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

陛下這句話,擺明就是在問,幽州那邊有沒有信心打一仗了。

張須陀急忙說道:“這是契丹直接送來的求援信,信使已經抵達洛陽了,幽州本地的奏章還沒有送上來,不過太尉府已經開始研究開戰的可能性。”

李藎忱頷首。

遼東現在的情況他也不是非常清楚,只是之前讓白袍探摸一下。

還是以謹慎爲先。

大漢的發展現在也已經步入正軌,李藎忱本身也不期望兩線開戰。

等到吐谷渾這邊戰事了結,再收拾高句麗也不遲。

這是一個歷史上讓隋煬帝和唐太宗都吃了虧的主兒,李藎忱也得儘可能謹慎一些。

“先等張掖戰報吧。”李藎忱沉聲說道,“不過不管出不出兵,姿態一定要擺出來,能夠嚇住高句麗最好。”

張須陀忍不住心中默唸一聲:高句麗這種盤踞遼東數代的地頭蛇,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嚇住的,尤其還是有利益糾葛在其中。

不過陛下的擔憂也有道理。

現在的大漢,要穩紮穩打。

打贏了這一仗再說下一仗。

而李藎忱忍不住感慨一聲。

大漢一統之後,外面的風兒,也依舊喧囂不停啊。

朕現在只想安心種田並且發展工商業以積蓄力量的,能不能給個機會?

————————————-

裴子烈倒是並不知道陛下和太尉府已經在討論下一場戰爭了。

擺在他面前的一場決戰,實際上戰局已經格外分明。

裴子烈也擔心於漢軍將士疲憊,所以進攻節奏並不快。

張掖在望,也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有漢軍主力盯着,吐谷渾根本不敢、也沒有實力進攻張掖城。

而張掖城還在漢軍的手中,吐谷渾就也跑不掉。

現在進退兩難的是吐谷渾人,所以裴子烈很淡定。

漢軍前鋒很快就突破吐谷渾的防線,而慕容車重和慕容伏允強打精神從南北包抄過來,卻被漢軍從容的擋住。

慕容世伏並沒有堅持太久,就率軍退入了慕容車重的營寨,相當於主動讓開了東門外的道路,放任漢軍一路向前。

夕陽西下,漢軍前鋒將士和城中的袍澤弟兄緊緊擁抱在一起。

一面嶄新的赤色龍旗很快和了城門上那面千瘡百孔的旗幟並肩飄揚,也宣告着張掖守軍的孤軍奮戰告一段落。

不過決戰,只是進行了第一步。

明擺着慕容世伏是被昨天晚上漢軍的突擊給打怕了,所以不敢直接和漢軍正面較量罷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昨天漢軍騎兵突陣,一路上好一番燒殺破壞,營寨中本來就已經遍佈缺口,此時就算是想要阻攔漢軍,也只能依靠人命往上填罷了。

現在慕容世伏最珍惜的,可不就是人命。

所以他率軍撤退也在情理之中,總比死撐在這裡,被漢軍左右夾擊來得好。

不過這也意味着漢軍將士的士氣愈發高漲,更意味着慕容伏允所部和慕容世伏等人所率領的主力已經被分割開來。

好在慕容伏允並不是無路可走,很快就匯合駐紮在南門外的西域各部兵馬,想要向西撤退,可惜漢軍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南門上的漢軍火炮很快把南門外的區域覆蓋。

此時,史萬歲正親帶着突擊隊,殺出了南門!

且看那怒吼聲中、那滾滾煙塵中、那飛舞的箭矢之中,也不知道多少漢軍將士驟然衝出。

他們之中很多人身上還有傷口,只是經過了簡單的包紮;他們之中很多人,刀上還有血跡,顯然不久前還在艱苦抵抗敵人的進攻。

而現在,他們反過來,如利刃一樣刺入敵人軍陣之中,再接着向兩側散開,把一切都攪亂!

這些苦戰日久的將士們,也終於等到了揚眉吐氣的一天。

而漢軍李詢所部也跟着沿着城牆向南門殺過去,死死壓着慕容伏允,迫使他只能結寨自守。

漢軍的目的很明確,分割包圍之後,先破久戰疲憊的慕容伏允!

慕容世伏也察覺到事情不對勁,率軍重新向南進攻,可是裴子烈親自坐鎮,再加上城裡城外的漢軍早就已經合兵一處,哪裡會給他這個機會?

慕容世伏自然也不甘心。

他等在張掖城,期望能夠拿下張掖以揚眉吐氣只是小事,關鍵還是要等慕容伏允趕到啊。

結果慕容伏允被漢軍給包圓了,那慕容世伏豈不是白白等在這裡了,還讓自家將士們看到了好一場“自家兄弟是怎麼被吊打的”好場面。見死不救的話,慕容世伏這吐谷渾大可汗也不用當了。

因此雙方很快陷入膠着。

與此同時,漢軍主力也開入城,穿過北門,直接進攻原本躲在後面的慕容孝雋所部。

期待着這場決戰的漢軍主力以及一個個躍躍欲試想要納投名狀的各部落兵馬互爲犄角向前進攻,慕容孝雋一時間還真攔不住,只能回過身全力據守。

要不是慕容孝雋多少猜測到漢軍可能會選擇從北側殺出來阻斷自家的退路,因此還是在城西北的營寨中保留了一路偏師,這個時候真的有點兒難以支撐啊。

吐谷渾軍隊從西北營寨中衝出來,及時支援戰鬥,威脅到了漢軍的側翼,所以蕭珣也只能無奈和樑屈蔥分兵。

且看,原本混雜在一起有些亂糟糟的漢軍,一分爲二,蕭珣這個文官也披掛上陣,親自帶着漢軍將士撲向慕容孝雋所部的後方,從城池的東北角一直到遠處的大漠,都是雙方士卒的身影。

而樑屈蔥也帶着部下迎擊西北方向來的吐谷渾偏師,昨天晚上就是在這個地方被壓着打,今天對方的人數少了很多、對方的主心骨慕容孝雋也不在,而自己背後又有人撐腰,那還有啥好猶豫的,說什麼也得把場子找回來!

這些部落將士的鬥志,可不比漢軍差。

別忘了,現在至少在這局部戰場上,他們是在打順風仗,自然是越打越帶勁,那一路主動出擊的吐谷渾偏師,一時間也奈何不了他們,甚至還開始緩緩退卻。

不過蕭珣這邊,對上了全力以赴的慕容孝雋,一時間也難以前進。

張掖城外,看上去是漢軍在主動出擊以求將吐谷渾兵馬各個擊破,但是實際上卻是漢軍包夾吐谷渾兵馬、吐谷渾又包夾漢軍兵馬,甚至西城門外還有一些幾乎被遺忘了的、且忠誠於吐谷渾的小部落,自己還是攻城,好不熱鬧。

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一七六九章 將將之才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九章 秘密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三章 鄰里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
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一七六九章 將將之才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九章 秘密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三章 鄰里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