,可以由本官自主徵募。”

見衛朔沉默不語,裴盾真是急了,可以說這一次他可是把所有希望都壓在了衛朔身上,生怕對方不答應,趕忙承諾道:“衛大人,只要你願意就任兵曹從事一職,這徐州境內的所有兵馬將歸你節制,只要能擊敗胡人入侵,將來本官定在陛下面前舉薦你。”

衛朔擺擺手道:“裴大人,衛某倒不是爲了前途,只是擔心外界有非議。我的官位不是九品中正制選出來,是長廣郡郡守大人看我製鹽有功特意簡拔的。但在徐州在下卻寸功未立,又不是什麼名士,冒然擔此重任,怕是多有不便。”

裴盾苦笑一聲說:“以如今這個局面,就算衛大人不願屈就,怕也沒人敢應招。反而衛大人上位了,其他人恐怕也鬆了一口氣。再說名士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一個大名士不也被司馬奧耍得團團轉。”

“這麼說,兵曹從事一職非得在下充任了?”

“非衛大人不可!”

“好,既然大人如此看重在下,衛某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謝大人栽培。”

“好好,好,太好了!”

得到衛朔的保證之後,裴盾總算是放下心來。自從得知司馬奧投靠了匈奴人,他是日夜擔心胡人兵臨徐州。如今有衛朔承擔起徐州防務重任,他才稍稍感到些許放心。

談妥了最重要的事情,裴盾纔算有心情跟衛朔喝茶聊天。

“衛大人你祖籍何地?可有親人在世?”

“在下祖籍青州,雙親已補在此世!如今只剩衛某孤身一人。”

祖籍青州?!裴盾感到有些意外,本以爲衛朔乃是河東衛氏出身,是個世家子弟。沒想到卻是青州人,看來是個寒門子弟了。儘管裴盾對衛朔的出身頗有微詞,只是他暫時需藉助衛朔,也不好多說什麼,但臉上的熱情卻消失了不少。

寒門庶族和世家門閥如同天上的飛鳥和海里的魚,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生物。兩者之間不會通婚,不會做朋友,即使遇見了也不會打招呼,如果可能的話甚至不會有任何交集。

對裴盾的反應,衛朔雖然打心眼裡瞧不起,但卻不會表現出來。他之所以答應出任徐州兵曹從事一職,主要是因爲可以藉機將勢力擴展到徐州。如果不是爲了嶗山發展,他纔沒心情操心裴盾的死活。

“什麼玩意兒?竟然敢瞧不起衛大哥,早知這樣,衛大哥就不該答應那鳥人。”出了刺史府,張二郎依然憤憤不平,“衛大哥,那些所謂的世家名士是不是都這德行?”

“什麼德行?”

“過河拆橋啊,不,這還沒過河呢,橋就被拆了。”

“哈哈哈……”衛朔忍不住大笑道:“嗯,還真被你說着了。”

“衛大哥,你不會真的要在徐州做官吧?那我們什麼時候回嶗山?”

“不急,暫時不用擔心嶗山有什麼危險,可徐州的威脅近在咫尺,就算爲了徐州普通百姓我們也得盡一份力不是?”

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0章 刀盾結合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98章 籌謀遼東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章 天顯異象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43章 空談誤國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80章 招募船工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68章 離間敵人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660章 前哨戰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64章 彭城之殤第13章 安撫流民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90章 初見蘇峻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21章 以鹽換船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115章 襲擾戰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27章 途經郯縣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
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0章 刀盾結合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98章 籌謀遼東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章 天顯異象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43章 空談誤國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80章 招募船工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68章 離間敵人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660章 前哨戰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64章 彭城之殤第13章 安撫流民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90章 初見蘇峻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21章 以鹽換船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115章 襲擾戰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27章 途經郯縣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