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復仇之始

益州之戰,因爲劉璋的投降而告一段落,陳旭再添益州之地。

哪怕那些因爲劉璋闇弱,認爲其並非明主而沒有出仕的巴蜀豪傑,大多數也都在陳旭的徵辟下,紛紛來投。

一時間,陳旭之鋒芒,令天下諸侯惶恐不安。

哪怕高傲如袁本初,梟雄如曹孟德,驍勇善戰如孫伯符,此時都感到了極其強大的壓力。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屬於後話了。

至於田豐當初掛印而走,前去投奔劉璋之事,陳旭卻始終沒有提起隻言片語。

不僅如此,陳旭對於田豐之恩寵,相比起以前,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以說,若不是田豐勸說劉璋投降,陳旭不見得能夠如此輕易,就拿下了整個益州。

假如劉璋再次棄城而逃,何時能夠攻下益州全境,就會成爲未知數。

田豐的這種功勞,絕對不亞於一場規模龐大的勝利。

雖然劉璋已經投降,陳旭卻又在益州耽誤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春天都已經快要過去了。

陳旭剛剛拿下整個益州,就一心想要儘快趕往涼州,卻又被各種事物羈絆,沒有辦法如願以償。

陳虎也是再三請求領兵出征涼州,可是文昭想起歷史上,張飛爲關羽報仇而身死的下場,卻不敢貿然讓其獨自一人過去。

爲了此事,陳虎曾經不止一次向文昭發脾氣,這在以前完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文昭理解陳虎的心情,無論陳虎如何鬧騰,他都只是好言撫慰,然後盡力解決益州遺留下來的各種問題。

春天逐漸進入了尾聲,夏季到來以後,羣山環繞的巴蜀之地,更是顯得生機盎然。

久經戰火的益州,雖然仍舊沒有能恢復到以前那樣,情況也在慢慢好轉。

特別是關中新法開始普及以後,益州百姓才慢慢從屠城的陰影中走出來,開始接受這種新的生活,只是心中多少還有一些陰影。

成都,州牧府,陳旭召集麾下文武,商議出兵涼州之事。

陳靜的仇恨,文昭已經壓抑太久了,一日都不願再等待下去。

每次他快要壓制不住的時候,都忍不住會拿起那柄,陳靜贈送他的佩劍,輕輕撫摸着上面刻着的‘靜’字。

那個字,卻好似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一樣,總是能讓陳旭平靜下來。

正是因爲這個緣故,陳旭才能一直隱忍到現在,哪怕在攻下益州之後,也沒有貿然領兵出征涼州。

看着經過兩個多月休整,重新變得容光煥發的衆人,陳旭沉聲說道:“益州諸事大致已定,吾欲剋日起兵,殺奔涼州。”

陳旭聲音不大,衆人卻能感受到其中隱含的殺意。

陳虎等待這日已經很久,急忙跳出來喝道:“主公出兵涼州,某願爲先鋒!”

說完以後,陳虎還環視州牧府中衆人一眼,諸將見狀都是心中瞭然,沒有與陳虎爭奪先鋒之職。

畢竟,衆人都不傻,不會因爲一個先鋒之職,而得罪暴怒的陳虎。

陳虎雖然沒有什麼很大的戰功,卻是自家主公最喜愛的族弟,疏不間親的道理,衆人都懂。

故此,在這種情況下,衆人非常詭異的都安靜了下來。

看了陳虎一眼,文昭右手輕輕撫摸着劍柄,感受着上面刻下的字跡,皺眉沉思半晌。

過了一會兒,陳旭道:“此戰吾欲率領大軍,親自充當先鋒,手刃馬超爲阿靜報仇。”

“至於阿虎,直接跟隨我左右即可。”

失去了陳靜以後,文昭更加有些患得患失,絕對不願看到陳虎有失,所以根本不敢讓他當做先鋒。

不然以陳虎衝動的性格,指不定會做出什麼事情,假如陳虎再出事的話,陳旭可能真會發瘋。

衆人也都知道自家主公,這段時間壓抑太久了,沒有一個人出言反對。

當初得知陳靜戰死,陳旭不顧一切想要撤兵的場景,衆人感覺還是歷歷在目。

若不是賈詡的勸說,也許關中軍這麼長時間的努力,都會化爲泡影,益州也不會完全歸屬陳旭了。

見衆人緘默不語,陳旭眉頭微微舒展,道:“益州初定,百姓卻沒有完全歸心,各種矛盾尚且沒有完全解決。”

“巴蜀之地乃是緊要去處,卻不知何人能夠爲我駐守此地?”

關中文武聽見陳旭的話,都不由挺了挺胸膛,目光灼灼的盯着陳旭。

益州距離關中太遠,又是天府之國,只要在此地擔任一郡太守的職位,都算得上是個土皇帝了。

可是面對陳旭的詢問,卻沒有人毛遂自薦。

其實陳旭心中早就已經有了計較,這麼說也不過是場面話罷了,又豈會真的隨意安排人?

州牧府內沉寂半晌,陳旭將目光放在田豐身上,開口道:“此次益州之戰,元皓威震巴蜀,益州境內無人不知元皓名聲。”

“吾意任命元皓爲益州刺史,不知元皓以爲如何?”

對於陳旭這個突然的任命,所有人都是臉色一變,滿臉的不可置信。

一州刺史的職位,絕非小可,特別是在亂世之中,更是不能輕易假手於人。

這也是爲什麼,關中明明有很多才能出衆之人,涼州刺史的職位仍舊由陳靜擔任,並且無人出言反對了。

任人唯親,雖然不是一個褒義詞,在亂世中卻也只能如此,陳宮擔任幷州牧職位,亦是這個緣故。

益州之地更是天府之國,其重要性甚至要遠遠超過幷州、涼州,假如刺史之位所託非人,陳旭很有可能會自掘墳墓。

關中諸將都以爲,這次陳旭會再次任命自己族人,擔任益州刺史的職位。

卻沒想到,陳旭最終居然會選擇田豐。

“主,主公,益州刺史之位並非小可,還望主公謹慎爲之。”

哪怕一向泰然自若的田豐,此時也都有些瞠目結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說起話來居然也有些磕磕絆絆。

陳旭卻是走到田豐身旁,挽起他的手臂感嘆道:“關中衆多謀士之中,先生最早投奔於我,若無先生又豈有陳旭今日?”

說到這裡,陳旭環顧衆人,朗聲說道:“爾等都是忠貞之輩,先生更是其中翹楚,若連先生都不能信任,我還能信任何人?”

這麼一番話,聽得衆人臉色潮紅,心中激盪不已。

一州刺史職位都能假手於人,而且還不是自己宗族之人,這不由讓衆人感受到了,陳旭非同一般的氣魄。

對於衆人表現陳旭非常滿意,他再次對田豐說道:“益州之地,日後就交給先生了。”

隨後,陳旭就拿出了益州刺史的印綬,將其遞給田豐。

田丰情緒亦是激動異常,跪在地上雙手接過印綬,說道:“除非我死,否則益州之地,絕對會成爲主公最堅實的後盾。”

陳旭將田豐拉了起來,道:“以先生之才,爲我守住益州乃是輕而易舉之事,又何談‘死’字?”

對於益州之地,陳旭不得不謹慎對待。

雖然他也想讓自己族人,擔任益州刺史之位,可是思來想去,都覺得沒有合適人選。

畢竟,陳氏一族的底蘊實在太過薄弱了。

陳羣固然有才華,卻是那種內政型人才,可以幫助陳旭,將境內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卻不能獨擋一方。

陳虎勇猛有餘,謀略不足,更是不能擔當大任;陳青太過謹小慎微,才能與其餘賢才相比,也只能說是一般。

特別是陳靜之死,也讓陳旭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任人唯親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假如涼州刺史當初不讓陳靜擔當,也許就不會出現陳靜戰死,兵敗涼州的事情了。

既然有了這個教訓,陳旭就不得不轉變心態,開始啓用那些真正有才華,並且足夠忠誠的人獨擋一方。

他也相信,田豐絕對不會背叛自己。

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夠成爲關中的糧倉,以及兵源的出口地,日後也是攻打荊州的橋頭堡。

僅僅憑藉田豐一人,根本不足以擔起這個重任,益州境內,還必須有精兵猛將駐守才行。

考慮過各方面因素以後,益州人事安排終於被決定下來。

田豐爲益州刺史,張鬆爲益州從事;甘寧爲巴郡太守,吳懿爲副將;徐晃擔任漢中太守,閻圃爲漢中主薄,鄧賢爲副將。

張鬆作爲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於平衡益州境內的各種勢力,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甘寧生於巴郡,當初更是率領錦帆賊縱橫於巴郡境內,聲名赫赫,讓他擔任巴郡太守,卻是非常恰當。

而且巴郡境內河道縱橫,更有長江直通荊州,假如讓甘寧在此訓練出一支精銳水軍,日後必可順着長江直接殺入荊州境內。

哪怕荊州兵來犯,憑藉甘寧的才能,也能拒敵於國門之外。無論如何考慮,巴郡太守的職位,都非甘寧莫屬。

至於徐晃,本來就是漢中太守,閻圃也是漢中主薄。

漢中乃是益州與關中、涼州、荊州的交界處,往東出了漢中境內,不到一日路程即可殺奔荊州治所襄陽。

漢中境內不僅人口衆多,戰略位置也極其重要,沒有大將駐守根本不行。

可以說,爲了讓整個益州變得固若金湯,陳旭狠下心來,派遣數位在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領兵駐守此地。

至於荊州,卻隨時暴露在益州軍的兵鋒之下。

人事安排完畢以後,陳旭不僅將益州降卒打散分派了出去,還留下了三萬關中精銳。

隨後,陳旭就讓賈詡、張既、張裕、法正、張任、劉璋等人,率領大軍返回關中。

至於他自己,卻是不帶一位謀士,只率領典韋、呂布等人,以及一萬兵馬直接殺奔涼州。

臨行之前,陳旭握着賈詡的手說道:“前番多虧有先生勸諫,否則我定會釀成大錯。”

“關中士卒久戰疲憊,雖然休整了一段時間,終究因爲水土不服,戰鬥力下降十分厲害。”

“而且吾此次與馬超交戰,很有可能會遠赴荒漠,步卒並不足以擔當追擊敵軍的重任,故此纔會只領一萬兵馬前往涼州。”

“子龍很快就會率領關中騎兵,奔赴涼州助戰。”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冷靜,陳旭也思考了許多問題,知道想要徹底擊潰羌人,還是要以騎兵充當主力。

陳靜以步卒出塞,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這一次,不僅趙雲會帶領一萬精銳騎兵奔赴涼州,還有新組建的五千騎兵,也會一同前往。

至於爲何沒有帶謀士,陳旭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塞外不比其他,與羌人作戰也不需要太多謀略,要的只是以實力進行碾壓。

更何況,謀士在戰場上的作用,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他們大多都是在戰場之外進行策劃。

真要等到兩軍交戰的時候,倚仗的還是綜合實力,有些地方謀士們根本沒有能力插手。

就比如,面對一座巋然不動的大山,哪怕謀士們智謀再如何出衆,也不能讓山嶽崩塌。

還比如,哪怕多智如妖的諸葛亮,在攻打陳倉的時候,面對郝昭無懈可擊的防守,任他智計百出也無能爲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塞外作戰不同其他,哪怕精壯的士卒都可能因病死亡,更不用說是謀士們了。

就好像歷史上郭嘉那樣,若不是因爲遠征烏桓,因爲水土不服加上長途奔波,也不會死那麼早了。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郭嘉身體不好的事情,而且曹操後來還說過,想要等自己去世以後,託孤給郭嘉。

由此可見,曹操一開始認爲郭嘉會比自己活得長,雖然其中有郭嘉年輕的緣故,也可以推測出郭嘉平常時分,身體應該不會太差。

假如沒有那場遠征烏桓的戰役,說不定郭嘉會比曹操活得更久呢。

正是考慮到這種不確定因素,陳旭纔沒有讓一位謀士跟隨自己,他不想這些人出現一絲意外。

而且陳旭自信,論起領兵打仗,拋棄婦人之仁的自己,不會比任何人差。

曾想那個帶領黃巾軍,以弱勢兵力縱橫天下的陳文昭,此時將會再次君臨大地,讓整個荒漠爲之震動。

他要以手中長槍,心中熱血,麾下精兵猛將,將整個隴西踏爲平地。

第70章 報仇第119章 噩耗第88章 矛盾論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61章 相爭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53章 陳駿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272章 少年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898章 試探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591章 張郃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549章 水淹第794章 三策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181章 追殺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11章 三問第289章 疑惑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殤第214章 苦衷第241章 殺意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578章 獻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582章 挑選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289章 疑惑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779章 下戰書第107章 身亡?第477章 反目第75章 輕視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285章 無名第331章 賭約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39章 戰!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14章 請罪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879章 酷吏第528章 安置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355章 鍾繇第241章 殺意第412章 獻策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350章 怒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759章 昏迷第755章 虎豹騎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9章 毀田第371章 函谷關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627章 葫蘆谷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625章 殤第61章 救人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99章 大婚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794章 三策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240章 被圍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176章 困境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
第70章 報仇第119章 噩耗第88章 矛盾論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61章 相爭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53章 陳駿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272章 少年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898章 試探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591章 張郃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549章 水淹第794章 三策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181章 追殺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11章 三問第289章 疑惑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殤第214章 苦衷第241章 殺意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578章 獻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582章 挑選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289章 疑惑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779章 下戰書第107章 身亡?第477章 反目第75章 輕視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285章 無名第331章 賭約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39章 戰!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14章 請罪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879章 酷吏第528章 安置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355章 鍾繇第241章 殺意第412章 獻策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350章 怒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759章 昏迷第755章 虎豹騎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9章 毀田第371章 函谷關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627章 葫蘆谷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625章 殤第61章 救人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99章 大婚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794章 三策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240章 被圍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176章 困境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