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

世家白送給李藎忱這麼大的好處,倒是頗有幾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感覺。

如果不是因爲這批糧食讓李藎忱的底氣增加了很多,李藎忱是絕對不會貿然在這個時候發動南征之戰。而新一年的屯田,效果也非常明顯,源源不斷的糧食正在從南向北運輸,足夠支撐漢軍至少發動半年的進攻,這也是李藎忱明年向北發動進攻的底氣。

當然了,只是憑藉江南一處,李藎忱的底氣可沒有那麼厚。

大漢現在的糧食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江南只是其一,還有荊湖和巴蜀,這兩個也都是華夏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糧食產地,前者是歷史上宋代主要的糧食產地之一,南宋北伐所用的糧食多來源於荊湖屯田;而後者自然也不用說,秦之所以能吞沒天下,和巴蜀天府之國的供給有很大的關係。

李藎忱入蜀之後,屯田的事情就從來沒有放鬆,因此巴蜀之地以及現在更南方的南中已經成爲大漢最主要的糧食產地之一,之前大漢的西北之戰以及北伐關中,巴蜀就曾經出了大力。

荊湖屯田發展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是底子也不薄,荊湖西線長期以來都是南陳和北周對峙的前線,因此湘州、贛州等西線後方魚米之鄉,也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畢竟這些地方也是不錯的耕作之地,南陳不可能只依靠江南支撐起來西線和東線的所有軍隊。

只不過長期以來南陳在西線都處於守勢,所以屯田的範圍不算非常廣罷了,李藎忱入建康府之後,極力推廣屯田,荊湖就是主要的開荒區域,尤其是大漢當時已經拿下了襄陽,湘州到江陵一帶徹底變成了大後方,自然就可以安心屯田了。

尤其是隨着武陵蠻等等蠻族下山逐漸融入大漢的體系之中,大漢的屯田效果越來越好。

另外大漢在淮南、淮西、南陽、嶺南等等前線,也都通過軍民結合的方式進行屯田,受到軍事上的限制,這些屯田的範圍雖然都不算大,但是也足夠支撐軍隊日常消耗。

畢竟有總比沒有好,在糧食上,就算是一根蚊子腿李藎忱也不想浪費。

而要說大漢現在最主要的屯田之地,終究還是江南。

蘇湖熟,天下足,李藎忱作爲一個後世人,當然很清楚這六個字意味着什麼。後世從宋代末年開始,到明清,江南憑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大運河這條南北商貿命脈,一直都是天下最富足之地,從江南來的糧食和漕銀甚至在清朝已經成了國家之命脈,江南丟則國家危在旦夕。

所以江南的潛力,李藎忱是很清楚的。

只要人手足夠,這片土地的確可以培育出滋養整個大漢的糧食和財富,因此新修的官道和運河都優先照顧江南地區,就是李藎忱期望江南能夠儘快發揮出來其潛力,成爲大漢經濟發展的新支柱。

也正是因此,在北上之前,李藎忱必然要先下江南看看,這是誰都攔不住的。

一來江南不算遠,甚至可以說就在建康府門外,而且李藎忱下江南絕對不至於和隋煬帝、正德皇帝那樣勞民傷財,他也是輕車簡從前去,二來之後李藎忱必然要御駕親征的,也必須要先讓朝堂上的這些年輕官員們歷練歷練,感受一下陛下不在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換句話說就是一次皇帝不在的演習,這讓李藎忱不由得想起來後世某國某位七十年的女王,因爲在位時間太長,導致全國上下已經不止一次演練女王去世之後的應急方案,可惜就是用不上,不過真的應該可憐的,還是那位七十年的太子啊······

如果自己在皇位上坐七十年,應該已經煩的透頂了吧。

話說回來,好在李藎忱這次下江南,去去就回,時間尚短,如果這些傢伙們真的捅出來什麼簍子,也能夠及時跑回來給他們擦屁股,可是如果他們什麼經驗都沒有的話,到時候李藎忱北上,難道衝到了黃河邊,還要再跑回來給他們擦屁股麼?

那李藎忱豈不是成了劉裕第二了?

劉裕北伐失敗,並不是因爲敵人太強大,而是自己後方作妖,李藎忱可得吸取教訓。

此時李藎忱雖然人站在船頭上,看着水流滾滾,但是心裡想的卻還是背後越去越遠的建康府的事。

希望這些傢伙不要讓那個自己失望。

運河兩側已經出現了大片的田野,覆蓋着高低起伏的山丘。江南多丘陵,而正是在這高高低低的小山丘之間,孕育了天下糧倉。

“再往前從晉陵入太湖,順風順水的話不日就到吳郡。”沈婺華站在李藎忱的身後,微笑着說道。

這一次李藎忱南下固然也是輕車簡從,後宮之中只有沈婺華陪着自己,之所以讓沈婺華前來,主要還是因爲後宮之中要說和江南世家們關係最密切的,也就只有沈婺華了。

沈家那是江南世家之中一等一的豪門,雖然在沈君理去世、身爲皇后的沈婺華也跟着被打入冷宮之後,沈家只剩下沈君高獨立支撐,頗有幾分獨木難支的感覺,但是這麼多年打下的家底終究還是在的。更重要的是沈君高最終站對了隊伍,李藎忱自然也就沒有打算和他清算之前的賬。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又所謂瘸子裡面拔將軍,形容現在的沈家倒是再合適不過,沈家不管再怎麼狼狽,也比你們那些因爲叛亂被朝廷給抄了底的家族強,作爲緊跟着朝廷腳步的貴族,只要沈家還能夠有人才嶄露頭角,那麼沈家依舊還是沈家。

沈婺華跟在身邊,能給李藎忱壯聲勢不說,李藎忱這一次下江南肯定也要召見本地的世家——雖然這些世家已經七零八落,但是終歸還是有一些大小世家能夠在之前的動盪之中倖存下來的。

世家的體制已經被推翻,但是李藎忱不可否認的是,到現在世家依然是大漢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批人,這一次大漢秋闈之中嶄露頭角的也有一多半都是世家子弟,大漢想要憑藉書院培養出來更多的寒門乃至平常百姓家的子弟,還需要時間。

剛剛結束的秋闈也是李藎忱這一次下江南不會太久的原因之一。

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十九章 火光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十八章 佈置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
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十九章 火光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十八章 佈置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