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北伐誓師

太興元年在各種喧囂中遠去,在過去一年中,天下大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遼東西征雍秦成功,成爲天下最大藩鎮;其次琅琊王不但登基稱帝,實現了多年夙願,同時又跟徐州祖逖緩和了關係,手中多了一個抑制王敦、衛朔的棋子;最後石勒南征擊敗祖約,打破了遼東對襄國的封鎖。

太興二年二月初,在薊城校場上,遼東軍在晨曦中,面朝北方安然肅立列陣以待,軍陣當中旌旗林立迎風招展,高臺之上遼東軍旗高高飄揚。

衛朔拾階而上,緩緩步入高臺上,侍衛軍統領陳安、張彪落後三步相隨其後,其餘諸如裴嶷、莫含、溫嶠、高瞻、張統等遼東高層、將領相繼走上高臺。

征服草原是中原任何一個有雄心皇帝的夢想,秦皇、漢武兩位雄主爲了同一個夢想譜寫了不同的華彩樂章。

而今衛朔將沿着先輩們留下的光榮足跡繼續前進,征服陰山是他平定天下、征服草原的關鍵一環,絕不容有任何閃失。

只有奪取陰山南麓,羈絆住漠南草原,才能讓遼東掃除後顧之憂,全心全力南下與石勒爭雄於中原。

這些年來衛朔通過各個手段極大地削弱了拓跋鮮卑實力,可以說擊滅鮮卑的機會已然成熟。今日出徵與五年前出征陘北、代不同,當時拓跋猗盧雖已身死,但拓跋部落實力猶存,遼東實力不濟,只能先圖陘北、代兩地。

五年時間早已物是人非,首先,鮮卑人連續歷經兩場內亂從而實力大減,而遼東實力卻趁機得到極大擴張。尤其陘北、代兩地已成爲遼東北伐草原最堅實的後盾,大大減弱了前線對後方補給的轉運依賴。

另外,遼東面臨的外部形勢也比五年前好太多,當年衛朔轄地僅一州之地,四周皆是胡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滿盤皆輸。而今遼東雄踞北方五州之地,最大的敵人石勒也不敢輕易招惹遼東。

最後,在戰前遼東已將各種物資逐步儲備到陘北、代、廣寧、朔方等前線,可以說爲了這一戰遼東準備的相當充分,比五年前要充分得多。

“遼東將士們,爾等可知道我們爲什麼要在此地誓師?”

“殺胡虜!”

“沒錯!就是殺胡虜!蠻夷之輩不知恩義,我朝待之如子民,而其卻反戈一擊,佔我土地,害我臣民,實在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隨着衛朔這一番鏗鏘有力的宣言,讓在場不少人面露兇狠之色。雖然已多年沒再聽說有晉民受到胡人戕害,但是數年前那場讓天地變色的胡亂,依舊像噩夢一樣縈繞在每一個晉民心頭。

“衆所周知,胡人是華夏心頭的噩夢,不把胡人重新踩在腳下,不把胡人加諸在晉人身上的恥辱洗刷乾淨,這個噩夢永遠也不會結束。”

“就在八年前,永嘉五年,胡虜大肆入主中原。每次城破之後,胡虜競相屠城,見到晉人男子就殺,見到女子則擄掠而走,甚至食人爲樂。等各部胡族心滿意足之時,中原各地晉民遺骸已達百萬之多。”

饒是遼東軍當中一些‘殺人不眨眼’的老兵,聽衛朔講述當年胡虜肆虐時,百姓遭遇的浩劫,亦不禁感到心寒。

“從那一刻我就在心底發誓,對待胡人只有以殺止殺!以暴制暴!我們需要胡人感恩嗎?不需要!需要胡人臣服嗎?不需要!只需讓那些胡虜從心底畏懼我們,害怕我們!”

衛朔的話引起下面一片轟然,雖然大多數傳統讀書人不太認同他的觀點,但卻引起底層士兵狂熱追捧。實在是這些年晉人被胡虜壓制的太狠了,有太多的怨氣在晉人心中鬱積而不得發泄。

“每當胡虜興起,華夏必有城池被屠之一空,百姓必會因之而流離失所。”

魏晉以來胡漢混戰不休,胡人對華夏造成的創傷可爲歷代之最。即便因衛朔到來大大降低了胡人帶給晉民的傷害,但中原各地依然有百萬以上晉民死於胡人之手。

“自魏晉立國以來,胡虜兵威日盛,各地屢遭胡人侵擾,百姓深受北方胡人荼毒,那些胡虜就像野草一樣殺之不絕!這都是爲什麼?”

說到這兒,衛朔稍微停頓下喘了口氣,迅速自問自答:“因爲每次中原王朝在擊敗了胡虜之後,總是爲了顯示自己的仁慈、大度,將北方屏障陰山南麓拱手讓出。結果胡人佔據陰山南北豐美草原,通過休養生息再度獲得南下肆虐的實力。”

“而今我遼東要打破這個定律,北伐陰山,將陰山南麓變成我華夏固有土地,讓漠南草原永遠成爲我華夏牧場。任何胡人不經我華夏允許,膽敢越過陰山一步者,殺無赦!”

“殺!殺!殺!”在衛朔的煽動下,校場上響起震天吶喊聲,每一聲都是對胡虜之聲討。

“天下百姓苦胡虜久矣!今遼東軍奉天舉義,北上收復五原、雲中故地,以此來根除掉胡虜南侵據點。這是爲華夏開創萬世之基,爲萬民之期盼!此次北伐諸軍當併力爭先,復我秦漢故土,逐胡虜於塞外沙漠,還華夏以太平安寧。”

誓師儀式結束後,衛朔打算前往雁門關坐鎮指揮。出征前爲了後方安定,衛朔留下高瞻、裴嶷連同牧府高層坐鎮薊城代他處理政務。在交戰期間,除了重大事件,一般政事將交由裴嶷領軍的牧府負責。

太興二年,二月底,在陽裕說服漠北柔然、敕勒胡部南下之際,晉大司馬衛朔順利抵達雁門關,親自向各級將領下達了作戰命令。

“大司馬軍令:

一、左路軍三萬由朔州都督劉遐指揮,自朔方渡黃河北上後套平原,收復五原故地,將整體防線向北一直推進至狼山山脈高闕塞,並建立防線;

二、中路軍六萬由大司馬親自指揮,督將陳安、段文鴦、孫緯、姬澹,自善無、高柳兩城向西進攻參合陂、彈汗山,並越過參合徑向西收復盛樂城;

三、右路軍四萬由衛雄、邵玉娘指揮,分別自廣寧、昌黎兩郡北上壩上草原、扶余。”

大戰開始了,這是遼東對北方鮮卑殘餘勢力的最後一擊,只要成功,未來至少可保北方十年平靜。在這一刻所有人都興奮起來,而像陽鶩、謝艾這些首次參與重大軍事行動的年輕將領,渾身熱血都要燃燒起來。

衛朔宣佈完軍令後,目光深沉地掃視着會議室裡所有遼東軍將領,“諸位,這是遼東對鮮卑人的最後一戰,望大家同心協力再接再厲,徹底覆滅這個對華夏威脅最大的胡族。”

“眼下拓跋鮮卑尚有騎兵近九萬人,再加上漠南草原上的慕容鮮卑以及其他附屬部落,鮮卑人至少還能湊齊十五、六萬騎兵。考慮到胡騎衆多,此戰遼東將派出的九萬騎兵出征。雖說人數比胡騎少,但我相信在強大的遼東鐵騎面前,胡人將不堪一擊!”

“經過八年時間歷練,遼東軍已成爲這個當今天下最強大的武裝,任何阻擋在我們前面的敵人,都將被遼東軍毫不留情擊個粉碎!”

“等到三月春暖花開之際,將是北方胡虜末日降臨之際,讓那些胡虜在我們面前瑟瑟發抖吧!讓我們一起爲華夏開創最偉大的時刻!”

“華夏萬勝!”最後衛朔振臂高呼!

“華夏萬勝!”

雁門關戰前會議一結束,各級將領開始紛紛前往各地做最後的戰前準備,其中一部分從武備學堂畢業的年輕將領也被衛朔分配到各個大將手下實習。(。

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528章 新長安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72章 鴻門宴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4章 宴會之後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89章 喜相聚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91章 曹嶷邀請第70章 均田令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58章 內憂外患第311章 走向前臺
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528章 新長安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72章 鴻門宴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4章 宴會之後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89章 喜相聚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91章 曹嶷邀請第70章 均田令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58章 內憂外患第311章 走向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