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全取遼東

在太守府內,震天響的歡呼聲傳出去很遠。衛朔正與麾下文武商議戰利品交割一事,此戰繳獲了大批糧草、軍械以及馬匹,不但太守府對糧草、馬匹虎視眈眈,就是校尉府各位主事鑑於部隊擴編的需求,也對繳獲的馬匹眼饞不已。

“哈哈哈,太棒啦!要是能多打幾次這樣的勝仗就好啦!”

衛朔看着欣喜若狂的能臣不由得開口調侃道:“能臣,像今天這樣的好事一生能遇到一次就不錯啦,你就別做白日夢了。”

“啊哈,主公,這怎麼能叫做白日夢?如果以後胡人多些像宇文遜暱延一樣的傻瓜,怕是幾仗下來我們就能很快打敗胡人,收復中原。”

衛朔笑了笑沒有接話,反而轉移了話題道:“諸位,大戰結束了,我們又一次戰勝了敵人!這一仗不但打得敵軍全軍覆沒,還繳獲了一萬石糧食和近四萬匹戰馬。除了軍械全都交給了聯勤司處置,糧食送交戶曹外,還剩下四萬匹戰馬,該如何劃分各位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徐州、遼東尚需大量耕馬,請主公先撥付兩萬匹!”衛朔話音剛落,農曹主事遊邃就要求得到繳獲戰馬的一半。

“不行,我不同意!主公,如今我遼東騎兵擴編在即,急需大量戰馬!另外,濟州島的牧場已經投入使用,那裡也需要大量的種馬。我看這批戰馬不如全都交給我們軍方處置比較合適。”

遊邃的建議遭到了軍方的一致反對,騎兵司主事速丸甚至要將所有繳獲的戰馬據爲己有。速丸的要求雖然有些過分,但他說的話並非無的放矢,下半年遼東騎兵將迎來一次大的整編,再加上濟州島馬場所需,軍方的確需要補充大量馬匹。

看着吵成一團的文武雙方,衛朔眉頭緊皺,他沒想到剛剛開府治事,自己麾下就有了文武不和的苗頭。雖然這也是衛朔暗中希望看到的局面,不過看着爭執激烈的雙方,他覺得自己有義務結束這場無意義的吵鬧。

“好了,諸位都別爭了,全都聽我的!這四萬匹戰馬先由聯勤司去挑,將全部適合做種馬的馬匹全都挑出來送到濟州島馬場,然後再挑一萬匹戰馬交給騎兵司擴充騎兵,剩餘的馬匹則全部交給農曹、戶曹處置。”

隨着衛朔一錘定音,文武雙方因馬匹產生的爭論立即煙消雲散。就在衛朔等人忙着處理俘虜和戰利品的時候,崔燾馬不停蹄進了西安平。

望着西安平日漸繁榮的市面,崔燾暗自嘆了一口氣。作爲崔毖的侄兒,崔燾雖然不可能公開指摘叔父,但他在心底多說對自家叔父的行爲感到一絲不滿。作爲旁觀人,崔燾比叔父更能看清某些問題。

在崔燾看來,自家叔父無論從能力還是從性格看,都不適合作爲一個霸主領袖!甚至在某些方面,崔毖還沒有王浚做得好。可叔父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反而野心勃勃地想要爭奪遼東的主導權。

這一次,叔父崔毖集合了四方近十萬大軍圍攻西安平,結果被衛朔不費吹灰之力消滅了個一乾二淨。據說宇文遜暱延一回到部落就大病一場,不得不將部落大權委託給自家兒子宇文乞得龜。

而叔父聞聽宇文騎兵全軍覆沒後,嚇得一連幾日吃不好睡不好,萬般無奈之下竟厚着臉皮派自己到西安平向衛朔低頭認輸,乞求衛朔看在王浚的面上不要進攻襄平。

可是自來到西安平之後,崔燾就意識到那不過是叔父的一廂情願罷了,如果換個人或許會接受叔父的條件。但見識過衛朔在西安平推行的各項政策後,崔燾就更不抱任何希望了。在他看來,衛朔乃梟雄,根本不可能放棄眼前全取遼東的機會。

果然,衛朔一聽說崔燾是代替崔毖前來向他賀喜的,不由嗤笑一聲道:“你叔父不會以爲派個人到我跟前說幾句好話,在下就會忘記他曾經做過的錯事吧?呵呵,真沒想到崔毖竟然是這樣天真的一個人!九品中正制果然不是個好東西,看看選出來的官員都是些什麼德行!”

這時魯昌又站出來指着崔燾的鼻子罵道:“你叔叔勾結胡人來滅我西安平,現在竟然還有臉來賀勝!難道把我們當白癡嗎?回去告訴你叔叔,他若是識時務呢,就趕快趁早投降,我家主公看在同爲炎華夏一脈的份上,定不會爲難於他!可如果他要是想着逃跑,今後一旦被我軍抓獲,有什麼樣的後果可就不是能預料的了。”

衛朔看崔燾一臉侷促,忙假裝呵斥了魯昌幾句:“魯主事不得無禮!崔毖固然犯了大錯,可崔燾不過聽命行事罷了。今日他遠道而來,怎麼說都是我們的客人,怎能大加呵斥呢?”

隨即衛朔又安慰了崔燾幾句:“閣下來意,衛某已知之!可俗話說: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此戰之後,衛某一統遼東的契機已然出現,故不可能爲了區區蠅頭小利而放棄這個難得機會。你回去之後,請細細轉告崔刺史,儘快說服他放棄抵抗,爭取早日投降!”

“只要崔刺史願意放下雙方的恩怨前來投降,衛某保證絕不傷害崔刺史一絲一毫!”

聽了衛朔的話,崔燾只好黯然離去。就在崔燾離去不久,大批兵馬自西安平而出,分數路朝着襄平、汶縣、安市縣、新昌縣、力城縣、居就縣等縣開拔。各地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一看到大軍中飄揚的衛字旗就紛紛開城投降。

最搞笑的還是崔毖,他既沒有膽量選擇與衛朔死拼到底,也不敢冒險投降衛朔。最後在衛朔大軍抵達襄平之前,他竟然獨自一人棄城逃到了昌黎郡去投靠了慕容廆。

只因崔毖逃走時沒有通知任何一人,導致他的家屬和幕僚都沒有來得及逃走,紛紛被進駐襄平的衛軍捕獲。被俘虜的人當中,除了崔燾外,唯有高瞻最讓衛朔惦記。此人是個有本事的人,只因崔毖不能好好發揮他的作用。

渤海高家也是名門望族,高瞻“英爽有俊才,身長八尺二寸”,中原胡亂發生後,他帶領族人遷居到幽州,本打算投靠幽州刺史王浚,可後來看到王浚不像能成就大事的人,無奈之下又依附於崔毖,隨崔毖舉族遷到了遼東。

當初崔毖準備勾結胡人討伐衛朔的時候,高瞻是堅決反對的,無奈崔毖不聽他的。等到崔毖會盟時,他又竭力爲崔毖謀劃,可最終還是失敗了!

如今崔毖一人獨自逃到了慕容部落,高瞻卻意外成了俘虜。衛朔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人,就讓人將其送到了西安平。

衛朔一看高瞻,見對方長得氣宇軒昂,就非常器重他,想拜他爲參軍,但高瞻說自己有病給推辭了。得知高瞻拒絕了自己,衛朔並不意外。歷史上高瞻在崔毖逃亡後,就拒絕嚮慕容廆屈服,最終落了個鬱鬱而終。

歷史上裴嶷和高瞻兩個人在少數民族勢力強大時,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即合作與不合作。裴嶷的所作所爲,是漢族精英面對亂世的積極干預,企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家族、民族爭取最大的利益,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是無可厚非的行爲。

不過,作爲後來人,衛朔自然對高瞻更加高看一眼。高瞻的不合作代表了這個時代中漢族精英的高尚氣節,而這種氣節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面對這樣一個品節高尚之輩,衛朔打算向劉皇叔學習準備三顧茅廬。在隨後的幾日裡,衛朔多次帶着禮物上門探病。畢竟衛朔與慕容廆不同,高瞻不可能像用歷史上對待慕容廆的態度來拒絕衛朔。

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77章 影響(上)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30章 打賭!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70章 均田令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7章 美好前景!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30章 打賭!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660章 前哨戰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53章 商議退敵第59章 將離彭城第478章 影響(下)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29章 詰問刺史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
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77章 影響(上)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30章 打賭!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70章 均田令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7章 美好前景!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30章 打賭!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660章 前哨戰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53章 商議退敵第59章 將離彭城第478章 影響(下)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29章 詰問刺史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