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老龍頭

bookmark

老龍頭在山海關城南的渤海之濱,這裡之所以叫老龍頭,是因爲人們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這條龍走過大漠,攀賀蘭、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飛馳,在遼西走廊上挽了個結,豎起了山海雄關,隨之引頸入海,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龍頭。

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地勢高峻,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

老龍頭最爲著名的建築當屬有,長城連海水連天,人上飛樓百尺巔,之稱的澄海樓,繞樓而上,站在樓頂俯身下望,老龍頭吞吐海浪,激起飛濤如雪,極目遠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使人心襟大開,豪情滿懷。

解天輝把我們帶到這裡,他敞開襯衣坦胸露乳,斜靠在欄杆處,嘴角叼着煙,恣意妄爲向下無禮的吐口唾沫,吊兒郎當的問:“寶呢,地就是這裡,這寶你們得給老子找出來。”

“石盤地圖上顯示的位置就是這裡,應該八九不離十,可老龍頭地方不小,若真有碣石金宮藏匿。”宮爵看向我說。“能不能找到,就得指望你本事了。”

“這裡是秦始皇真正的求仙入海口,候公也是從這裡東去,這地方意義非凡,秦始皇選在這裡入海,應該和碣石金宮有關。”我站到樓邊四周仔細查探。“文獻中記載碣石金宮廣廈百間,足見金宮規模不小,要修建這麼大的建築,爲什麼居然沒有任何風聞。”

“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曾在這裡修建過防禦工事,就是如今我們所在的石城,當時這裡大興土木,如果碣石金宮在此,早應該被挖掘出來纔對。”身後傳來赤井嘉隆的聲音。

他果然爲了探尋寶藏所在煞費苦心,對於遼東沿海一代的情況瞭如指掌,赤井嘉隆所說,正好也是我百思不解的地方,明代戚繼光爲防止蒙古騎兵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節從海邊潛入,動員土兵修建了這座海上石城的,它與城北的角山長城,城東的威遠城構成犄角之勢,拱衛着山海關城。

這座海上石城的基礎非常牢固,歷經海水幾百年的沖刷而不毀,據說初建時,在海底反扣了許多鐵鍋,用以減少海水對石城的衝擊,到後來,這座石城也成爲防禦倭寇海患的重要防線。

可問題是從明初洪武年間到明末的兩百多年中,老龍頭不斷修建,逐步完善,但是從未有過關於發掘出遺蹟的記載。

“會不會石盤上顯示老龍頭地名,並非是如我們所想的那樣,碣石金宮並沒在此,而是另一個線索在這裡。”宮爵說。

我想聽聽凌芷寒的意見,可她從上到澄海樓後,一直拿着羅盤,一言不發的遠眺觀望着什麼。

“就算是線索在這裡,戚繼光大興土木,想必也早已被破壞。”赤井嘉隆神情有些煩悶。

“別他媽不懂裝懂,誰告訴你們老龍頭是戚繼光修的?”解天輝雙手撐在欄杆上說。

“不是戚繼光修的?”我大吃一驚。

“看見那些石牆沒?”解天輝指了指下面那一道隔斷海陸的牆體。“戚繼光來這裡之前,石城已經初具規模,他不過是把老龍頭和石牆連接在一起。”

“那石城是誰修的?”田雞問。

解天輝的眼睛被煙燻的眯成一條縫,輕描淡寫回答。

“錦衣衛。”

……

我們大吃一驚,這裡在明代屬於邊陲重地,因爲距離京師不遠,所以戰略位置及其重要,錦衣衛並沒有兵權,爲什麼會在這裡修建石城。

“我是大老粗,文縐縐的話不會說,事情挺簡單,這一帶歷來戰事不斷,各朝各代丟在這兒的東西也不少,時間長了那就是寶,我這人沒事就喜歡上點年月的東西。”解天輝估計是瞧見我們都吃驚的看着他,心不在焉的解釋。“前些年我搗騰到一本明代文書,年代是嘉靖年間,是老龍頭駐軍所寫,這本文書裡我讀出點意思。”

我們沒打斷解天輝,都仔細聽他往下說,解天輝告訴我們,文書是記載老龍頭駐軍日常事務,值不了幾個錢,充其量有點歷史價值而已,所以他得到之後也沒多上心,只是上面的內容倒是讓他知道些,老龍頭在嘉靖年間的一些事。

在戚繼光到老龍頭之前,這裡還不是海防要地,只駐紮人數不多的戍守軍隊,用來警戒海防而已。

但到了嘉靖年,突然有錦衣衛指揮使統帥大量京軍駐紮在此,同時還配備裝備精良的水師,甚至在京軍中,還有三大營跟隨,在當時,可以說老龍頭成了東南沿海最堅固的軍事要塞。

“錦衣衛帶着京軍駐紮,還……還調遣了三大營?”我更加吃驚。

“什麼是三大營?”宮爵渾然不知的問。

“在明成祖朱棣遷都後,因爲京師接近前線,所以大量擴軍,併成立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我皺眉疑惑不解解釋。“戰時,五軍營習營陣,三千營主巡哨,神機營掌火器,這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只會在緊要關頭扈駕隨徵,這三大營和錦衣衛一樣,都隸屬皇帝的侍衛親軍,除了皇帝沒人可以調動。”

“你知道的還不少,你可知這麼大陣仗,精銳盡出到這裡來幹嘛了?”解天輝點點頭,這一次居然沒罵髒話,也不等我應答,指了指下面的石城。“跑這兒來修房子,就是現在入海石城的雛形,就是瞎折騰屁用沒有,還不如後來戚繼光修的石牆,最後能抵禦倭寇的全靠這道石牆。”

“先不管到這裡幹嘛,能同時調遣錦衣衛和三大營,只有皇帝才能做到,這麼大的軍事調遣在文史中應該有記載纔對。”我眉頭皺的更緊,在腦海裡搜索一遍,很確定的搖頭。“可明代文獻中,根本沒有三大營參與海防工事修建的記錄。”

“什麼人到這兒修什麼關我屁事,不過我搗騰到的那本文書裡,最有意思的記載就在這裡,統軍的指揮使有專斷之權,調動三大營到這裡根本不是皇帝老兒的意思,就連在這裡修建石城,當時的明帝也未必清楚,不過是後來戚繼光把這裡營建成海防要塞後,因爲連接長城,纔有了老龍頭的這稱呼。”

“這麼多駐軍,在嘉靖年間對此地大興土木,都沒發現有異常,這說明碣石金宮壓根就不在這裡啊。”田雞一臉失望。

“這不是關鍵,最有意思的事不在這裡。”解天輝搖搖手指,吸了一口煙說。

“那是什麼?”宮爵問。

“是那個統帥三大營和錦衣衛到這裡的指揮使。”解天輝把菸頭扔到樓下,流裡流氣說。“修建完石城後,這個指揮使就率軍離開,可在文書裡,我自始至終沒瞧見這指揮使的名字,但到了萬年曆間,這個指揮使居然又回到老龍頭。”

“既然沒有名字,解先生怎麼知道回到老龍頭的就是之前的指揮使?”赤井嘉隆疑惑的問。

“不用知道名字,因爲在文書中記載,這人一直戴着一副金絲面具。”

我們頓時一驚,文書中記載的這個人,應該就是在錦西力戰不退,打敗赤井信成的那個男人,我連忙追問解天輝,他了解到的情況,解天輝說,萬年曆倭寇猖獗,這個指揮使統帥錦衣衛守衛老龍頭,因爲城高牆後,加之守軍精銳,倭寇在攻擊一段時間後,知道難以逾越這道天塹,便放棄對老龍頭的攻擊不再侵擾。

聽到這裡,我心裡咯噔一下,轉身走到澄海樓內,裡面有一副明代海防疆域圖,我在上面找到老龍頭的位置,然後手指平移,距離不到一百公里便是錦西。

“赤井信成強攻錦西三年,可現在看,碣石金宮並非在錦西,但赤井信成應該很清楚,他原本想要攻佔的是老龍頭,可城防堅固他無法突破,而東南沿海距離老龍頭最近的登陸地就是錦西。”我指着地圖終於明白赤井信成的真正意圖。“從海上赤井信成知道無法攻破老龍頭,所以他捨近求遠,轉而攻擊錦西,一旦破城,他就能從錦西迂迴到僅有一百多公里的老龍頭。”

“難怪最後關頭,會突然有大量錦衣衛馳援,想必是從老龍頭來的援軍,錦衣衛指揮使應該是洞悉了赤井信成的意圖,因此在錦西力阻。”宮爵也恍然大悟。

“那先祖最後一役用的就是調虎離山之計,先祖用大量主力佯攻錦西,就是爲了拖延住這位錦衣衛指揮使,然後在率領部下攻入老龍頭。”赤井嘉隆邊說邊點頭。

“這樣的話,就更加證明碣石金宮就在老龍頭,可到底在什麼地方呢?”田雞疑惑不解。

“赤井信成從一開始就知道碣石金宮的所在,但是……”我走到樓邊的護欄邊。“那個戴着金絲面具的指揮使同樣也知道,他堅守老龍頭的原因其實是守護碣石金宮,早在赤井信成攻擊老龍頭之前,這個指揮使就到過這裡,還大興土木修建石城,這樣做的原因是……”

“爲了掩飾碣石金宮的存在!”宮爵猛然擡起頭大聲說。

“對,根本不是修石城,僅僅是想抹去碣石金宮的痕跡。”我深吸一口連忙問解天輝。“如果只修建一處地方,就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所以爲了掩護碣石金宮的位置,不得已才修建石城,文書中可有記載,當年第一處修建的地方在哪裡?”

解天輝理順被海風吹亂的頭髮,漫不經心擡手指着海中石城的盡頭。

“龍頭,就是伸到海里的石堡龍頭。”

第621章 玉石棺底第651張 無心插柳第99章 不朽之神第46章 洛書第725章 赫圖阿拉第11章 北邙少閒土第314章 八仙庵第225章 見面禮第38章 崑崙金闕第536章 強者和弱者第385章 重返故土第487章 龍蠱第71章 最後的土司第514章 莫敢仰視第690章 不死不休第638章 兵臨城下第413章 仙風道骨第455章 邪物第113章 價值連城第164章 佛手拈花第106章 山崩地裂第553章 忠肝義膽第64章 生死契第236章 魔國雙城第53章 六瑞玉室第750章 最後的龍脈第515章 身陷重圍第442章 手足情深第613章 九錫之禮第111章 回龍顧祖第271章 不爲瓦全第299章 將計就計第514章 莫敢仰視第747章 劫後餘生第73章 重返故里第613章 九錫之禮第159章 墨玉銅鏡第540章 咎由自取第148章 推背第548章 噩夢的旗幟第468章 神的傑作第739章 風水大陣第697章 衆說紛紜第733章 多此一舉第75章 祖神之殿第427章 死亡幻覺第696章 顛覆第175章 白家的秘密第730章 龍符第56章 三眼麒麟第84章 禁地神廟第137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598章 平生一片心第8章 同舟共濟第228章 田雞的秘密第4章 南蠻子第539章 一念之仁第222章 秦代竹籤第421章 人臉子母蛛第492章 獻祭儀式第755章 斷龍石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242章 心狠手辣第80章 獻祭第657章 深仇大恨第91章 蝶麪人第263章 同歸於盡第683章 水火不容第513章 血色圖騰第238章 海底入口第253章 祭臺蠟像第692章 不知是福第630章 穆王西征第476章 不朽第618章 九寸門第204章 恍如隔世第315章 玉蟬第273章 不醉不歸第78章 大遷徙第421章 人臉子母蛛第102章 黃金面具第4章 南蠻子第281章 神廟第275章 玉豬龍第280章 洋耗子第710章 揚州十日第113章 價值連城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257章 海底龍脈第150章 南凌北卓第272章 命懸一線第658章 子午谷第75章 祖神之殿第243章 弩陣第36章 神龍負圖出洛水第515章 身陷重圍第59章 絕密檔案第645章 心知肚明第681章 因果報應第303章 後會無期
第621章 玉石棺底第651張 無心插柳第99章 不朽之神第46章 洛書第725章 赫圖阿拉第11章 北邙少閒土第314章 八仙庵第225章 見面禮第38章 崑崙金闕第536章 強者和弱者第385章 重返故土第487章 龍蠱第71章 最後的土司第514章 莫敢仰視第690章 不死不休第638章 兵臨城下第413章 仙風道骨第455章 邪物第113章 價值連城第164章 佛手拈花第106章 山崩地裂第553章 忠肝義膽第64章 生死契第236章 魔國雙城第53章 六瑞玉室第750章 最後的龍脈第515章 身陷重圍第442章 手足情深第613章 九錫之禮第111章 回龍顧祖第271章 不爲瓦全第299章 將計就計第514章 莫敢仰視第747章 劫後餘生第73章 重返故里第613章 九錫之禮第159章 墨玉銅鏡第540章 咎由自取第148章 推背第548章 噩夢的旗幟第468章 神的傑作第739章 風水大陣第697章 衆說紛紜第733章 多此一舉第75章 祖神之殿第427章 死亡幻覺第696章 顛覆第175章 白家的秘密第730章 龍符第56章 三眼麒麟第84章 禁地神廟第137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598章 平生一片心第8章 同舟共濟第228章 田雞的秘密第4章 南蠻子第539章 一念之仁第222章 秦代竹籤第421章 人臉子母蛛第492章 獻祭儀式第755章 斷龍石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242章 心狠手辣第80章 獻祭第657章 深仇大恨第91章 蝶麪人第263章 同歸於盡第683章 水火不容第513章 血色圖騰第238章 海底入口第253章 祭臺蠟像第692章 不知是福第630章 穆王西征第476章 不朽第618章 九寸門第204章 恍如隔世第315章 玉蟬第273章 不醉不歸第78章 大遷徙第421章 人臉子母蛛第102章 黃金面具第4章 南蠻子第281章 神廟第275章 玉豬龍第280章 洋耗子第710章 揚州十日第113章 價值連城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257章 海底龍脈第150章 南凌北卓第272章 命懸一線第658章 子午谷第75章 祖神之殿第243章 弩陣第36章 神龍負圖出洛水第515章 身陷重圍第59章 絕密檔案第645章 心知肚明第681章 因果報應第303章 後會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