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淮南羣豪

本以爲可順利返回遼東,不成想半道又被江北流民給拖住了。

衛朔先是讓劉總帶着人沿途勸說流民北上遼東,然後便坐船沿着邗溝北上淮陰。

邗溝,南起揚州以南的長江,北至淮陰以北的淮河,開鑿於春秋時期,是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運河。

邗溝,在東漢末年,地方割據,三國時爲孫、曹兵爭之地,其運道並不通暢。

淮陰扼邗溝入淮之口,爲江、淮、河、濟四大水系的樞紐,不但是交通運輸的要衝,且江淮地區發生戰爭,必爭淮陰。

如歷史上東晉劉宋與北魏之爭,唐末五代周世宗討伐南唐,均曾在淮陰發生大戰。在多次抵制北方羣雄爭霸,江東統治者亦以淮陰爲據點。

“淮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祖刺史以此爲根基,試圖北伐中原。卻不想在後方以琅琊王爲首的世家大族根本就無意北伐大業,結果讓祖士稚這樣一個大豪傑、大英雄在淮陰蹉跎了數年之久!”

衛朔欣賞着運河兩岸的風光,不禁爲祖逖的命運感慨萬千。歷史上祖逖最終抑鬱而終,也不知今世他能不能逃脫原有命運。

“主公大發感慨難道有意招攬祖家軍?”莫含陪在身邊隨口問道。

“呵呵,沒有!朔深知只要祖士稚存在一日,祖家軍便一日不會解散!祖逖便是祖家軍的象徵、靈魂,遼東沒有能力消化掉鐵板一塊的祖家軍。”

“想來這也是琅琊王爲何對祖逖總是打壓不斷了,換成任何人都不會允許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小集團。說起這茬兒,在下倒是對主公欽佩不已,早早施行了文武分制之策,從根本上避免了權臣、藩鎮出現。”

“哈哈哈,世容過譽了!”

得到心腹重臣的誇獎,衛朔自是得意非凡,可他隨後又開始爲淮南局勢感到擔憂。

“世容,由於琅琊王的有意縱容。使得淮南局勢有些複雜。蔡豹、祖逖、蘇峻、戴淵各統一方,誰也不服誰,而且相互之間還看不順眼。戴淵身爲琅琊王心腹,坐鎮廣陵城。其主要任務就是爲了監視江北各個流民帥動向。”

“祖逖覺得戴淵雖有名望,卻無才幹,而且是他在前方千辛萬苦擋住了胡虜兵鋒,保全了大半個徐州,結果琅琊王派了戴淵來摘果實。心中頗爲不快。”

“而徐州司馬、臨淮太守蔡豹雖有才幹,卻無名望,很是讓世家出身的祖逖、戴淵二人瞧不起。蔡豹無奈只好駐屯盱眙縣。”

“那個蘇峻算是既有才幹又有名望的人啦,可惜卻又因北伐一事與祖逖鬧翻,而戴淵雖器重蘇峻,卻不過是借其勢來牽制祖逖罷了!”

莫含耳中聽着衛朔介紹淮南局勢很是頭疼不已,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淮南之地竟分屬四人,而且四個人還各個心懷鬼胎。

“難怪這麼多年來,連祖士稚這樣厲害的角色,都只能窩在淮陰止步不前!看來琅琊王也不過如此。想靠他收復故都驅除胡虜怕是沒指望了!主公,您得加把勁啦!”

“哈哈哈,難道我一直不夠努力嗎?”

……

“什麼?你說誰來訪?”祖逖不敢置信地望着祖該問道。

“兄長,衛刺史,衛刺史來了!”

“真的?走,隨我前去迎接衛大人!”

得知衛朔來訪,祖逖喜出望外。這些年他能在淮陰活的有滋有味,多虧了衛朔幫助,每年祝其縣都會給他送來大量援助,才讓祖逖有能力維持數萬兵馬。

“哎呀。衛兄弟,可算是把你給盼來了!我早想北上遼東當面表示感謝,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淮陰的支持。只因被俗務纏身,北行之願卻總也無法實現。”

“呵呵。兄長客氣了,小弟能有今日之成就,當初也是借了您的光!前日受琅琊王相召到建鄴述職,今日走到長江口,突然想到兄長正坐鎮淮陰,便順路過來看看。”

“走。走,走,咱們到屋裡再談!”

說着祖逖挽着衛朔的胳膊朝府內走去,祖該、莫含等人緊隨其後。

“兄長,今日小弟冒昧來訪,一則是爲了看看兄長,二則嘛乃是有事相求。”

見衛朔請他幫忙,祖逖忙出言道:“哦?不知是何事?衛兄弟不妨直言,只要是兄長力所能及的範圍,在下一定盡力而爲!”

這些年來,祖逖一直受衛朔幫助,早想找機會回報一二,今日衛朔求上門來,卻是正和他心意。

“過邗溝北上淮陰時,小弟見長江北岸聚集了大量流民正等待南下江東,可據我所知琅琊王已明確表示不載接納流民過江,爲了阻攔流民還派出了水師攔截。小弟不忍流民受苦,便想派出船隻將他們接到遼東生活。”

“如今遼東地廣人稀,急需大量人口,故流民北上卻不必擔心沒有地方安置。再說琅琊王沒有安置流民的意思,而江北又地狹人稠,若流民一直滯留北岸,時間長了必將爆發危機。若將流民引到遼東,既爲江北消除了隱患,又充實了遼東的人口,可謂是一舉兩得!”

“嗯,賢弟言之有理,之前在下也曾爲流民聚集江北一事而煩憂。也曾就此事上稟過琅琊王,可惜琅琊王卻讓徐州自己解決。今賢弟願意接納流民,這是好事啊!行,就這麼說定了!”

祖逖一錘定音,說實話爲流民的事他已頭疼很久了,面對北地洶涌而來的流民,別說徐州刺史府無力救濟,就是琅琊王不也無能爲力?衛朔願派船接流民北上,他自是十分願意。

“好!既然兄長沒意見,那小弟便要派船來接人了!不過戴將軍、蔡太守、蘇內史那邊可要靠兄長去疏通了!”

聞言祖逖稍稍一猶豫便答應了下來,他本身就是徐州刺史,佔據着大義名分,到時發佈一公告就是,想來其他三人不至於在這事上拆臺。

……

衛朔滯留淮南的消息很快就通過戴淵口傳到了琅琊王耳中,再次加重了琅琊王對他的猜忌。琅琊王可不相信衛朔遲遲不願北歸是爲了什麼‘流民’,在琅琊王等貴族眼中,流民都是低人一等的賤民,根本沒什麼價值。

琅琊王認爲衛朔滯留淮南肯定是在與江北諸藩鎮密謀着什麼,這些年他一直對祖逖策劃的北伐大業不冷不熱,祖逖早就對他失望透頂。從祖逖支持祖約出鎮豫州可知,其已不再將北伐希望寄託在琅琊王身上。

爲此琅琊王十分擔心祖逖失望之餘會再次與衛朔‘勾結’到一起,祖、衛二人之前就曾有過一段愉快的合作,誰能保證接下來他們不會再次走到一起?

本來琅琊王就不怎麼放心那些藩鎮,若祖、衛再一結盟那帶給琅琊王的壓力就太大了,只是眼下他也沒什麼好對策。琅琊王說是江東之主,實際上江東真正的主人卻是世家大族,他不過是看着光鮮亮麗罷了。

江左世家敢一而再再而三置琅琊王命令於不顧,數次刺殺衛朔就在於此。

琅琊王最後想想還是給戴淵去了一封密信,讓其密切監視祖衛二人的一舉一動,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向他通報。

衛朔滯留淮南攪動了大片風雲,不但受到琅琊王的關注。就連駐守盱眙的蔡豹、睢陵的蘇峻也派人送來了請帖,請求衛朔前往一會。

“蘇內史派人來請也就罷了,畢竟與我乃故人,當初在青州時曾有過短暫交流。可這蔡太守怎麼也派人來請我?之前我可從沒見過他?他請我去盱眙幹什麼?”(。)

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14章 立下根基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115章 襲擾戰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98章 籌謀遼東第72章 鴻門宴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21章 以鹽換船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5章 前奏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376章 神秘訪客
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14章 立下根基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115章 襲擾戰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98章 籌謀遼東第72章 鴻門宴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21章 以鹽換船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5章 前奏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376章 神秘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