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

“大將軍這是要逼着大司馬與朝廷決裂啊!”

太子司馬顯得紹憂心忡忡,如今在大晉內部共有三大勢力,其中尤以皇族勢力最爲弱小,而皇族的生存之道便是左右逢源,拉攏一個對付另一個,卻不敢交惡任何一方。

然而誰也沒想到,大將軍王敦卻打着朝廷旗號不斷撩撥遼東,先是不顧大司馬再三反對,執意招撫羯胡餘孽,緊接着又命郭、蘇、祖三人北上搶佔淮南地盤。

這一系列動作徹底激怒了遼東,讓遼東上下對朝廷充滿了憤怒,甚至有人叫囂着要脫離江東自立。

若是遼東真的脫離江東自立,那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朝廷。

司馬紹十分清楚,皇族力量太薄弱了,如果沒有遼東支持,必然無法與大將軍對抗。

僅靠王導固然可以在某些時候影響王敦,但王敦不可能事事聽從王導建議。最終能夠抑制王敦鋌而走險,除了朝廷自身實力強大外,只有遼東有希望。

“殿下,看來我們需派人到遼東走一趟啦。爲了慶賀大司馬平滅胡虜,殿下不妨代陛下下旨晉封其爲燕王。如此一來不但可化解遼東上下對朝廷的怒火,說不定還能取得大司馬支持。”

“啊?封王?這……這合適嗎?”

衆人都被郗鑑的建議震驚了,自漢高祖刑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並大封同姓王,建立了一個同姓王分封制的政治體制後,對後世影響巨大。

數百年來凡異性封王者皆意味着改朝換代,如曹魏代漢、司馬氏立晉,皆概莫能外。

眼下朝廷雖然急需借遼東之勢來抑制王敦,但同樣對遼東上下意圖推翻晉室之心警惕萬分。

郗鑑提議給衛朔封王,無疑是向天下表明朝廷已對遼東失去控制,一如當年漢室敕封曹操爲魏王、魏帝敕封司馬昭爲晉王,無不是朝廷對權臣最後的妥協。

“諸位,走到今天這朝廷除了拿出一個王爵之位外,又有什麼值得遼東上下看重?”

“誠然敕封大司馬爲王,雖會引起風波,但卻因此而化解遼東上下對朝廷的不滿。若能得到遼東支持,朝廷對付王敦便多了幾分把握。”

“只有剿滅王敦,朝廷纔有希望掌控江東,保住晉室江山,但是這一切都有賴遼東。”

“衆位不要忘了,大將軍可又接收了近萬羯胡騎兵。如果沒有遼東支持,朝廷哪來的馬匹籌建騎兵隊伍?”

“沒有騎兵,將來拿什麼來對付大將軍麾下的羯胡騎兵?”

“一旦成功剿滅了王敦,朝廷就能將江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將來萬一大司馬衛朔想取晉室而代之,殿下也可舉江東之力與遼東劃江而治,爲晉室江山保留最後機會。”

“臣言盡於此,請殿下細思之!”說完郗鑑朝着太子司馬紹一拱手,深施一禮。

司馬紹臉色陰晴不定,顯示着他的內心極爲不平靜。如果說一開始他對郗鑑的提議是憤怒的話,那現在心中只剩下了深深地敬佩。他終於明白父親司馬睿爲何如此看重郗鑑,這個人絕對是世家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與王導長於大局謀劃不同,郗鑑更擅長細節上處理,對事務有着獨特而深刻的認識。

“郗卿深謀遠慮,孤倍感欽佩,就依卿之言,我代父皇下旨晉封大司馬爲燕王,不知愛卿可願親往遼東走一趟?”

經過深思熟慮,司馬紹決心採納郗鑑的建議,正如郗鑑所言,眼下對朝廷而言是儘快消滅王敦,進而控制江東,而不是與遼東計較什麼王爵。

“固所願,不敢請耳!”郗鑑十分愉快地答應下來。

……

“彭城,我又回來了!”

新任徐州都督曹宏騎在馬上看着巍峨的彭城城牆,不由感慨萬千。這是永嘉五年他隨衛朔撤離彭城後,再次回到彭城。而且還是以遼東徐州都督之職歸來,算得上是衣錦還鄉。

誰也想不到當年被曹家唾棄的棄子,如今卻成了徐州曹家最出色的子弟。看看在遼東出任都督之職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北宮純、劉遐、邵玉娘、毛寶等等哪個不是名震天下的大人物,曹宏能名列其間,自然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

很多人都說曹宏駐守徐州東部十多年,除了保境安民外,根本無有任何建樹,沒有資格出任一州都督之重職務。

但是遼東高層包括衛朔卻知道,曹宏的功績有多大。身爲最早追隨衛朔的一批人,曹宏的才能或許不算很突出,走到都督高位怕已是他的極限。

可當年沒有曹宏從徐州招收流民、經營魚鹽之利,哪會有遼東的發展壯大?

更別說多年來曹宏任勞任怨,看着一批批後來者躍居自己之上,卻沒什麼抱怨,反而依舊兢兢業業,做着本職工作。

因此於情於理這徐州都督之位,都是曹宏該得的。

曹宏的到來將城內曹家推到了十分尷尬的位置,當年衛朔立足徐州期間,與世家關係十分緊張,只有曹宏不顧家族長輩禁令,執意投到了衛朔麾下,以至於後來被曹家逐出家門。

曹宏騎在馬上,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內心波瀾不斷,不由想起當年衛朔曾安慰他的話。當時衛朔曾信誓旦旦表示創下齊桓晉文那樣的霸業,而他曹宏也會因此而成爲曹氏功臣,原本曹宏以爲這不過是安慰之語,誰知十年過去了,事情發展竟果如大司馬所言。

自從加入遼東之後,曹宏基本上沒有離開過徐州,故而若說他對徐州瞭若指掌一點兒都不爲過,這也是衛朔任命他爲徐州都督的重要原因。

而今曹氏面臨的困境,曹宏同樣知之甚深。當年曹氏跟大部分徐州世家一樣,在胡虜南下之際紛紛選擇南遷江左。但很可惜曹家不是最頂級世家,又沒有什麼別出色的人才,在江東這個世家林立的地方很難混出頭。

因此十多年來,曹家在江東地位是一日不如一日,後來在祖逖收復徐州後,曹家便舉家又遷回了彭城,試圖在老家重振家門。

然而彭城一帶戰事不斷,最後連祖逖都戰死當下,曹家就更沒什麼機會了。總之,最近幾年曹氏愈加敗落,再也沒有當年的風光。

想想曹氏的頹勢,曹宏同樣不好受,他固然被逐出家門,但不管怎麼說都是曹氏子弟。

再者近年來隨着遼東愈發強勢,曹氏已漸漸意識到曹宏的重要性,曾多次表示要重新接納曹宏回曹氏。只因戰事頻繁,才一直沒有機會實施。

就在曹宏想着自己心事時,一名衛兵快步進來稟報道:“都督,城內曹家今晚將在府中設宴,邊請徐州本地名流爲您接風洗塵,特邀請都督赴宴做客。”

曹宏微微一怔,隨即揮揮手道:“知道了!告訴來人,晚上我會準時赴宴。”

……

“達夫,你說宏兒會答應參加宴會嗎?”

在曹家大廳內,上首一鬍鬚皆白的老者正向旁邊一個五十左右的中年人問着什麼。卻見中年人滿臉緊張,顯然他也沒什麼把握。

“對此小弟也無完全把握,只能看宏兒心中對曹家還剩多少親情。唉,也怪當年老夫有眼無珠,沒有認出大司馬是真神降臨。若當初早知大司馬有今日之成就,我曹家學那衛茲舉家資助魏武帝又有什麼不可?”

“唉,是我等肉眼凡胎不識真神當面!說起來,還是宏兒明斷識人啊!”

就在曹家家主爲當年事懊悔時,卻聽遠遠有說話聲音傳來。

“家……家主,喜……喜事來了,都督大人答應赴宴了!”(。

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355章 ‘瓊林宴’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122 章 遼東對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79章 參觀船坊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15章 琅琅書聲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186章 終議親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253章 遇刺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75章 南北碰撞
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355章 ‘瓊林宴’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122 章 遼東對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79章 參觀船坊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15章 琅琅書聲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186章 終議親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253章 遇刺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75章 南北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