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天子駕崩

??永昌元年十月,建鄴太初宮內,天子司馬睿像往常一樣喝完太醫煎熬的藥水,正打算躺在牀榻上閉目養神。

然而誰也沒想到,司馬睿突然感到一陣氣血翻涌,連連咳血不止。

陪伴在側的鄭妃看到這一幕,被嚇得花容失色,連忙吩咐宮女去請太醫過來。

結果太醫過來之後依然束手無策,一大幫人聚在殿外,商量着該如何下藥。

“咳咳!”白色紗帳內傳來一陣急促的咳嗽聲,鄭妃循聲撩開帳簾,握着天子的手帶着哭腔道:“陛下,那些太醫各個不濟事,臣妾這就去讓人遍請名醫,爲陛下診治。”

天子司馬睿看了一眼哭得梨花帶雨似的鄭妃,帶着無限遺憾道:“不……不用怪罪太醫,朕的身子自個兒最清楚,恐怕這次是不成了,派人速去請太子、司徒與諸位大臣進宮。”

不久,太子司馬紹以及司徒王導、陸曄、庾亮、紀瞻等朝廷重臣紛紛趕了過來。

其實大多數朝臣對今天這一幕早有預料,畢竟天子染病臥榻已達半年之久,這在朝內朝外都不是什麼秘密。

因此猛然接到天子行將駕崩的消息,衆人雖感到很震驚,但並未有任何慌亂、擔憂,一切皆依照禮儀制度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原本天子身體已十分虛弱,沒想到看到太子、王導走了進來,情緒突然激動起來。

在鄭妃的攙扶下,天子掙扎着起身,顫抖着伸出枯瘦的右手拉着太子的手放在王導的手上,殷殷叮囑道:“茂宏,看在你我君臣相知相得的份上,幫朕好好看着太子。他還年輕經驗不足,若是做出了什麼出格的事,你儘管教導便是。”

望着身形瘦削的天子,王導強抑悲痛,重重點頭道:“陛下知遇之恩,臣難報萬一,今後必將全力協助太子佐理朝政。若有亂臣賊子敢染指至尊之位,臣第一個不答應。”

聽了王導誓言,天子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說起來他最擔心的是王氏兄弟聯手,那樣的話年輕的太子根本連一絲還手之力都沒有。

“朕知道之前太子從未完全相信過茂宏,反而是六分懷疑、四分利用,讓茂宏你受委屈了。紹兒這個孩子從小便極爲聰慧,他雖早早意識到茂宏的重要性,卻又因茂宏是琅琊王氏出身,始終不敢放手重用、信任。好在茂宏心胸寬廣,從不與太子計較。”

說到這兒,司馬睿看着還有些稚嫩的太子,“紹兒,今後切不可再懷疑茂宏忠心,他跟野心勃勃的王敦不同,你要完全的信任、重用他,將他當做你的左膀右臂。”

司馬紹聞言抽抽噎噎道:“父皇,兒臣不會了。兒臣答應您,以後定然厚待司徒大人。”

天子擺擺手,阻止太子說下去,恨鐵不成鋼道:“唉,看來你還是沒有明白朕的苦心,朕是要告訴你,你要像長輩一樣對待茂宏,就像周武王對待姜尚一樣。茂宏這個人,不戀權勢,也不好財,又身負治國之才,你要好好籠絡他。”

“陛下言重了,臣一定會好好輔佐太子的。”見天子話都說到這份上,王導不能不表態。

“紹兒,大晉的江山朕就交給你了。說起來是父皇無能啊,給你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江山,接下來可就全靠你自己去撐起這副重擔。”

“你自幼聰慧,又在遼東考察過,深知朝政弊端。若給你充足的時間,自是有希望中興晉室。但是父皇不得不叮囑你一句,凡事須戒急用忍,千萬不可頭腦發熱。平日你要多多向茂宏請教,他是真正的國之柱石。”

年輕的司馬紹跪在天子面前,鄭重道:“請父皇放心,兒臣絕不給列祖列宗丟臉!”

司馬睿頗爲欣慰地點點頭道:“有這大半年監國的經歷,朕也不擔心你處理不好國家政事。”

“在這裡,朕還有一件事情要囑咐你。”

司馬紹心頭驀地泛起一陣酸楚苦澀,泣聲道“父皇,你說,兒臣定謹記在心。”

天子嘆息一聲道:“朕這一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便是當初錯過了大司馬衛朔,如今大司馬羽翼已豐,恐再難圖也!大司馬非常人可比,行事手段老辣異常,若其要南下江東,必是有了完全把握。”

“真到了那一刻,到時朝廷該何去何從,悉聽你自己決斷,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我都不會怪你,哪怕日後到了九泉之下,面對祖宗詰難,自有父皇一力承擔。”

“父皇……兒臣絕不會讓晉室國祚在兒臣手中斷絕。”

看着滿臉倔強的兒子,司馬睿在欣慰的同時又感到幾分傷感。其實他非常清楚,遼東面對朝廷已徹底佔據上風,晉室很難再有作爲,司馬紹所作所爲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

但兒子既然有志氣,他這個做老子的就不能潑冷水,想了想,司馬睿又叮囑道:“紹兒你從小就沒吃過苦,什麼都是唾手可得,甚少懂得去體諒別人,比大司馬衛朔少了一份隱忍之心,多了一股剛愎自用的意氣。”

“朕知道之前你在遼東吃了點兒虧,心中一直不忿。紹兒,有得有失,不可再心存怨氣,不然那會讓你失去冷靜,朕盼你重振晉室江山。記住!凡事戒急用忍,顧全大局,莫要因小失大,意氣用事。”

“須知,爲君之道,除了雷霆手段之外,還要懂得隱忍,這兩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味的用強,不但於事無補,甚至有可能好心辦壞事,還會讓天下生靈塗炭。爲皇爲帝者,必須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爲人上之人。”

司馬睿這麼叮囑太子自是有原因的,他擔心自己去世後,少了人壓制,太子司馬紹年輕氣盛行事沉不住氣,從而引發不可測的後果。

司馬紹深知天子苦心,忙上前一步保證道:“父皇教誨,兒臣一定謹記在心。”

天子這會兒說了大半天話,實已到了油盡燈枯,故而他強撐着最後一口氣將傳位昭書、玉璽重重交到太子、司徒王導手中後,便撒手人寰。

眨眼功夫,一條讓天下震驚的消息從皇宮傳了出來,如同巨浪一般,由建鄴向四周洶涌傳播開來!

大晉天子司馬睿在自己寢宮之內,因病去世,終年47歲,在位6年。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葬於建平陵。

根據大行皇帝遺旨,朝廷所有事務全部交由太子司馬紹、司徒王導處理,大晉的天,彷彿在一夜之間變了。

隨着天子去世、新皇登基,建鄴城內頓時變得人心惶惶,不少人用驚懼的眼光望向長江上游,等着王敦做出反應。

不得不說司馬睿的死對朝廷來說是個巨大打擊,讓剛剛恢復了一絲元氣的保皇派大臣們再次心沉谷底。

在各種焦慮擔憂的目光中,剛剛登基的新皇司馬紹立即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精明強幹,他下旨讓太子六率接管了建鄴城防,對所有進出都城都的人進行詳細盤查,嚴加審問,並實施了宵禁。

戒嚴讓建鄴城內官員、百姓驚懼莫名,但新皇司馬紹別無選擇,他不清楚大將軍王敦會不會藉機生事,唯一能做的便是謹守建鄴,來個以靜制動。

建鄴城內雖說有點兒人心惶惶,但晉元帝的葬禮卻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經過短暫的慌亂後,朝臣看到司徒王導仍然像往常一樣協助天子處理朝政,再加上武昌一直沒有什麼動靜,衆人擔憂的心也漸漸平復下來。

司馬睿駕崩以來的這段時間裡,讓新皇司馬紹感受到了王導的重要性,可以說沒有王導幫忙,僅憑一個稚嫩又無威望的年輕天子根本無法穩定朝堂。

在穩定了內部朝堂之後,司馬紹開始着手處理外患,如何穩定大將軍、大司馬成了重中之重,他望着面前兩份剛剛寫好的聖旨,面色陰晴不定。

(。)

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660章 前哨戰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12章 拖!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1章 天顯異象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247章 去?不去?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22 章 遼東對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93章 僥倖過關第27章 途經郯縣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90章 初見蘇峻第46章 永嘉之亂
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660章 前哨戰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12章 拖!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1章 天顯異象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247章 去?不去?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22 章 遼東對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93章 僥倖過關第27章 途經郯縣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90章 初見蘇峻第46章 永嘉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