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說服劉琨

“東夷校尉府長史高瞻,拜見劉使君!”

劉琨用探究的目光打量着正畢恭畢敬站在面前的遼東使者——高瞻,對那個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衛朔充滿了好奇。以他對祖逖的瞭解,若說衛朔沒有點兒真本事,祖逖一定不會對其另眼相看。

“聽說衛校尉趕走了平州刺史崔毖,獨佔了整個遼東郡?”

面對劉琨的驟然發難,高瞻不慌不忙反問道:“劉刺史,難道你不知崔毖乃是朝廷叛逆幽州王浚的同黨嗎?王浚大逆不道,在幽州私設行臺、備置百官引得天怒人怨。那崔毖身爲朝廷任命的平州刺史,不但不阻止王浚,反而助紂爲虐,接受王浚私下任命的東夷校尉一職。”

“我家主公不忍遼東百姓遭受王浚、崔毖的欺壓,不得已才聯合原東夷校尉封老大人共同遏制崔毖在遼東的擴張。後來封老大人自知年事已高,就向琅琊王舉薦我家大人繼任東夷校尉一職。”

“沒想到那崔毖知道我家主公得了琅琊王的青睞,嫉恨之餘竟不惜聯絡段氏、宇文、高句麗等胡族大軍攻打西安平。幸虧我家大人福大命大,付出了巨大代價纔將胡族聯軍打敗,進而驅走了崔毖統一了遼東郡。”

“劉刺史,我家主公既已接受了朝廷的任命,難道不應該出兵征討叛逆崔毖嗎?”

高瞻這麼一說,不要說劉琨就是同爲崔氏弟子的崔林也無言以對。作爲崔毖的本家兄弟,崔林可是深知崔毖有多麼愚蠢和無能,他就是一個志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典型,

沉默了一會兒,劉琨又問道:“衛大人派你來我幷州有何貴幹?”

“唉!”高瞻故意長嘆一聲道:“一言難盡啊!如今幽州形勢危急,我家主公鞭長莫及,希望幷州能出兵相助,不然幽州早晚會落入石勒之手。”

“幽州局勢危急?這……這怎麼可能?”

“難道諸位還不知石勒奪了冀州?”

高瞻愕然道,隨即他一拍腦門才恍然大悟,前段時間劉琨一直在與匈奴漢國交戰。剛剛回到陽曲怕是還沒來得及整理來自幽州的軍情。

劉琨、溫嶠一聽幽州局勢大變再也顧不上其他,忙讓人將宴席撤下,將所有幕僚、臣屬全都召集到刺史府商議軍情。當着幷州文武百官的面,高瞻將幽冀兩州最近發生的事情。詳細講述了一遍。

“明公,段氏背叛,冀州丟失,這一次王刺史怕是在劫難逃了!”

“不錯,冀州本是王浚與石勒之間的緩衝地。今緩衝地一失再加上強援背叛,王浚怕是凶多吉少啊!”

高瞻剛一講完,劉琨的幕僚們就嘰嘰喳喳吵成了一團,反正說什麼的都有,甚至有人不顧實際情況建議劉琨趁機出兵佔據幽州。劉琨被吵得有些頭大,不知該聽誰的,最後竟然鬱悶的獨自離席,只讓高瞻看得目瞪口呆。

本來高瞻還曾對劉琨孤身守晉陽報以敬仰之情,但看到幷州文武們亂糟糟的一幕後,劉琨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徹底坍塌了。別看他與劉琨接觸的時間不長。但卻瞧得一清二楚,劉琨在軍政方面的才華遠遠不及衛朔。

衛朔初到遼東的局面未必比劉琨剛到晉陽時好多少,可衛朔通過努力至少能夠在遼東打開了局面,收復了兩郡之地。而劉琨做幷州刺史多年,卻始終不能挽救危局,還因此害得父母丟了性命。

劉琨回到後院之後,仍舊煩惱不已。劉琨這個人說白了就是文人氣息太重,行事太過感性,不會從理性角度思考問題,面對多種選擇時又缺乏決斷力。如今幽州危在旦夕。換做任何一個有見識的人,都會迅速出兵救援幽州,可劉琨卻還在猶豫不決。

劉琨獨自一人思索了大半天,仍然無所獲。煩悶之餘。他突然想到了那個從幽州而來的高瞻,劉琨吩咐人將高瞻請到府內。本來高瞻正在城內閒逛,沒想到卻接到來自刺史府的邀請,高瞻不敢怠慢,忙跟着來人前往刺史府。

“拜見刺史大人。”

劉琨輕輕喝了一杯酒,指着旁邊的座位道:“高長史。不必多禮,請坐!在下突然對衛大人非常好奇,想多瞭解一下他的情況,不知高長史可願爲我解惑?”

高瞻聞言心中一動,以劉琨如此感性的一個人,如果能讓劉琨多多瞭解一下衛朔,說不定會改變衛朔在劉琨中的形象,進而影響到他的某些決策。

“說起來我家主公衛朔也是一方豪傑,當初在徐州他曾與祖將軍合作大敗數千匈奴騎兵,後來祖將軍仰仗此功勞升任徐州刺史,而衛校尉則因與王家有矛盾沒有受到任何賞賜,爲此事劉隗劉大人還曾在琅琊王面前爲我家主公鳴不平。”

“徐州戰事結束之後,衛校尉爲了籌建騎兵,孤身到了遼東。不料恰逢高句麗引兵入侵帶方、樂浪二郡,衛校尉不忍兩郡百姓受難,就與沓氏縣令、張統大人一起領兵抵禦高句麗入侵。”

“在三位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大敗高句麗數萬大軍,順利將帶方、樂浪二郡的百姓遷至遼東南部居住。本以爲此戰之後,遼地百姓總算可以安穩的生活下去,沒成想平州刺史崔毖嫉恨衛校尉,竟勾結各部胡人來犯。”

“後來的事刺史大人都知道了,幾萬胡族聯軍全軍覆沒,崔刺史也被攆出了襄平,衛大人正式接管了遼東郡。”

高瞻寥寥數語,將衛朔的經歷細細道來。沒成想劉琨竟一時聽入迷了,儘管高瞻講得雲淡風輕,可聽在他耳中卻是另一番情景。同時一個疑問慢慢出現在腦海之中,衛朔能憑藉自己在遼東酷寒之地闖出一番名堂,他爲何卻在幷州舉步維基?

“衛大人真大英雄、大豪傑也!”劉琨不禁喃喃自語道。

聽着劉琨不自覺的低吟,高瞻嘴角一哂,露出一絲會心的笑容。

“我家主公與祖刺史相熟,從他那裡聽到不少有關刺史大人事蹟,對您也是頗爲仰慕。此次派在下前來,一是爲了表達對刺史大人的敬佩之情,二則是希望刺史大人能放棄之前的恩怨主動派兵援助幽州。”

“高長史,衛大人爲何一定要救援王浚呢?剛剛你們不是還直斥對方是朝廷叛逆嗎?”

由於以前的恩怨,劉琨對救援王浚一事並不太上心。

“刺史大人,王浚固然可惡該死,可是從大勢來說王浚卻不能敗亡,否則的話石勒沒了牽制,就可轉而攻略中原、河東諸地。以刺史大人眼下的實力,可有信心當初攜勝而來的石勒大軍?”

“刺史大人與王浚是晉室在北方不可多得的擎天白玉柱,一旦敗亡,整個北方將再無可壓制胡人的漢族勢力。那樣的話,關中的朝廷就危險了。”

聽了高瞻的分析,劉琨這才意識到王浚的敗亡對他而言是多麼糟糕的一件事,想到這兒他將酒樽重重砸在案几上,朗聲道:“請高長史放心,劉某決心已下,絕不任由石勒獨佔幽州!”

“好!有刺史大人出兵救助,再由遼東從旁協助,看那石勒還如何搶奪幽州!”

聽到劉琨親口承諾要出兵救援幽州,高瞻終於放下心來,暗道:總算不負主公之託!不過,鑑於劉琨一向優柔寡斷又有耳根子軟的毛病,爲防意外出現高瞻決定暫時留在幷州,直到幽州危機解除再返回遼東。

劉琨得知高瞻願意暫時留在幷州非常高興,雖然只短短接觸了一會兒,但他對高瞻的印象不錯,尤其對當前局勢的分析,更讓劉琨敬服。(。)

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6章 倉皇而逃第17章 青島港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93章 僥倖過關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79章 參觀船坊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476章 漢奸錄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477章 影響(上)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253章 遇刺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21章 以鹽換船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
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6章 倉皇而逃第17章 青島港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93章 僥倖過關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79章 參觀船坊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476章 漢奸錄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477章 影響(上)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253章 遇刺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21章 以鹽換船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