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百年河患

?“自燕國收復中原以來,僅僅一年時間裡,黃河大小決口已達十餘處,兗司青冀等州各有郡縣受災。”

“上月司州刺史部上報,滎陽郡河水決堤入城,溺死民戶數百。”

“之前戰亂不休,胡虜竊據中原,哪裡懂得治水安民?以至於各地河堤年久失修,大河屢屢決口。如今換成燕國入主中原,百姓得享太平盛世,卻不能再任由洪水肆虐。”

政事堂內,內閣大學士們剛剛坐下,就看到衛朔滿臉愁容的說着河患。

當初面對強大的胡虜衛朔都不曾發愁過,可眼下難以根治的河患偏偏讓他如臨大敵。

衛朔不重視河患不成啊,河患與削平四方割據勢力不同,在變幻莫測的大自然面前,哪怕集中了全國人力物力,也沒有人敢拍着胸脯打包票。

來自現代的衛朔更是深知這條孕育了華夏文明的母親河,將給兩岸百姓帶來多少沉重的災難,人類在自然偉力面前往往都是很渺小的,黃河問題困擾了華夏數千年。

“寡人深知治河比治國要難,但不管有多難,燕國都不能不正視這個難題。說實話我燕國收復中原才一年時間,卻已接到地方上有關河堤決口的奏報十餘件。”

“由此可見,中原河患已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而身爲官府治理河患,保一方百姓安寧是我們的職責與使命。”

有關治河一事衛朔確實想了很久,尤其最近秋汛上來之後,幾乎每月地方上都有黃河決口事件上報,雖說只是些小打小鬧,但已成爲困擾中原經濟發展的桎梏。

當然了,衛朔有自知之明,他明白治河是個很專業的事,即便他知道河患與水利、環境等有關,但具體有什麼關係他可就摸不着頭腦了。

“諸位愛卿,關於如何治理黃河請大家暢所欲言!”

“大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漢末以來,大河兩岸戰亂頻繁,河堤年久失修,更有喪心病狂的諸侯爲贏取勝利,不顧百姓安危,挖掘河堤以洪水淹敵。”

“長此以往,河患頻發在所難免,一時之間恐難以有所改變。”

內閣首輔裴嶷先是將河患頻發的原因簡單介紹一二,然後話音一轉道:“當然了,隨着燕國入主中原,治河一事肯定會成爲日後關注的重點。”

“臣以爲當下做的是組織人手整理歷朝歷代之黃河水文資料,並派出官員調查沿岸情況,爲日後治河打下基礎。”

“再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還可借鑑歷代治河經驗,讓百姓不再受河水之患。”

“說起治河,其實早在前漢哀帝時,大臣賈讓總結了歷代治河經驗,提出治理黃河的系統見解,分爲上、中、下三個方案,後世稱爲《賈讓治河三策》。”

“哦?是嗎?哪不知是三策?”衛朔聞言頓時來了精神。

“大王稍安勿躁,且讓臣一一道來。賈讓提出的治水基本思想是不與水爭地,他分別具體闡述了三個方案。上策是:開闢冀州西部一帶爲蓄滯洪區,此策可從根本上消除水患,唯一考慮的則是蓄滯洪區的移民安置問題。”

“然而與無底洞一般的修堤治河費用相比,安置移民費用幾乎可忽略不計。”

聞言衛朔若有所思,且先不提賈讓此策有無根治河患的能力,單是賈讓能跳出圍追堵截的治河思想,從疏導上入手,已經算是很不錯啦。

“……中策是:開闢分洪河道下入漳河,並開渠建閘,以便引黃河水作灌溉之用。賈讓認爲這樣做還有三個好處:其一,可發展淤灌,改良土壤;其二,可改種水稻,將產量提高五至十倍;其三,可以發展航運。”

“據賈讓估計,要實現這個方案,只需要花一年的修防費用就夠了。賈讓認爲這個方案能興利除害,維持數百年。”

如果說上策讓衛朔感到驚豔,那麼中策一出則讓衛朔不得不感嘆古人不可小覷。

說實話如果不是裴嶷提起賈讓這個人,衛朔對這樣一個偉大的古代水利專家根本一無所知。

很顯然賈讓意識到上策不太可能被上位者或官府接受,畢竟要遷徙大批民衆,而冀州向來是豪強遍野,誰知其中會牽扯到哪個大人物?難保不會讓上策半途而廢。

而這個中策相比而言就比較溫和,既不需要大動干戈遷徙百姓,又能變害爲利,地方上與朝廷都能從中得利。

“哪不知下策是什麼?”衛朔迫不及待地問道。

“回大王,至於下策嘛,應該是歷朝歷代使用最爲頻繁的治河辦法,連我燕國也在推行之中,那就是沿河加固堤防,維持河道現狀。”

裴嶷話音一落,整個政事堂內頓時靜了下來,衆人用頗爲憂慮的目光看着衛朔。而衛朔原本還笑吟吟的臉上,帶着些許尷尬之色。很顯然他也沒想到,賈讓的治河三策最後竟燒到自己身上。

不過,衛朔畢竟不是一般人,他摸摸鼻子自嘲道:“看來治河一事真是專業性很強,不懂行的人冒然插手很有可能好心辦了壞事。原本我想着沿岸河堤年久失修,就想着先派人加固一下以防萬一。不料,在先賢眼中,整修河堤不過是歲修歲壞,往往會勞民傷財。”

“以前我等不知治河之法,如今有了賈讓寫的這《治河三策》爲指導思想,再加上燕國強大的國力,還怕治不好這百年河患?”

看到衛朔如此輕易就承認了自己在治河上的失誤,並勇於接受正確意見,在場衆人無不振奮不已。從這件事上也可看出來,衛朔的確是難得一遇的聖主明君,作爲臣子能夠輔佐這樣的君上,不能不說是衆人的幸運。

衛朔想了一會兒總結道:“賈讓的《治河三策》各有利弊,我看接下來燕國治河將三種辦法綜合起來。首先自然是在下游開闢泄洪區,當然這個泄洪區要選在不宜耕種農作物的鹽鹼窪地上,並且四周用河堤圍起來,以增加蓄容洪水的能力。”

“大王這建議不錯,另外我們還可以引黃河入掘鯉澱、大陸澤等冀州內陸湖泊,發揮這些泊澱在防洪中的作用。”

“中下兩策也不能全部放棄,有些地方可變害爲利,而有的關鍵區域比如京師洛陽,除了加固河堤以嚴防死守外,也沒其他什麼辦法了。”

“寡人希望大家明白,燕國要把治河當成一件百年工程來抓,不要想着三年、五年就能看到成效,至少要治水十年以上纔有可能出成績。”

“除此之外,治河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監察總署要加強對治河費用的監督,防止有人乘機從中牟取暴利。”

“謹遵大王旨意,臣等這就着手組織人員開始治河。”

衛朔提出了治河總體思路後,便將具體事務交予內閣處理。

離開政事堂後,衛朔回到了王府後院,卻見裴穎兒眉頭緊皺,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衛朔輕輕上前,關心地問:“夫人這是怎麼啦?”

“呀?大王來了?!”

裴穎兒忙起身相迎,待衛朔坐定,才輕聲道:“剛剛接到嶗山消息,張大叔病了,張家請了不少醫生,病情卻始終不見好轉。”

“什麼?大叔病了?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

見衛朔滿臉惶急之色,裴穎兒忙安慰道:“夫君莫急,是大叔不讓告訴您,他說您身爲一國之主,每天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他不想因自己病情而耽誤國家大事。”(。)

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10章 練兵不易!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660章 前哨戰第660章 前哨戰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84章 再見祖逖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
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10章 練兵不易!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660章 前哨戰第660章 前哨戰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84章 再見祖逖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