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一意孤行

卻說徐晃領連克墊江、閬中,斬殺閬中守將以後,就準備興兵攻打葭萌關。,

閻圃知道徐晃打算,當即大驚失色,說道:“葭萌關中有三千兵馬駐守,更兼此關乃天下少有之雄關,貿然出兵搶關必定有敗無勝。”

“更何況,我軍兵馬不過五千,若是再留下一些士卒駐守墊江,根本沒有多少兵力攻打葭萌關。”

“依我之計,將軍還是應當先守住墊江,等待主公大軍抵達之後,再攻打葭萌關不遲。”

徐晃卻是奮然說道:“先生此言差矣,正是因爲葭萌關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吾纔要趁此良機一舉攻陷此關。”

閻圃奇怪的問道:“那所謂‘良機’從何而來?”

徐晃道:“閬中雖克,然而仍舊有不少益州士卒往葭萌關方向逃去,吾早已派遣士卒混入其中。只要大軍一至,裡應外合之下,葭萌關唾手可得。”

“反之,若不盡早領兵前去攻打葭萌關,恐怕夜長夢多,這些士卒身份極有可能會被識破。”

閻圃臉色一變,喝道:“凡事可一可再不可三,將軍已經使用相同計策連破兩城,今日再用此計攻打葭萌關,又豈會有成功之理?”

徐晃搖頭說道:“昔淮陰侯韓信兩次暗度陳倉,皆大破敵軍,立下不世功勳。吾欲以一計破三城,又有何不可?”

“某心意已決,先生莫要再勸!”

徐晃遂不聽閻圃之言,就要帶領五百兵馬前去攻打葭萌關。

閻圃見不能勸動徐晃,又怕他前往葭萌關有所閃失,當即再次進言:“五百兵馬太少,甚至還沒有葭萌關守軍多,將軍若執意領兵前往攻打葭萌關,還請多帶些兵馬。”

ωwш ●тTk дn ●C○

徐晃可是陳旭十分器重的大將,若是他真因爲攻打葭萌關出事,對於整個關中而言,都是一個極大損失。

徐晃搖了搖頭,嘆道:“巴郡南部只剩下五千兵馬,墊江、江州都需要士卒駐守,以防萬一。”

“吾帶走五百士卒奔襲葭萌關已是極限,若再多帶兵馬,巴郡南部必定空虛,此不爲智者所爲。”

說到這裡,徐晃忽然昂首挺胸,豪情萬丈的說道:“兵不在多乃在於精;將不在勇乃在於謀。”

“今日葭萌關,吾視之若土崩瓦狗,取之若探囊取物,五百兵馬足以將其攻克,又何須勞師動衆?”

“先生休要擔憂,只管守住巴郡南部即可,待吾攻破葭萌關之時,再與先生把酒言歡!”

徐晃心意已決,無論閻圃如何勸諫,始終聽不進去。

待徐晃點齊五百兵馬,對將校們說明自己意圖之後,幾乎所有將校都覺得此戰絕不可能功成。

葭萌關之險遠近聞名,當初徐晃以優勢兵力攻打嚴顏駐守的江州,尚且無計可施,更何況今日以絕對劣勢兵力,想要奪取如此險關?

更爲重要的是,諸將都不認爲葭萌關守將乃是傻瓜,在聽說墊江、閬中失守經過以後,還會對那些進入城中的益州潰兵,不加以嚴密提防。

然而進入巴郡以來,徐晃在軍中表現早已使得衆人歎服。

故此,哪怕諸將心中有所疑慮,終究還是沒有說些什麼,只是默默跟隨在徐晃身後,往葭萌關趕去。

可是不少將校心中,仍舊打定了主意,若真的事不可爲,也要好生勸諫徐晃一番才行。

……

卻說徐晃帶着五百兵馬,一路大張旗鼓追殺益州潰兵,浩浩蕩蕩往葭萌關趕去。

益州潰兵有一千餘人,在數量上甚至要遠遠超過關中兵。

可關中軍剛剛打了勝仗,氣勢如虹,又是精銳之師。

反觀益州軍,卻是衣甲不整的潰兵,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狼狽逃竄,士氣極度低迷,根本毫無戰心。

關中軍一路追來,益州潰兵根本沒有組織起較爲激烈的抵抗。

甚至有許多益州潰兵,見關中軍瞅準了大隊人馬,窮追不捨以後,居然在半路上紛紛脫離隊伍,往其他地方逃去。

巴蜀之地多山林,這些人一旦逃入山中,關中軍也不敢進山搜索,只得放過逃跑之人,繼續追殺益州大隊潰兵。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趙雲率領趙煌、湯陳抵達漢昌,正在整頓軍備,忽然聽聞閬中復爲徐晃所奪,當即吃了一驚。

趙雲對劉闢說道:“閬中已克,糧草輜重都還在城中,漢昌缺糧之事已經解決。劉將軍暫且領兵在此休整,吾先率領騎兵趕往閬中。”

趙雲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怒火,恨不能早點殺奔過去,與益州軍交戰,好爲江武報仇。

故此聽聞巴郡最新戰況以後,就帶領五千騎兵,星夜兼程往閬中趕去。

……

卻說徐晃領兵離開以後,閻圃當即跌足頓首,說道:“吾本以爲徐晃乃沉穩之人,勝不驕敗不餒,乃大將之才。”

“今日才知,其人未免太過狂妄自大,小覷巴蜀豪傑了!”

心中雖然焦急,可是閻圃卻沒有絲毫辦法,只得派遣信使往北方漢昌縣城之中,聯繫龜縮在那裡的劉闢,希望劉闢能夠領軍前往葭萌關相助徐晃。

信使剛剛派出去沒多久,就有斥候來報:“先生,趙雲將軍已經率領五千騎兵,抵達漢昌縣城多日矣。”

“趙將軍得知閬中被克消息之後,星夜兼程領兵往這邊趕來,再過幾日即可抵達閬中。”

閻圃聞言大喜過望,說道:“不曾想,趙將軍居然這麼快就抵達漢昌了!”

趙雲的到來,也就標誌着關中大軍已經進入蜀郡,只要陳旭領兵抵達閬中,閻圃也就可以放下肩膀上的重擔了。

沒有人知道,這段時間,閻圃心中到底承受了多麼大的壓力。

……

巴郡太大了,城池之間的距離也並不太近,漢昌與閬中之間更是相隔甚遠。

更兼巴郡之地山路崎嶇,很多地方不利於騎兵行軍,趙雲耽誤了幾日才抵達閬中。

閬中城中,早有斥候飛報閻圃,備言趙雲領兵過來之事,閻圃聞言大喜,當即率軍出城十里相迎。

雙方見面敘禮畢,閻圃便迫不及待的說道:“徐晃將軍執意帶領五百兵馬取葭萌關,吾擔憂徐將軍安危,還請子龍迅速率領騎兵前去支援。”

趙雲聞言大驚,問道:“葭萌關如此險地,駐軍都不下三千之衆,公明爲何如此輕敵大意?”

閻圃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徐將軍自廣漢郡回返,聽聞孝德戰死,關中軍大敗的消息以後,心中鬱郁難安,這才鋌而走險。”

“哪怕吾再三勸諫,徐將軍始終都是一意孤行。”

趙雲心中更驚,暗暗想到:“將不因怒而興兵,公明熟讀兵書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纔對,爲何今日卻是亂了方寸?”

“主公極爲器重公明,若公明因爲失了方寸而兵敗,有個三長兩短的話,主公豈不會悲痛欲絕?”

“於私來講,公明爲人爽朗敦厚,與吾亦是相交莫逆,今日又豈能看着公明深陷險地?”

念及於此,趙雲當即說道:“先生但請放心,吾這就率領麾下人馬,星夜兼程趕往葭萌關,助公明一臂之力。”

“只是漢昌城中缺糧已久,我等此次輕裝而行,帶去的糧草也並不能支撐很長時間,還望先生能夠派人往漢昌運輸糧草。”

閻圃急忙點頭道:“此事將軍無須擔心,閬中城內糧草堆積如山,漢昌日後絕不會再缺糧。而且巴郡南部兵力太少,我正準備從漢昌借來一些兵馬守城。”

對於這些瑣事,趙雲相信閻圃完全能夠勝任,沒有再多做停留,就率領麾下騎兵殺奔葭萌關。

另一方面,徐晃帶領五百關中士卒,對着那些益州軍潰兵窮追不捨,居然一直追到了離葭萌關不遠的位置。

葭萌關守將早就探聽到閬中戰事,知道益州軍兵敗,閬中守將被殺的事情,心中一直提防着徐晃前來奪城。

這一日,他正在城牆上面吆喝士卒們加固城防,忽然有斥候來報:“將軍,閬中城破,潰兵一直往此地趕來,那徐晃窮追不捨,居然追到了葭萌關境內。”

葭萌關守將心中大驚,急忙問道:“徐晃那廝帶了多少兵馬過來?”

斥候答道:“五百左右!”

葭萌關守將不可置信的驚呼:“怎麼可能!他難道妄圖以五百兵馬,攻克險峻無比的葭萌關?”

說這話之時,葭萌關守將臉色漲得通紅,感覺徐晃有些太小覷自己了。

斥候猶豫了一下,答道:“依小人看來,關中兵不像是前來攻城,反而像是追殺閬中潰兵,一直追到了這裡?”

葭萌關守將眉頭一挑,問道:“何出此言?”

斥候道:“小人曾經細細偵查過關中軍,發現他們並未攜帶攻城器械,就連糧草、輜重都沒有攜帶,根本不像是來攻城的樣子。”

“更何況,縱然似小人這等人物,亦是曉得葭萌關之險天下莫及,極難攻克,更何況徐晃乎?”

“故此,小人猜測那徐晃,根本沒想過要攻克葭萌關。”

聽見斥候的話,葭萌關守將皺着眉頭細細揣摩了一陣,越想越覺得有理,當即喜笑顏開的拍了拍斥候肩膀,說道:“你很不錯!”

站在城牆上面,葭萌關守將暗暗想到:“據斥候來報,一千多閬中潰兵,半路已經被殺散了大半,現在只剩下不到四百人往這邊趕來。”

“吾聞墊江、閬中,皆因先有關中軍混入城中,才讓徐晃那廝裡應外合攻破城池。此次,我應該多加註意纔對。”

“只是關中軍只有這麼一點兵馬,閬中潰兵也沒有多少人,縱然其中混有關中軍細作,又能翻起多大風浪?”

葭萌關守將正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忽然聽見副將說道:“徐晃那廝乃關中名將,縱橫巴郡所向無敵,我軍士卒聞徐晃之名當即膽寒。”

“徐晃那廝定是連戰連勝,以爲我巴蜀之地無人,這才狂妄自大,膽敢率領五百兵馬追逐至此地。”

“如今城中有三千虎狼之師,假如將軍主動出城迎敵,定可大破關中軍。若是能夠僥倖生擒徐晃,將軍豈不會名動天下?”

葭萌關守將聽到這些話,心臟忍不住‘嘭嘭’跳動了起來,毫無疑問,面對這個天大的誘惑,葭萌關守將心動了。

掙扎了一陣,他略帶憂慮的說道:“傳聞徐晃本人勇冠三軍,關中士個個驍勇善戰,以一當十。若是貿然出城作戰,不慎兵敗卻該如何是好?”

副將說道:“將軍如此說話,也未免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徐晃再勇只是一人,關中軍再如何精銳,亦不過五百疲憊之師。”

“我軍以衆擊寡,以養精蓄銳之士,攻打長途奔襲疲憊之旅,又豈會有不勝之理?”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將軍又豈能因爲畏懼徐晃之名,而錯過這等大好時機?”

葭萌關守將心中一震,繼而奮然說道:“汝言大善,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揚名立萬便在今日!”

隨後,葭萌關守將只留下三百兵馬守關,他卻是親率兩千七百人浩浩蕩蕩殺向城外。

大軍剛剛前行十餘里,忽然遇到了一彪益州潰兵,他們個個衣衫襤褸,滿臉倦容。有些士卒身上,甚至沒有攜帶武器。

葭萌關守將讓大軍攔住這彪潰軍,厲聲喝到:“賊軍只有五百人,爾等卻被追殺得如此狼狽!”

“吾今親率大軍與賊軍交戰,爾等若還有膽氣,就返身與吾一同前去和關中軍交戰!”

聽見葭萌關守將的話,有些人臉色漲得通紅,看了一下前面密密麻麻的益州軍,稍微猶豫就表示願意再戰。

另一些人卻眼神閃爍,不吭一聲。

葭萌關守將見狀,當即讓人將不願與關中軍交戰的士卒分開,而後大聲喝道:“殺!”

副將早就準備好了,聽見軍令以後,當即帶領全副武裝的益州軍,將那些人全部殺死。

在絕對懸殊的實力對比下,這場屠殺根本沒有持續多久。

戰事畢,葭萌關守將對另外一羣人喝道:“爾等休要驚慌,這些人眼神閃爍,又不肯與關中軍作戰,必定乃是關中軍細作無疑。”

“吾下令將其全部誅殺,不過是爲了消除後患罷了,與爾等無關。”

(月底了,看看自己還有月票沒,過了今天可就作廢哦。)

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898章 試探第119章 噩耗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67章 殺羌令第28章 返鄉第776章 解惑第15章 買糧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73章 暴走第478章 韓遂死第296章 生死戰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384章 下一代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20章 重逢第289章 疑惑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9章 再次掌兵第319章 邀戰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389章 殺貴妃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99章 陳沫第456章 中伏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118章 敲暈第121章 戰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611章 三問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412章 獻策第329章 虐呂布第713章 鄧芝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47章 反攻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794章 三策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95章 皇甫嵩第144章 鬥將第337章 絕路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38章 弒帝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60章 鬥將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97章 衝突第295章 衝突第763章 綠洲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58章 遊街第233章 斬將第747章 快來了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95章 父與子第390章 清洗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30章 縱第260章 分歧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332章 書信第528章 安置第284章 旭之志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71章 唐姬第49章 援兵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02章 狼煙第779章 釋放第508章 出巡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21章 設伏
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898章 試探第119章 噩耗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67章 殺羌令第28章 返鄉第776章 解惑第15章 買糧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73章 暴走第478章 韓遂死第296章 生死戰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384章 下一代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20章 重逢第289章 疑惑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9章 再次掌兵第319章 邀戰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389章 殺貴妃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99章 陳沫第456章 中伏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118章 敲暈第121章 戰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611章 三問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412章 獻策第329章 虐呂布第713章 鄧芝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47章 反攻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794章 三策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95章 皇甫嵩第144章 鬥將第337章 絕路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38章 弒帝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60章 鬥將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97章 衝突第295章 衝突第763章 綠洲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58章 遊街第233章 斬將第747章 快來了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95章 父與子第390章 清洗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30章 縱第260章 分歧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332章 書信第528章 安置第284章 旭之志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71章 唐姬第49章 援兵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02章 狼煙第779章 釋放第508章 出巡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21章 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