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退兵

雖然曹操盡力彌補,但酒席上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這酒自然是喝不下去了。又忍了一陣,程玉終於決定告辭回營,賈詡還想再拼一次,對程玉說:“程大人既然到了丞相這裡,何不多盤桓幾天,好好與丞相一敘呢?”

“下官也很想在這裡盤桓幾天,奈何軍務纏身,只能忍痛告辭。”

“哎,程大人,你這裡文武齊備,些許瑣事交由他們處理就好了,何必要你親自回去呢?”

一直沒有什麼機會表現的龐統終於有機會說說話,緩解一下寂寞了:“賈大人有所不知,三軍之中,只知有將帥,不知有天子,就算是丞相親去,恐怕也未能讓衆軍士聽命,何況我們這樣的臣下呢?如果丞相強留,怕軍士羣起譁變,到時候事情就不好辦了。”

“什麼話,難道沒有王法嗎?”賈詡佯怒道。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想必賈大人一定也知道這句話,兵士的忠心被向,豈是一句王法就能改變的?”龐統寸步不讓。

程玉見話已經說到份上,就不要說的太露骨了,伸手阻止龐統。曹操也阻止住賈詡:“既然程大人軍務繁忙,就不要再強留,程大人請。”

曹操親自將程玉送出營門,只見護送程玉而來的白馬騎都端端正正的坐在馬上,在營門前列成陣勢,等程玉等人走過之後,這些人放馬跟隨在後面,進退之間,陣型沒有一絲的改變,曹操也不由讚歎。

等曹操等人回到營中,一直沒有說話的郭嘉對曹操說:“主公,我觀程玉,文武各有其能,他本人剛纔在大廳之中,處亂而不驚,也十分不簡單。再看他的所作所爲,其志不小,主公也要多加防範。”

賈詡有點疑問:“主公,剛纔程玉身在我營中,爲何不借機除掉他呢?”

“哈哈,文和,程玉有膽量帶這麼幾個人就來赴會,可以說大有英雄氣概,如果我利用這樣的機會,豈不爲天下恥笑,而且我與他尚未交兵,無端而殺盟友,會寒了天下的心啊。再者,太史慈趙雲皆爲萬人之敵程玉本身也不簡單,外面的兵馬你也看到了,暗出還說不定埋伏了多少人,如果就此動手,恐怕就算除了他,我們的損失也不會少,徒然是自傷元氣而已。要是程玉真的是人中之龍鳳的話,有這樣一個對手不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嗎?”

兩邊都在各自贊揚着對手,程玉也對曹操贈劍趙雲所表現出來的氣度深爲讚歎。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過後的一段時間,程玉果然將這三郡交割給了曹操,只不過曹操過後才知道,張郃早以遵守程玉的命令,將這三座城的府庫糧草都搬運到青州去了,又在本地招募了不少青壯,編入軍中就連老幼,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遷移到青州去,對於以爭奪戶口爲重心的三國時期來說,這樣的城基本上已經可以叫做空城了,只是時間有限,要不然,程玉恐怕連縣城的人也要都遷光。

在程玉全軍撤回徐州的路上,他找了個藉口將濟南的守官給曹操押了回去,雖然不滿,但對方已經給了可觀的贖金,於是曹操只得任命龐統爲濟南相,帶管泰山郡,讓自己在泰山的人也撤了回來,算是完成了這次交換。

曹操本打算一鼓作氣平定冀州,但事情總是沒有想象的順利,西涼的馬騰準備了一段時間以後,出兵長安,而劉表也派劉備帶領人馬屯紮在新野,虎視宛洛,曹操只能先舉兵向西,解除後顧之憂,至於袁紹就先讓他養着去吧。

可是剛要發兵,郭嘉的病突然發作,曹操無奈,只得留郭嘉在冀州養病,順路防禦袁紹的反撲。

雖然馬騰此次進攻的勢大,但卻被自己內部的矛盾拖住,馬韓兩人雖然合兵,但由於利益的原因,也是各壞心思,等曹操軍隊一來,料無便宜可佔,也退回涼州去了。

至於劉備那裡,曹操派曹仁駐守樊城,幾次交鋒之下,劉備沒有佔到一點便宜,雖然還是虎視眈眈,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雖然曹操的外患都已經祛除,但看時間以近冬日,也需要休養生息,因此曹軍也停止了對外的擴張活動,老老實實的發展起內政。這樣的時候,我們的程兄弟,自然也不會例外,整個大漢境內,有了少許的祥和之氣。

這樣的平和卻支持不了多久,春天一到,新一輪的征伐又開始了,曹操不想再給袁紹修養的機會,帶領十餘萬兵馬還是北征。很快部隊就到達了冀州,與郭嘉帶領的守衛部隊會和,軍馬直指冀州州治信都。

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5節 家常第10節 借兵(2)第7節 襲殺第9節 約戰第6節 虛兵第9節 詐城第7節 郡守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5節 狂歡第6節 交涉第1節 軍師第5節 壯士斷腕第9節 通行第6節 前奏第9節 選擇第2節 降卒第3節 二馬第4節 變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夜襲第7節 夜談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5節 破城第9節 避禍第6節 險地第7節 公子第4節 奇襲第7節 歸順第1節 內應第9節 約戰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0節 謹慎第9章 集結第8節 再會第6節 虛兵第十七節第十八節第8節 嚮導第9節 鳳雛第6節 兵變第6節 失地第7節 退兵第2節 肺腑第10節 治療第4節 請求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0節 維谷第9節 意外第10節 失足第9節 刺客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4節 雙雄第3節 追殺第5節 突圍第7節 反目第7節 歸順第10節 失足第4節 變第3節 援助第8節 倒戈第8節 重任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6節 孔融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0節 先兆第9節 避禍第2節 潰散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2節 談和第5節 二劫第10節 擔憂第8節 迴心第2節 兩難第10節 比武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節 試探第6節 交涉第8節 條件第8節 請降第4節 轉變第8節 倒戈第1節 使第十四節第7節 遇襲第6節 前奏第8節 請降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4節 師兄第10節 施恩第3節 退敵第6節 逃敵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1節 騎戰第1節 敗退
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5節 家常第10節 借兵(2)第7節 襲殺第9節 約戰第6節 虛兵第9節 詐城第7節 郡守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5節 狂歡第6節 交涉第1節 軍師第5節 壯士斷腕第9節 通行第6節 前奏第9節 選擇第2節 降卒第3節 二馬第4節 變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夜襲第7節 夜談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5節 破城第9節 避禍第6節 險地第7節 公子第4節 奇襲第7節 歸順第1節 內應第9節 約戰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0節 謹慎第9章 集結第8節 再會第6節 虛兵第十七節第十八節第8節 嚮導第9節 鳳雛第6節 兵變第6節 失地第7節 退兵第2節 肺腑第10節 治療第4節 請求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0節 維谷第9節 意外第10節 失足第9節 刺客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4節 雙雄第3節 追殺第5節 突圍第7節 反目第7節 歸順第10節 失足第4節 變第3節 援助第8節 倒戈第8節 重任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6節 孔融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0節 先兆第9節 避禍第2節 潰散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2節 談和第5節 二劫第10節 擔憂第8節 迴心第2節 兩難第10節 比武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節 試探第6節 交涉第8節 條件第8節 請降第4節 轉變第8節 倒戈第1節 使第十四節第7節 遇襲第6節 前奏第8節 請降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4節 師兄第10節 施恩第3節 退敵第6節 逃敵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1節 騎戰第1節 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