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詭異

張鬆忽然討要兵權想要駐守城牆,卻是顯得極其突兀。

若是沒有前段時間的相處,吳懿絕對會好不猶豫進行拒絕。

張鬆此次雖然隨軍出征,卻也不過是一介參軍,根本沒有領兵的權利。

更何況,張鬆只是一介文士,雖然劍閣城牆高大,然而稍有不慎他也可能被流矢所傷。

張鬆真要出了什麼事情,吳懿不好向劉璋交代。

見吳懿猶豫不定,張鬆眼神微閃,說道:“鬆冒昧詢問一下,不知在將軍眼中,大將軍陳文昭是一個怎樣的人?”

吳懿聞言沉默半晌,繼而嘆道:“此人雖然出身卑微,卻在亂世中趁勢而起,南征北戰鮮有敗績。”

“從一名不文,成長到今日天下第一的強勢諸侯,此人乃亂世人傑是也。”

哪怕處於敵對方,吳懿也沒有因此而貶低陳旭,反而比較客觀評價了一番。

張鬆聞言心中暗喜,繼而正色說道:“陳文昭自起兵以來,但凡親自領兵出征,幾乎每戰必勝。”

“無論遇到多麼強大的敵人,他都能轉敗爲勝,對於這樣的人物,又怎能不謹慎防備?”

“某雖不才,卻也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能,兵書戰策、戰爭典故,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說到這裡,張鬆那張不怎麼好看的臉上,露出了自傲的神色。

他昂首挺胸繼續說道:“將軍只要允我領兵在城牆上面巡視,無論陳文昭使用什麼陰謀詭計,都休想得逞!”

對於張鬆過目不忘的本領,吳懿早就有所耳聞。

前段時間,張鬆也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無論關中軍用何等生僻的攻城戰法,建造出了怎樣的攻城器械,他都曉得出處,並且一一化解。

有這樣一個百科全書在城牆上巡視,劍閣必定更加固若金湯。

吳懿被張鬆說的有些心動,道:“子喬既然有此雅興,懿又豈能拒絕,不過兵戰兇威,哪怕子喬只待在城牆上,也要小心謹慎才行啊。”

見吳懿同意自己領兵駐守城牆,張鬆當即大喜過望,說道:“將軍但請放心,鬆絕對會好好保護自己。”

隨後,吳懿就撥給了張鬆兩千人馬,讓他每日待在城牆上面,緊緊注視着關中軍動向。

對於張鬆領兵之事,張任感到非常疑惑,然而張鬆前段時間的所作所爲,也得到了張任的認可,倒也沒有多說什麼。

張鬆長相雖然有些其貌不揚,卻也是個不擇不扣的大才。

在張任看來,張鬆若是願意全力助他防守劍閣,關中兵想要破城絕對毫無可能。

以後連續數日,關中軍更是用盡手段想要攻入劍閣,卻都被張子喬輕鬆化解了攻勢。

張任見狀越加放鬆,巡視城牆也沒有以前那麼嚴密了。

前段時間,張任雖然一直將關中兵拒之城外,卻也耗費了太多精力,已經有些心力交瘁。

畢竟,面臨兵精將勇的關中軍,沒有一個人敢麻痹大意。

如今張鬆肯竭力相助守城,縱然此人略微偏向吳懿那邊,對於張任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

這一日,關中軍在丟下一些屍體之後,只能不甘撤退。

當關中軍如潮水般撤退以後,蒼涼的號角聲也緩緩消散,只是地上殘留着的痕跡,卻訴說着戰爭的殘酷。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當士卒踏上征途的那一刻,性命就已經不在自己手中,能夠建功立業者固然不少,馬革裹屍之人卻是更多。

張任站在城牆上,擡頭眺望着遠方,眉頭微微皺起。

“將軍可是感覺有些不太對勁?”

就在此時,一個溫和的聲音響起,張任轉頭觀看,才發現說話之人乃是張鬆。

見到張鬆以後,張任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開口說道:“前段時間,關中軍雖然未能攻破城池,卻也給我軍造成了極大傷亡。”

“然而這兩日,前來攻城的關中軍卻越來越少,他們也沒有了往日攻城的氣勢。”

“依照敵軍這種攻城之法,無論再耗上多長時間都休想攻破劍閣,真不知道陳文昭到底在想什麼。”

說到這裡,張任眉頭不由微微皺了起來。

兵貴神速,關中如今四面楚歌,陳旭應該想要速戰速決纔對。

事出反常必有妖,關中軍這種詭異的舉動,卻讓張任心中感到有些不安,他不得不再次打起了精神。

“還有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子喬有沒有發現,這兩日沒有一位關中大將,出現在戰場之上。”

“雖然陳文昭的旗幟一直在遠方飄揚,我卻沒有看到他本人。”

“而且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這些前來攻城之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殘,根本不像是真正的關中士卒。”

張任眼神如電,將自己心中疑惑一股腦說了出來,這也是在變相對張鬆進行示好。

張鬆臉色亦是變得無比凝重,對張任說道:“這幾日,我亦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氛。”

“以往關中軍攻城,哪怕沒有辦法攻上城牆,也都悍勇無比,不顧生死。”

“然而,如今攻城的士卒卻是一觸即潰,卻是令人十分不解啊。再加上將軍所說的奇怪之處,關中軍肯定有所圖謀。”

張任問問頷首,問道:“對於關中軍異常舉動,子喬可有什麼看法?”

張鬆沉思半晌,道:“若我所料不差,關中軍必定是準備退兵了。”

張任聞言心中一驚,失聲叫道:“撤兵?不可能吧!”

點了點頭,張鬆說道:“劍閣之內守軍已經將近五萬,又有將軍這等大才領兵駐守,陳文昭休想攻破城池。”

“攻不下劍閣,關中軍也就沒有辦法奪取整個益州。”

“陳文昭與其在這裡空耗錢糧,還不如領兵回援關中,先將其餘諸侯擊退方爲上策。”

張任眉頭緊皺,道:“依照陳文昭之性格,應該不會在這個時候撤兵吧。”

哪怕張鬆的猜測十分有理,張任也沒有完全相信。

他研究過陳旭以前的戰績,往往都能絕地逢生,將不可能轉化爲可能。

這次陳旭幾乎傾盡全力攻打益州,不可能只奪取一郡之地,就率領大軍撤退。

見張任心中仍有疑慮,張鬆笑道:“將軍可是擔憂此間有詐?”

張任也沒有掩飾,點頭道:“然也。”

張鬆來到城垛旁邊,身子緊緊貼在了城牆上面。

他身材十分矮小,也只比城垛高出一小截,站在高高的城牆上,卻可以觀看到遠處的景色。

夕陽西下,晚霞將整片天空都映照的通紅,落葉隨秋風舞動,更有一番別樣的韻味。

沉默了許久,張鬆仍舊沒有回頭,只是眺望着遠方,眼中燃燒着灼熱的火焰。

忽然,張鬆遙指關中軍營寨的方向,對張任說道:“想要判斷關中軍是否撤兵,此事易耳,將軍只需派人前去偵查一番便是。”

“陳文昭若真心退兵,必定會於營寨之內廣插旗幟,虛張聲勢用以迷惑我等。”

“反之,關中軍若是大張旗鼓撤兵,必定有詐!”

張任略微思索了一陣,覺得張鬆之言非常有道理。

假如陳旭真心想要退兵,就不得不考慮,益州兵可能會銜尾追擊之事了。

如此一來,悄無聲息領兵撤退,纔是最爲正確的選擇。

張任往前走了兩步,右手在城垛上面輕輕敲打着,思索許久才說道:“子喬之言大善,看來是時候出城試探一番了。”

張鬆笑道:“待夜色降臨以後,將軍派遣一小隊斥候出城偵查便是。”

張任搖了搖頭,道:“陳文昭詭計多端,其麾下文武都非庸才,派遣斥候前去偵查,我不放心。”

張鬆故作驚訝的問道:“將軍莫非想要親自出城偵查?”

張任狠狠點了點頭,卻沒有看見張鬆眼中詭異的笑容。

那一絲笑容,很開就被張鬆隱藏起來了。

繼而,他略帶擔憂的說道:“將軍乃是劍閣主將,若是出城中了關中軍埋伏,卻該如何是好?”

張任傲然說道:“吾領軍數十載,只要小心謹慎,縱然陳文昭設下埋伏,吾亦毫不畏懼。”

張鬆再次關切的說道:“將軍之才吾自知矣,然而爲了安全起見,將軍不妨讓鄧賢將軍領兵接應。”

“若沒有中了敵軍埋伏固然是好,縱然關中軍果真有詐,有鄧賢將軍領兵策應,亦可保將軍無虞。”

張任捋了捋鬍鬚,道:“子喬之言大善!”

是夜,關閉許久的劍閣城門終於打開,張任領着一彪人馬,悄悄摸向關中軍營寨。

張任出城沒過多久,鄧賢也率領一些益州兵馬,遠遠跟在了張任後面。

月黑風高,整個關中軍營寨之內卻是燈火通明,偶爾還能傳出稀稀拉拉的鼓聲。

張任領兵來到了關中軍營寨之外,遠遠看見一些站在四周的身影,眉頭不由微微皺起。

一員副將來到張任身旁,輕聲說道:“關中軍防備好像十分嚴密啊。”

張任沒有說話,只是細細打量着營寨之內的黑影。

過了許久,他才冷笑着說道:“區區草人也想要迷惑我?”

(又有人說張鬆表字的事情,演義中張鬆表字永年,正史中卻是子喬。還有張飛,演義中是翼德,正史中益德。)()

第338章 弒帝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92章 離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325章 敗逃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384章 下一代第558章 張鬆第302章 戲志才第844章 叔侄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753章 反攻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02章 馬驚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63章 不負將軍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53章 張遼至第628章 有鬼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268章 棺木第921章 入徐州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87章 擇婿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58章 吃嫩草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6章 攻破濮陽第67章 人頭滾滾第955章 鬥陣(上)第92章 離去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719章 心憂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11章 勸諸葛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98章 黃巾不死第723章 小霸王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77章 反目第34章 劫營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226章 百態第405章 軒轅關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19章 名揚州郡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853章 陳駿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11章 歸心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59章 殤第285章 無名第497章 衝突第24章 國輔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80章 司馬懿第567章 玉門關第513章 隱情第738章 再戰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8章 神勇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789章 屠城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205章 罷兵第21章 相邀第97章 清河絕唱
第338章 弒帝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92章 離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325章 敗逃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384章 下一代第558章 張鬆第302章 戲志才第844章 叔侄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753章 反攻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02章 馬驚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63章 不負將軍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53章 張遼至第628章 有鬼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268章 棺木第921章 入徐州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87章 擇婿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58章 吃嫩草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6章 攻破濮陽第67章 人頭滾滾第955章 鬥陣(上)第92章 離去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719章 心憂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11章 勸諸葛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98章 黃巾不死第723章 小霸王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77章 反目第34章 劫營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226章 百態第405章 軒轅關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19章 名揚州郡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853章 陳駿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11章 歸心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59章 殤第285章 無名第497章 衝突第24章 國輔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80章 司馬懿第567章 玉門關第513章 隱情第738章 再戰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8章 神勇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789章 屠城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205章 罷兵第21章 相邀第97章 清河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