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擾敵

曹彰雖然神志還有點模糊,但這點危機感還是有的,哪裡敢停,撥馬迎着魏延的方向就跑了下去,他的目的很明確,先保住自己性命要緊。

魏延沒有料到對方這麼快就逃走,馬衝了過來,卻恰好與曹彰擦身而過,距離又比刀身要長,只能眼睜睜看對方撒馬跑過去。待他撥轉馬頭,曹彰卻以是在數十步之外。

要說曹彰怎麼會這麼快,原來他的馬剛纔就已經被曹彰夾痛,昏亂之中手上更是沒有輕重,刀纂在馬股上劃出一道近尺長的血槽,戰馬怎會不狂奔。

魏延還想追上去,這裡乃是曹營,雖然混亂,卻也有清醒的曹軍,馬上有人圍上了魏延,等魏延殺開敵軍,衝到圈外,眼看就要被曹彰跑掉,搭弓上箭,瞄準曹彰背心就射。

這下曹彰可沒有躲開,被利箭直插後心,當場倒在馬背之上,連壓制多時的鮮血,也終於吐了出來,昏迷當場。

且喜他跨下馬已經略爲受驚,沒有管背上的主人,徑直跑了下去,魏延追了一程,距離卻在曹軍士兵的干擾下越來越遠。

雖然不能將曹彰的首級取回,不過既然已經射中了曹彰,想必不死也是重傷,也不必非和他糾纏下去,乾脆就放棄了追趕,專心的在敵營內破壞。

就算不知道曹彰營中是囤積糧草的地方,盡憑程軍自己到處放火,給曹軍照成的損失也不小。而很多曹軍在營內被往來衝突的騎兵擊殺或者重傷,更有甚者於熟睡中就被烈火帶走了生命。

這邊火光沖天早就驚動了南面的李典等人,他們可是知道糧草就存放在曹彰的軍營,見此情景以爲敵軍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是一次有目的的行動,忙帶領兵馬前去救援。

等他們殺到曹彰的南門,突然有個偏將眼尖,對幾人喊道:“那個不是二公子的馬嗎?”

果然曹彰的馬就散放在營門邊,離它不遠,圍了一羣曹兵。李典見此情景,知道事情有所不妙,趕過去一看,果然曹彰正趴在地上,身邊圍着一羣不知所措的士兵。

李典一見曹彰的傷口,真真的嚇了一跳,因爲沒有盔甲,羽箭也不知道沒進肉裡幾分,整個後背的衣服都已經被鮮血染紅,別是已經不行了吧?

當把曹彰扶起來一看,李典的心提的更高,曹彰面色蠟黃,嘴角正在不停的流血。忙吩咐手下人將他先擡回自己的營寨,馬上找人治療。

雖然趙雲魏延兩個人不知道曹彰軍營中屯放曹軍糧草的事情,但四下放火又有什麼區別,大部分的糧草在火焰中化爲灰燼,無數的曹兵剛剛出離營帳就被徐州軍擊殺,甚至有人發現的晚,被活活的燒死在帳篷中。

有了李典等人的支援,也不能很快的穩定形勢,徐州軍雖然兵不滿千,但都是騎兵,在營中來去如風,一觸既走,不與曹軍硬拼,就算曹軍數倍於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而每當有落單的曹軍被碰到,就只有死路一條。

李典見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乾脆傳令下去,命士兵集結起來,壓縮徐州軍的活動空間,北面的韓浩也帶領兵馬趕到,兩面夾擊之下,終於將形勢穩定下來。

趙魏兩人已經在營中會合,見到四面的敵軍已經逐漸控制了環境,交換一下意見,目的已經達到,乾脆撤兵回城。曹軍見敵人退去,也沒有時間追趕,忙着搶救剩下的糧草,其實就算他們追也不會有馬跑的快。

不過此時就算搶救,也沒有多少糧草給他們留下來,畢竟糧草都是乾燥的東西,稍微有一點火星,就會將一片都引燃,這一場偷襲,曹軍囤積的糧草損失掉一大半,士兵也有數千人的死傷。而徐州軍不過損失寥寥數十人而已。

清點過損失之後,李典樂進都有點承受不住,一夜的戰鬥而已,夏侯敦曹彰兩員主將都受了重傷,士兵糧草都有重大損失,軍心已經渙散,再打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兩人一商議,乾脆向曹丕請示撤兵回去。

曹丕本在軍事上並非所長,如今引爲支柱的夏侯敦又身受重傷,自然以大家的意見爲主,於是一面派人向曹操報信,一面下令撤軍。

終於曹軍放棄了對魏郡的圍困,由李典親自斷後,開始向西撤退。城內的趙雲得知曹軍退走,尚想追殺一程,但一見曹軍後隊的軍容,也只有放棄這個想法,其實說來也是李典不想再節外生枝,不然很可能又有什麼埋伏與反埋伏,追襲與反追襲的事情發生。

魏郡之圍一解,冀州震動,附近郡縣的袁軍降將更是開始動搖,有心改換門庭。趙雲確定敵軍以後遠離之後,開始四下騷擾,連曹軍的夏侯敦部都敗在了他的手上,地方上的軍隊又哪裡有信心抵抗,反應快的不過是閉門迎敵,反應慢的就被一鼓而下,或者舉城投降。

不過十數日的功夫,魏郡附近的縣城已經大半落入了程玉的手中,趙雲這一路奇兵也招降納叛實力大增,曹軍的冀州據點整個陷入了混亂之中。

第7節 郡守第9節 刺客尾聲第8節 恢復第3節 比武(2)第8節 恢復第7節 遊擊第7節 分歧第5節 借兵第8節 結親第1節 議和第5節 混亂第9節 約戰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5節 聯軍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2節 速戰第6節 破敵第1節 騎戰第3節 壽辰第4節 審訊第3節 備戰第9節 頹唐第5節 陡遇強敵第2節 妙才第8節 慘淡第8節 劫殺第3節 借兵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8節 歸降第6節 拒降第9節 子龍第10節 聯姻第3節 脫殼第9節 子龍第8節 無功第8節 機謀第9節 緩衝第一節第5節 戰果第1節 刺殺第4節 糧草第6節 險地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6節 派系第3節 急功近利第8節 歸降第2節 潰散第六節第9節 通行第5節 戰果第4節 雙雄第9節 利益第5節 收穫第2節 治胡第3節 敗兵相遇第1節 成就第十七節第9節 詐城第1節 騎戰第2節 試練清明第8節 結親第3節 分兵第9節 刺客第1節 試探第4節 轉變第3節 詐城第1節 叛亂第1節 霸王定計第1節 假假真真第5節 異狀第10節 漁人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5節 殉城第3節 平叛第3節 分兵第1節 弱點第9節 惺惺第8節 誓言第9節 挑戰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1節 霸王定計第7節 報復第4節 危機第6節 自焚第1節 “妥協”第3節 統領第6節 派系第3章 求死第2節 進退第7節 撤退第1節 內應第4節 求醫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五節第6節 險地第1節 使者第3節 追殺第5節 收穫
第7節 郡守第9節 刺客尾聲第8節 恢復第3節 比武(2)第8節 恢復第7節 遊擊第7節 分歧第5節 借兵第8節 結親第1節 議和第5節 混亂第9節 約戰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5節 聯軍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2節 速戰第6節 破敵第1節 騎戰第3節 壽辰第4節 審訊第3節 備戰第9節 頹唐第5節 陡遇強敵第2節 妙才第8節 慘淡第8節 劫殺第3節 借兵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8節 歸降第6節 拒降第9節 子龍第10節 聯姻第3節 脫殼第9節 子龍第8節 無功第8節 機謀第9節 緩衝第一節第5節 戰果第1節 刺殺第4節 糧草第6節 險地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6節 派系第3節 急功近利第8節 歸降第2節 潰散第六節第9節 通行第5節 戰果第4節 雙雄第9節 利益第5節 收穫第2節 治胡第3節 敗兵相遇第1節 成就第十七節第9節 詐城第1節 騎戰第2節 試練清明第8節 結親第3節 分兵第9節 刺客第1節 試探第4節 轉變第3節 詐城第1節 叛亂第1節 霸王定計第1節 假假真真第5節 異狀第10節 漁人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5節 殉城第3節 平叛第3節 分兵第1節 弱點第9節 惺惺第8節 誓言第9節 挑戰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1節 霸王定計第7節 報復第4節 危機第6節 自焚第1節 “妥協”第3節 統領第6節 派系第3章 求死第2節 進退第7節 撤退第1節 內應第4節 求醫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五節第6節 險地第1節 使者第3節 追殺第5節 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