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遼西大捷

?隨着晉軍逐步將陽樂包圍,城內鮮卑人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少鮮卑人偷偷潛出城外,試圖逃得遠遠地,卻都被晉軍騎兵斬殺。

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段末波終於決定向晉軍投降。當他向外宣佈了這個消息後,少數懼怕晉人報復的鮮卑人在絕望中選擇了自殺。而大多數鮮卑人則鬆了一口氣,近來他們被晉軍壓制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大單于,你的選擇無比明智!”

負責西路軍行動的邵玉娘按耐住內心的喜悅,望着滿臉憔悴的段末波笑道。兩萬多鮮卑人投降,勢必讓晉軍減少一些傷亡。

如今遼西境內,林林總總加在一起還有近十多萬段氏族人,接下來如何安置投降的鮮卑人就成了西路軍最重要的工作。

“邵將軍,你能保證我族人的安全嗎?”

投降之後,段末波最是擔心自己的族人,他知道一旦鮮卑人放下手中的兵器,可就成了待宰羔羊毫無還手之力,若是晉軍出爾反爾的話,那跟隨他一起投降的族人就死定了。

邵玉娘意味深長地回答:“放心吧,我家主公已交代過了,你們所有人會享受到‘應有’的待遇!”

依段匹磾之利,遼西段氏除了要爲易水慘案付出代價外,所有貴族、首領、長老、頭人將爲此丟掉性命,而他們妻子、女兒則統統被送到風月場所****人玩樂。

同時爲了安撫段文鴦,再處罰了所有罪魁禍首後,剩餘的普通鮮卑人將統統被改頭換面,從此做爲一個晉人生活下去。

隨着段末波下令投降,晉軍開始進駐陽樂,鮮卑人在晉軍的看押下分批交出了手中兵器。在繳械的過程中,除了少數頑固之人負隅頑抗外,大多數鮮卑人彷彿認命了一樣並未有任何過激地舉動。

對於普通鮮卑人來說,能夠繼續活下去無疑是最好不過了,他們也都瞭解到段文鴦如今正是遼東高級將領。有段文鴦在遼東在處置普通鮮卑人時總會有幾分顧忌。

段末波投降,標誌着遼西戰場迅速進入尾聲。此戰之後,整個遼西郡被摧毀大半,戰前近二十萬鮮卑人如今只剩下十多萬人。差不多有數萬人死於戰爭中。

“將軍,段末波已投降,預示着遼西郡已被我軍收復,趕緊向後方的高長史報捷吧!讓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主公!”

一名參軍興奮地催促邵玉娘,收復遼西滅掉段氏。怎麼說都是一件大功勞。除此之外,還需高瞻、劉翰、高詡三人派人前來接收遼西,以便大軍騰出手來北上昌黎。

坐鎮薊城的高瞻、劉翰接到前方捷報後十分高興,他們迅速派出官吏前往遼西接收,與此同時爲了儘快讓西路軍北上,高瞻還親自前往遼西代替邵玉娘處理戰後事宜。

……

晉軍再次大破胡人!

邵玉娘領兵五萬在遼西大破段氏騎兵四萬,俘虜段末波、段騎督、段遼等大批段氏將領,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遼西盡復的捷報傳到襄平之後,整個城市再次成爲歡樂的海洋。雖然這些年來,遼東晉人已習慣了晉軍捷報頻傳。仍然引起一片歡騰。

“主公,這是高長史從薊城傳回的戰報,如今整個遼西郡已在晉軍掌握之中。其中段氏已降,段末波、段騎督諸人正在來襄平的路上。其部落貴族、頭人等已被晉軍控制住。除此之外。遼西境內的鮮卑人已被掃蕩乾淨,那些老弱病殘不能任事的傢伙全都被處理掉了。”

魯昌將手中文件遞給衛朔,並滿臉興奮地告訴他西路軍取得的戰果。

“太好了!景前果然沒有辜負我對他的信任,總算是把遼西鮮卑人清理乾淨了。不過接下來纔是真正的考驗,慕容廆還沒死,強大的慕容部落還盤踞在我們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不把慕容部落消滅,整個東北永遠也不會穩定下來。”

衛朔自然想盡快解決掉眼前敵人。可他也知道這事急不得。西路軍經過連番大戰已疲憊不堪,暫時無力北上。而對面的鮮卑人得知段氏被滅,衛朔卻又不急於渡河開戰,慕容廆很有可能就此逃向大草原。

“在西路軍趕到之前。只能依靠我們自己來擊敗對面的鮮卑人了!”

“主公說得沒錯,如今隨着段氏滅亡,幽州大軍就可通過臨榆鎮源源不斷涌入昌黎。慕容廆若不想兩面受敵,必然要儘早與我決戰。爲了滿足慕容廆的願望,我們需要加快渡河腳步了!”

“嗯,昌之。浮橋架設的怎樣了?”

“還算順利,再有一日便可完工,一旦浮橋架起,我軍就可迅速渡過遼河!”

“爲了保證大軍順利渡河,我們起碼要建造五座浮橋才行!”

在晉軍使用船、木筏等工具渡河的同時,衛朔還派出輜重兵在遼河上架設浮橋。古代華夏建造浮橋的歷史十分悠久,而且最開始的時候浮橋是稀貴之物,只有天子一人才能使用,用過之後還得立即拆除。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禮崩樂壞的戰國時期才完全被打破,浮橋慢慢變成一種十分常見的物事,而且頻頻被用於軍事行動。

千百年中,建過的浮橋難以統計。許多地區在建造永久性橋樑以前,總要先造浮橋,以便摸索並瞭解水情,然後再尋求合適的永久性橋型,前述洛陽橋是一例。據粗略統計,僅在長江和黃河上就曾架設過近二十座大型浮橋,其中大部分屬軍用浮橋。

遼東軍要建設的浮橋是以船爲載物,上面鋪設木筏,並用結實的藤繩、鉚釘連接,兩側沒有護欄,整個橋面約寬兩丈,可以並排走七人左右。不過爲了保證浮橋不被壓垮,渡河時,排與排之間要有一定間隔,而且戰馬渡河時更加不能一擁而上。

“主公,需要封鎖遼西大捷的消息嘛?”

“不用,其實想封鎖也封鎖不了,過不了多久慕容廆就會接到大棘城急報!”

……

“段末波投降了?”

“是的,投降了!”

段末波投降消息很快就從幽州傳遍四方,這個消息徹底攪動了各地局勢。連石勒都沒想到曾經一度將他逼得狼狽不堪的段氏鮮卑,就這麼被遼東衛朔三下五除二給消滅乾淨了。

“遼東的實力有些出乎我的預料,本以爲雙方這場大戰會持續個數月時間,可沒想到段氏連堅持半個月都做不到。這下少了段氏相助,昌黎慕容廆就更不是衛朔的對手了,我看襄國需要早作打算了。”

“是呀,一旦遼東解除了後顧之憂,其一定會將兵鋒指向河北!主公,接下來無論如何也得加快撫平河北的腳步了!”

自遼東突然崛起之後,石勒、張賓就感受到來自北方的強大壓力。與狂妄無知的王浚不一樣,衛朔一向穩紮穩打,且手下人才濟濟,無論是裴嶷還是高瞻他們的才華均不輸給張賓多少。

再加上幽並結盟,使得晉人重新佔據了上風,如今襄國的局勢並不太好。處於劉琨、衛朔、邵續三方包圍之中,無論他向哪一方進攻,必然要受到另外兩邊的襲擊。好在冀州大部分豪強站在了石勒一邊,讓他名正言順的佔領了冀州大部,實力比襲擊薊城之前擴充了不少。

衛朔不顧關中天子安危執意進攻昌黎、遼西,惹得幷州上下大爲光火,就是劉琨也是心有不滿,即便是溫嶠爲遼東辯解也無法讓劉琨滿意。在劉琨看來,沒有什麼事比得上救援天子重要。(。)

第12章 拖!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4章 誘敵深入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35章 徐州新軍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95章 討好曹嶷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475章 國葬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53章 商議退敵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14章 立下根基第17章 青島港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91章 賈堅神射
第12章 拖!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4章 誘敵深入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35章 徐州新軍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95章 討好曹嶷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475章 國葬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53章 商議退敵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14章 立下根基第17章 青島港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91章 賈堅神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