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江東之變

?太寧元年十月,天子司馬紹因王敦將死而意氣風發。

在確信王敦已到了彌留之際,司馬紹立即宣佈王敦爲叛逆,下令陶侃、蘇峻、祖約等外藩鎮將起兵誅討叛逆。

同時天子加授司徒王導爲大都督、假節,兼揚州刺史,爲三軍統領,坐鎮皇城;丹陽尹郗鑑統帥禁衛軍駐守石頭城;中書監庾亮、尚書右將軍卞壺領兵馬守衛建鄴各處要道。

消息一傳出天下譁然,最慌亂者自然是大將軍一衆黨羽。錢鳳、王含父子、鄧嶽等人十分清楚,除非王敦能立馬恢復健康,並親自領兵出征,不然面對朝廷來勢洶洶的攻勢,軍心慌亂的叛軍將毫無勝算可言。

姑孰城內,王敦看天氣不錯,就讓人把臥榻橫放在庭院中間,自己側身躺在上面,本想享受一下難得的秋日寧靜,不料擡眼就看到錢鳳匆匆走了過來。

錢鳳沒想到會在院內遇到大將軍,看到王敦正直愣愣地看着自己,他猶豫了一會兒,上前輕輕替王敦掖好被子。

“大將軍,秋日涼風習習,您已經在這兒待了半個時辰了,還是回去歇息吧?”

“你來此何事,手裡拿着什麼?”王敦不理會錢鳳,他早已看見錢鳳手中的書帛。

錢鳳忙往身後藏,不料還是被王敦一把搶在手裡翻看起來,原來錢鳳手中拿的正是天子司馬紹對外發布的討逆詔。

只見上面寫道:“……敦輒立兄息以自承代,未有宰相繼體而不由王命者也,頑兇相獎,無所顧忌;志騁兇醜,以窺神器。天不長奸,敦以隕斃……”

王敦纔看完開頭便覺五臟內如滾油潑過,他略略定了定神,接着往下看,無非是宣佈跟隨王敦作亂者,一律不加追究,最後一句竟是:敢有舍王敦名姓而稱大將軍者,格殺勿論!

“唉!深悔當初聽從王茂弘之言,放了這個鮮卑兒一馬,以致有今日之禍。”

正在這時,嗣子王應大叫大嚷闖了進來:“父親,不好了,天子已加封叔父爲大都督,正率兵來征討我們。”

錢鳳一聽到王應的聲音就知道壞事了,一個勁兒地給王應使顏色,已是來不及了。

“混賬,這種事你也信?”

王敦強忍着內心不安直斥道,說實話他雖與王導多有不合,但也絕不願與王導兄弟闔牆。

“從建鄴到姑孰這一路上,到處都有人在說,實在是……”王應不敢說了。

“滾!”

王敦像一頭憤怒的獅子,其實對於王導的背叛他早有預料,眼下不過從兒子口中進一步確認消息屬實罷了。

似乎已感到自己衆叛親離,王敦喃喃自語:“茂弘糊塗啊,怎麼能讓鮮卑兒如此擺佈?”

過了好一會兒,王敦強按下內心恐慌,臉上又恢復了正常的神色,他命令錢鳳:“先生與王含即刻率大軍出發,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搶先攻破建鄴殺掉司馬紹。”

“諾!”

錢鳳領命匆匆而去,他知道這是大將軍在做最後一搏,若是成功,衆人尚有一線生機,不然就等着被朝廷滅族吧。

只是讓錢鳳沒有想到的是,王敦原本就病入膏肓,如今再經過一番折騰後徹底不行了。在錢鳳、王含出發不久,王敦沒有等到大軍攻破建鄴那一刻,便帶着滿腹的遺憾和憤懣一命嗚呼。

臨死之前,王敦特地留下遺言,讓嗣子王應立即登基稱帝。

可誰知膽小無能的王應怕發喪後引起恐慌,竟秘密封鎖了消息。

這時,錢鳳、王含的人馬已經殺到了秦淮河邊。

庾亮正鎮守朱雀門一線,此處是建康外城的南大門,秦淮河繞門而走,長幹裡、南塘、烏衣巷等建康城的繁華所在均在這附近。

庾亮經過反覆權衡,招呼士卒將朱雀門外橫跨在秦淮河上的浮橋燒燬。

望着熊熊燃燒的朱雀橋,庾亮鬆了口氣。

這時,正四處巡視的司馬紹全身戎裝地趕到了,見狀大怒:“庾元規,你竟敢抗旨不遵,擅自燒燬朱雀橋,是要與逆黨暗通款曲嗎?”

“陛下容稟。”

庾亮顯得很鎮定,“今宿衛軍勢單力薄,各路勤王軍尚在路上,賊軍勢大,取朱雀橋不難。若此橋一失,賊人將橫行無忌,相較社稷之安危,陛下何惜一橋?”

聽罷解釋,神經極度緊張的司馬紹方輕鬆起來,摁着劍柄的手才悄悄鬆開。

“嗯,看來也只有如此了,若丟了朱雀門,你就在這秦淮河上自行了斷,不用再見你皇后了!”

說罷,司馬紹一揚馬鞭疾馳而去。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義興沈充率領兩萬人馬趕到了建鄴城南,與王含的叛軍會合。

此時,所有人都還不知道王敦已經病亡的消息,他們準備孤注一擲攻破朱雀門。

頓時喊殺聲、箭矢聲、慘叫聲、吶喊聲……交雜在一起,被四處瀰漫的烽煙挾裹着傳出老遠。

鄰近的烏衣巷早已戒嚴,王導此時正身在皇城,臨走前交代家人勿要驚慌,靜觀其變。

王導內心十分平靜,他很清楚這場大戰不管最後勝者是誰,他都不會有危險,真正的是穩坐釣魚臺。假若朝廷消滅了王敦,他會是有功之臣;若是王敦進了建康,不管怎麼說他都是王氏子弟,至少也可以保得平安。

裴盾可沒有王導那麼沉穩了,他先用長釘將前後門釘死,又將家中暗藏的武器分給數十名身強力壯的家奴,讓他們輪番巡邏護衛。

烏衣巷的安寧掩蓋不了朱雀門的緊張,面對兩倍於己的叛軍,庾亮快抵擋不住了,卞壺、郗鑑也被王含拖住,分身乏術。

眼看手下軍卒被逼得連連後退,庾亮憤然摘掉頭盔,喚過副將的庾冰:“季堅,萬一我不幸陣亡,務必將此盔交給皇后娘娘,告訴她,庾元規沒給庾家丟臉!”

庾冰遲疑着正準備接過頭盔,忽聽得東北方向喊殺聲起,“譁”的一聲,彷彿秦淮河內風波驟起,席捲着兵器碰撞聲和士卒吶喊聲,涌了過來。

擡眼望去,叛軍的陣腳大亂,一望之內閃出數面戰旗,上面寫着“青州蘇峻”、“幽州祖約”、“司州郭默”。

“總算來了!”庾亮興奮地大叫,他一把從庾冰手裡拿回頭盔,舉過頭頂,招呼士卒與蘇峻的人馬兩下夾攻。

頓時,戰場的態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快叛軍土崩瓦解,王含、錢鳳、沈衝、鄧嶽、周撫等王敦黨羽紛紛四散奔逃。

至此,一直威脅皇室安全的王敦集團終於覆滅。

而王敦的屍體也被拖了出來,被恨得牙根癢癢的天子司馬紹下令焚燒其衣冠,並將其屍體斬首。

放翻了王敦,除了司馬紹外,最興奮者莫過於庾亮,他早就不滿琅琊王氏把持朝政,這一次隨着王敦覆滅,王氏力量遭到重創,正是大力削弱王氏勢力,並樹立庾家威勢之機,

在與天子詔對時,庾亮便以王氏子弟有多人牽扯到叛亂之中爲由,上書天子要求罷黜司徒王導輔政大臣之位。

“茂弘非王敦可比,在世家中極有威望,又有立國之功,且王敦叛亂時,茂弘任一方主帥,發討敦檄文,實乃大義滅親,若對其謫貶,只怕人心不服。”

隨着王敦被滅,天子司馬紹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王導,同樣有罷黜王導之意,但因擔心外界人心動盪,而遲疑不定。

“陛下,萬萬不可罷黜司徒大人,元規此言是要陷陛下於不義啊!”說話的人正是郗鑑。

“我有不義之舉?”庾亮有些憤怒。

“臣這幾日整理前朝《起居注》,知當年先帝曾數次有廢長立幼之心,王茂弘、周伯仁屢次進諫,才保得陛下太子之位。陛下不可忘卻!”

司馬紹見郗鑑極力反對,知道當下罷黜王導機會不成熟,只好長嘆一聲:“此事今日就算完結,以後不得再提!”(。)

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478章 影響(下)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90章 初見蘇峻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72章 鴻門宴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122 章 遼東對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77章 石勒崛起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12章 拖!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84章 夜間突襲!
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478章 影響(下)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90章 初見蘇峻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72章 鴻門宴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122 章 遼東對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77章 石勒崛起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12章 拖!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84章 夜間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