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參觀船坊

不一會兒,遠處跑來一羣人,打頭的是個老漢,旁邊跟着兩個精壯漢子。

嚮導湊到衛朔身前指着來人介紹道:“前面那個就是船坊的東主何老頭,也是附近有名的造船技師,後面那兩個漢子是何老頭的兒子們。

“哦?是嗎?”衛朔眼中精光一閃,嶗山的船坊最缺的就是技師人才,若能在此地招募幾名熟練的技師前往嶗山,那可就太好了。

“不知貴客來臨,老漢有失遠迎,失禮失禮呀!”何東主衝着衛朔連連拱手致歉。

衛朔微微一笑道:“何東主客氣了,在下青州衛朔,添爲嶗山商社社長,想要買幾艘海船回去,不知這何家船坊內是是否出售海船?”

“海船?”何東主聞言眉頭一皺有些爲難道:“其實別看我這何家船坊規模不大,幾年前我這兒還能產一千料的海船,可最近以來官府只收購在江河行駛的船隻,導致海船價格直線下跌。像我們這種小船坊,就只能砍掉生產海船的船塢。”

衛朔點點頭非常理解對方的舉動,如果換成他也會做出同樣的決策。小船坊規模不大,資金不寬裕,受政策的影響最明顯,一有風吹草動,必然隨之做出調整。

“何東主,你這船坊內都生產些什麼船?”

何東主一聽這個來了興頭,只見他指着沿河分佈的船塢介紹道,“要說這個,那我這何家船坊造的船可就多了,除了不能造大型樓船、蒙衝等戰船外,像什麼客舟、漕船一類的商用船隻都能造。”

“不過,我家船坊主要還是造平底沙船,這類船適用於在內河或者近海行駛,還可以被改造成小型蒙衝戰船。除了可以銷售給一般商賈當作運輸商船外,還能賣給官府充當戰船,銷路非常好,訂單也多!”

“就在幾天前,剛剛有個本地商賈在我這兒購買了三艘中型平底沙船,載重都在一千料左右,可載大米兩千石,很多來往於南北兩地的商賈都喜歡用買這種船。”

衛朔聽到這話咋舌不已,想當初他在徐州本地見到的最大船隻的載重纔不過一千石,可兩千石的船在江東本地纔是中型船,真不敢想象當初東吳時江東造船業最鼎盛的時候,是何等景象!

“咱們江東別的不說,唯有造船這一行絕對稱得上是天下之最,其實不光晉人來這兒買船,還有海外來的蠻夷商賈曾在這裡買船。對那些海外蠻夷來說,咱們的船不但運載量大,且穩定性強、船速還快,非常的安全可靠。”

“哦?你這兒還有海外客商前來買船?”衛朔聞言一動,忙問道。

“有,怎麼沒有?那個,像什麼林邑人呀、扶南人呀,還有叫什麼來着……對,堂明人,自吳主孫權遣廣州刺史呂岱佔據交州後,先後多次派遣從事前往南海諸國,宣揚吳國聲威後,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堂明(今泰國境內)諸王,紛紛各遣使奉貢。後來吳國與這些國家的海上交易就沒斷過,直到現在還有商賈來往兩地。”

“在我小的時候,聽長輩們說,吳黃武年間,還有來自波斯、大秦的大海船來江東貿易。當時有個叫秦什麼的大秦商賈,坐着海船到了交趾,被交趾太守吳邈遣送建鄴拜訪吳主孫權,後來吳主還派遣使者劉鹹護送該使者返回。”

“真……真的,假的?”衛朔有些不敢相信這事是真的,古代華夏稱之爲大秦的國家,一般都指的是古羅馬或者近東一帶的國家。他不敢相信在三國的時候,華夏就能在海上往來於羅馬。

“東家,這事是真的,據吳人康泰撰寫的《吳時外國傳》記載,‘從加那調州,乘大海船,張七帆,時風一月餘,乃入秦,大秦國也。’可見當時的確有海船來往於江東與大秦之間。”何東主還未說什麼,旁邊的曹宏卻開口證實此事不假。

“看看,我說什麼來着,在下怎敢欺瞞諸位呢?”說完何東主一副早知如此的樣子。

“何東主,我能到你們船坊中參觀一下嗎?”

“可以呀!這又什麼不能的?走吧,我陪衛東家走一遭。”說着何東主率先走向了船塢,衛朔等人緊隨其後。

剛一進船坊,衛朔就看到四周堆滿了木料,他扭頭對何東主笑道:“何東主,沒想到你這兒生意不錯呀,竟然存了這麼多木料。”

“呵呵,這都是大夥兒給面子,這些木料都是爲了應付之前接到的訂單,眼下還有十艘二百料到五百料不等的船隻等着交付呢。”何東主滿臉喜色,可見最近何家船坊的生意有多紅火。

“何東主,你這兒造一艘船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這要看造什麼船啦,如今我這船坊內大概有老船師十人,普通工匠五十人,打雜的有二三百人。若要造八百料以下的小型船隻,全部人工用上頂多月餘就能完工,最多不超過兩個月。”

“一千料以上的中型船隻耗時較長,沒個三五月根本造不出來。主要還是我這兒人手不足,像那些大船坊,造三千料的沙船頂多三個月就能完工。若要趕上朝廷急需,船坊日夜趕工的話,五千料的大船用不了半年就能造出來。”

“你這船坊內都有近三百人了,竟然還只是小船坊,那些大船坊豈不要有上千人?”

何東主顯然對本地的船坊非常熟悉,聞言不假思索道:“呵呵,那是當然,如今侯官最大的船坊內光是工匠就有兩千餘人。每年可造數百艘各種船隻,比咱這兒可強多了。”

“何東主,若我要在你這兒訂購一艘三千料的大海船,你們何家船坊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完工。”

聽到衛朔發問,何東主一時有些緊張,他明白這是衛朔在考校何家船坊的實力,能不能拿到訂單,就看這一遭了。他深思了一會兒答道:“至少得半年時間。”

“半年吶?時間有些長。”衛朔有點兒失望,不過考慮到何家船坊的實力,知道何東主沒有說瞎話糊弄他,可見人家是個實誠人。

何東主見大主顧衛朔眉頭緊皺,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可他也不能編瞎話騙人啊。何家船坊的實力就在那兒擺着,就算矇騙得了一時,卻無法騙得了一世。只要衛朔出了船坊,四周一打聽就可知虛實。

“不過,雖然何家船坊無法承接三千料以上的大海船,但接一些中小型的海船還是可以的,只是不知道何東主願不願放棄河船造海船?”

看着糾結的何東主,衛朔一點兒都不意外,晉朝遠不如東吳那麼重視海上貿易,這也就造成了河船遠比海船受歡迎。如今來江東購買海船的商賈,除了還在跑南北貿易的大商賈外,大多數都是來自南海的蠻夷商人。

“何東主實話跟你說了吧,在下麾下有個商社,專門從事海外貿易,不但跟遼東有往來,就是高句麗、三韓也有貿易往來,將來我還打算往南海一趟。這就需要大量的海船,如果何東主願意重新造海船的話,在下可以跟何家船坊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長期合作協議?有多長?”何東主一聽可籤長期合作協議,頓時心動了。像何家船坊這樣的小作坊,如果能籤一個長期協議,就等於今後幾年內不愁吃飯的問題啦,完全是旱澇保收啊。

“三年起步,五年不限,具體看雙方協商的結果。跟我們嶗山商社合作,在下雖不敢保證何東主發什麼橫財,但可以讓何家船坊不再爲日後的生存擔憂。”

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7章 美好前景!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186章 終議親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12章 拖!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19章 走西口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1章 天顯異象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7章 二郎歸來!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72章 鴻門宴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
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7章 美好前景!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186章 終議親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12章 拖!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19章 走西口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1章 天顯異象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7章 二郎歸來!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72章 鴻門宴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