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回 命中註定?

壁一役,孫劉聯軍實際上是兵分兩路的。三江口是備、周瑜率領聯軍抵擋曹操大軍,而在赤壁以東的合一帶是由孫權親自領兵對敵。在赤壁火起之後,西路的劉備、周瑜自然是趁勢搶佔荊州北部數郡,孫權則全力進攻合想擴大戰果,可惜的是強攻數月毫無成果。

就在孫權兵合的這段時間裡,劉備趁亂奪回了荊北數郡,而周瑜又因爲傷病不得不返回柴桑休養。也就是說,孫權在赤壁之戰中除了戰勝曹操大軍保住東吳領地之外,就再沒有什麼戰果可言了,這讓孫權如何不氣?

氣憤之餘孫權有心想去奪取荊襄,周瑜與魯肅從大局角度勸住了孫權,眼光也隨之投向了戰後的境內經濟恢復工作上面。只是沒用多久就傳來了桂陽被陸仁攻下的消息,孫權這邊吃驚的勁頭還沒緩過來,在柴桑養病的周瑜又加急傳來了陸仁將義妹樊氏嫁於趙雲,陸仁、劉備也就因此而有了合親聯姻的關係……

——————

叭——

一塊上好的石硯被孫權摔得粉碎。孫權此刻人還在合戰場,可是傳過來的一連串的消息實在是讓孫權惱怒。

本來荊襄北部被劉備搶佔去的事孫權還有些無話可說,必竟孫劉兩家眼下是處在同盟關係之下,要各自養兵合力抗曹。眼下孫權的兵力也不是很充足,如果說馬上就去佔據襄陽、南郡諸郡再分兵而守的話兵力會有些太過分散,短時間內也很難擴充夠相應的兵力。有劉備在襄陽、江陵擋住曹操南下地路。對孫權來說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好處地。

可是荊南四郡中的長沙、桂陽與孫權接壤。且四郡的實力都不怎麼樣,孫權幾乎就已經把荊南四郡看成了自己的領地,半中腰突然又殺了個陸仁出來搶走桂陽,還馬上就要與劉備建立姻親同盟的關係,荊襄一帶的細作又報知劉備馬上就要出兵攻打零陵、武陵、長沙三郡……

對於劉備的舉動,孫權還是能夠忍受地。但對於陸仁這邊的動作,孫權就很難接受得了。本身在孫權的南面。作爲孫權宿疾地山越等地因爲有陸仁地暗中支持,使孫權無法徹底掃平,這對孫權來說就有如鍼芒在背。再加上陸仁有着能隨時隨地威脅到沿海諸郡安全的能力。因此陸仁實際上就是孫權的心腹大患。

儘管陸仁一再向孫權表示不會與孫權爲敵,還先派出了使節與孫權議和,但是在這種戰亂四起地年代。誰會去信?誰又敢信?之所以孫權會同意與陸仁議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還是在當時曹操率軍南下,孫權無力南北兩面同時對敵,不得不與南方的陸仁議和,好集中力量去面對北方的曹操。

到現在曹操已被擊退。陸仁突然搶下桂陽並與劉備結成同盟關係,孫權在心裡產生了一種極大的危機感。孫權很怕。首先就是陸仁與劉備聯合並且佔據整個荊州地話,孫權向西發展的通路就會被完全打斷,那麼孫權就基本上沒有了發展地空間。再就是陸仁與劉備的同盟關係如果是針對孫權而確立的話,孫權也感覺自己會有些無力抵抗。總之不管怎麼說,孫權對於陸仁是始終抱着很重的敵意的。

此刻孫權摔碎石硯,帳中的幕僚們面面相覷,都不敢出聲。過了許久,還是張昭先開了口道:“主公且息怒。依老臣之見,主公還是早從合退兵,另做打算爲妙。”

孫權道:“請子布細說一二!”

張昭道:“主公已在合兵數月,久戰無功,日前又折損了太史子義與諸多士卒。如今士卒士氣受損且早已疲睏,兵無鬥志,強要爲之乃取禍之道。劉備與陸仁暗中聯合,其心亦尚未可測,如若其暗中欲圖我江東,主公卻仍在合徒費軍力,如此則江東危矣。”

孫權道:“子布之言孤心中亦知,也已有退兵之意。只是退兵回吳之後,對劉備、陸仁暗中聯合一事又有何計以應之?若不早設良謀,假以時日彼盟日固,我江東六郡亦危。”

張昭道:“彼盟方立,心必不齊。依昭之見,主公與劉備立盟在先,與陸仁又有和談之議,加之主公兵馬尚需休整,舉兵侵伐斷不可行,但是卻有他法可以應之。”

“計將安出?”

張昭道:“主公何不再將公瑾來信再細看一遍?”

孫權楞了一下,當時周瑜的來信他只看到一半就氣得扔到了地上,是張昭撿起來的。現在復又接過信細看,見後面周瑜還有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說陸仁與劉備雖說有和親關係,但是陸仁是把義妹嫁給趙雲,在周瑜看來陸仁在和親人物的選擇上有失計較。

想想也是,在當時的這些人的眼裡,既然是要和劉備和親聯盟,首選人物當然應該是劉備或劉禪(雖說小了點,不過如果是和陸仁四女陸韻的話則差不多),次一級也該是關羽或者張飛。而劉備的甘夫人在建安十四年年初病故,劉備現在正好就是個老光棍,周瑜都有些想不通陸仁爲什麼不把義妹直接嫁給劉備。而大致的分析結果,應該是陸仁在派出使節的時候剛好甘夫人病故,陸仁收到消息的時間晚了點,臨時想改也改不過來。

再往下看,周瑜的意思就是火速派人把香香從夷州叫回東吳,然後看孫權舍不捨得這個妹妹。如果孫權捨得的話,就把香香許配給劉備。你陸仁不是臨時收的乾妹妹送嫁給劉備手下的大將嗎?那孫權就把親妹妹嫁給劉備!同樣是政治婚姻,孫權這邊的地位就要高上許多。

末了周瑜在信中補充道:“若主公取用瑜計,在明則孫、劉、陸家互有聯姻之親,合三家之力。北方曹公必不敢輕視。數年間可保江東無憂矣。在暗者,三家聯盟本受迫於曹公南下之勢耳,心本不

欲圖彼,彼亦欲圖我。主公若以郡主與劉備聯親,與彼爭,專注於農桑政事積復國力。且暗施巧計從中挑撥劉、陸兩家互起爭端,待其兩敗俱傷之時主公便可取漁人之利也。”

“這個……”

孫權把信又反覆的看了幾遍,目光投向了已經沉思許久的張昭。張昭會意。起身向孫權分析道:“公瑾之謀。老夫深以爲然也。想江北曹公之勢何其之大,雖有赤壁之敗,其根基仍固。非主公眼下可能圖也;荊襄之地劉備本有聲名,百姓對劉備也心悅臣服,主公亦不便倉促相圖;而南方陸仁從未經歷過什麼戰事,爲人理民之幹又世間少有,夷、泉兩州之穩固可想而知。主公圖之不易。既然主公三面都不便相圖,強要攻伐只會被人輕取漁人之利。何不依公瑾之言北拒曹公,對劉備與陸仁兩方則示之以和,暫退一步修政理民?

“依昭之見,陸仁於赤壁之戰時趁亂襲取桂陽,心中必有北圖荊襄之心,之所以會舉步不前反而對劉備示之以和,多半是慮及桂陽離泉州足有千里之遙,自身軍力又不甚足纔會如此。此外桂陽地處三方交界之處易遭兵革,陸仁自知與主公尚有仇隙,聯合不易,所以選擇暫與劉備聯合,這樣也會令主公不敢輕動。諸般種種,陸仁爲地不外乎就是想在短時間之內不與劉備、主公產生衝突,從而賺到擴充桂陽與夷、泉各州兵力地時間。

“主公若是能與劉備聯姻並在明面上保持與此二人之間的友愛之姿,暗中再因勢利導,挑撥劉備與陸仁之間的關係引發二人之爭,日後必能坐收漁人之利。如若劉、陸二人相爭甚兇,彼此元氣大損,主公適時出兵,西可一戰而定荊襄,南可盡收夷、泉以及平定山越,往日數惡盡去豈不美哉?”

孫權大喜道:“子布此計大妙!只是孤與劉備聯姻之後,又有何法能令劉、陸兩家相爭?”

張昭道:“主公一向才智過人,爲何會在此事上一再糊塗?試想一下,以夷、泉兩州之富,出產的各類衣甲器杖之精,百姓人口之多,江北曹公尚且一再爲之側目,眼下才剛剛佔據荊襄數郡錢糧根基並不甚多的劉備又豈能不爲之垂涎?此便可爲誘劉備與陸仁反目之利也。江北曹公兵勢未復,主公可在適當的時候密約劉備共圖夷、泉,許以平分陸仁之利,劉備必會欣然而爲之。”

孫權一直緊皺着的眉頭此刻終於舒緩開來,大笑道:“好,好計!也罷,事不宜遲。傳令下去,即刻退兵,孤要回還吳郡。另外再火速差人去夷州喚吾妹回吳!”

——————

泉州府衙。

幾天前趙雨帶着竺返回到泉州,而陸仁與竺算得上是老相識,現在又有一層大舅子與妹夫地關係,因此把酒言歡痛飲佳釀這一類的事是少不了的。此外陸仁還派人去夷州把貞給請來,讓氏兄妹也好好地聚一聚。

婚嫁雜事說得太多沒什麼意義,陸仁與竺商議地重心還是在雙方的各類貿易上面。這一談不要緊,竺所提出來的劉備眼下急需地各類器物數量之大着實把陸仁給嚇了一大跳,甚至大到了陸仁都在懷疑劉備手裡面到底有沒有那麼多錢的地步。也許是某種心理因素在作怪,陸仁可不敢讓劉備欠帳。

等到貞趕到泉州,陸仁便把談生意這檔子事交給貞去擺平,不過也有向竺說清自己攻取桂陽就是想把桂陽建設成一個對中原地區陸路的交易點,一但成型之後與劉備的交易就會方便許多,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船隊一年最多也只能派出兩趟。+.量也是因爲船隊地次數太少,每次能交易到的東西就十分有限。現在如果按照陸仁地想法打通陸路交易路線,劉備攻取下荊南其他三郡又是肯定的事,那麼雙方的交易就能夠方便太多太多。至少泉州到桂陽這條陸路可以源源不斷的把器物販賣給劉備,不必再像以前那樣東西不夠卻只能乾巴巴的等船隊到來。而且還有一條,就是陸路的單次貿易量雖然相對小上許多,但是相對應的劉備每次要付的錢就不會那麼多,這樣對劉備手中流動資金的儲備與運作也有好處。

雙方最後的商談結果是陸仁這裡會馬上着手準備,稍晚一些就派趙雨與貞一同去桂陽,而這段時間裡相信劉備也能順利的攻取荊南三郡。只要路一打通,趙雨便會把樊氏送去襄陽與趙雲完婚,兩家和親也就正式確立,同時貞會在桂陽代表陸仁與劉備進行最初的一次陸路商貿互市。以後的雙方貿易便集中在桂陽進行。還有暗中陸仁向竺交了底,如劉備要幫助桂陽防備孫權這些,竺答應會轉告給劉備。

等到正事談得差不多,陸仁就拉着竺每天都在泉州城裡亂逛,這到頗有點向竺炫耀的味道。不過話又說回來,今時今日泉州的繁榮程度的確很令陸仁感到自豪。竺早年也曾走南闖北多年,亦驚歎於泉州的繁榮快能比得上沒被焚燬之前洛陽。

這天又逛累了,陸仁便邀竺到酒樓裡喝上幾杯。言談中陸仁無意中問起劉備的老婆孩子現在怎麼樣,當得知甘夫人於年初病死之後,陸仁握杯的手微微顫了一下,心中暗道:“沒有了長阪坡,沒有了當陽橋,甘夫人卻還是沒能逃過這時病死的命運……接下來是什麼?孫權和周瑜會不會把香香……”

第135回 事初成第40回 東岸戰事第215回 鐵碗熱湯(下)第83回 驚略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中)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35回 以殺求存第23回 治病救政第九十二回第102回 子龍解圍第八回第二百一十三回第61回 去者與來客第四十五回第36回 逼出禁招第110回 反擊伊始第83回 驚略第117回 人舊事非第136回 一去一回第31回 絕不讓步第八十二回第一百零一回 拼謀略第116回 靜中之動第44回 山雨欲來第108回 大戰初始第52回 再送佳人第14回 南北之況第73回 深夜突圍(中)第115回 棒後甜棗第110回 反擊伊始第49回 失亦逍遙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19回 討旨屯田第167回 忽悠計劃二號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39回 下邳城破第40回 貂蟬入府第19回 襄陽之變(下)第29回 亂世幽香第176回 臨別月夜第118回 不是一般的背運!第20回 死鎮新生第11回 驚報第130回 兩難第2回 局外之局第七十七回 上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34回 隱患第57回 對陣第42回 請不如激(下)第116回 靜中之動第138回 陸莊對?第23回 治病救政第199回 海風第108回 大戰初始第212回 挖牆角·續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120回 既來則安第138回 陸莊對?第126回 玩吧!第40回 算計第116回 耀武揚威第十八回第31回 激!(下)第24回 再遇糧荒第76回 許都暗流(中)第十四回第158回 賢內助第26回 牢中三日第56回 官復原職第九十五回第32回 靈異事件(下)第21回 似是而非(中)第七十七回 下第75回 路遇名巧第九十二回第167回 忽悠計劃二號第1回 初到漢末第189回 議略第80回 摯友郭嘉(下)第45回 投石問“陸”第112回 插足第107回 爭!第99回 隘口一戰第五十四回第15回 遠謀第13回 換糧大計第八十八回第七回第111回 正與奇第二十五回第36回 逼出禁招第156回 兩手準備第123回 利用嗎?第231回 中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十一回第10回 路遇兵難第105回 明歡暗憂第六十八回
第135回 事初成第40回 東岸戰事第215回 鐵碗熱湯(下)第83回 驚略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中)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35回 以殺求存第23回 治病救政第九十二回第102回 子龍解圍第八回第二百一十三回第61回 去者與來客第四十五回第36回 逼出禁招第110回 反擊伊始第83回 驚略第117回 人舊事非第136回 一去一回第31回 絕不讓步第八十二回第一百零一回 拼謀略第116回 靜中之動第44回 山雨欲來第108回 大戰初始第52回 再送佳人第14回 南北之況第73回 深夜突圍(中)第115回 棒後甜棗第110回 反擊伊始第49回 失亦逍遙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19回 討旨屯田第167回 忽悠計劃二號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39回 下邳城破第40回 貂蟬入府第19回 襄陽之變(下)第29回 亂世幽香第176回 臨別月夜第118回 不是一般的背運!第20回 死鎮新生第11回 驚報第130回 兩難第2回 局外之局第七十七回 上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34回 隱患第57回 對陣第42回 請不如激(下)第116回 靜中之動第138回 陸莊對?第23回 治病救政第199回 海風第108回 大戰初始第212回 挖牆角·續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120回 既來則安第138回 陸莊對?第126回 玩吧!第40回 算計第116回 耀武揚威第十八回第31回 激!(下)第24回 再遇糧荒第76回 許都暗流(中)第十四回第158回 賢內助第26回 牢中三日第56回 官復原職第九十五回第32回 靈異事件(下)第21回 似是而非(中)第七十七回 下第75回 路遇名巧第九十二回第167回 忽悠計劃二號第1回 初到漢末第189回 議略第80回 摯友郭嘉(下)第45回 投石問“陸”第112回 插足第107回 爭!第99回 隘口一戰第五十四回第15回 遠謀第13回 換糧大計第八十八回第七回第111回 正與奇第二十五回第36回 逼出禁招第156回 兩手準備第123回 利用嗎?第231回 中第103回 看誰算計誰第十一回第10回 路遇兵難第105回 明歡暗憂第六十八回