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冊立新君

聽聞此言,陳旭臉色大變,喝道:“汝居然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陳旭真的有些驚駭了,他完全沒有想到,李儒居然會鼓動自己稱帝。

雖然他有野心,卻也知道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從來都沒有想過現在就登臨九五。

歷史上強大如曹操,哪怕佔據整個北方,橫掃天下諸侯,窮其一生都沒敢稱帝,更不用說是現在的陳旭了。

縱然漢室現在已經日薄西山,大漢數百年影響仍舊深入人心,不少百姓以及士族都有向漢之心。

也許在再過十幾二十幾年,等到了老一輩死去,一直生活在戰亂之中的年輕一輩,纔不會再對漢室有多大念想。

那個時候,纔是稱帝的最佳時機。

現在稱帝說是自掘墳墓有些誇張,卻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正是知道這些,陳旭反應纔會如此激烈。

看着一臉震驚之色的陳旭,李儒倒也沒有太過驚奇,他方纔之言也只是試探罷了,並不認爲陳旭會答應下來。

輕笑兩聲,李儒說道:“主公若是覺得稱帝爲時尚早,退一步稱王也行。”

“如今關中文武戰功赫赫,都渴望能夠更進一步,只有主公稱王,才能安撫衆人之心。”

陳旭攻下益州,平定涼州以後,就不停有人勸說陳旭稱王,可當時益州初定,南方郡縣尚未完全安定下來。

再加上當時關中實力大損,兵力有些不濟,陳旭也就拒絕了。

四年過後,益州、涼州早就完全穩固下來,新徵召的兵馬經過數年訓練,也都可以隨時奔赴戰場。

有了益州這個天府之國,再加上劉璋許多年積累的下來的財富,關中無論在武力,還是在後勤補給上,都已經足夠打上一場規模持久的戰爭了。

沒有了後顧之憂,天子這個時候又駕崩了,正是陳旭稱王的大好時機。李儒密謀天子,也未嘗沒有讓陳旭稱王的心思。

“稱王之事,也有些爲時尚早,我現在擔憂,若事情敗露,卻該如何是好?”

陳旭雖然沒有明說,李儒已經知道了‘事情’指的是什麼。

陳旭猜到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勃然大怒,未嘗沒有擔心事情敗露,被天下人唾罵的緣故。

殺天子以及朝中公卿絕非小事,哪怕陳旭實力強勁,對於此事也十分忌憚。

雖說漢室衰敗,天子已經形同傀儡,可他畢竟乃是大漢天子,又豈能隨意謀殺?

哪怕歷史上曹丕篡位,也沒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殺掉劉協,更不用說是陳旭了。

天子受命於天,殺天子就是獲罪於天;屠戮朝中公卿,更是與全天下爲敵。

董卓的前車之鑑,是如此鮮血淋淋,陳旭絕對不敢忽視,事情敗露的後果。

李儒卻是笑道:“陛下以及諸位公卿,乃是因瘟疫而死,又與主公何干?主公根本無需擔憂。”

說到這裡,李儒笑容仍舊燦爛,可是眼中卻是閃過一道寒光。

陳旭眉頭微微皺起,道:“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事情既然做了下來,又怎會沒有流言蜚語?”

“而且此次隨行之人太多,如何能夠堵住悠悠之口?”

李儒笑着說道:“事實就是如此,陛下與隨行公卿,還有許多士卒,都是死於瘟疫,這件事情我可以保證。”

李儒既然敢做下這種事情,就會做得滴水不漏,無論其他人如何調查,這些人都是因爲瘟疫而死。

“而且,隨行士卒也有許多人死亡,這是一場災難,是上蒼震怒,並非人力可以阻擋。”

陳旭聞言大怒,喝道:“你們連隨行士卒都不放過?”

李儒卻是正色道:“主公此言差矣,士卒們死因與陛下一樣,都是死於瘟疫。”

陳旭臉色鐵青,指着李儒喝道:“他們都是關中好兒郎,你何敢如此?何敢如此!”

李儒的良苦用心陳旭知道,有了許多士卒爲天子陪葬,雖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卻可以混淆視聽。

畢竟,就連陳旭侄兒陳沫,以及麾下軍隊都感染瘟疫,死去了很多人,又有誰敢說這是陳旭故意爲之?

不得不說,李儒與陳沫實在太毒了,許多無辜士卒都爲此白白送了性命。

看着怒氣勃發的陳旭,李儒一揖到底,說道:“成大事者何拘小節?若只有天子以及朝臣喪命,而無士卒陪葬,又豈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嘎嘣,嘎嘣。”

陳旭拳頭握得發響,咬牙切齒的盯着李儒,深吸了幾口氣才平復心緒,問道:“有多少人死去?”

李儒擡頭說道:“將近千人。”

陳旭手握劍柄,雙目死死盯着李儒,過了許久才冷哼一聲,轉頭就走。

看着那個離開的背影,李儒心中卻是感覺有些發苦,他知道經由此事以後,陳旭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信任自己了。

“我爲天下人唾罵,一無所有之時,是主公收留了我,視我如心腹,讓我能夠一展胸中所學。”

“太師當初雖然器重我,可得勢之後就沒有像以前那樣待我了,只有在主公這裡,我才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士爲知己者死,其他的一切,我又何須在乎呢?”

“就算最終事情敗露,也是我一手策劃,大不了以死相報,絕對不會牽扯到主公身上。”

昏暗的燈光,映照在李儒臉上,有些陰晴不定,微風從窗戶縫隙中吹來,燈光隨風搖曳。

李儒擡頭望去,不由喃喃自語:“世間,真的沒有不透風的牆嗎?”

……

這一日,整個蒲阪都震動了起來,比當初爆發瘟疫,要更加令人覺得不可置信。

金鑾殿內,雖然已經沒有了天子待在主位上,可是朝中剩餘官吏仍舊齊聚一堂。

不少心中感念漢室之人,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陳旭亦是一身素裝,痛哭流涕,與百官的哭聲交相輝映。

哭了許久之後,陳旭忽然啜泣道:“若非我讓陛下東巡安撫民心,又怎會使得陛下遭此大劫?”

“我陳旭一心匡扶漢室,卻不想居然成爲了大漢的罪人,又什麼何面目活於世間?”

話畢,陳旭猛然拔出腰中佩劍,就欲自刎。

好在典韋一直都在防備着,見此情形急忙撲了過去,一把將陳旭抱住,口中喊道:“大將軍還請節哀。”

呂布、趙雲等人亦是心中大駭,急忙上前奪了陳旭手中武器。

田豐更是厲聲喝道:“大將軍居然如此糊塗,如今天子不幸駕崩,大漢羣龍無首,正需要大將軍作爲脊樑支撐大漢屹立不倒。”

“將軍若此時尋短見,大漢真的要轟然崩塌了。”

陳旭聞言這才幡然醒悟,道:“若非先生之言,某險些壞了大事,只是陛下駕崩,我心中混亂,不知現在該如何是好。”

程昱急忙上前,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大將軍應當與朝中公卿商議,先選出新的天子。”

昨天晚上,程昱就從李儒那裡得到消息,知道陳旭沒有稱帝心思,也就順水推舟要求選出新天子。

陳旭問道:“何人能得天子之位?”

這一次,程昱沒有說話,就有朝中德高望重的公卿喝道:“陛下生前立有太子,陛下仙去之後,自有太子繼位。”

劉協嫡長子乃是劉馮,建安五年出生以後,就被冊立爲太子,如今剛剛六歲。

天子駕崩這個消息太突然了,雖然朝中很多大臣都滿心狐疑,震驚不已,心思浮動,卻也不敢妄自出言質疑。

再加上,能夠留在這裡的朝中大臣,許多都比較親近陳旭,縱然有所疑慮,也沒有人吭聲。

些許德高望重且忠於漢室,又被留在朝中的大臣,也擔憂陳旭想要稱帝,沒敢糾纏天子死因,就要讓太子繼位。

逝者已矣,現在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沒有選出新的天子重要。

天子駕崩,太子繼位,完全合乎禮法。

有人挑頭以後,其餘公卿也都紛紛出言附和,縱然那些親近陳旭的朝臣,也都如此行事。

一時間,金鑾殿內呼聲不斷,可是陳旭麾下文武卻都沉默不語。

此時陳旭尚且沒有表態,他們都不知道,自家主公是否有意稱帝,如果真的有意,自己現在出言附和太子繼位之事,豈不會引得陳旭不滿?

朝中亂了一陣,才緩緩安靜下來,衆人最後都將目光匯聚在了陳旭身上。

環顧衆人一眼,陳旭也沒辦法繼續沉默,說道:“太子繼位乃順理成章之事,若是朝中無人反對,此事就這麼定下來吧。”

聽見陳旭之言,衆人這才長長鬆了一口氣,太子雖然年幼,可是他繼位以後,天下至少還姓劉。

選了良辰吉日,新君劉馮繼位,百官朝拜,公元206年,也就是建安十一年,變成了元新元年。

新君即位,由大將軍陳旭輔政,大赦天下。

至於那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沒過多久就被控制住,卻仍舊死傷千餘人。

劉協屍體很快就被運送回來,可是由於是感染瘟疫而死,也沒有多少人敢去探查屍體。

至於陳沫,卻是經歷了幾次險死生還,終究還是活了下來。

第476章 重逢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1005章 回家第316章 赴長安第278章 相見第719章 心憂第322章 饑荒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776章 解惑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1章 魂入漢末第328章 龜兒子第989章 刺客第86章 甦醒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88章 三俊傑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82章 子殺父第655章 鬧事第319章 邀戰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3章 離間第310章 馬騰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44章 嫁禍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267章 不可敵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68章 棺木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640章 聆聽第252章 密謀第740章 戰畢第525章 兩封信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949章 東風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273章 甘寧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269章 止戈第424章 橋蕤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216章 內亂第242章 出塞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27章 始末第24章 國輔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63章 洞房第582章 挑選第288章 欲殺人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36章 無奈第689章 中伏第468章 沙盜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121章 戰第67章 人頭滾滾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86章 授課第145章 回馬槍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405章 軒轅關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69章 程昱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278章 相見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24章 鬥智鬥勇
第476章 重逢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1005章 回家第316章 赴長安第278章 相見第719章 心憂第322章 饑荒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776章 解惑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1章 魂入漢末第328章 龜兒子第989章 刺客第86章 甦醒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88章 三俊傑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82章 子殺父第655章 鬧事第319章 邀戰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3章 離間第310章 馬騰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44章 嫁禍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267章 不可敵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68章 棺木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640章 聆聽第252章 密謀第740章 戰畢第525章 兩封信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949章 東風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273章 甘寧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269章 止戈第424章 橋蕤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216章 內亂第242章 出塞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27章 始末第24章 國輔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63章 洞房第582章 挑選第288章 欲殺人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36章 無奈第689章 中伏第468章 沙盜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121章 戰第67章 人頭滾滾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86章 授課第145章 回馬槍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405章 軒轅關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69章 程昱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278章 相見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24章 鬥智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