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再見祖逖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裡,徐州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王桑、趙固二人在司馬奧的額輔佐下,以橫掃的姿態拿下了彭城國、琅琊國、東莞郡、城陽郡以及東海國西部地區。除了東部沿海地帶,以及南方几個郡國外,徐州大部都已落入二人手中。

顯然衛朔當初施展的離間計並未奏效,司馬奧依舊在王桑、趙固二人手下混得有滋有味,重新被二人任命爲徐州長史。在這段時間內,司馬奧輔佐王趙二人不但佔領了廣大地盤,還將麾下人馬擴充到了近五萬人,

不過,傳到衛朔耳中的也不光是壞消息,在前不久祖逖終於被琅琊王任命爲徐州刺史,而裴盾終於被召回了江東。除了祖逖、裴盾外,作爲當初留縣大捷的另一個功臣衛朔,則因爲世家大族的阻撓,並未受到任何嘉獎。

得到琅琊王的任命之後,祖逖就將徐州治所設在淮陰,如今他正屯兵淮陰,積極打造兵器,招收流民,意圖北伐中原,收復失地。

雖然祖逖十分積極北伐中原,甚至一度還以徐州刺史的名義上書琅琊王陳述利弊:“晉室之亂,並不是皇帝無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爭權,自相殘殺,給了夷狄可乘之機。”

“如今北地百姓備受蹂躪,都有奮起反擊之志。大王如能命將出師,讓祖逖等人爲統領,江北豪傑必定會望風響應,淪亡人士也會歡欣鼓舞。如此,也許可以申雪國恥。”

然祖逖雖有北伐之志,卻忽略了眼前琅琊王最急需解決的政治難題。不能說司馬睿無恢復故都的雄心,只是現實讓其不得不先考慮如何立足江東。

當前正是南下士族與江東本地世家交鋒最爲激烈的時候,琅琊王根本無暇他顧,他只想着如何在兩地世家之間左右逢源,攫取最大利益以便爲他日後執掌大權打下基礎。在這個關鍵時刻,祖逖要求琅琊王支持其北伐,不得不說祖逖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

故接到新任徐州刺史的請求後,琅琊王司馬睿儘管對祖逖極爲不滿,但顧忌到外界對他的評價,不得不捏着鼻子撥付給祖逖千人糧餉、三千匹布帛,讓其自募戰士,自造兵器。

琅琊王司馬睿對待北伐的消極態度,並未動搖祖逖的北伐決心,立誓要掃清中原。他親率部曲數百人,駐屯淮陰。既然江東指望不上了,祖逖就把北伐的希望寄託在了衛朔身上。

八月份,祖逖、祖約二人帶着數十部曲,騎着馬從淮陰一路北上趕到了祝其縣,前來拜訪衛朔。得知祖逖來訪,衛朔大喜,忙親自率領麾下文武出城迎接新任刺史大人的到來。

“恭喜祖將軍得以執掌徐州,日後還請多多關照。”

一見面衛朔就忍不住打趣道,對於祖逖的上位他是樂見其成的。不管是從抗胡大局出發,還是從私人角度考慮,祖逖出任徐州刺史之位,對衛朔來說利大於弊。

祖逖打馬來到衛朔跟前頗爲感慨,聽了衛朔玩笑之語,不禁苦笑道:“若不是得遇衛兵曹,想必徐州刺史之位也不會與我有緣。江淮乃江東屏障,琅琊王願將此地防務重任,託付於祖某,正是受到了當初留縣大捷的影響。”

“說起來,這裡面還有衛兵曹的一份功勞,哪曾想琅琊王府臥虎藏龍,祖某未能替衛兵曹討得一官半職,真是慚愧慚愧!想想就覺得無顏面對衛兵曹啊!”

對於琅琊王取消對自己的賞賜,衛朔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且不說他出身寒門,光是當初得罪了琅琊王氏,就夠他喝一壺了,琅琊王絕不會爲了一個衛朔而得罪王氏兄弟的。

所以只見衛朔不以爲然得擺擺手道:“刺史大人多慮了,在下並未怪罪大人,此事全然與祖大人無關,恐怕還是因之前衛某得罪了琅琊王氏之故。”

“琅琊王氏?”祖逖聞言大驚,他沒想到江東與衛朔竟然還有如此深的恩怨糾葛。

“嗯,不過都是很久之前的事前了,沒必要再提了。今日刺史大人光臨我祝其,以樑縣令爲首的縣府人員早就準備了歡迎宴席,我看咱們也不要辜負了樑大人的一番心血,還是先入席吧。”

“好,就依衛大人所言!”

祖逖、衛朔二人打頭,其他衆人跟在二人後面緩緩步縣城。參加宴會的人並不多,除了祖逖、衛朔身邊的心腹、兄弟外,本地名流、豪強竟然一個沒參加。看着與往日冷清了不少的宴席,祖逖只是稍感詫異。

“今日祖某前來拜訪衛兵曹,一來是爲了重申雙方結爲盟友的意願,二來嘛,就是向衛大人求援來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當宴會氣氛達到高潮的時候,祖逖藉着酒意說出來此行的目的。

只見祖逖醉眼朦朧地看着衛朔抱怨道:“琅琊王除了給在下一副徐州刺史的告身外,就只撥付了數百石糧食以及三千匹布帛,除此之外再無任何援助。只同意在下可自造兵甲,自主募兵。”

“可祖某南下時,家產大多丟在了北方,隨身攜帶的財產也多用來賙濟了流民,手中真的是再無餘財。可沒有錢財,該怎麼才能籌集糧草並招募士兵?聞衛兵曹生財有道,今日特地前來求援來了。”

“刺史大人,朝廷沒有給大人撥付用以北伐的糧草、軍械,難道徐州府庫內也是空的嗎?”誰知祖逖剛一說完,衛朔還未出言,旁邊的樑丘卻先開口問道。

“徐州府庫?呵呵……”祖逖聞言卻一陣苦笑,他轉頭看着樑丘解釋道:“樑縣令有所不知,徐州府庫除了被裴盾揮霍了一部分外,大部分都落到了胡人手中。當初彭城意外丟失,大批糧草、錢財來不及被轉移,紛紛落到了胡人手中,要不然王桑、趙固怎麼可能會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擴充了三萬餘兵力。”

“裴盾罪不可恕!”衛朔聞言冷聲道:“天下之所以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跟朝廷上下充滿了像裴盾這樣華而不實的官員有很大關係。”

“唉,如今再說這些也沒用了,來之前祖某也曾向廣陵、臨淮兩地的世家豪強們求援,但無一例外他們都不願向祖某提供幫助。不得已,祖某纔想到了來向衛兵曹求援。”

祖逖有些尷尬地向衛朔解釋,畢竟他乃堂堂的徐州刺史,是衛朔的頂頭上司,如今卻只能厚着臉皮向對方求援。

衛朔點點頭,表示理解祖逖的苦衷,他沉吟了一下道:“在下仰仗青鹽之利,手中頗有些餘資,可也不能拱手送與刺史大人。你看這樣如何?請刺史大人委任衛某爲徐州屯田使,將東海國祝其、朐、利城、贛榆四個縣包括鬱州島在內的東部沿海地帶統統劃給在下管理。”

“如今徐州各地流民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衛某不才,願效仿古之先賢屯田安民!若刺史府能答應衛某這個條件,在下可以每年向刺史府上繳一百萬錢以及三萬石糧食。有了這些,足以保證刺史大人招募訓練萬餘士兵。”

祖逖果非常人,只稍稍思索了一二,就下定了決心,毫不猶豫答應了衛朔的要求。眼下徐州東部亂成一團,各地豪強紛紛割據自保,祖逖根本無力管轄東部沿海地區。以一塊三不管之地,換取每年三萬石糧草以及百萬錢稅賦,怎麼看都是挺划算的。

看到祖逖一口答應下來,衛朔暗喜不已。其實衛朔早就眼饞周圍幾個縣,只是他沒有管轄的名義,才一直按捺住向四周擴張的慾望。如今有了刺史府的正式任命,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整個東海國東部。

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83章 清河公主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5章 前奏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22 章 遼東對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28章 新長安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11章 再進縣城!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76章 漢奸錄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186章 終議親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590章 餘波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16章 入長安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0章 練兵不易!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64章 彭城之殤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59章 將離彭城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475章 國葬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580章 受封燕王
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83章 清河公主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5章 前奏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22 章 遼東對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28章 新長安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11章 再進縣城!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76章 漢奸錄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186章 終議親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590章 餘波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16章 入長安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0章 練兵不易!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64章 彭城之殤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59章 將離彭城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475章 國葬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580章 受封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